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选择题
1.下面是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引发的变化示意图,图中空白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A.封建庄园 B .手工作坊 C.租地农场 D.现代工厂
2.14至17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下列人物和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
A.但丁———《神曲》 B.达·芬奇——《哈姆雷特》
C.拉斐尔——《最后的晚餐》 D.莎士比亚——《蒙娜丽莎》
3 .哥伦布曾说:“如果我能得到他们(君主)的一些援助 ,我将把他们想要的任何数量的黄金、香料 ……都奉送给他们。”材料表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是为了( )
A .倾销欧洲商品 B.获得巨额财富 C.“发现”美洲大陆 D.传播宗教教义
4.历史的演进往往是一个曲折而复杂的过程。如图反映的是近代某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历程。在革命后该国逐渐( )
A.确立君主立宪制B.成为亚洲强国C.实现了民族独立 D.建立起共和体制
5.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初期,大陆军官兵思想混乱,难以统一。对此,华盛顿重视思想教育,进行广泛的政治宣传,以自由、独立为旗帜,统一官兵思想,激励官兵斗志,使大陆军的面貌为之一新。华盛顿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的主要文件应是 ( )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1787 年宪法 D.《人权宣言》
6.麦哲伦船队历时近三年,完成了环球探险旅行,最终将西欧到美洲、再到亚洲和非洲的航路连接成一条线,彻底改变了以前海上航路分散孤立、彼此之间毫无联系的状态。以上材料主要表述的是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 )
A. 背景 B.过程 C.条件 D.影响
7.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评价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对如下图中历史事件评价正确的是( )
A.将世界连为整体 B.进行殖民掠夺扩张
C.促进中外友好交流 D.享誉史册的航海
8.当欧洲人来到时,他们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武力使印第安人完全失去了自卫的能力,而他们的种种机诈欺骗、巧取豪夺和暴力压迫使印第安人的权益很快丧失殆尽,他们的野蛮杀戮和他们带来的传染病使印第安人的人口急剧减少。材料旨在说明新航路开辟( )
A.推动了西欧租地农场迅速发展 B.造成西欧各国力量发生变化
C.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D.给美洲带来非常严重的灾祸
9. “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子,从1768年开始就从事黑奴贸易……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趟获利仍高达百分之几百。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对这段材料的认识中最准确的是( )
A.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
B.殖民者从非洲抢夺了大量劳动力
C.黑奴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
10.据统计, “光荣革命”后,一年内议会开会的时间超过以前10年议会开会时间的总和。在1696年以前,英玉威廉确曾否决过5个法案,但它们经议会再次讨论通过后都成为正式法律。此后,威廉再未行使否决权,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国王无权干涉政治 B.权力结构发生变动
C.贵族制度已经瓦解 D.民主政治效率低下
11、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人类早期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这一主题,准备在公众号推送下面两首诗歌。据此推断人类早期文明( )
A.深受自然环境影响 B.产生了图腾崇拜
C.都产生于两河流域 D.都属于大河文明
12.下图是印度电影《流浪者》中的一幕,男主人公即使向神像哭诉现实的不公也无济于事,电影中一句“法官的儿子还是法官,小偷的儿子还是小偷”的台词更增加了影片的悲剧色彩。上述情节所反映的印度文化现象是( )
A.佛教对种姓制度的冲击
B.种姓制度下的等级世袭
C.法律对社会道德的规范
D.婆罗门教与种姓的关联
13.“斯巴达作为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而雅典面积大约是北京市的1/7,其他小邦则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的大小。在如此狭小的国土上,每一个城邦都是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各邦之间一般是平等的邻邦关系。”材料表明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 )
A.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B.原始部落,平等自由
C.经济落后,相对闭塞 D.大国分裂,各领风骚
14.罗马帝国早期的纪念碑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了皇帝出征和向士兵讲话的场面;到了帝国后期,皇帝形象高大,超乎常人,士兵形象则渺小模糊。皇帝的不同形象体现了罗马帝国( )
A.君主政治的发展 B.对外扩张的频繁
C.海外贸易的发达 D.文学艺术的繁荣
15.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下列表述与这一观点一致的是( )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C.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D.“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16.1862年8月22日,林肯在一封信中提到:“我在这场战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如果我能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愿意这样做。”这说明林肯致力于(  )
A.维护联邦统一 B.解放黑人奴隶 C.发展美国经济 D.争取国家独立
17.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其中,起了关键作用的发明是(  )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报机 D.内燃机
18.提出“人类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的是(  )
A.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 B.《物种起源》的出版
C.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出版
19.读图辨史,以下两图可用于研究(  )
A.第一次工业革命进程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C.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20.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解决了巴黎和会未能解决的列强之间的利益问题,完成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即完成了新的世界秩序的建立。以上描述的依据是华盛顿会议(  )
A.从根本上解除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B.完全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C.重新调整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关系 D.充分体现新的世界秩序的公平公正性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过议会准许……皆为非法。——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出现……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 ——摘自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1)材料一所反映的是哪一重要法律文献 此文件奠定了该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 
(2)材料二中“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在哪一场战争中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 
(3)材料三的内容源于法国的什么文献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三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作用。
