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人教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
期中复习
专题10 水的组成
01
知识剖析
知识点1 氢气
1.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氢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是密度最小的气体)。2.元素的种类
(2)化学性质----可燃性
壹
实验内容 现象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
文字表达式 氢气(H )+氧气(O )点燃生成水(H2O) 实验结论 氢气在空气中能燃烧,生成水 知识点1 氢气
2.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
3.氢气的用途性
壹
氢气的性质 用途
密度比空气的小 填充探空气球
可燃性 作高能燃料
知识点2 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
1.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
壹
问题 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水在通电时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步骤 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导电性),接通直流电源,观察并记录玻璃管内的现象
实验现象 通电后可观察到与两电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均有无色气泡产生,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多,一段时间后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气体检验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剧烈,说明该气体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可以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说明该气体是氢气
文字表达式 水(H2O)通电生成氢气(H )+氧气(O )
实验分析 水在通电后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以推断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实验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②水在通电时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两种新物质
知识点2 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
2.电解水反应的微观解释
(1)根据精确的实验结果,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因此水可以表示为H O。
(2)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3)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可以说明:
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②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③分子由原子构成;④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等。
壹
知识点3 物质的简单分类
1.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与化合物的比较
(2)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作氧化物,如水(H2O)、二氧化碳(CO )等。
壹
单质 化合物
概念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共同点 都属于纯净物 区别 宏观组成 由同种元素组成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微观构成 单质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 化合物分子: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
举例 氧气(O )、氢气(H )、铁(Fe) 二氧化碳(CO )、水(H2O)、高锰酸钾(KMnO )
联系 二者都属于纯净物,都有固定组成,属于并列关系 2.物质的简单分类
物质按组成物质种类的多少可分为: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按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分为: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氧化物(含两种元素,一种是氧元素);其他化合物
壹
知识点3 物质的简单分类
02
综合训练
(2024秋 韩城市期中)《千里江山图》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作品利用矿物颜料充分展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下列是其所用的部分矿物颜料,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
A.大红色:朱砂【HgS】
B.棕红色:赭石【Fe2O3】
C.白色:碎磲【CaCO3】
D.青绿色:孔雀石【Cu2(OH)2CO3】
01
考点01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B
【答案】B
【解答】解:A、HgS由汞、硫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B、Fe2O3是由铁、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C、CaCO3是是由钙、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D、Cu2(OH)2CO3是由铜、碳、氢、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
故选:B。
01
考点01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2024秋 惠民县期中)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四个,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
01
考点02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C
【答案】C
【解答】解:A、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例如空气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说法错误;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就属于混合物,故B说法正确;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故C说法正确;D、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原子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如氢、氦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但属于非金属元素,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01
考点02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2024秋 成都期中)如图是探究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管、N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1:2
B.M管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
C.该探究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该探究的依据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
01
考点03 电解水实验
【答案】D
【解答】解:A、电解水时,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由图可知,M管中收集气体较多,则收集的气体为氢气,则M管、N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2:1,故A选项说法不正确;B、M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能燃烧,而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的是氧气,故B选项说法不正确;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且水中只含水分子,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故C选项说法不正确;D、该实验通过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依据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从而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01
考点03 电解水实验
(2024秋 丰泽区校级期中)1783年,拉瓦锡研究水的组成,装置示意图如图,将水加热成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一段时间后,在出口处收集到一种可燃性气体,实验后称量发现水的质量减少,铁管质量增加,拉瓦锡研究并判断铁转化为氧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出口处的可燃性气体可能是氧气
B.铁管在该实验中起了催化作用
C.由该实验可得出“水不是一种元素”
D.实验中水蒸气减少的质量等于铁管增加的质量
C
01
考点04 水的合成与氢气的燃烧
【答案】C
【解答】解:A.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没有可燃性,因此出口处的可燃性气体不可能是氧气,A错误;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且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反应后铁的质量增加,拉瓦锡研究并判断铁转化为氧化物,所以铁不是催化剂,B错误;C.该实验生成氢气和铁的氧化物,氢气由氢元素组成,铁的氧化物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铁管只含铁元素,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不是一种元素”,C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实验中水蒸气减少的质量等于铁管增加的质量和产生的可燃性气体的质量之和,D错误。
故选:C。
01
考点04 水的合成与氢气的燃烧
(2024秋 东营区期中)“有山有水、依山伴水”是忠县一道美丽风景。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 )
