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30 21:2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考生注意:
1. 全卷共三道大题,总分100分;
2. 答案需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慧眼识真(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传说中,炎帝教民耕种、制作陶器,黄帝发明舟车、文字,他们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下列与“人文初祖”相关的遗址是( )
A. 北京人遗址 B. 半坡遗址 C. 黄帝陵 D. 河姆渡遗址
2.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下列属于孔子教育主张的是( )
A. “有教无类” B. “无为而治” C. “兼爱非攻” D. “以法治国”
3.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既防洪又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该工程是( )
A. 灵渠 B. 都江堰 C. 郑国渠 D. 大运河
4. 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王朝,在思想领域采取重要措施,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这一措施是( )
A. 统一文字 B. 颁布“推恩令” C.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 盐铁官营
5. 古代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开辟陆上丝绸之路的关键人物是( )
A. 张骞 B. 班超 C. 甘英 D. 郑和
6.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东晋时期有一位书法家,其作品《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这位书法家是( )
A. 颜真卿 B. 柳公权 C. 王羲之 D. 欧阳询
7. 某历史学习小组整理了如下笔记:“完善三省六部制”“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开元盛世”。据此判断,笔记的学习主题是( )
A.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 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8. 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管辖,统治者创立了一种新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该制度是( )
A. 郡县制 B. 行省制度 C. 分封制 D. 三省六部制
9. 明朝中期,东南沿海倭患严重,一位将领率军英勇抗倭,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这位将领是( )
A. 戚继光 B. 郑成功 C. 林则徐 D. 左宗棠
10. 清朝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设置了专门机构,监督西藏地方政务。该机构是( )
A. 西域都护府 B. 驻藏大臣 C. 伊犁将军 D. 台湾府
11.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洗劫并烧毁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参与这一暴行的列强是( )
A. 英美联军 B. 英法联军 C. 八国联军 D. 美俄联军
12.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历经艰难险阻,完成了战略转移,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这次战略转移是( )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红军长征 D. 井冈山会师
13. 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为逼蒋抗日,发动“兵谏”,最终在中共调解下,事件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这一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皖南事变
14. 1945年,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争取和平民主,戳穿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这次谈判的成果是( )
A. 签订《南京条约》 B. 达成“双十协定” C. 实现北平和平解放 D.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15. 1947年,刘邓大军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这一军事行动的意义是( )
A. 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B. 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C. 揭开战略进攻序幕 D. 推翻国民党政权
16.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一国两制”
17. 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标志着我国海军建设迈出重要一步。这艘航空母舰是( )
A. 辽宁舰 B. 山东舰 C. 福建舰 D. 南昌舰
18. 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其中,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的是( )
A. “求同存异”方针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全方位外交 D. 独立自主政策
19. 20世纪60年代,我国国防科技取得重大突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这一成就取得的时间是( )
A. 1964年 B. 1967年 C. 1970年 D. 1973年
20. 2世纪时,地中海成为某帝国的内湖,该帝国疆域横跨欧、亚、非三洲,对后世西方文明影响深远。这个帝国是( )
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拜占庭帝国
21. 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一部文献,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国的诞生。这部文献是( )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拿破仑法典》
22. 历史结论是对历史事实的理性判断,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1861年,俄国沙皇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 B. 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
C.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D. 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3.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这些措施反映了明治维新的( )
A. 背景 B. 内容 C. 性质 D. 影响
24. 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进程示意图,其中“*”处应填入的事件是( )
`德军突袭波兰(战争全面爆发)→ *(达到最大规模)→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战争转折)→ 日本投降(战争结束)`
A. 莫斯科保卫战 B. 日军偷袭珍珠港 C. 诺曼底登陆 D. 德国投降
25. 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向多个国家派出维和官兵,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重要贡献。这体现了中国是( )
A. 世界经济的推动者 B. 全球治理的引领者 C. 世界和平的维护者 D. 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二、史林释义(本题共3小题,每题12分,共36分)
26.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图片说明
图一: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法老的陵墓
图二:司母戊鼎中国商朝的青铜礼器,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青铜器
图三:《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刻有古巴比伦国王颁布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图四:阿拉伯数字由古印度人创造,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
材料二:
A:“这部著作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他是南朝科学家,推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领先世界近千年。”
C:“《天工开物》是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的著作,详细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材料三: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1)根据材料一,分别写出图一文明古国所处的大河流域,以及图三法典的历史地位。(4分)
(2)材料二中,A对应的著作和作者分别是什么?B中的“他”指哪位科学家?(3分)
(3)材料三中,指南针的发明对世界航海事业有何影响?火药和印刷术分别对欧洲社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与传承的认识。(2分)
27. 近代以来,中西方都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社会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世界面貌。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纷纷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从洋务运动的“自强求富”,到戊戌变法的“变法图强”,再到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虽都以失败告终,但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1)材料一中,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新航路开辟中,“发现”美洲的航海家是谁?(3分)
(2)材料二中,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3)材料三中,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哪一刊物?(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推动中西方社会发展的共同因素有哪些。(3分)
28. 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历经多次变动,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秩序。但这一体系并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变为战后对手,形成了“冷战”格局。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1955年,华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并逐渐向多极化方向发展。随着中国、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国家的崛起,以及欧盟、日本等国家和集团实力的增强,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材料一中,“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通过哪两次国际会议确立的?这一体系的实质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分别是什么?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3)材料三中,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是什么?(3分)
(4)面对当前复杂的世界格局,中国应如何应对?请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3分)
三、探究空间(本题共1小题,共14分)
29.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中抗争、在探索中前行,最终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某校历史小组以“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任务一:抗争与觉醒——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4分)
(1)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写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名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他的壮举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任务二:奋斗与胜利——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4分)
(2)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写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1949年,哪一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任务三:改革与发展——新中国的建设成就(4分)
(3)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1997年,哪一地区的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任务四:感悟与思考——中华民族的复兴启示(2分)
(4)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慧眼识真(共50分)
1. C 2. A 3. B 4. C 5. A 6. C 7. B 8. B 9. A 10. B
11. B 12. C 13. B 14. B 15. C 16. A 17. A 18. B 19. A 20. B
21. B 22. C 23. B 24. B 25. C
二、史林释义(共36分)
26. (12分)
(1)图一:尼罗河流域(2分);图三: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分)。
(2)著作:《史记》;作者:司马迁(2分);科学家:祖冲之(1分)。
(3)指南针:为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1分);火药:摧毁了欧洲封建骑士阶层(1分);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传播和科学复兴(1分)。
(4)文明交流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要尊重不同文明,坚持互学互鉴;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任答一点,2分)。
27. (12分)
(1)核心思想:人文主义(1分);航海家:哥伦布(2分)。
(2)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1分);影响: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推动了城市化进程(2分)。
(3)洋务运动口号:“自强”“求富”(1分);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1分);刊物:《新青年》(1分)。
(4)思想解放、科技进步、改革创新、对外交流等(任答三点,3分)。
28. (12分)
(1)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2分);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统治秩序(1分)。
(2)冷战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分);两极格局形成标志:华约组织的成立(1分);影响: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分)。
(3)政治格局趋势:多极化(1分);经济全球化载体:世界贸易组织(或WTO,2分)。
(4)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任答一点,3分)。
三、探究空间(共14分)
29. (1)条约:《南京条约》(2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等(2分)。
(2)地点: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2分);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开国大典,2分)。
(3)决策:实行改革开放(2分);地区:香港(2分)。
(4)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领导核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任答一点,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