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2节 第3课时 盖斯定律 反应热的计算(课件 学案)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第2节 第3课时 盖斯定律 反应热的计算(课件 学案)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1-01 22:18:05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
第3课时 盖斯定律 反应热的计算
学习目标 知识网络
1. 掌握盖斯定律的含义。2. 学会利用盖斯定律简单计算反应热。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
(2) 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加倍,ΔH不变(  )
(3) 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同种物质之间可加减,反应热也相应加减(  )
(4) 将热化学方程式等式左右颠倒时,ΔH随之互为倒数(  )
(5) A(g)+B(g)===C(g) ΔH1<0;A(g)+B(g)===C(l) ΔH2<0。则ΔH1>ΔH2(  )
盖斯定律的含义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________完成,还是________完成,其反应的焓变是________的。由图可知,ΔH=__________。
利用盖斯定律求解反应热
例 已知:①Zn(s)+O2(g)===ZnO(s)
ΔH=-348.3 kJ/mol;②2Ag(s)+O2(g)===Ag2O(s) ΔH=-31.0 kJ/mol。求Zn(s)+Ag2O(s)===ZnO(s)+2Ag(s)的ΔH。
[分析]应用盖斯定律,将热化学方程式①-②得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故ΔH=-348.3 kJ/mol-(-31.0 kJ/mol)=-317.3 kJ/mol。
利用化学反应能量图推导热化学方程式
已知:25 ℃、101 kPa时,存在以下能量转化图。
1. 根据能量转化图可知转化Ⅱ为放热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O2(g)===CO2(g) ΔH=-282.9 kJ/mol
或2CO(g)+O2(g)===2CO2(g) ΔH=-565.8 kJ/mol
2. 根据能量转化图,C(s)→C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O2(g)===2CO(g) ΔH=-(393.5-282.9)×2 kJ/mol=-221.2 kJ/mol。
3. 推导并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对应物质的状态、放热(吸热)等。
比较反应热ΔH大小的方法
1.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比较。因为ΔH带“+”和“-”,所以吸热反应的反应热大于放热反应的反应热。如2H2(g)+O2(g)===2H2O(g) ΔH1;2H2O(g)===2H2(g)+O2(g) ΔH2,则ΔH2>ΔH1。
2. 同一反应,反应物(或生成物)呈现不同状态时常用的比较方法有:
(1)结合物质的状态运用盖斯定律直接计算,比较ΔH的大小。
(2)利用能量图来进行比较。
如已知反应:
a. 2H2(g)+O2(g)===2H2O(g) ΔH1
b. 2H2(g)+O2(g)===2H2O(l) ΔH2
其能量图如下:
方法①:a-b,可得2H2O(l)===2H2O(g) ΔH=ΔH1-ΔH2>0,则ΔH1>ΔH2。
方法②:在图像上可以看出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多少,若是放热反应,放出热量越多,ΔH越小;若是吸热反应,吸收热量越多,ΔH越大。
3. 两个有联系的不同反应的比较。常利用已知的知识进行比较。如:
①C(s)+O2(g)===CO2(g) ΔH1<0
②C(s)+O2(g)===CO(g) ΔH2<0
反应①为C的完全燃烧,反应②为C的不完全燃烧,反应①放出的热量大于反应②,但ΔH为负值,故ΔH1<ΔH2。
类型1 盖斯定律的含义
 (2025·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已知胆矾晶体相关的焓变如图所示。则ΔH1为(  )
A. ΔH2+ΔH3+ΔH4+ΔH5
B. -(ΔH2+ΔH3+ΔH4+ΔH5)
C. ΔH3-ΔH4-ΔH5-ΔH2
D. ΔH3+ΔH4+ΔH5-ΔH2
类型2 利用盖斯定律求解反应热
 (1) 已知在25 ℃、101 kPa条件下,发生反应:
①4Al(s)+3O2(g)===2Al2O3(s) ΔH1=-2 834.9 kJ/mol
②4Al(s)+2O3(g)===2Al2O3(s) ΔH2=-3 119.1 kJ/mol
由此可推知,该条件下________(填“O2”或“O3”)更稳定。
(2)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可表示为CO2(g)+3H2(g)===CH3OH(g)+H2O(g) ΔH。该反应一般认为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
①CO2(g)+H2(g)===CO(g)+H2O(g) ΔH1=+41 kJ/mol
②CO(g)+2H2(g)===CH3OH(g) ΔH2=-90 kJ/mol
则总反应的ΔH=________kJ/mol。
(3) (2025·深圳市龙华中学)工业上采用高温热分解H2S的方法制取H2,在膜反应器中分离H2,发生的反应为2H2S(g)??2H2(g)+S2(g) ΔH。
已知:①H2S(g)??H2(g)+S(g) ΔH1
②2S(g)??S2(g) ΔH2
