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2026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综合练习试卷(一)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各行各业。钴60的半衰期为5.27年,它发生β衰变变成镍60,而钍Th则会经一系列α、β衰变后生成氡R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 g钴60经过10.54年全部发生衰变
B.钴60可以作为示踪原子研究人体对药物的吸收
C.钍Th原子核比氡Rn原子核的中子数多8
D.钍Th衰变成氡Rn一共经过2次α衰变和3次β衰变
2.在放映电影时,一般电影机每秒钟切换24幅画面.一辆汽车的车轮上有三根辐条,车轮半径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无论车轮转速多大,都不会感觉车轮倒转
B.只有车轮转速为时,才会感觉车轮不转动
C.车速为时,一定可以看到画面上有6根辐条
D.车速为时(其中,2,3,),一定可以看到画面上有6根辐条
3.2023年8月9日凌晨,月球与木星相伴出现在天宇,上演了星月争辉的浪漫天象.关于木星和月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星和月球都以太阳为中心做椭圆运动
B. 木星在远日点的速度大于其在近日点的速度
C. 月球与地球的连线和木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总是相等
D. 月球绕地球运行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其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远小于木星绕太阳运行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其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
4.如图所示,置于管口T前的声源发出一列单一频率声波,分成两列强度不同的声波分别沿A、B两管传播到出口O。先调节A、B两管等长,O处探测到声波强度为400个单位,然后将A管拉长d=15 cm,在O处第一次探测到声波强度最小,其强度为100个单位。已知声波强度与声波振幅平方成正比,不计声波在管道中传播的能量损失,则 ( )
A.声波的波长 λ=15 cm
B.声波的波长λ=30 cm
C.两声波的振幅之比为3∶1
D.两声波的振幅之比为2∶1
5.如图所示,真空中平行板电容器间有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右侧圆形区域内(含右半圆边界)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极板间距离为,板长为,忽略电容器边缘效应,圆形区域左侧与极板右端连线相切,上侧与上极板的延长线相切于点,下侧与下极板的延长线相切于点.一束宽度为、比荷一定但速率不同的带正电粒子平行于极板方向射入电容器中,足够长,只有沿直线运动的粒子才能离开平行板电容器.若平行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圆形区域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不计粒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进入圆形磁场区域的粒子在电容器内运动的时间为
B. 通过电容器的粒子都将从点离开圆形磁场区域
C. 若粒子的比荷为 ,距上、下极板处射出极板的粒子在圆形磁场区域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D. 若粒子的比荷为 ,紧贴上极板的带电粒子从进入电容器到离开右侧圆形磁场区域,运动的总时间为
6.(河北邢台高二上联考)如图所示,P和Q为两平行金属板,板间有恒定的电压,在P板附近有一电子(不计重力)由静止开始向Q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到达Q板时的速率,与板间电压无关,仅与两板间距离有关
B.电子到达Q板时的速率,与两板间距离无关,仅与板间电压有关
C.两板间距离越小,电子的加速度就越小
D.两板间距离越大,加速时间越短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将一根筷子竖直插入到装有水的玻璃杯中,从水平方向拍摄的照片如图甲所示,看上去,浸在水中的这段筷子产生了侧移,而且变粗了.乙图为筷子在玻璃杯中的俯视图,O为圆心,P为筷子在水中的位置,则 ( )
甲 乙
A.筷子侧移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变粗是因为凸透镜的放大现象
B.若将筷子平移到圆心O点,筷子不会侧移但会放大
C.若沿虚线方向(视线与水面平齐)观察插入在O点处的筷子,看到水中的筷子位置与实际位置相同
D.若沿虚线方向(视线与水面平齐)观察插入P点处的筷子,看到水中的筷子位置与实际位置相同
8.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物块和,质量分别为和,用与水平面平行的轻质弹簧相连接,在水平向右的恒力作用下,两物块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
A.两物块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B.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C.若只增大,两物块一起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它们之间的间距变大
D.若两物体都运动到右侧一段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且两物体与水平地面动摩擦因数相等,则两物体之间间距变大
9.如图,发电机的矩形线圈长为2L、宽为L,匝数为N,放置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0、n1和n2,两个副线圈分别接有电阻R1和R2。当发电机线圈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理想电流表读数为I。不计线圈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
B.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
C.n0与n1的比值为
D.发电机的功率为
10.如图所示,质量为的长木板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的小物块置于长木板右端,小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长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给小物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给长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时撤掉力,小物块始终未从长木板上掉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B.过程中对小物块做了的功
