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课堂同步练习:第四章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九年级(上)课堂同步练习:第四章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9-14 09:1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

1.成分:活细胞制造的一种________。
2.作用:是一种生物________,调控着细胞内成千上万个生化反应的进行。
3.特点:
①________:催化效率极高。
②________(多样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③活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等。
4.验证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步骤
实验项目
试管
1
2
1
淀粉糊
2ml
2ml
2
注入新鲜唾液
——
2ml
3
注入清水
2ml
——
4
37℃水浴10分钟


5
滴加碘液
____
____
结论: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A组 基础训练
1.果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如果加入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一事实说明(  )
A.酶是一种蛋白质
B.酶的催化效率高
C.酶的催化受环境的影响
D.酶具有专一性
2.下列有关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酶是可以从食物中吸收的
B.酶既可以是蛋白质,也可以是脂肪和糖类
C.酶是一种催化剂,受温度、pH等影响比较明显
D.同一种酶,既可以催化糖类,也可以催化蛋白质
3.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值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4.(云浮中考)“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这是由于唾液中的淀粉酶在高于和低于37℃条件下催化作用都会逐渐降低。下图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与温度关系的是(  )
5.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都含有各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样的催化酶。如图所示为人体内某种酶在不同pH条件下,其催化效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第5题图
A.pH从5升高到7,酶的催化效率逐渐升高
B.t1的温度在37℃左右
C.人体内各种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最高
D.在温度从0→t2的变化中,酶的催化效率逐渐降低
第6题图
6.(泉州中考)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小悦设置了如图实验装置,已知A试管实验材料是:淀粉液+唾液,则B试管实验材料为(  )
A.淀粉液+唾液
B.淀粉液+清水
C.唾液+碘液
D.唾液+清水
7.(潍坊中考)某实验小组通过査阅资料得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馒头中的淀粉遇碘变蓝,淀粉被分解后蓝色会消失。为探究影响馒头在口腔内消化的因素,他们取等量的四份馒头和相同的四支试管,进行如表所示实验。下列分析不科学的是(  )
试管1
馒头碎屑
2滴碘液+2mL清水
搅拌
观察颜色变化情况
试管2
馒头碎屑
2滴碘液+2mL唾液
搅拌
观察颜色变化情况
试管3
馒头块
2滴碘液+2mL唾液
搅拌
观察颜色变化情况
试管4
馒头碎屑
2滴碘液+2mL唾液
不搅拌
观察颜色变化情况
A.实验过程中四支试管都应置于37℃温水中
B.试管1和试管4对比适合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
C.试管2和试管3对比适合探究牙齿咀嚼的作用
D.试管2和试管4对比适合探究舌搅拌的作用
第8题图
8.(宜昌中考)如图模拟淀粉在消化道中的消化过程,图中“剪刀”模拟消化液中的__________,图中B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
9.猪笼草是一种美丽而奇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食虫植物。叶的上部特化成外形奇特的瓶状捕虫器,下部呈叶片状,中部变成卷须。瓶状体的内壁上密生腺体,能分泌消化液,并以特别的气味引诱昆虫进入内部。而小动物一旦落入笼内,就很难逃出,最终被消化和吸收。猪笼草是绿色植物捕杀动物的典型例子。请分析回答:猪笼草分泌的消化液中肯定没有的消化酶是________。
10.酶是生物催化剂,下图表示外界条件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请回答有关问题:
第10题图
(1)图a说明酶只能在一定的________范围内活动,而且有一个______________,超过一定限度,酶的活性就会________,甚至遭到破坏。
(2)图b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受________的影响,胃蛋白酶在________的条件下(要有具体的数据),活性最高。
(3)唾液淀粉酶只能将________催化分解成________,这属于酶的________性。
(4)在正常情况下,下列碱性最强的是(  )
A.血液
B.唾液
C.胃液
D.胰液
B组 自主提高
11.将一个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
( http: / / www.21cnjy.com )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甲图所示)。若土豆片为4片时,每隔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绘制出乙图曲线1,则乙图曲线2是指改变甲图中何种条件后气体量的变化(  )
第11题图
A.①
B.②
C.③
D.②或③
12.(泉州中考)下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活动中所做的实验设计。请回答:
第12题图
(1)实验时,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2mL糨糊,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mL清水,向2号试管中加入2m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模拟人体口腔内的温度环境,应将1、2两支试管放在5℃还是37℃的水中?________℃。
(3)10分钟后再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2号试管___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该现象说明2号试管中的淀粉已经被淀粉酶分解了。由此可见,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消化的起点是________。
13.(怀化中考)下表是几位同学在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实验,请据表中信息填写有关内容: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是否搅拌
处理方法
检验方法
1
淀粉糊+2ml唾液
搅拌
37℃;10分钟
2滴碘液
2
淀粉糊+2ml唾液
搅拌
37℃;10分钟
2滴碘液
3
淀粉糊+2ml清水
搅拌
37℃;10分钟
2滴碘液
4
淀粉糊+2ml唾液
搅拌
0℃;10分钟
2滴碘液
5
淀粉糊+2ml唾液
搅拌
100℃;10分钟
2滴碘液
(1)若1号和3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变蓝的试管是________号。
(2)实验中将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4)2号试管本应与1号有相同的实验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但结果出现了蓝色,你能推测少量淀粉未被分解的可能原因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
【课堂笔记】
1.蛋白质 2.催化剂 3.①高效性 ②专一性 ③pH 温度 4.变蓝 不变蓝
【课时训练】
1-5.DCBDB 6-7.BB
8.淀粉酶 麦芽糖
9.淀粉酶
10.(1)温度 最适宜的温度 降低 (2)pH pH=2 (3)淀粉 麦芽糖 专一 (4)D
11.A
12.(1)唾液 (2)37 (3)不变蓝 口腔
13.(1)唾液 3 (2)37℃时消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酶的活性最强,利于消化酶发挥作用 (3)温度能影响酶的消化作用吗 (4)淀粉糊与唾液未充分混合;唾液中唾液淀粉酶量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