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制取氧气课件2025-2026学年九上化学人教版2024期中复习知识点+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5 制取氧气课件2025-2026学年九上化学人教版2024期中复习知识点+习题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31 18:1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人教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
期中复习
专题05 制取氧气
01
知识剖析
知识点1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试剂: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
2.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KMnO )加热生成锰酸钾(K2MnO )+二氧化锰(MnO )+氧气(O )
3.实验装置
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

知识点1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3.实验装置
(1)发生装置的选择
①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类型及相应的选择依据见下图。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因高锰酸钾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故选择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

知识点1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3.实验装置
(2)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密度和气体溶解性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也可选择排水法收集氧气。

装置类型
适用气体 适用于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适用于密度比空气的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 适用于密度比空气的小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
知识点1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4.操作步骤(以排水法为例)→谐音简记:“茶庄定点收利息”

操作步骤 简记 操作方法
检查装置 的气密性 查(茶) 连接好装置,将导管末端插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开手后一段时间,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将试剂装 入试管 装(庄) 将试剂平铺在试管底部,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定 铁夹夹在距试管口-处,并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点燃酒精灯 点 点燃酒精灯,先用酒精灯对试管预热,然后再对准试
收集氧气 收 当导管口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撤离导管 离(利)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 熄(息) 知识点1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5.注意事项
(1)仪器的组装要按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2)试管内的导管略露出橡胶塞即可,便于气体导出。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先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再将其与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待集满气后,先撤出导管并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再将集气瓶移出水面。
6.验满

收集方法 验满
排水法 当集气瓶里的水排完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知识点2 工业上如何制取大量氧气
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原理:液态氮的沸点(-196℃)比液态氧的沸点(-183℃)低,采用低温蒸发的方法可得到液态氧
过程:空气降温加压生成业液态空气,升温-196℃生成氧气和液态氧

知识点3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1.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在较短时间内放出的氧气很少,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有大量气泡冒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加速了过氧化氢的分解,放出的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又有大量气泡冒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气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只起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作用,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实验结论】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速率,二氧化锰本身化学性质不变。
知识点3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1)试剂: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2)反应原理:过氧化氢通过二氧化锰生成水+氧气
(3)实验装置
(4)实验步骤
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试剂:先向锥形瓶内加入二氧化锰固体,塞好带有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和导管的双孔橡胶塞,向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③收集气体。

知识点4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1.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2.催化剂的特点
一变二不变
一变: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包含加快和减慢
二不变: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

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作催化剂
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作催化作用
知识点4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设计实验验证某物质是否为某反应的催化剂的方法
①称量一定量的某物质,记录质量为m
②取两套相同的实验装置装入同样质量的反应物,向其中一套装置内加入该物质,比较加入该物质前后反应速率是否改变(通常根据产生相同结果时所需时间来确定)
③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提取出该物质(常通过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等操作),再称量质量,记录为m ,比较m1与m 是否相等
④再取与②中相同的装置和质量相同的反应物,加入分离提取出的该物质,记录产生同样结果所需时间
4.催化剂的作用
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生产化肥、农药、化工原料等都要使用催化剂。

知识点5 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比较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定义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特点 一变多 多变一
通式 X—→A+B+… A+B+…→X
举例