C.的过程中小物块与长木板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D.恒力对小物块、木板系统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共56分。
11.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1)实验步骤:
①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高度不低于 1 m,将导轨调至水平。
②用游标卡尺测出挡光条的宽度l。
③由导轨标尺读出两光电门中心间的距离s= cm。
④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砝码静止时,释放滑块,要求砝码落地前挡光条已通过光电门2。
⑤从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上分别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所用的时间Δt1和Δt2。
⑥用天平测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再测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
(2)用表示直接测量量的字母写出下列物理量的表达式。
①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瞬时速度分别为v1= 和v2= 。
②当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系统(包括滑块、挡光条、托盘和砝码)的总动能分别为Ek1= 和Ek2= 。
③在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 (重力加速度为g)。
(3)如果ΔEp= ,则可认为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12.在测量某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时,为研究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选择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测量电压。实验步骤如下:
图(a) 图(b)
①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适当位置,闭合开关;
②表笔分别连a、b接点,调节滑片位置,记录电流表示数I和a、b间电压Uab;
③表笔分别连a、c接点,调节滑片位置,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记录a、c间电压Uac;
④表笔分别连b、c接点,调节滑片位置,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记录b、c间电压Ubc,计算Uac-Ubc;
⑤改变电流,重复步骤②③④,断开开关。
作出I-Uab、I-Uac及I-(Uac-Ubc)曲线如图(b)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多用电表的红、黑表笔插入正确的插孔,测量a、b间的电压时,红表笔应连 接点(填“a”或“b”);
(2)若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旋转到直流电压挡“0.5 V”位置,电表示数如图(c)所示,此时电表读数为 V(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图(c)
(3)图(b)中乙是 (填“I-Uab”或“I-Uac”)曲线;
(4)实验结果表明,当此元件阻值较小时, (填“甲”或“乙”)曲线与I-(Uac-Ubc)曲线更接近。
1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粗细均匀的U形玻璃管,左端封闭,右端开口.管中有两段水银柱c、d,长度分别为12 cm、20 cm,两水银液柱上表面相平,c水银柱上面管中封闭一段长为20 cm的理想气体A,两水银柱间封闭着一段理想气体B,已知大气压强为76 cmHg,环境温度恒定,重力加速度为g.
(1)求气体A的压强;
(2)若使玻璃管竖直向下做加速度为0.5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求稳定后气体A的长度.
14.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MN和PQ水平固定,间距为l,虚线EF左侧有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两根材料、长度均相同的金属棒ab和cd垂直放置在导轨上,阻值分别为R和4R,ab处于磁场中,cd处于磁场外侧紧靠EF放置(距离不计)。现同时给金属棒ab和cd一个初速度,大小均为v0,方向相反,0时刻cd进入磁场;两金属棒相向运动,但没发生碰撞,t1时刻金属棒ab的电流变为零,此时cd仍在磁场内,t2时刻金属棒ab恰好静止在磁场边界EF处。已知金属棒cd质量为m,导轨电阻不计,运动过程中两金属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求:
(1)0时刻金属棒cd的加速度大小;
(2)t1时刻金属棒ab的速度大小及0~tl时间内通过金属棒ab的电荷量;
(3)整个过程金属棒ab中产生的焦耳热。
15.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有绝缘轨道ABMNP,AB段是长的水平轨道,BM段是半径、圆心角的光滑圆弧轨道,MN段是倾角的倾斜轨道,NP段是恰好能与BM段组成半圆的光滑圆弧轨道,各段轨道均平滑连接。、分别是两段圆弧轨道的圆心,所在直线右侧足够大空间存在匀强电场,电场方向与MN平行且向上,电场强度大小为。小物块a以初速度从A点向右运动,一段时间后,与静置在B点的小物块b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b运动到P点时对轨道恰好无压力。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a与AB段的动摩擦因数为,b带正电,电荷量,a、b碰撞过程不会发生电荷转移,重力加速度大小,,。求
(1)a、b碰撞结束瞬间,b的速度大小;
(2)b通过P点时的速度大小;
(3)b通过P点后在电场中运动距MN的最远距离。
湖南省邵阳市2026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综合练习试卷(一)
参考答案
1.【答案】C
【详解】10.54年为两个半衰期,则剩下的钴60为原来的,没有全部衰变,故A错误;钴60半衰期太长,且衰变放出的高能粒子对人体伤害太大,不能作为药品的示踪原子,故B错误;Th原子核的质量数为232,质子数为90,则中子数为142,Rn原子核的质量数为220,质子数为86,则中子数为134,可知钍Th原子核比氡Rn原子核的中子数多8,故C正确;钍Th衰变成氡Rn,质量数减少12,电荷数减少4,则经过3次α衰变,2次β衰变,故D错误。
2.【答案】C
【详解】车轮有3根辐条,相邻两根辐条夹角为,如果车轮刚好转过,那么我们会觉得车轮没有转,或者刚好转过的整数倍,那么我们也会觉得车轮没有转,
同理,若车轮转过的角度比小一些,则会感觉车轮在倒转,错误;当感觉车轮不转动时,说明在内,每根辐条转过的角度应满足,此时车轮转速为,错误;若看到画面上有6根辐条,则说明每次切换画面时,即在内,每根辐条转过的角度为的奇数倍,则有,此时车轮角速度为,则车速为,当时,可得,正确,错误.