22.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国政治制度史具有鲜明的典型性:最早建立君主立宪制,最早实行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内阁制、两党制……这些制度有效地保证了英国剥削阶级的统治地位,并为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仿效。一位美国宪政学家不无夸大地写道: “拿持久性、缺乏剧烈骚动、法律和秩序的维持力……以及对其他国家政治思想和制度的影响程度来说,英国政府是世界上闻所未闻的最出色的一个。 ”
——摘编自阎照祥《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发展的渐进性和多元性》
材料二 美国的民主实践是一种崭新的尝试。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美国通过革命和协商的方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主政体一一总统制,与英国的议会制相比,美国不仅根除了“君主” “王权”的存在土壤,开启了国家元首的选举模式,而且还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经过长时间的磨合,特别是经历了两次大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和经济优势,使其民主形式看上去更加耀眼,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此前的英国。
——摘编自孙瑛辉《论民主的多样性及其科学把握》
材料三 近代的民主制度,是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斗争中孕育、发展起来的。英国通过17世纪革命,成功建立起符合当时本国国情的,具有本国特色的制度,美国人民在独立战争后,不仅摆脱了对英国的依附关系,而且确立起符合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利益的制度,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虽然英、美两国实行了不同形式的政治体制,但是,它们部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民主政治。
——摘编自人教版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英国以哪部法律文献为基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这种政治制度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革命”具体指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美国的民主实践“新”在何处。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西方民主制度认识。
23.改革之力·强国之基。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度,不仅是古代希腊的典范,而且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典范。古希腊民主虽然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同时其制度设计也是相当的简单,且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但是它却是人类实践民主和追求自由理想的开始,是后世追求民主、自由的力量源泉;是人类文明史上一笔不朽的精神财富。
——摘编自郑珍贵《浅议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局限》
材料二 查理·马特一改墨洛温王朝无偿向贵族分赠土地的传统做法……封君赐予的土地被称为“采邑”,获得土地的封臣被称为“附庸”,作为获得土地的回报,封臣要为封君提供数量不等的重装骑兵……这套以土地换骑士的制度,就是贯穿整个中世纪的“封建制度”。
——摘编自陈长琦《中外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 公元646年元月,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 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较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日本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而且使日本完成了社会转型。
——摘编自黄炜《人类历史百科》
(1)请客观评价材料一中“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度”。
(2)根据材料二,简述封君与封臣的权利义务关系。
(3)材料三中,日本是如何“完成了社会转型”的 
(4)综上所述,归纳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9世纪大西洋沿岸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示意图
——摘编自杰弗里·巴拉克勒夫主编《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材料二 生产率的增长和医学的进步导致19世纪欧洲人口的急剧增加。由此引起的人口压力是通过海外迁移找到出路,铁路和汽船有效地把大批大批的人运过海洋和大陆……这种种因素相结合。导致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迁移……这种极其巨大的迁移的意义在于,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在种族方面几乎完全欧化。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工业化使工人离开人口稠密的农业地区进入新的城市工厂中心。欧洲南部和东部等地向德国、法国,尤其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工业中心输送了几十万移民。在19世纪末,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的移民者也如潮水般涌入了有更广阔前景的拉丁美洲国家。
——摘编自皮特·N·斯特恩斯著《全球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 16—19世纪大西洋沿岸地区人口迁移的两个主要流向,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
答案
1-5CABAB 6-10DDDCB 11-15ABAAC 16-20ADBDC
21、(1)<权利法案> 君主立宪制
(2)美国独立战争 萨拉托加大捷
(3《人权宣言》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2、(1)文献:《权利法案》
意义:维护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有利于英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推动了世界民主政治进程。
(2)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新”的体现:废除君主、王权的存在,选举国家元首;
实行三权分立
认识:西方民主制度符合本国国情;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 障;顺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23.(1)进步性:雅典的民主制度为古希腊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人类民主政治的开端,对现代民主政治具有深远影响;等等。局限性:就民主范围而言,仅为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奴隶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就性质而言,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易成为野心家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就形式而言,抽签选举的民主形式,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等等。
(2)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等等。
(3)政治上,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土地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的发展会推动改革的进行;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等等。
24、(1)流向:从欧洲流向美洲、大洋洲;从非洲流向美洲
原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三角贸易的进行;工业革命的发展;医学的进步;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
(2)影响:推动城市化进程;推动世界工业化进程(或推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发展;促进了各地区文明的交融;促进了各地区不同物种的交流;产生人口压力、土地资源过度开发或疾病传播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