则ΔH=________(用含ΔH1、ΔH2的式子表示)。
(4) 已知下列反应:
①CO(g)+O2(g)===CO2(g) ΔH1
②H2(g)+O2(g)===H2O(g) ΔH2
③CH3OH(g)+O2(g)===CO2(g)+2H2O(g) ΔH3
以CO(g)和H2(g)为原料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 ΔH。该反应的ΔH=____________(用含ΔH1、ΔH2、ΔH3的式子表示)。
类型3 化学反应能量图与盖斯定律
 (2025·化州市第一中学)N2(g)与H2(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N2(g)与H2(g)反应制备NH3(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假设反应体系的始态为甲,中间态为乙,终态为丙,它们之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ΔH1|一定大于|ΔH2| B. |ΔH1|<|ΔH3|
C. ΔH1+ΔH2=ΔH3 D. ΔH1=ΔH2+ΔH3
2. CO2和H2发生如下反应可以制取甲醇和二甲醚。
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ΔH1=-48.8 kJ/mol
反应Ⅱ:2CO2(g)+6H2(g)??CH3OCH3(g)+3H2O(g)ΔH2=-122.5 kJ/mol
写出由CH3OH(g)合成CH3OCH3(g)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25·广州协和学校)已知:①C(s)+O2(g)===CO2(g) ΔH1=a kJ/mol
②S(s)+2K(s)===K2S(s) ΔH2=b kJ/mol
③2K(s)+N2(g)+3O2(g)===2KNO3(s) ΔH3=c kJ/mol
则S(s)+2KNO3(s)+3C(s)===K2S(s)+N2(g)+3CO2(g)的ΔH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反应4HCl(g)+O2(g)??2Cl2(g)+2H2O(g) ΔH可通过如图所示的催化剂循环实现。
该催化反应的ΔH=________(用ΔH1和ΔH2表示)
配套新练案
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
第3课时 盖斯定律 反应热的计算
1. (2025·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固态或气态碘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H2(g)+I2(?)??2HI(g) ΔH1=-9.48 kJ/mol
②H2(g)+I2(?)??2HI(g) ΔH2=+26.48 kJ/mo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中的I2为固态,②中的I2为气态
B. 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高
C. 反应①的产物比反应②的产物热稳定性更好
D. 1 mol固态碘升华时将吸收35.96 kJ的热量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S(g)+O2(g)===SO2(g) ΔH1;S(s)+O2(g)===SO2(g) ΔH2,则ΔH1<ΔH2
B. Zn(s)+CuSO4(aq)===ZnSO4(aq)+Cu(s) ΔH=-216 kJ/mol,则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C.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 相同条件下,如果1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 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2,则2E1=E2
3. 298 K、100 kPa时,已知:
①2H2O(g)===2H2(g)+O2(g) ΔH1
②H2(g)+Cl2(g)===2HCl(g) ΔH2
③2Cl2(g)+2H2O(g)===4HCl(g)+O2(g) ΔH3
则ΔH3与ΔH1、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ΔH3=ΔH1+2ΔH2 B. ΔH3=ΔH1+ΔH2
C. ΔH3=ΔH1-2ΔH2 D. ΔH3=ΔH1-ΔH2
4. 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 ΔH1
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 ΔH2
③Sn(s,灰)Sn(s,白) ΔH3=+2.1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ΔH1>ΔH2
B. 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 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 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 ℃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5. (2024·广东实验中学)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O2(g)===CO(g)+2H2O(l) ΔH=-890.3 kJ/mol
B. 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则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57.3 kJ的热量