3.【答案】D
【解析】木星以太阳为中心做椭圆运动,而月球是绕地球运动,A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木星在远日点的速度小于其在近日点的速度,B错误;月球绕地球运动,木星绕太阳运动,中心天体不同,运动轨道也不同,则月球与地球的连线和木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不一定是相等的,C错误;对绕中心星体做圆周运动的星体有,可得,其中是中心天体的质量,绕同一中心天体在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动的星体都遵从开普勒第三定律,因地球的质量远小于太阳的质量,则月球绕地球运行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其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远小于木星绕太阳运行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其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D正确.
【易错警示】对开普勒第二、第三定律的理解不到位而出错
(1)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对任意一个中心天体来说,只有行星(卫星)绕中心天体在同一轨道上运动时,行星(卫星)和中心天体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才相等.本题中的A、C选项,月球绕地球运动,木星绕太阳运动,运动轨道不同,则月球与地球的连线和木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不一定是相等的.
(2)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都相等,即,其中值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不同的中心天体值不同,故该定律可用在同一中心天体的两行星(卫星)之间.
4.【答案】C
【命题点】声波干涉
【详解】设声波在A、B管中的振幅分别为A1、A2。
A、B管等长:声波从A管和B管到O点的波程差为0。
A管拉长15 cm:声波到O点第一次探测到声波强度最小,则此时的波程差为0.5λ。
根据题意可知0.5λ=30 cm,解得λ=60 cm,A、B错误;根据题中声波强度的关系有=,解得=,C正确,D错误。
5.【答案】C
【解析】设粒子的电荷量为、质量为,能够进入圆形区域的粒子必沿直线运动,设速度大小为,满足,粒子在极板间运动的时间为,A错误;要使进入圆形区域的粒子都从D点离开电场,还需满足粒子运动的轨迹半径,由,解得,此时紧贴电容器上极板进入圆形磁场的粒子运动的总时间为,B、D错误;若,粒子都将由D点离开圆形磁场,由几何关系知,距上、下极板处射出极板的粒子在圆形磁场中转过的圆心角分别为 、 ,设粒子运动的周期为,则粒子在圆形磁场区域运动的时间分别为,,则,C正确.
【方法总结】 配速法
带电粒子垂直于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与重力场、电场的叠加场,如果粒子所受的重力、电场力没有能够平衡,则粒子的运动轨迹将是一条摆线,处理这类摆线常见的方法之一是:配速法(速度分解法),应用时注意以下两点:
(1)将速度分解,其中一个分速度引起的洛伦兹力与电场力(或重力)平衡;
(2)另一个分速度引起匀速圆周运动.
粒子的实际运动为这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
6.【答案】B
【解析】极板之间的电压U不变,由E=可知两极板距离d越大,场强E越小,电场力F=Ee越小,加速度越小,加速时间越长,由eU=mv2,得v=,则电子到达Q板时的速率与极板间距离无关,与加速电压有关,A、C、D错误, B正确.
7.【答案】ABC
【解析】筷子侧移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变粗是因为杯壁是一个曲面,与水组成凸透镜,是凸透镜的放大现象,故A正确;若将筷子平移到圆心O点,光线沿杯子的半径方向从水中射入空气,入射光线垂直杯子与空气的界面,不会发生折射现象,所以筷子不会侧移,看到水中的筷子位置与实际位置相同,但水和杯壁依然能组成凸透镜,所以仍然会放大,故B、C正确;同理可知,若沿虚线方向观察插入P点处的筷子,入射光线与杯子和空气的界面不垂直,有入射角,会发生折射现象,所以看到水中的筷子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故D错误.
