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对战后世界安排的一些设想,如强调大国合作、建立联合国、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以及推行使美国充当世界主宰的世界主义等。斯大林为苏联确定战后的战略目标时将巩固战争期间取得的胜利果实(包括苏联控制的地盘)、确保国家安全置于优先地位,同时积极谋求扩大苏联的势力及影响。材料表明
A.美国积极推行主宰世界的世界主义方针
B.苏联力求巩固胜利果实,保障国家安全
C.美苏积极谋求扩大本国实力和世界地位
D.两极格局的形成是战后历史发展的必然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罗斯福政府对战后世界安排的一些设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强调大国合作……使美国充当世界主宰的世界主义等。斯大林为苏联确定战后的战略目标……积极谋求扩大苏联的势力及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美苏积极谋求扩大本国实力和世界地位,故C正确。美国积极推行主宰世界的世界主义方针,过于片面,故A排除。苏联力求巩固胜利果实,保障国家安全,也过于片面,故B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两极格局的形成是战后历史发展的必然,故D排除。
2.2014年5月《纽约时报》中文网10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刊登题为《中国把“门罗主义”用到亚洲》的评论文章指出,一个更强大的中国“可能会试图把美国挤出亚太地区,就像美国在十九世纪把欧洲大国挤出西半球那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中美实现了亚太地区利益新平衡
B.国际格局形成中美两极争夺局面
C.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中美冲突的必然性影响世界安全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提到,《中国把“门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用到亚洲》,一个更强大的中国“可能会试图把美国挤出亚太地区,就像美国在十九世纪把欧洲大国挤出西半球那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故C正确。中国不是霸权主义国家,不会和美国实现亚太地区利益新平衡,故A排除。中国不是霸权主义国家,不会形成中美两极争夺局面,故B排除。中国一贯追求世界和平,故D错误。
3.有人认为,苏联的解体造成了单极世界的骄狂自大、无法无天这样一种很不正常的局面。在他看来,苏联的解体
A.导致了国际间力量对比的失衡
B.造成了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
C.为美国实现世界霸权奠定基础
D.阻碍了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苏联的解体造成了单极世界的骄狂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大、无法无天这样一种很不正常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的解体导致了国际间力量对比的失衡,使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故A正确。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早已存在,不是苏联解体的后果,故B排除。在多极化趋势下,美国不可能实现世界霸权,故C错误。苏联的解体促进了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故D排除。
4.20世纪70年代,日本在某些国际事务中向美国说“不”。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解体
B.日本受到不结盟运动影响
C.日本经济发展实力增强
D.中日之间实现邦交正常化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提到,20世纪7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日本在某些国际事务中向美国说“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日本经济发展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C正确。美苏两极格局解体在20世纪90年代,故A错误。日本属于发达国家,不可能受到不结盟运动影响,故B排除。中日之间实现邦交正常化,是表现,不是背景,故D排除。
5.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走向破裂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利益的冲突
B.社会制度的不同
C.意识形态的对立
D.处置德国的分歧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走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破裂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利益的冲突导致美苏战时同盟关系走向破裂,故A正确。社会制度的不同,从属于国家利益,故B排除。意识形态的对立,不是根本原因,故C排除。处置德国的分歧,也是国家利益的表现,故D排除。
6.“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此观点说明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是(
)
A.进行反共反苏的舆论宣传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建立经互会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极格局的相关知识。根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反映了美国以经济方面的措施来遏制苏联,而B属于冷战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故本题选B。A属于政治方面。C属于军事方面。D属于苏联的措施。
7.杜鲁门总统声称:“无论在何地爆发革命、发生动乱,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政府都应进行干预。”这表明(
)
A.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B.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美苏盟友关系破裂
D.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极格
( http: / / www.21cnjy.com )局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美国公开倡导要遏制共产主义,扩张资本主义,这与杜鲁门主义相符,它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故本题选A。B出现于1955年的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C出现在此之前。D错误,至今尚未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8.当前,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
A.促进两极格局的瓦解
B.推进全球一体化
C.实现地区集团化目标
D.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格局发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题干问的是多极化趋势加强的作用。A错误,因为当前多极化趋势加强是两极格局瓦解带来的结果。B、C与多极化趋势无关。而D正确,因为多极化有利于大国之间的制约,因此它有利于减少直接的武装冲突,故本题选D。
9.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
( http: / / www.21cnjy.com )。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环境有(
)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③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
由“1948年后,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由昔日的盟友反目成仇,为了争霸进行了冷战,政治上表现是实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是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是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故本题选择A选项。联合国的成立与美苏对抗无关;不结盟运动是亚非拉国家为了维护独立,摆脱美国控制进行的,与美苏对抗无关。
10.1947年6月,美国政府提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著名的“马歇尔计划”,对战后世界经济与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关于“马歇尔计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是战后德国经济复兴的重要因素
C.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D.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其背景
【答案】C