C. 一定条件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放热19.3 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38.6 kJ/mol
D. 25 ℃、101 kPa条件下:4Al(s)+3O2(g)===2Al2O3(s) ΔH=-2 834.9 kJ/mol;4Al(s)+2O3(g)===2Al2O3(s) ΔH=-3 119.1 kJ/mol,则O2比O3稳定
6. 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分析,C(s)的燃烧热ΔH等于(  )
①C(s)+H2O(l)===CO(g)+H2(g) ΔH1=+175.3 kJ/mol
②2CO(g)+O2(g)===2CO2(g) ΔH2=-566.0 kJ/mol
③2H2(g)+O2(g)===2H2O(l) ΔH3=-571.6 kJ/mol
A. ΔH1+ΔH2-ΔH3 B. 2ΔH1+ΔH2+ΔH3
C. ΔH1+ΔH2+ΔH3 D. ΔH1+ΔH2+ΔH3
7. (2025·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工业上常用磷精矿[Ca5(PO4)3F]和硫酸反应制备磷酸。
已知25 ℃,101 kPa时,
①CaO(s)+H2SO4(aq)===CaSO4(s)+H2O(l) ΔH1=-271 kJ/mol
②5CaO(s)+3H3PO4(aq)+HF(g)===5H2O(l)+Ca5(PO4)3F(s)ΔH2=-937 kJ/mol
则Ca5(PO4)3F和硫酸反应生成磷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1) CO2和H2发生如下反应可以制取甲醇和二甲醚。
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ΔH1=-48.8 kJ/mol
反应Ⅱ:2CO2(g)+6H2(g)??CH3OCH3(g)+3H2O(g)ΔH2=-122.5 kJ/mol
写出由CH3OH(g)合成CH3OCH3(g)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24·广州培英中学)已知:
①C(石墨,s)+O2(g)===CO2(g) ΔH1
②2H2(g)+O2(g)===2H2O(l) ΔH2
③2C2H2(g)+5O2(g)===4CO2(g)+2H2O(l) ΔH3
则由C(石墨,s)和H2(g)反应生成1 mol C2H2(g)的焓变为________________(用ΔH1、ΔH2、ΔH3表达)。
9. (2025·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1) 在发射“神舟”十一号的火箭推进器中装有肼(N2H4)和过氧化氢,当二者混合时即产生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
已知:①N2H4(l)+2H2O2(l)===N2(g)+4H2O(g) ΔH= -641.6 kJ/mol
②H2O(l)===H2O(g) ΔH=+44.0 kJ/mol
若用3.2 g液态肼与足量H2O2(l)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则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Q=________kJ。
(2) 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图:
反应Ⅰ:2H2SO4(l)===2SO2(g)+2H2O(g)+O2(g) ΔH1=+551 kJ/mol
反应Ⅲ:S(s)+O2(g)===SO2(g) ΔH3=-297 kJ/mol
写出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1) 近年来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原因之一是汽车尾气中含有NO、NO2、CO等气体。为消除汽车尾气的污染,可采取NO和CO在催化转换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2NO(g)+2CO(g)===2CO2(g)+N2(g) ΔH1;
已知:②2NO(g)+O2(g)===2NO2(g) ΔH2;
CO的燃烧热为ΔH3;
NO2与CO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NO2(g)+4CO(g)===4CO2(g)+N2(g) 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ΔH1、ΔH2、ΔH3表示)。
(2) 工业上接触法生产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在一定的温度、压强和钒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SO2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SO3。V2O5是钒催化剂的活性成分,科学家提出:V2O5在对反应Ⅰ的催化循环过程中,经历了Ⅱ、Ⅲ两个反应阶段,图示如下。
①有关气体分子中,1 mol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S==O(SO2) O==O(O2) S==O(SO3)
能量/kJ 535 496 472
反应Ⅰ的ΔH=________kJ/mol。
②反应Ⅱ、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课时 盖斯定律 反应热的计算
基础辨析
(1) √ (2) × (3) √ (4) × (5) √
核心笔记
