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氧气 课件 2025-2026学年九上化学人教版2024期中复习知识点+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4 氧气 课件 2025-2026学年九上化学人教版2024期中复习知识点+习题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31 17:4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人教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
期中复习
专题04 氧气
01
知识剖析
知识点1 空气的组成
氧气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①常温常压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
②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气的密度(1.293g/L)略大。
③氧气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
三态 变化
贮存 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
知识点2 氧气的检验与化学性质
1.氧气的检验
由此可知,氧气的检验可用带火星的木条。实验操作: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该集气瓶中所盛的气体是氧气。

知识点2 氧气的检验与化学性质
2.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
(1)木炭与氧气反应
(2)硫与氧气反应

实验现象
共同现象: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文字表达式 碳(C)+氧气(O )点燃生成二氧化碳(CO )
实验现象

共同现象: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文字表达式 硫S+氧气O 点燃生成二氧化硫SO
知识点2 氧气的检验与化学性质
2.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
(3)铁与氧气反应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2)氧气具有助燃性。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如铁)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
文字表达式 铁Fe+氧气O 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Fe O
注意事项 ①铁丝要用砂纸打磨处理(除锈);
②将细铁丝盘成螺旋状(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聚集热量,利于铁丝持续燃烧);
③待火柴快燃尽时再把铁丝插入集气瓶中(以免火柴燃烧消耗过多氧气,使现象不明显)
知识点2 氧气的检验与化学性质
3.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
(1)物质燃烧现象的正确描述
(2)描述实验现象三忌

描述方法 一光(或火焰)、二热、三生成(物)
描述格式 是否剧烈燃烧+发出光或火焰+是否放热+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示例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①忌把实验结论当作现象来描述 不能把生成物的名称当作现象来描述。如“硫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实验现象,“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是实验结论
②忌脱离实际 认真观察实验,如不能将黑色固体描述为白色固体等
③忌片面描述实验现象 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为“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或“发出蓝紫色火焰”都不全面,反应放热或吸热也属于实验现象
知识点2 氧气的检验与化学性质
3.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
(3)描述实验现象时注意准确性
区分发光与火焰
发光:一般指沸点高的物质燃烧时的现象(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火焰:气体、沸点低的物质或物质的蒸气燃烧产生的现象(如蜡烛、硫、酒精等燃烧时产生火焰)
区分烟、雾、气
烟:固体小颗粒在空气中扩散产生的现象(如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雾:小液滴在空气中扩散产生的现象(如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产生大量白雾)
气:物质在通常状况下以气体状态存在,一般在有颜色、气味时描述

知识点3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比较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概述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作化合反应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特点 多变一,可用A+B+…→X表示 有氧气参加反应
举例 木炭、硫等与氧气的反应 木炭、硫、蜡烛等与氧气的反应
关系 交叉关系,如图: 知识点3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2.剧烈氧化与缓慢氧化的比较