8.【答案】BC
【详解】对整体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A错误;对m2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又根据,解得,B正确;根据,可知若只增大,两物块一起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弹力变大,根据胡克定律,可知伸长量变大,它们的间距变大,C正确;若两物体都运动到右侧一段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且两物体与水平地面动摩擦因数相等,对整体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对m2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联立解得,弹力不变,形变量不变,两物体之间间距不变,D错误。
9.【答案】BC
【命题点】交变电流与变压器相结合的问题
【详解】由题可知,发电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Em=2NBL2ω,电动势的有效值U0==NBL2ω,设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则I=,由理想变压器的原理有=,=,可得=,则R2两端的电压为U2=U1=,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I2==,A错误,B正确;==,C正确;发电机的功率P=U1I+U2I2=NBL2ωI,D错误。
10.【答案】BC
【详解】对长木板进行受力分析,受力示意图如图甲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故错误;对小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小物块先在拉力、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和,长木板和小物块在内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小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对小物块做功为,故正确;两条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小物块相对于长木板运动的路程,由图像可知,小物块与长木板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故正确;恒力对小物块、长木板系统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加上摩擦生热,故错误.
甲 乙
11.【答案】(1)③60.00 (2)①
②(M+m) (M+m) ③mgs
(3)(M+m)-(M+m)
【详解】(1)③s=80.30 cm-20.30 cm=60.00 cm。
(2)①由于挡光条宽度很小,因此可以将挡光条通过光电门时的平均速度当成瞬时速度,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v2=。②当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系统的总动能分别为Ek1=(M+m)=(M+m),Ek2=(M+m)=(M+m)。③在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mgs。
(3)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ΔEp=(M+m)-(M+m),则可认为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12.【答案】(1)a(2分) (2)0.377(或0.378或0.379)(2分)
(3)I-Uac(2分) (4)甲(2分)
【命题点】测量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详解】(1)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故红表笔应连a点。
(2)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旋转到直流电压挡“0.5 V”位置,由题图(c)知电表的读数为0.377 V。
(3)结合题图(a),根据串联分压知,电流表示数相同时,Uab(4)当此元件阻值较小时,电路中电流较大,由题图(b)知甲曲线与I-(Uac-Ubc)曲线更接近。
13.【答案】(1)84 cmHg (2)21 cm
【解析】(1)气体B的压强pB = p0 + ρghd=96 cmHg,气体A的压强pA = pB-ρghc=84 cmHg.
(2)设水银的密度为ρ,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玻璃管竖直向下加速时,对水银柱d,有ρghdS + p0S-p'BS = ρhdSa,对水银柱c,有ρghcS + p'AS-p'BS = ρhcSa,联立解得p'A = 80 cmHg.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pALA = p'AL'A,解得L'A = 21 cm.
14.【答案】(1);(2),;(3)
【详解】(1)由题知,0时刻根据右手定则可知,ab棒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是a到b,cd棒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是d到c,即两个感应电流方向相同,所以回路中感应电动势为两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之和,即,
回路中感应电流为,
因为电阻定律,
可知,
因为金属棒ab和cd材料、长度均相同,所以可知两棒的质量,
对ab棒,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对cd棒,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2)在时刻,流经ab棒的电流为0,ab和cd的速度相等,整个过程,两棒安培力等大方向,系统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可得,方向向右,
对ab棒由动量定理有,
即,
0~tl时间内通过金属棒ab的电荷量大小。
(3)整个过程cd棒最终的速度为,ab棒静止,两棒损失的机械能转化成两棒的焦耳热,则有,
两棒的电流时刻相等,根据焦耳定律有,
可知,
所以整个过程金属棒ab中产生的焦耳热。
15.【答案】(1)4m/s;(2)1.6m/s;(3)0.7776m
【详解】(1)a从A点运动至B点,根据动能定理有,a、b弹性正碰,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解得。
(2)b在P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3)b过P点后做抛体运动,将运动沿电场所在方向(MN方向)和垂直电场方向(垂直MN方向)分解
根据抛体运动规律,沿垂直电场方向(垂直MN方向)速度为,
沿垂直电场方向(垂直MN方向)位移为,
沿垂直电场方向(垂直MN方向)加速度为,
又,
解得。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