重难点1 一步 分多步 固定不变 ΔH1+ΔH2+ΔH3
分类举题
例1 A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ΔH1=ΔH2+ΔH3+ΔH4+ΔH5,故选A。
例2 (1) O2 (2) -49 (3) 2ΔH1+ΔH2 (4) ΔH1+2ΔH2-ΔH3
【解析】(1) 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①-②得,3O2(g)===2O3(g)  ΔH=(-2 834.9 kJ/mol)-(-3 119.1 kJ/mol)=+284.2 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O2的能量更低,所以O2更稳定。(2) 由盖斯定律知,①+②可得总反应,故总反应的ΔH=(+41 kJ/mol)+(-90 kJ/mol)=-49 kJ/mol。(3) 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①×2+②得2H2S(g)??2H2(g)+S2(g),故ΔH=2ΔH1+ΔH2。(4) 由题干信息可知,目标反应可由反应①+2×反应②-反应③得到,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该反应的ΔH=ΔH1+2ΔH2-ΔH3。
例3 N2(g)+3H2(g)??2NH3(l) ΔH=-132 kJ/mol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物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高,因此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mol N2(g)和 mol H2(g)完全反应生成1 mol NH3(l)时放出热量为Q=300 kJ+20 kJ-254 kJ=66 kJ,故1 mol N2(g)完全反应生成NH3(l)放出热量为132 kJ。
质量评价
1. B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可得,ΔH3=-(ΔH1+ΔH2),而|ΔH1|和|ΔH2|大小无法确定,A错误;ΔH3=-(ΔH1+ΔH2),又ΔH1<0,ΔH2<0,故|ΔH1|<|ΔH3|,B正确;ΔH1+ΔH2=-ΔH3,C错误;ΔH1=-(ΔH2+ΔH3),D错误。
2. 2CH3OH(g)===CH3OCH3(g)+H2O(g) ΔH=-24.9 kJ/mol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Ⅱ-2×反应Ⅰ可得到CH3OH(g)合成CH3OCH3(g)的热化学方程式,故ΔH=(-122.5+48.8×2)kJ/mol=-24.9 kJ/mol。
3. (3a+b-c)kJ/mol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①×3+反应②-反应③得S(s)+2KNO3(s)+3C(s)===K2S(s)+N2(g)+3CO2(g),则ΔH=(3a+b-c)kJ/mol。
4. 2(ΔH1+ΔH2)
【解析】从流程图中可得热化学方程式:①2HCl(g)+CuO(s)===CuCl2(s)+H2O(g) ΔH1,②CuCl2(s)+O2(g)===CuO(s)+Cl2(g) ΔH2,利用盖斯定律,将[反应①+反应②]×2得目标反应:4HCl(g)+O2(g)??2Cl2(g)+2H2O(g),则ΔH=2(ΔH1+ΔH2)。
配套新练案
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
第3课时 盖斯定律 反应热的计算
1. D 【解析】已知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反应②为吸热反应,因此反应①中碘的能量高,即反应①中碘单质为气态,②中碘单质为固态,A错误;根据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反应②为吸热反应,因此反应①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反应②的,B错误;两个反应的产物相同,状态相同,热稳定性也相同,C错误;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①即得I2(s)===I2(g) ΔH=ΔH2-ΔH1=[+26.48-(-9.48)]kJ/mol=+35.96 kJ/mol,因此1 mol固态碘升华时将吸收35.96 kJ的热量,D正确。
2. D 【解析】等物质的量时,气态硫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较多,ΔH为负值,故ΔH1<ΔH2,A正确;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B正确;能量越低越稳定,由C(石墨,s)===C(金刚石,s) ΔH>0知,石墨的能量低,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正确;形成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则2E1>E2,D错误。
3. A 【解析】由盖斯定律知,③=①+2×②,则ΔH3=ΔH1+2ΔH2。故选A。
4. D 【解析】依据盖斯定律,②-①=③,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则ΔH3=ΔH2-ΔH1>0,故ΔH1<ΔH2,A错误;由反应③知,温度高于13.2 ℃时,灰锡会转变为白锡,故在常温下,锡以白锡状态存在,B错误;由反应③知,由灰锡转化为白锡需要吸收热量,C错误;由反应③知,温度低于13.2 ℃时,白锡会转变为灰锡,而灰锡以粉末状态存在,故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 ℃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D正确。