关系 都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二者属于并列关系
02
综合训练
(2024秋 虞城县期中)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可制取大量氧气,此方法利用的是液态氧和液态氮的     不同。
N2
01
考点01 氧气的工业制法
沸点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氮气,化学式为N2;利用的是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法可制取大量氧气。
故答案为:N2;沸点。
01
考点01 氧气的工业制法
(2024春 南宁校级期中)如图,将过氧化氢滴入集气瓶中,利用你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集气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集气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集气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集气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D
01
考点02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答案】D
【解答】解:将过氧化氢滴入集气瓶中,会造成瓶内压强增大,充气气球内的气体沿导管逸出,故会观察到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故选:D。
01
考点02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2024秋 武邑县期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结束后,剩余固体中有二氧化锰,这里的二氧化锰是(  )
A.催化剂 B.氧化剂 C.反应物 D.生成物
D
01
考点03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答案】D
【解答】解: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结束后,剩余固体中有二氧化锰,这里的二氧化锰是一种生成物。
故选:D。
(2024秋 太谷区期中)某实验小组欲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下列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
B.先固定试管,再放置酒精灯
C.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立即开始收集
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倒放在桌面上
A
01
考点04 氧气的制取装置
【答案】A
【解答】解: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在向容器中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防止浪费药品,故A正确。B、先放置酒精灯,再固定试管,故B错误;C、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因为开始排出的气体是空气,待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故C错误。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后正放在桌上,故D错误。
故选:A。
01
考点04 氧气的制取装置
(2024秋 东坡区期中)下列装置中,最适合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
A. B.
C. D.
01
考点05 氧气的收集方法
D
【答案】D
【解答】解:A、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导管未插到集气瓶底,空气不能排干净,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应该短进长出,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应该是长进短出,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D中收集氧气的方法是正确的。
故选:D。
01
考点05 氧气的收集方法
(2024秋 绥棱县校级期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     则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01
考点06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气泡从集气瓶口逸出时
【答案】气泡从集气瓶口逸出时。
【解答】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气泡从集气瓶口逸出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故答案为:气泡从集气瓶口逸出时。
(2024秋 银川校级期中)实验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本实验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并采用排水法收集从视频中看到的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
A.查气密性: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双手紧握试管外壁
B.固定装置: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C.加热试剂:先让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再对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
D.收集气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气体
D
01
考点07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答案】D
【解答】解:A、查气密性: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A正确;B、高锰酸钾为固体,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再固定在铁架台上,故B正确;C、加热固体试剂时,应先预热使试管底部受热均匀,再对高锰酸钾所在部位集中加热,故C正确;D、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因为一开始排出的是空气,故D错误。
故选:D。
01
考点07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2024秋 长沙期中)我国石油化工专家、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闵恩泽院士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及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下列有关催化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二氧化锰能做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C.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会减少
D.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会发生改变
A
01
考点08 催化剂的概念、性质及用途
【答案】A
【解答】解:A.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这种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说法正确,故A符合题意;
B.二氧化锰不能做所有反应的催化剂,不同的反应需要不同的催化剂,例如在碳酸钙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就不是催化剂,说法错误,故B不符合题意;
C.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说法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
D.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说法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01
考点08 催化剂的概念、性质及用途
(2024秋 绵阳校级期中)为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铜的催化效果,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过氧化氢溶液和催化剂接触,瓶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好
B.最终两瓶中产生氧气的质量不同
C.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D.对比ac或bd均可比较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B
01
考点09 判断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做催化剂
【答案】B
【解答】解:A、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好,是因为完全反应利用二氧化锰需要的时间比氧化铜短,该选项正确。
B、最终两瓶中产生氧气的质量相等,是因为过氧化氢质量相等,该选项不正确。
C、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该选项正确。
D、对比ac(比较生成相同体积氧气需要的时间)或bd(比较单位时间内生成氧气的体积)均可比较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该选项正确。
故选:B。
01
考点09 判断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做催化剂
(2024秋 临湘市期中)将100mL双氧水均分成甲、乙两份,仅向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a线表示甲溶液生成氧气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
B.二氧化锰可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C.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
D.甲、乙两份溶液最终生成氧气质量与二氧化锰无关
C
01
考点10 催化剂参与的图像问题
【答案】C
【解答】解:A.由图像可知,反应过程中,甲溶液产生O2的速率比乙溶液的快,a线表示甲溶液生成氧气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故正确。B.甲中加入了二氧化锰,分解的速率加快,图像体现出来了这一点,故正确。C.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若充当了催化剂,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不改变,但是此图像这一点没有体现出来,故错误。D.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故甲、乙两份溶液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此图像这一点能体现出来,故正确。
故选:C。
01
考点10 催化剂参与的图像问题
(2024秋 北京期中)关于下列反应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氧化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一定都有化合物
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生成
D.有氧气参加的反应是可能分解反应
B
01
考点11 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答案】B
【解答】解:A、氧化反应中反应物不一定都有化合物,如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物都是单质,选项说法错误,故A不合题意;B、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属于化合反应,故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选项说法正确,故B符合题意;C、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有单质生成,选项说法错误,故C不合题意:D、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反应物的种类不是一种,故不可能是分解反应(或氧气属于单质,单质不可能发生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的反应物都为化合物),选项说法错误,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01
考点11 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03
知识小结
01
知识总结
谢谢观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