【解析】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扶持西欧、遏制苏联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要步骤,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马歇尔计划”是对欧洲进行援助的计划,客观上有利于西欧经济的复兴,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马歇尔计划”是针对欧洲的,与中国无关,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马歇尔计划”计划提出时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建立,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1.国际制度、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国际法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自冷战结束后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全球化时代各国相互依赖趋势加强
B.
多极化时代国家利益之争淡化
C.
谈判协调基本代替了战争对抗
D.
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逐步趋同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力,冷战结束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之间的联系强化,为加强各国的协调合作与化解矛盾,各种国际组织应运而生并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故A项正确;B
D两项表述错误,C是表象而非实质。所以答案选A。
12.下图是有关亚太局势的一幅政治漫画,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中美两国是维系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
②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将打破亚太地区的平稳发展
③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④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当今亚太局势相关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征,旨在考查解读图片、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这幅政治漫画反映出中美处在跷跷板两端,是维系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①正确;美国针对中国的行动,必然会使跷跷板失衡,可见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将打破亚太地区的平稳发展,故②正确;漫画与世界格局“一超多强”的局面无关,③错误;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尚未形成,漫画信息也无从体现,④错误。A项含有③,排除;B项含有④,排除;C项含有③、④,排除。故选D。
13.20世纪六十年代,美苏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提出要“和平竞赛”,商定在对方的首都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到苏联办了个美国家庭的厨房展览,非常现代化。苏联人一看,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内心向往美国。这一情形反映出(
)
A.美苏实际上放弃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两国在科技上的差距巨大
C.美国取得对苏联的绝对优势
D.美苏冷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美苏冷战知识点,旨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考查解读材料、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六十年代”、“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美国人到苏联办了个美国家庭的厨房展览,非常现代化”,
透过现象看本质,材料主旨揭示的是20世纪六十年代美苏冷战相关表现形式,D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A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属于表面现象,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绝对优势”的说法仅从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排除。故选D。
14.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美国取得上述成果的措施客观上(
)
A.把欧洲纳入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
B.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C.直接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D.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歇尔计划知识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人道主义动机”即援助,“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即通过经济手段控制欧洲,“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即对苏联的冷战。综上可知,材料评论的是美国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据此判断选项:接受该计划的只是西欧国家,A项错误;二战后期,美、英、苏在雅尔塔达成若干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B项错误;直接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的是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组建,C项错误;马歇尔计划通过援助西欧,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同时也增强了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D项表述准确,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故选D。
15.有学者指出:“冷战,其表达的结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矛盾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利益竞争和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之争,更具实质性的是两种对抗性社会制度及其指导性意识形态的斗争。”造就这种格局的制度性分裂和意识形态对抗应起始于(
)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雅尔塔会议
D.“杜鲁门主义”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相关知识点,旨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考查解读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二月革命后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当时并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A;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项符合史实和题干要求,正确;雅尔塔会议奠定的而是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基础,不符合题干“起始于”要求,排除C;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不符合题干“起始于”要求,排除D。故选B。
16.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欺尔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白由主义制度的存在。”为“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美国
A.实行
“冷战”
B.倡议签订《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推行欧洲复兴计划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1947年……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白由主义制度的存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实行,即欧洲复兴计划,故D正确。实行
“冷战”,过于笼统,没有突出材料主旨,故A排除。《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宗旨不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而是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故B排除。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属于军事、政治组织,与材料无关,故C排除。