5. D 【解析】甲烷的燃烧热是指1 mol CH4(g)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时放出的热量,A错误;醋酸是弱酸,电离时会吸收热量,故稀醋酸与NaOH稀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B错误;可逆反应无法进行到底,0.5 mol N2和1.5 mol H2全部转化为NH3时放出的热量比19.3 kJ多,故N2(g)+3H2(g)??2NH3(g) ΔH<-38.6 kJ/mol,C错误;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减,可得:3O2(g)===2O3(g) ΔH=+284.2 kJ/mol,则O2比O3稳定,D正确。
6. D 【解析】利用盖斯定律,将反应①+×反应②+×反应③可得C(s)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故该反应的焓变ΔH=ΔH1+ΔH2+ΔH3,故选D。
7. Ca5(PO4)3F(s)+5H2SO4(aq)===5CaSO4(s)+3H3PO4(aq)+HF(g) ΔH=-418 kJ/mol
【解析】由盖斯定律知,将反应①×5-②可得目标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则ΔH=[(-271×5)-(-937)]kJ/mol=-418 kJ/mol。 
8. (1) 2CH3OH(g)===CH3OCH3(g)+H2O(g) ΔH=-24.9 kJ/mol (2) 2ΔH1+ΔH2-ΔH3
【解析】(1) 将反应Ⅱ-反应Ⅰ×2得到CH3OH(g)合成CH3OCH3(g)的热化学方程式:2CH3OH(g)===CH3OCH3(g)+H2O(g),故ΔH=(-122.5+48.8×2) kJ/mol=-24.9 kJ/mol。(2) 由盖斯定律知,2×①+×②-×③可得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故ΔH=2ΔH1+ΔH2-ΔH3。
9. (1) 81.76 (2) 3SO2(g)+2H2O(g)===2H2SO4(l)+S(s) ΔH=-254 kJ/mol
【解析】(1) 将反应①-反应②×4可得,液态肼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N2H4(l)+2H2O2(l)===N2(g)+4H2O(l) ΔH=-817.6 kJ/mol,3.2 g液态肼得物质的量为=0.1 mol,则放出的热量Q=81.76 kJ。(2) 由图像可知反应Ⅱ的反应物是SO2和H2O,生成物是H2SO4和S,故反应Ⅱ为3SO2(g)+2H2O(g)===2H2SO4(l)+S(s),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Ⅱ=-(Ⅰ+Ⅲ),故ΔH=-(ΔH1+ΔH3)=-(+551 kJ/mol-297 kJ/mol)=-254 kJ/mol。
10. (1) ΔH1-ΔH2+2ΔH3 (2) ①-98
②SO2+V2O5??V2O4·SO3
V2O4·SO3+O2??V2O5+SO3
【解析】(1) CO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③CO(g)+O2(g)===CO2(g) ΔH3,将反应①-②+2×③可得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故ΔH=ΔH1-ΔH2+2ΔH3。(2) ①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则反应Ⅰ的ΔH=(2×535+×496-3×472)kJ/mol=-98 kJ/mol。(共45张PPT)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
第3课时 盖斯定律 反应热的计算
目 标 导 航
学习目标 知识网络
1. 掌握盖斯定律的含义。 2. 学会利用盖斯定律简单计算反应热。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
(2) 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加倍,ΔH不变(  )
(3) 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同种物质之间可加减,反应热也相应加减(  )
(4) 将热化学方程式等式左右颠倒时,ΔH随之互为倒数(  )
(5) A(g)+B(g)=====C(g) ΔH1<0;A(g)+B(g)=====C(l) ΔH2<0。则ΔH1>ΔH2 (  )
基 础 辨 析

×

×

核心笔记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______完成,还是________完成,其反应的焓变是___________的。由图可知,ΔH=___________________。
盖斯定律的含义
1
一步
分多步
固定不变
ΔH1+ΔH2+ΔH3
利用盖斯定律求解反应热
2
[分析]应用盖斯定律,将热化学方程式①-②得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故ΔH=-348.3 kJ/mol-(-31.0 kJ/mol)=-317.3 kJ/mol。
已知:25 ℃、101 kPa时,存在以下能量转化图。
利用化学反应能量图推导热化学方程式
3
1. 根据能量转化图可知转化Ⅱ为放热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2. 根据能量转化图,C(s)→C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O2(g)=====2CO(g) ΔH=-(393.5-282.9)×2 kJ/mol=-221.2 kJ/mol。