A.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D
01
考点05 由水分解判断元素组成
【答案】D
【解答】解:A、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故A错误;
B、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分子依然在运动,故B错误;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氢、氧元素,故C错误;D、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所以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故D正确;
故选:D。
01
05 由水分解判断元素组成
(2024秋 石家庄期中)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蒸馏可以得到纯净的水
D.用淘米的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2024秋 静安区校级期中)元素符号
B
01
考点06 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结论及注意事项
【答案】B
【解答】解:A.地球上的水虽然总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确实有限,故A正确;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故B错误;C.蒸馏是通过加热使水变为水蒸气,然后再冷凝成液态水的过程,这样可以除去水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水,故C正确;D.用淘米的水浇花,实现了水的重复利用,是节约用水的一种方式,故D正确;
故选:B。
01
考点06 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结论及注意事项
28.(2024秋 东莞市校级期中)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正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正极玻璃管与负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质量比约为 1:2
C.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
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01
考点07 电解水生成物的验证
【答案】B
【解答】解:A、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知道与正极相连的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能够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A对;B、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2,不是质量之比,故B错;C、与负极相连的产生的是氢气,所以能够燃烧,故C对;D、通电分解水只产生了氧气和氢气,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知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对。
故选:B。
01
考点07 电解水生成物的验证
(2024秋 海安市期中)关于冰、水和水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不可能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B.水蒸气是肉眼可以看见的气体
C.相同条件下,水蒸气比水的分子运动速率大
D.它们是同一物质,因为组成它们的元素相同
C
01
考点08 水的性质和应用
【答案】C
【解答】解:A.水可以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这种现象叫做升华,例如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慢慢变干,就是冰直接升华成了水蒸气,故A错误;B.水蒸气是气态物质,是无色透明的,肉眼无法看见,故B错误;C.相同条件下,水蒸气是气态,水是液态,气态物质分子间距离大,分子运动速率比液态物质分子运动速率大,故C正确;D.冰、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物质,是因为它们的化学组成都是H2O,而不是仅仅因为组成元素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01
考点08 水的性质和应用
(2024春 闵行区期中)科学家发现反常现象,碳纳米管内水分子加热到105℃会结冰。这种“冰”的结构和一般的冰不同,是水分子与碳纳米管之间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晶体结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冰”和水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B.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C.这种“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D.水结成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01
考点09 水相关的新信息题
A
【答案】A
【解答】解:A.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这种“冰”是水分子与碳纳米管之间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晶体结构,与水分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说法正确;B.氢氧两种元素可以组成水、过氧化氢等,故说法错误;C.这种“冰”是在碳纳米管内水分子加热到105℃形成的特殊晶体结构,改变条件,如改变温度、压强等,它可能会融化,故说法错误;D.分子永远不停地运动,冰也不例外,故说法错误。
故选:A。
01
考点09 水相关的新信息题
2024秋 石首市校级期中)水是重要的资源,我们需要了解水、认识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B.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C.肥皂水能区分硬水和软水
D.海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其变成淡水
01
考点10 电解水实验中加氢氧化钠、硫酸等的作用
D
【答案】D
【解答】解:A、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为氢元素,所以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应为:氢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H2O,故正确;B、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说法正确;C、肥皂水加入水中,若泡沫丰富是软水,若浮渣较多,是硬水,故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说法正确;D、明矾溶于水可形成胶状物,可以吸附一些杂质,但无法除去水中的氯化钠,所以无法使其变成淡水,说法错误;
故选:D。
01
考点10 电解水实验中加氢氧化钠、硫酸等的作用
(2024秋 雁塔区校级期中)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图)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试管甲中的气体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B.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是2:1
C.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向水中滴加少量硫酸可以增加导电性
01
考点11 基于电解水实验结论的相关计算
D
【答案】D
【解答】解:A.由图示看出,试管甲中收集的气体比试管乙中的气体多,故试管甲收集的气体是氢气,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故错误;B.负极试管收集的气体是氢气,正极试管收集的气体是氧气,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故错误;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且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错误;D.加少量硫酸是增加了水的导电性,故正确。
故选:D。
01
考点11 基于电解水实验结论的相关计算
(2024秋 淮阳区校级期中)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固体药品加热
C. 验证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D. 取用液体
01
考点12 氢气的物理性质
C
【答案】C
【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加热试管内固体药品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肥皂泡上升,说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取用液体药品时,胶头滴管的胶帽向上,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01
考点12 氢气的物理性质
(2024秋 新华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氢气燃烧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2g氢气与16g氧气反应生成18g水
B.参与该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该反应说明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物质
D.某新能源汽车利用该反应提供动力,该车的尾气无污染
01
考点13 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C
【答案】C
【解答】解:A、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 2H2↑+O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氢气、氧气和水的质量比=(2×2):32:(18×2)=1:8:9,2g氢气与16g氧气反应能够生成18g水,故选项说法正确。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 2H2↑+O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与该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故选项说法正确。C、氢、氧两种元素不只能组成水,还能够组成过氧化氢,故选项说法错误。
D、某新能源汽车利用该反应提供动力,燃烧后的生成物只有水,该车的尾气无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01
考点13 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03
知识小结
01
知识总结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