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阶段性检测
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今年恰值《红星照耀中国》首版八十六周年,九年(1)班语文老师计划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带领同学重温红色经典,感受红色精神,请你参加。
【活动一】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完成主题活动开场白。(8分)
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也映照出了革命者心中清澈的热爱和坚定的信念。
这份清澈的热爱,是贺龙的忠心报国之志,“报君黄金台上意, ① ”;是毛泽东的忧以天下之心,“安得广厦千万间, ② , ③ ”;是大渡河上直面敌军围困时战士的视死如归,“人生自古谁无死? ④ ”;是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无怨无悔的付出与牺牲, “ ⑤ , ⑥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那一颗颗跳动的红心,照亮了中国在黑暗中的前行之路。
这种坚定的信念,是《大道之行也》追求的大同社会:“是故谋闭而不兴, ⑦ ,故外户而不闭”,是《鱼我所欲也》选择的道义准则:“二者不可得兼, ⑧ ”。它犹如猎猎红旗,屹立不倒;又恰似团团赤焰,薪火相传。
【活动二】
2.班级播出《红星照耀中国》电影后,老师在班级普及主流影视知识。根据要求完成推荐词。(7分)
新主流电影的号召力,直观体现在票房与口碑上。市场的高票房表现激lì ① 更多优秀创作者投身制作新主流电影。同时,观众对新主流电影普遍给 ② 予较高评价。只要质量好,电影就 甲 。
新主流电影正不断获得价值认同,产生凝聚人心的力量。无论是深挖历史题材,还是 乙 现实关怀;不管是表现志愿军战士的英勇品质、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还是展现新时代中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人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新主流电影 丙 。这是新主流电影的温暖初心,也是其不断发展的有力支撑。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2分)
① (A.励 B.厉) ② (A.ɡěi B.jǐ)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甲 (A.交口称誉 B.有口皆碑)
乙 (A.凸显 B.显露)
(3)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
②激发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
③通过电影叙事与观众进行精神交流
A. ①③②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活动三】
3.《红星照耀中国》不仅有感人至深的爱国情怀,还有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联系读过的名著,完成阅读卡。(6分)
阅读指导 阅读材料 阅读任务
关注序言 作者用大量篇幅从正面描写并歌颂了反抗英雄。起先是个人的反抗……接着便是集体反抗。(《水浒传》) “大闹野猪林”中反抗的典型人物是: ① (1分)
梳理情节 我觉出有几滴血从我头上一直顺着脖子流下,还感到有些剧痛难当。这些感觉一时压倒了我的恐惧,我发疯似的对打起来。(《简·爱》) 简·爱奋起抗争的前因和后果是: ② (2分)
联系生活 这个造反者(周恩来)先逃到武汉,又到南昌,参加组织著名的八一起义,这是中国红军的历史性开端。(《红星照耀中国》) 结合名著中周恩来的经历,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迪。我的启迪: ③ (3分)
【活动四】
4.下列书法作品都是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句,对其字体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图1是小篆,字形呈长方形,笔画简洁,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
B.图2是楷书,形体方正,横平竖直,规矩整齐。
C.图3是行书,字形灵动,笔意行云流水,大小相间,疏密得体。
D.图4是隶书,蚕头燕尾,形体扁平、工整、精巧。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春有希望和辉煌,秋有金黄和成熟,夏有火红和热情,冬有雪白和宁静,祖国四季皆似锦。
B.神州大地繁花似锦,祖国长空乐曲如潮。在这美好日子里,我们真诚地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C.大海用涛声歌颂,大山用巍峨见证,大地用缄默宣誓:中国,我为你骄傲。
D.对祖国的深情,渗透在我滚烫的血液中,跳动在我火热的心中。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8分)
扁担的一生
范 宇
①在村庄的记忆里,几乎任何时间、任何角落都能见到扁担的身影。挑种子,挑谷子,挑土豆,挑橘子……农人在土地上的所有倾注与收获,都与扁担密不可分。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在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盼。
②        。母亲嫁给父亲时,半背篼谷子便是全部家当。泥墙茅顶的房子破败不堪,常常在狂风骤雨中摇摇欲坠,只有立于墙角略弯的扁担显得精神抖擞,给人信心与希望。或许,母亲嫁给父亲的勇气,有几分便来自扁担的抖擞精神。总之,在昼夜有序更替的村庄里,父亲用扁担慢慢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就像蚂蚁搬家一样,渐渐挑出了一个家庭的崭新面貌。 
③        。 
④20年前,父亲从山里找到一截不错的木材,正想着用来做点什么呢,身为木匠的舅舅脱口而出——扁担。对,扁担!父亲也认为,只有改成一根扁担,才不辜负这上好的木材。说干就干,粗糙的木材到了舅舅手里,不用半天,就变成了一根笔直的扁担。扁担不能太直,太直则易伤肩和腰,因此,还得将扁担火烤之后,用外力将之略微弯成弓形。可这根扁担实在太有骨气了,即便火烤、重压,仍然笔直,没有半点屈服。
⑤这根扁担挑起来很吃力,父亲却爱不释手。之后的许多年,父亲无论挑什么,都用她。有次在挑玉米时,父亲不小心闪了腰,疼了好长一段时间。但父亲并没有放弃她,用汗水和心血一点点浸润着她,渐渐地,她坚硬的心被融化了,挺直的腰板,也弯了下来。父亲挑起扁担来越来越有默契,像与母亲的婚姻一样,虽偶有磕磕绊绊,感情却越来越深厚。她也没有辜负父亲的良苦用心,苦心经营,以顶天立地的气概,让一个家庭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足安逸。