3. 推导并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对应物质的状态、放热(吸热)等。
1.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比较。因为ΔH带“+”和“-”,所以吸热反应的反应热大于放热反应的反应热。如2H2(g)+O2(g)=====2H2O(g) ΔH1;2H2O(g)===== 2H2(g)+O2(g) ΔH2,则ΔH2>ΔH1。
2. 同一反应,反应物(或生成物)呈现不同状态时常用的比较方法有:
(1) 结合物质的状态运用盖斯定律直接计算,比较ΔH的大小。
(2) 利用能量图来进行比较。
如已知反应:
a. 2H2(g)+O2(g)=====2H2O(g) ΔH1
b. 2H2(g)+O2(g)=====2H2O(l) ΔH2
比较反应热ΔH大小的方法
4
其能量图如下:
方法①:a-b,可得2H2O(l)=====2H2O(g) ΔH=ΔH1-ΔH2>0,则ΔH1>ΔH2。
方法②:在图像上可以看出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多少,若是放热反应,放出热量越多,ΔH越小;若是吸热反应,吸收热量越多,ΔH越大。
3. 两个有联系的不同反应的比较。常利用已知的知识进行比较。如:
①C(s)+O2(g)=====CO2(g) ΔH1<0
反应①为C的完全燃烧,反应②为C的不完全燃烧,反应①放出的热量大于反应②,但ΔH为负值,故ΔH1<ΔH2。
分类举题
类型1 盖斯定律的含义
  (2025·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已知胆矾晶体相关的焓变如图所示。则ΔH1为(  )
A. ΔH2+ΔH3+ΔH4+ΔH5 B. -(ΔH2+ΔH3+ΔH4+ΔH5)
C. ΔH3-ΔH4-ΔH5-ΔH2 D. ΔH3+ΔH4+ΔH5-ΔH2
1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ΔH1=ΔH2+ΔH3+ΔH4+ΔH5,故选A。
A
类型2 利用盖斯定律求解反应热
  (1) 已知在25 ℃、101 kPa条件下,发生反应:
①4Al(s)+3O2(g)=====2Al2O3(s) ΔH1=-2 834.9 kJ/mol
②4Al(s)+2O3(g)=====2Al2O3(s) ΔH2=-3 119.1 kJ/mol
由此可推知,该条件下____(填“O2”或“O3”)更稳定。
(2)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可表示为CO2(g)+3H2(g)=====CH3OH(g)+H2O(g) ΔH。该反应一般认为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
①CO2(g)+H2(g)=====CO(g)+H2O(g) ΔH1=+41 kJ/mol
②CO(g)+2H2(g)=====CH3OH(g) ΔH2=-90 kJ/mol
则总反应的ΔH=______kJ/mol。
2
O2
-49
则ΔH=________________(用含ΔH1、ΔH2的式子表示)。
2ΔH1+ΔH2
(4) 已知下列反应:
以CO(g)和H2(g)为原料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 ΔH。该反应的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ΔH1、ΔH2、ΔH3的式子表示)。
ΔH1+2ΔH2-ΔH3
【解析】 (1) 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①-②得,3O2(g)=====2O3(g) ΔH=   (-2 834.9 kJ/mol)-(-3 119.1 kJ/mol)=+284.2 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O2的能量更低,所以O2更稳定。(2) 由盖斯定律知,①+②可得总反应,故总反应的ΔH=(+41 kJ/mol)+(-90 kJ/mol)=-49 kJ/mol。(3) 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①×2+②得2H2S(g)??2H2(g)+S2(g),故ΔH=2ΔH1+ΔH2。(4) 由题干信息可知,目标反应可由反应①+2×反应②-反应③得到,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该反应的ΔH=ΔH1+2ΔH2-ΔH3。
类型3 化学反应能量图与盖斯定律
  (2025·化州市第一中学)N2(g)与H2(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N2(g)与H2(g)反应制备NH3(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质量评价
1. 假设反应体系的始态为甲,中间态为乙,终态为丙,它们之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ΔH1|一定大于|ΔH2| B. |ΔH1|<|ΔH3|
C. ΔH1+ΔH2=ΔH3 D. ΔH1=ΔH2+ΔH3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可得,ΔH3=-(ΔH1+ΔH2),而|ΔH1|和|ΔH2|大小无法确定,A错误;ΔH3=-(ΔH1+ΔH2),又ΔH1<0,ΔH2<0,故|ΔH1|<|ΔH3|,B正确;ΔH1+ΔH2=-ΔH3,C错误;ΔH1=-(ΔH2+ΔH3),D错误。
B
2. CO2和H2发生如下反应可以制取甲醇和二甲醚。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Ⅱ-2×反应Ⅰ可得到CH3OH(g)合成CH3OCH3(g)的热化学方程式,故ΔH=(-122.5+48.8×2)kJ/mol=-24.9 kJ/mol。
