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10分钟熟读下列内容
小标题+学习聚焦
1.简述古希腊罗马的四项政治制度各自差异及相似点
2.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的特征和两个典型的国家制度?
3.英美法三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简要史实?
时空定位
西方国家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学习聚焦]?
雅典和斯巴达分别是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寡头政治的代表。罗马经历了从共和国到帝国的演变。
1.古希腊(纲要下P6)
(1)条件
①地理环境:位于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的部分岛屿,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
②起源:公元前 2千纪,曾诞生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③城邦制度: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城邦制度
1.时间
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
2.特点
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其制度中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但各城邦实际实行的制度千差万别。
3.代表:
斯巴达(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
雅典(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
4.作用
有利于发挥公民的创造力,造就了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化。
城邦制度
5.局限性:
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侨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
6.文化成就
神话、悲剧、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
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在西方被认为是“史学之父”;
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古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他们凭借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在200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古希腊人殖民扩张的特点?
“我们沿着大海生活,就像蚂蚁或青蛙围绕着一个池塘……”
——柏拉图
古希腊人在海外建立了众多独立于母国的城邦(位于沿海),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帝国。
①雅典——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代表(奴隶主阶级的民主,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
权力机构 产生及职能
公民大会 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
议事会 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
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与国家日常管理;
大多一年一任,任时接受监督
公民法庭 抽签产生,主要司法机关
公民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
他们既是士兵,也是土地所有者,承担保卫城邦的责任,掌握绝大部分社会财富,是城邦制度的基础。
但公民是少数,妇女、外邦人和奴隶不仅没有资格参与政治,还受到剥削和多种压迫。(选择性必修一P8)
②斯巴达——古希腊寡头政治的代表
公民大会 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国王 王位世袭,垄断军事统帅权
长老会 仅30人,终身任职(实际最高权力机关)
监察官 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但权力受限
材料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雅典国家机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议事会)议员的任命有两大特色:村社代表制和抽签选举。村社代表制,具体就是将议事会的500个议席按各村社公民人口的比例分配到139个村社。
——据蒋云芳、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制度的主要特征。
人民主权,权限交叉的制约机制,比例代表制。
古希腊阿里斯托芬在一部作品中写道,雅典某陪审员对他儿子说,他一到那里,“就有人把盗窃过公款的温柔的手”递给他,并向他鞠躬:经过这么一恳求,他的火气也就消了,随即进入法庭。这可以用于说明,在古代雅典(  )
A.司法审判不能体现民意 B.民主政治制度已趋于完善
C.直接民主无法确保正义 D.公民法注重调解经济纠纷
C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答案 D
2.古罗马
(1)罗马共和国——共和制
机构 产生 任期 职责 局限
执政官 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 有两人,一年一任 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并执行相关决议 ①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②所有官职均无薪金,穷人实际上无法出任。
③公民是少数,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没有资格参与政治,还受到剥削和多种压迫
元老院 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 终身任职 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官员行动 公民大会 — — 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有权立法、宣战、媾和与审判
(2)罗马帝国——帝制
①形成: 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崩溃,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实际掌握罗马国家大权,形成君主政治。
②特征: 皇帝(元首)掌控罗马国家的权力,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军队听命于皇帝,是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
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对比
项目 古希腊文明 古罗马文明
拓展方式 通过殖民建立新的城邦,吸收外部文明并拓展希腊文明 通过兼并战争扩大疆域,在继承希腊文明吸收外部文明的同时拓展罗马文明
组织形式 古希腊实行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各城邦长期独立自治 古罗马实行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建立起统一的帝国
政治体制 古希腊实行主权在民和轮番而治的民主政治 古罗马初期实行贵族共和制。随着对外扩张逐渐转变为帝制
文明贡献 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为近现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罗马法是世界上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现代法律的基础
相同 形式上都实现了分权,都维护奴隶主的利益,维护奴隶制度,公民仅仅是少数人,妇女、奴隶、外邦人都没有资格参与政治 中世纪( 476年 -------- 1453年 )
(西罗马帝国灭亡)
(拜占庭帝国灭亡)
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罗马帝国在2世纪尚能抵御周边部落和邻国入侵。
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日渐衰败,日耳曼人逐渐渗入。
5世纪后期,日耳曼人最终消灭了西罗马帝国,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概念阐释:中世纪
指公元5世纪后期到15世纪中期近1000年间,即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崩溃到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之间的时期。
结合图片与所学,分析中世纪时西欧封建社会的特征?
封君封臣制度,
庄园与农奴制度,
王权与教权二元并立
西欧呈现分裂割据状态
东欧:拜占庭帝国继续存续近千年
奥斯曼土耳其灭拜占庭帝国后
俄罗斯帝国传承并发展了拜占庭帝国的文化
8C中后期,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一度建立庞大帝国
分裂成后世雏形
法国、意大利、德意志
② 庄园与农奴制度
庄园
庄园---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领主自营地:领主直接经营,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农民份地: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自由农份地和农奴份地,
自耕自收
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向领主缴纳租税
也要为领主服
一定时间的劳役
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中古西欧的王权:软弱→强化
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
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
到15世纪晚期,法兰西基本完成统一,王权得到强化
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国家 表现 特点
法国 (1)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 (2)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王权进一步强化 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
英国 (1)13世纪初,英王约翰奉行的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被迫签署《大宪章》(法律至上、王权有限) (2)13世纪中后期,英国多次召开议会,议会权力有所加强 (3)14世纪中期,议会逐渐分为上下两院······。国王通过议会寻求政策支持;议会以向国王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 材料一 1127年,封臣们宣誓效忠弗朗德勒新伯爵威廉。4月7日,星期四,另外一些人向伯爵宣誓。一开始,都是按这种形式行臣服礼。伯爵问(他面前的人)是否愿意完全成为他的人,这个人便回答说:我愿意。然后把合拢的双手放到伯爵的两手中,两人互吻以表示巩固联盟。接下来表示了敬意的臣从向伯爵进行效忠宣誓,誓词是:“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威廉伯爵。”最后这个人还要在圣徒的圣物上宣誓,这时伯爵用手持的权杖,向所有根据这种盟约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
——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时期和地区的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对西欧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制度:中古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
影响:促进了封建等级制度产生和封建制度发展,采邑连同居住在土地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国王的个人权力削弱,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而在内部,领主和封臣的关系更加紧密。
材料二 
(39)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41)除战时与余等敌对之国家之人民外,一切商人,倘能遵照旧时之公正习惯,皆可免除苛捐杂税,安全经由水路与陆路,出入英格兰。
——《大宪章》
从材料二《大宪章》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有什么意义?
信息:国王不得随意侵犯人身自由;国王不得随意征税。
意义: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历史传统。
1215年颁布的英国《大宪章》规定:“如果国王因某个事项,譬如对外战争,确实需要附庸们的经济支持,需要额外征收税赋,必须召开由教会主教、修道院院长和贵族参加的全体会议讨论决定。”这表明《大宪章》(  )
A.促成英国建立起议会君主制
B.注重维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
C.强调国王权力神圣不可侵犯
D.形成了“王在法下”的原则
答案 D
中古时期欧洲封建制度的特点
(1)以土地分封为基础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制度。
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下面是大大小小的封建主,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是农奴和其他劳动人民。
(2)封建社会发展非常缓慢。
封建等级制度暂时加强了王权,但地方割据势力越来越强大,致使王权削弱,争夺土地的战争接连不断,社会动荡不安,所以整个欧洲封建社会发展进程十分缓慢。
(3)基督教会在西欧封建社会占有统治地位。
教会占有大量的地产,是欧洲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
教会还长期垄断文化与教育,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