17.当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日本谋求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大国地位;当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日益强大;当东欧发生剧变,苏联最终解体,而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却尚未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
)
A.以欧洲为中心的发展趋势
B.两极格局
C.单极世界的发展趋势
D.多极化趋势
【答案】D
【解析】
考查学生对当今世界格局的掌握情况,当今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故选D。A出现于新航路的开辟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当今两极格局已经结束,排除B;冷战”结束,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主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随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美国不可能单独主宰世界,排除C。
18.1974年6月26日,欧洲共同体八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爱尔兰除外)和美国在内的北约15国签署了《北
大西洋关系宣言》,除美国重申对保卫北大西洋地区的义务外,宣言强调了“友好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以及“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相互信任。”材料表明,西欧对欧美关系有了新的定位,这主要表现在
A.摆脱西欧防务对美国的依赖
B.谋求西欧政治外交上的自主
C.实施不同于美国的东欧政策
D.加强欧共体内部的政治联盟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政治多极化的知识,旨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的关键是时间“1974年”。结合所学,当时欧洲走向联合而实力增强。由材料“友好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相互信任。”,这体现了在谋求西欧政治外交上的自主。故选B。AB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不符合题目中“欧美关系”的限定,故排除。故选D。
19.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或地区政治力量的对比以及政治利益的划分惰况而形成的一种相时稳定的态势和状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这篇讲稿中我不希望有模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可的字眼。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又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我也希望向全公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拢我云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芙的转拆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人月接硬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摘自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们正在与我们竟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杜鲁门对战后世界蓝图的设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的主要措施。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知识,论证“国际力量对比与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这一主题。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60字左右)
【答案】(1)设想:战后美国称霸世界(领导世界)。
措施: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观点:国际力量对比决定、推动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论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西欧国家由于战争的破
( http: / / www.21cnjy.com )坏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美国相对衰落,西欧和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的振兴,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
( http: / / www.21cnjy.com )瓦解,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形成相对的“单极世界”。
但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等各种力量不断发展和重新组合,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形成单极化和多极化趋势并存的局面。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论证观点并综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中“这是美国外交政芙的转拆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人月接硬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可以归纳出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冷战具体表现三个方面回答。
(2)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论证观点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典型小论文撰写,围绕材料中中“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的信息从国际格局的角度分析论证即可。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
( http: / / www.21cnjy.com )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
——《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材料三
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的对华政策。为此,中国政府在外交上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并取得了什么成就?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并分析指出其变化的主客观原因。
(3)你觉得美国不断调整对华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1)政策:美国采取了敌视中国的政策。方针: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方针。
成就:与苏联建交、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掀起第一次建交高潮
(2)变化:美国从敌视中国转变为谋
( http: / / www.21cnjy.com )求改善中美关系。主观: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需要中国牵制苏联;客观: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优势;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3)根本原因:国家利益。
【解析】
(1)据材料一“美国不仅拒绝承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即可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的对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中国政府在外交上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并取得了什么成就: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方针。与苏联建交、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掀起第一次建交高潮。
(2)据材料二“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即可回答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美国从敌视中国转变为谋求改善中美关系。并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指出其变化的主客观原因:主观: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需要中国牵制苏联;客观: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优势;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3)结合所学两极格局、冷战、美苏争霸、世界格局多极化等知识即可回答美国不断调整对华政策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