写出由CH3OH(g)合成CH3OCH3(g)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H3OH(g)===CH3OCH3(g)+H2O(g) ΔH=-24.9 kJ/mol
3. (2025·广州协和学校)已知:①C(s)+O2(g)=====CO2(g) ΔH1=a kJ/mol
②S(s)+2K(s)=====K2S(s) ΔH2=b kJ/mol
③2K(s)+N2(g)+3O2(g)=====2KNO3(s) ΔH3=c kJ/mol
则S(s)+2KNO3(s)+3C(s)=====K2S(s)+N2(g)+3CO2(g)的ΔH为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①×3+反应②-反应③得S(s)+2KNO3(s)+3C(s)=====K2S(s)+N2(g)+3CO2(g),则ΔH=(3a+b-c)kJ/mol。
(3a+b-c)kJ/mol
该催化反应的ΔH=___________________(用ΔH1和ΔH2表示)
2(ΔH1+ΔH2)
配套新练案
1. (2025·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固态或气态碘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中的I2为固态,②中的I2为气态
B. 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高
C. 反应①的产物比反应②的产物热稳定性更好
D. 1 mol固态碘升华时将吸收35.96 kJ的热量
D
【解析】 已知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反应②为吸热反应,因此反应①中碘的能量高,即反应①中碘单质为气态,②中碘单质为固态,A错误;根据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反应②为吸热反应,因此反应①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反应②的,B错误;两个反应的产物相同,状态相同,热稳定性也相同,C错误;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①即得I2(s)=====I2(g) ΔH=ΔH2-ΔH1=[+26.48-(-9.48)]kJ/mol=+35.96 kJ/mol,因此1 mol固态碘升华时将吸收35.96 kJ的热量,D正确。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S(g)+O2(g)=====SO2(g) ΔH1;S(s)+O2(g)=====SO2(g) ΔH2,则ΔH1<ΔH2
B. Zn(s)+CuSO4(aq)=====ZnSO4(aq)+Cu(s) ΔH=-216 kJ/mol,则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C.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 相同条件下,如果1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 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2,则2E1=E2
【解析】 等物质的量时,气态硫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较多,ΔH为负值,故ΔH1<ΔH2,A正确;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B正确;能量越低越稳定,由C(石墨,s)=====C(金刚石,s) ΔH>0知,石墨的能量低,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正确;形成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则2E1>E2,D错误。
D
3. 298 K、100 kPa时,已知:
①2H2O(g)=====2H2(g)+O2(g) ΔH1
②H2(g)+Cl2(g)=====2HCl(g) ΔH2
③2Cl2(g)+2H2O(g)=====4HCl(g)+O2(g) ΔH3
则ΔH3与ΔH1、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ΔH3=ΔH1+2ΔH2 B. ΔH3=ΔH1+ΔH2
C. ΔH3=ΔH1-2ΔH2 D. ΔH3=ΔH1-ΔH2
【解析】 由盖斯定律知,③=①+2×②,则ΔH3=ΔH1+2ΔH2。故选A。
A
4. 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 ΔH1
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 Δ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ΔH1>ΔH2
B. 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 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 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 ℃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D
【解析】 依据盖斯定律,②-①=③,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则ΔH3=ΔH2-ΔH1>0,故ΔH1<ΔH2,A错误;由反应③知,温度高于13.2 ℃时,灰锡会转变为白锡,故在常温下,锡以白锡状态存在,B错误;由反应③知,由灰锡转化为白锡需要吸收热量,C错误;由反应③知,温度低于13.2 ℃时,白锡会转变为灰锡,而灰锡以粉末状态存在,故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 ℃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D正确。