⑥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少年。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村庄,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扁担也渐渐地走向了落寞。不少人再也没有回来,在城里买了房子,过上了舒坦的日子。这也让父亲坚信一根扁担能够挑出一个未来的信念,逐渐土崩瓦解。或许,这背后更多是村庄现实的无奈。
⑦无论如何,父亲最终选择了离开。
⑧曾经朝夕相对的扁担被搁置在了一个冰冷的墙角,孤零零的。说来也奇怪,没有了重压,扁担却一天比一天弯,弯得像一个苟延残喘的暮年老者。或许,再过几年,抑或十余年,她便将走完一生,彻底告别深爱了一生也奋斗了一生的村庄。
⑨这也是农人的一生。
⑩九月,村庄又迎来冷冷清清的收获季节。我返城时,碰见挑着谷子从田边迎面走来的大伯。大伯今年六十余岁了,还在田间劳作着。他也曾短暂离开过村庄,却始终没能走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他仍然坚信着,只要村庄还在,扁担还在,就一定能够扛起生活的重担。甚至,在人烟越来越少的村庄里,不少固守的农人还是坚信——一根扁担仍能挑起一个村庄。
这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或许它与现实追求早已背道而驰,却让人肃然起敬。
(选自《襄阳晚报》2016年3月3日,有删改)
6.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②③两段横线处,第②段应填(   ),第③段应填(   )。(4分)
A.这让我有了探索一根扁担一生的浓厚兴趣。
B.我的家也是扁担挑起来的。
7.阅读文章④—⑥段,概括补充扁担经历的主要变化过程。(每空不超过5个字)(4分)
上好的木材→        →渐弯的扁担→         
8.作者提到“扁担”,多次使用第三人称“她”,有何表达效果 (3分)
9.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⑩段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10.“扁担”在文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重演人类的发展史。我们的祖先通过劳动实现了人类文明的提升,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在儿童阶段的成长,都离不开劳动的淬炼。
《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可见,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劳动习惯,从而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基本健康。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他劳动,习惯大包大揽,目的是让孩子多点时间读书学习。然而,这却剥夺了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全面“学以成人”的机会。家长这样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帮助孩子提升学业成绩,反而可能会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我们必须谨记:尽管人类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
现代社会,劳动教育并不只是要锻炼体质,还要让儿童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这对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有重要影响。比如说,人类往往在劳动中创造美的世界,让儿童学习通过劳动创造美的世界,可以提升儿童的审美情趣。由于劳动教育关涉诸多方面的教育,因此必须系统、合理地加以推进。
(选自韩震《劳动是学以成人的基础》,《光明日报》2019年1月28日,有删改)
材料二:
2019年长沙市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数据显示:我市普通中学学生普遍具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86.79%的初中生和84.14%的高中生能正确认识劳动价值、尊重劳动、崇尚劳动;70.61%的初中生和72.38%的高中生热爱劳动;68.75%的初中生、76.97%的高中生将集中体现吃苦耐劳、敬业奋斗精神的“科学家、教师、医生、工程师、警察、军人”等作为自己未来的理想职业。
调研也发现,我市仍有部分学生劳动习惯有待加强。1.65%的初中生和1.69%的高中生表示在家中“从不”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26.66%的初中生和26.9%的高中生表示在家中“偶尔”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摘自《长沙发布“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评价指标”》,《长沙晚报》2020年4月16日)
材料三: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从《尚书》中的“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到《国语》中的“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再到《朱子家训》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诸多古训格言都彰显了勤俭自持的中华传统美德。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这就要求劳动教育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呼应,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创新劳动教育形式,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使新时代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劳动教育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相结合,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感的涵养,进一步彰显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综合育人价值。
(选自刘余莉《积极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人民日报》2020年4月30日,有删改)
11.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儿童若缺少劳动,可能会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
