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31 10:0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三大题,答第一大题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答第二、三大题时,用黑色水笔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2.答案写错别字或用拼音代字均不得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卷和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仔细判断后作答,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 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说明我国( )
A.邻国众多 B.岛屿众多 C.资源丰富 D.海阔陆广
2.“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这种同一季节冰与火的温度差异道出了我国( )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明显 B.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大
C.大部分位于高纬度,终年严寒 D.热带面积广,光热条件好
中国境内现存天然湖泊约2.48万个,集中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及青藏高原。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与呼伦湖为面积前五的湖泊,分属咸水湖与淡水湖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青海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位于青海省 B.属于淡水湖
C.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D.属于青藏高原湖泊群
4.与咸水湖相比,淡水湖的主要特点是( )
A.所在地区降水多 B.湖泊面积大
C.湖水可通过河流排出 D.海拔较高,气温低,蒸发弱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的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中,是维吾尔族聚居区的是( )
A.甲省区 B.乙省区 C.丙省区 D.丁省区
6.图示山脉及其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雪峰山 B.②——阿尔泰山 C.③——秦岭 D.④——贺兰山
2022年位于广东省的我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区收鱼,探索出“水下产出绿色产品,水上产出绿色能源”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下图示意“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分布、我国海洋牧场分布及海洋牧场资料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最多的海域位于( )
A.黄海 B.东海
C.渤海 D.南海
8.“海上风电+海洋牧场”中的“海上风电”属于以下哪类资源( )
A.海洋生物资源 B.海洋化学资源
C.海洋矿产资源 D.海洋能源资源
9.为实现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大规模填海造陆 B.合理的实行休渔制度
C.向海洋排放污水 D.禁止发展海洋旅游业
读下图“我国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大兴安岭西侧和东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A.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B.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D.黄土高原、东北平原
11.从图中可知,大兴安岭以东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及熟制是( )
A.春小麦、一年一熟 B.冬小麦、两年三熟
C.青稞、一年一熟 D.水稻、一年两至三熟
12.生活在乙地的居民可能是我国的( )
A.回族 B.蒙古族 C.哈萨克族 D.维吾尔族
下图1示意我国某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图2示意该地质灾害产生的条件,图3示意遇到该地质灾害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上图2、图3中所示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 B.寒潮 C.台风 D.泥石流
14.在图1所示区域,多发该地质灾害的原因有( )
①海拔较高,太阳辐射强 ②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山地广布,地势落差大 ④气候炎热,蒸发量较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灾。遇到这种地质灾害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躲在他人身后不动等待救援 B.逆着流动方向沿沟谷往上跑
C.顺着流动方向沿沟谷往下跑 D.向垂直于流动方向往山坡上跑
读图综合题:(本大题有4个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6.农村人口是我国流动人口的主体,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我国流动人口约为3.76亿,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城市群流动人口增长迅速,对城市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影响重大。下图示意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各省区农村人口流入量。据此完成下列要求。(6分)
(1)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
(2)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农村人口的流入量空间分布不均衡,流入量最大的是
和 (填省级行政区简称),人口流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高。
(3)农村人口流动以劳动力输出为主,随着大量劳动力人口的涌入,给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等城市群带来的积极影响体现在以下方面: 。(至少写出一点)
不利影响是: 。(至少写出一点)
(4)随着农村大量劳动人口的流出,许多偏远的农村地区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土地撂荒无人耕种,造成乡村“空心化”,为缓解这一现象,请你提出合理建议: 。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哈尔滨市某中学在地理课上开展了关于“长江、黄河”双河流域的探究式学习。读长江、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河流概况】
(1)长江、黄河均发源于 (地形区)。
(2)长江上游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因此我国在长江干流建设世界最大的“ 走廊”,上游的三峡水利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请从地形角度说明这里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
【探究二:水文特征】
(3)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水运发达,自古以来就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请分析长江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写出一点即可)。
(4)黄河含沙量极大,在①—⑤段中,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在 河段。(填序号)
【探究三:流域问题对比】
(5)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我国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抓长江生态保护。当前长江中、下游的治理重点是 (气象灾害)和水污染、水浪费问题。
(6)黄河中游含沙量大增,主要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
18.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了国家名片,许多城市已迈入“高铁时代”。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分布情况】
我国高速铁路网空间分布特点是: 。
【典型代表】
在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辽中南工业区因 资源丰富而发展为重工业基地,但是 资源不足。
乘坐京沪高铁,可来到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该区域的发展与河流关系密切,请以长江为例,说明河流对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 。(至少答出两点)
【重大意义】
2025年又是一个高铁丰收年,将有12条高铁建成通车。请简述高铁的开通对所在城市人们生产生活的有利影响: 。(至少答出一点)
19.“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带领我们共同回忆长征历程,铭记长征精神。下图示意中央红军长征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征程起止】
长征路线的起点瑞金在 (填省级行政区简称),最终到达陕西省的吴起镇。
【山河跋涉】
长征路线从瑞金至吴起镇,依次经过的地形区有东南丘陵、 高原、青藏高原(东部边缘)、 盆地、黄土高原,这些地形区大多位于我国地势的
第 级阶梯。
【险境前行】
(3)长征途中经过的大部分是山区,地形崎岖且地质条件复杂,可能遭遇 等地质灾害。
【振兴老区】
贵州遵义某山村是红军长征重要途经地。该村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崎岖,虽坐拥茶叶、天麻等特色农产品,以及战斗遗址、红军长征纪念馆等红色旅游资源,但因过去开发不足,经济发展滞后,曾是典型贫困地区。
结合当地地理条件与特色资源,为这一地区脱贫致富提出可行性建议: 。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有1个小题,每空1分,共6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在海南岛东南海域探获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大型气田,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000亿立方米,勘探过程中实现了海洋油气勘探理论领域的创新,填补了全球技术空白。——节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8月9日
材料二:中国海域简图、长芦盐场气温降水量图
从纬度位置看,海南岛位于 (五带),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南沙群岛中的 。
我国辽阔的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 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每年5月1日渤海海域全面进入伏季休渔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其主要目的是( )
发展海洋旅游 B.维护海洋权益
C.保护渔业资源 D.减少海洋污染
(4)长芦盐场位于渤海的西岸。此地能够成为我国最大的盐场主要得益于 (气候类型)。春季是晒盐最佳时机,此时气温较高、多大风,蒸发旺盛,降水较少,非常有利盐的生产,因此这一季节海盐产量最高。
(5)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请你为保护海洋环境拟一则宣传标语。
答: 。
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C B C A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D B D
(1) 东多西少 (2) 粤 浙
(3)有利影响:提供丰富的劳动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促进经济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不利影响:城市住房、交通、教育、医疗压力增大;城市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
(4)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政策引导,增加就业,提高收入等。
17.(1) 青藏高原 (2) 清洁能源 位于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
(3) 江阔水深,水流平稳;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
(4) ⑤ (5) 洪涝
(6) 黄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18.(1) 东密西疏 (2) 矿产 水
(3) 提供生活用水、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用水、航运、水产养殖、发电等(答出2点即可)
(4) 方便出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区域间的联系等(言之有理即可)
19.(1) 赣 (2) 云贵 四川 二
(3) 滑坡(或泥石流)
(4) 改善交通条件;发展特色农业;发展旅游业;加强生态保护等(言之有理即可)
20.(1) 热带 曾母暗沙
(2) 舟山渔场 (3) C
(4) 温带季风气候
(5) 保护蓝色空间,呵护人类家园;保护海洋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