5. (2024·广东实验中学)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6. 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分析,C(s)的燃烧热ΔH等于(  )
①C(s)+H2O(l)=====CO(g)+H2(g) ΔH1=+175.3 kJ/mol
②2CO(g)+O2(g)=====2CO2(g) ΔH2=-566.0 kJ/mol
③2H2(g)+O2(g)=====2H2O(l) ΔH3=-571.6 kJ/mol
D
7. (2025·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工业上常用磷精矿[Ca5(PO4)3F]和硫酸反应制备磷酸。
已知25 ℃,101 kPa时,
①CaO(s)+H2SO4(aq)=====CaSO4(s)+H2O(l) ΔH1=-271 kJ/mol
②5CaO(s)+3H3PO4(aq)+HF(g)=====5H2O(l)+Ca5(PO4)3F(s)
ΔH2=-937 kJ/mol
则Ca5(PO4)3F和硫酸反应生成磷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盖斯定律知,将反应①×5-②可得目标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则ΔH=[(-271×5)-(-937)]kJ/mol=-418 kJ/mol。
Ca5(PO4)3F(s)+5H2SO4(aq)===5CaSO4(s)+3H3PO4(aq)+HF(g) ΔH=-418 kJ/mol
8. (1) CO2和H2发生如下反应可以制取甲醇和二甲醚。
写出由CH3OH(g)合成CH3OCH3(g)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24·广州培英中学)已知:
①C(石墨,s)+O2(g)=====CO2(g) ΔH1
②2H2(g)+O2(g)=====2H2O(l) ΔH2
③2C2H2(g)+5O2(g)=====4CO2(g)+2H2O(l) ΔH3
则由C(石墨,s)和H2(g)反应生成1 mol C2H2(g)的焓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用ΔH1、ΔH2、ΔH3表达)。
9. (2025·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1) 在发射“神舟”十一号的火箭推进器中装有肼(N2H4)和过氧化氢,当二者混合时即产生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
已知:①N2H4(l)+2H2O2(l)=====N2(g)+4H2O(g) ΔH= -641.6 kJ/mol
②H2O(l)=====H2O(g) ΔH=+44.0 kJ/mol
若用3.2 g液态肼与足量H2O2(l)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则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Q=__________kJ。
81.76
(2) 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图:
反应Ⅰ:2H2SO4(l)=====2SO2(g)+2H2O(g)+O2(g) ΔH1=+551 kJ/mol
反应Ⅲ:S(s)+O2(g)=====SO2(g) ΔH3=-297 kJ/mol
写出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SO2(g)+2H2O(g)===2H2SO4(l)+S(s) ΔH=-254 kJ/mol
10. (1) 近年来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原因之一是汽车尾气中含有NO、NO2、CO等气体。为消除汽车尾气的污染,可采取NO和CO在催化转换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2NO(g)+2CO(g)=====2CO2(g)+N2(g) ΔH1;
已知:②2NO(g)+O2(g)=====2NO2(g) ΔH2;
CO的燃烧热为ΔH3;
NO2与CO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NO2(g)+4CO(g)=====4CO2(g)+N2(g) 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ΔH1、ΔH2、ΔH3表示)。
ΔH1-ΔH2+2ΔH3
(2) 工业上接触法生产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在一定的温度、压强和钒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SO2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SO3。V2O5是钒催化剂的活性成分,科学家提出:V2O5在对反应Ⅰ的催化循环过程中,经历了Ⅱ、Ⅲ两个反应阶段,图示如下。
①有关气体分子中,1 mol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S==O(SO2) O==O(O2) S==O(SO3)
能量/kJ 535 496 472
反应Ⅰ的ΔH=______ kJ/mol。
②反应Ⅱ、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8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