B.对儿童而言,劳动教育必须系统、合理地加以推进,因为这会关涉到诸多方面的教育。
C.长沙市普通中学学生中,把工程师作为自己未来理想职业的,初中生比高中生的比例高。
D.材料一阐述了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材料三阐述了新时代如何积极开展劳动教育。
12.材料一第二段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其中的一种,说说它有什么作用。(3分)
13.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说说新时代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4分)
14.材料一中说“人类往往在劳动中创造美的世界”,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4分)
(三)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问题。(15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③出涕,曰:“国亡不能捄④,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 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扞(hàn):保卫。③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④捄:同“救”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 (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_________ 
(2)贤者能勿丧耳 丧:__________
(3)使为书招张世杰 书:___________
(4)天祥泫然出涕 涕:___________
16.请“/”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限划两处。(2分)
则 凡 可 以 得 生 者 何 不 用 也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18.甲文中的哪句话能表现乙文中文天祥的品格?(2分) 
14、乙文中写了关于文天祥的三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3分)
(四)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题目。(6分)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酬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9.下列各句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亲射虎,看孙郎”中的“孙郎”指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辛苦遭逢起一经”一句中,“起一经”是指作者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B.《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过零丁洋》的表达方式都是先记叙后抒情。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句诗巧借地名,运用双关语,渲染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一个“狂”字贯穿全词,突出表现了作者少年时期的豪情壮志。
20.这两首诗词的画线句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集中体现,请任选一处从修辞、炼字或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3分)
三、综合性活动(10分)
某校开展“光影流年——电影主题周”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21.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电影文化”主题讲座,需推迟20分钟放学。阿德同学拟写了一条发给本班家长的短信,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3分)
  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电影文化讲座,需推迟一会儿放学,特此告知。请您妥善安排接孩子的时间。谢谢!
①为表示尊重,短信开头应添加称呼及礼貌用语:        (1分) 
②短信中推迟放学的时间交代不具体,应将“    ”改为“     ”。(2分) 
22.学生会开展“对对联 赢影票”活动。请帮助小祥同学为下图中的对联选择最恰当的下联。(3分) (   )
A.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
B.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
C.琳琅满目,经营百样繁华
D.小小梨园,上演生旦净丑
23.校团委组织了“戏曲电影展映”活动,并在学生中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戏曲电影展映前后“喜爱与支持率”调查情况统计图
仔细阅读上图,请用简洁的语言作答。(每空限10字以内,不得出现数字)(4分)
①展映后,学生对戏曲电影的喜爱与支持率均          。(2分) 
②四部电影中,黄梅戏《天仙配》在展映前后          。(2分)
四、作文(60分)
24.围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写一段话,不少于100字。(10分)
24.
25.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近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在初中生活里,你有过哪些与承诺有关的经历和感触呢 
请以“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落英缤纷,我读懂了生命的静美;雄鹰翱翔,我读懂了舞台的宽广;愚公移山,我读懂了远大的志向;新冠疫情,我读懂了团结的力量……
请以“那一次,我读懂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角度自选。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④考虑到内容充实,文章不得少于600字。⑤抄袭是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25.
第3页共8页 第4页共8页
第1页共8页 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