剧烈氧化 缓慢氧化
概述 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 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举例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等 食物腐烂、铁生锈、细胞的呼吸作用等
区别 现象不同,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反应条件不同 联系 都是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02
综合训练
(2024秋 香洲区校级期中)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78%
B.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航标灯
C.鱼能在水中生存,所以氧气易溶于水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为SO2、CO2、NO2等
B
01
考点01 氧气的物理性质
【答案】B
【解答】解: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而不是质量分数,故A选项说法不正确;B.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航标灯,故B选项说法正确;C.鱼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解有少量氧气,但氧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故C选项说法不正确;D.二氧化碳为空气中的成分,且无毒,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01
考点01 氧气的物理性质
2024秋 长寿区校级期中)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CO2、O3、CO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B.稀有气体很稳定,所以没有用处
C.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D.SO2、N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D
01
考点02 氧气的化学性质
【答案】D
【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空气的固有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故选项不正确。B、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能用作电焊时的保护气。故选项不正确。C、带火星的木条不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如空气中含有氧气,但氧气含量较低,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不正确。D、 SO2和N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SO2和NO2在大气中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形成硫酸和硝酸,这些酸性物质随着雨水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01
考点02 氧气的化学性质
(2024春 长沙期中)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作燃料
B.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大约占78%
C.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起到防腐作用
D.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
A
01
考点03 氧气的用途
【答案】A
【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A说法错误;B、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大约占78%,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B说法正确;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起到防腐作用,故C说法正确;D、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导致酸雨的发生,属于空气污染物,一氧化碳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01
考点03 氧气的用途
(2024秋 咸阳校级期中)木炭燃烧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①中现象是木炭发白光
B.②中操作是将木炭由上到下缓慢伸入底部
C.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D.为检验生成物,③中烧杯内物质为澄清石灰水
A
01
考点04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答案】A
【解答】解: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A说法正确;B、空气中含氮分子、氧分子等,不存在空气分子,故B说法错误;C、空气中氮气难溶于水,故C说法错误;D、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水蒸气和杂质约占0.03%,则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01
考点04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2024秋 任泽区期中)向如图所示的集气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铁丝剧烈燃烧,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锰加快了水的分解
B.铁丝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C.铁丝燃烧后的产物为氧化铁
D.过氧化氢溶液能防止集气瓶局部过热而破裂
01
考点05 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D
【答案】D
【解答】解:A.该实验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故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故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氧化铁,故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过氧化氢溶液能防止集气瓶局部过热而破裂,故正确;
故选:D。
01
考点05 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2024秋 滁州校级期中)某实验小组按图a装置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实验过程中绘制如图b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剧烈
B.集气瓶底部的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
C.图b纵坐标y可以表示元素的种类
D.图b纵坐标y可以表示硫的质量
01
考点06 硫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D
【答案】D
【解答】解:A、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较低,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集气瓶底部的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故选项说法正确。C、图b表示随着时间的变化,纵坐标的量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图b纵坐标y可以表示元素的种类,故选项说法正确。D、反应物硫单质,随着反应进行,逐渐被消耗,其质量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01
考点06 硫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2024秋 覃塘区期中)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粗、细不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进行粗、细不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进行粗、细不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进行粗、细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C
01
考点07 探究氧气的性质
【答案】C
【解答】解:探究粗细的影响,所以要在粗细上对比,其他要素保持一致。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做实验,这样就使反应的条件不同,而难以比较,故A错误
B、氧气的浓度不同,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故B错误
C、氧气的浓度相同,根据两种铁丝的燃烧的剧烈情况来得出结论,故C正确
D、浓度不同的氧气中,比较同种铁丝的燃烧,与探究的实验目的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01
考点07 探究氧气的性质
(2024秋 浏阳市期中)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碳酸钙+盐酸→二氧化碳+氯化钙+水
B.酒精+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C.碳酸→二氧化碳+水
D.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D
01
考点08 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答案】D
【解答】解:A、碳酸钙+盐酸→二氧化碳+氯化钙+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三种,不符合“多变一”的形式,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B、酒精+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形式,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C、碳酸→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D、氧化钙+水→氢氧化钙,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01
考点08 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2024秋 肇源县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不慎打翻酒精灯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②为节约药品,可以将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③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④仪器洗净的标准是内壁有小水珠凝结;⑤为增加稳定性,用试管夹时必须用拇指按住短柄以防脱落;⑥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故氮气可用做保护气;⑦稀有气体与其它物质都不发生化学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A.①③④⑦ B.②④⑤⑥ C.①③⑥ D.①②⑦
C
01
考点09 氧化反应
【答案】C
【解答】解:①不慎打翻酒精灯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操作正确;②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以免污染试剂,要放到指定的容器内,原说法错误;③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说法正确;④洗净的标志是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清澈,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说法错误;⑤用试管夹时不能用拇指按住短柄,说法错误;⑥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故氮气可用做保护气,说法正确;⑦稀有气体与大多数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说法错误。
故选:C。
01
考点09 氧化反应
03
知识小结
01
知识总结
谢谢观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