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青岛版一上科学第二单元第8课《比一比》教学设计
一、 活动主题
终极考核:感官统合指挥官——科学比较与测量
二、 课程标准依据
本课教学主要依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1.核心概念:学习内容属于核心概念13. “工程设计与物化”下的“13.2 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2.学段目标:1-2年级学段目标中“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能利用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绘画、画图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3.学业要求:能比较事物之间外在特征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能根据事物的外在特征,对常见事物进行分类;初步具有从不同角度提出观点的意识。
三、 教材分析
《比一比》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具有总结、应用与升华的重要意义。它不再是单一感官的训练,而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前四课所学的所有观察方法(看、听、摸、闻、尝),对物体的多个特征进行比较、排序和分类。本课初步引入了“测量”和“标准”的思想,让学生体验从模糊描述到精确比较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一步,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四、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物体的许多属性(如大小、轻重、长短、气味、味道等)是可以比较和测量的;理解比较时需要基于相同的标准(如都用小立方体测量长度),结果才公平、准确。
2.科学思维:能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多种感官对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多角度比较;能学习用简单的工具(如小立方体)进行初步的测量,并对物体进行排序和分类。
3.探究实践:能通过“水果嘉年华”和“桌子有多长”等活动,综合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工具进行观察、比较和测量,并记录结果。
4.态度责任:在比较活动中乐于合作,尊重事实,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体会统一测量标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感受中国古今测量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对物体进行观察和比较。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比较需要统一标准”,并初步体验用统一物进行测量。
六、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感官特工”徽章动画、用不同手测量桌子导致结果不同的情境动画、古代“尺”的图片和现代高科技测量图片)、多种水果(如苹果、梨、香蕉、橘子,确保洗净安全)、天平或自制跷跷板比轻重工具、多个小立方体(作为标准单位)、纸条、剪刀、胶水、“感官统合指挥官”勋章、学习任务单。
2.学生准备:前四课积累的感官经验。
3.环境准备:将学生分成4-6人的“特工小队”,便于合作探究。
七、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总部终极考核
教师活动:
“立正!各位优秀的感官特工们!恭喜你们成功解锁了五大感官的全部技能。现在,总部迎来了最后的终极考核:感官统合指挥官!一个真正的指挥官,不能只会单一技能,必须能综合运用所有感官,进行科学的观察、比较和判断。你们有信心接受这最后的挑战,拿到象征着最高荣誉的‘统合指挥官’勋章吗?”
学生活动:
情绪高涨,充满信心地回答:“有!”
设计理念:将本课定位为综合应用与终极考核,赋予学生更高的使命感和荣誉感,紧扣单元大情境,自然引出本课核心——综合与比较。
(二) 新授与探究:指挥官的综合训练
任务一:综合应用——水果嘉年华
教师活动:
“考核第一关:水果嘉年华!每个小队将获得一个水果篮。你们的任务是:动用你们的火眼金睛、灵敏耳朵、超级触感、嗅觉和味觉(如果老师允许品尝),从大小、形状、颜色、表皮光滑度、气味、轻重等多个角度,对这些水果进行全面的观察和比较!” “比一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谁的表皮最光滑?谁的气味最浓?掂一掂,谁最重?谁最轻?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 (巡视指导,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描述,并引导他们发现“掂一掂”比轻重不准确,产生认知冲突) “咦?有的同学说苹果重,有的同学说梨重,我们用‘掂一掂’的方法,好像结果不太一样?看来,我们需要更厉害的工具来当裁判!”
学生活动:
小组合作,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水果的多种属性,热烈讨论并记录。
设计理念:此活动是对前四课所学感官的综合应用与复习。故意制造“比轻重”的冲突,为下一环节引入测量工具和统一标准做铺垫。
任务二:思维进阶——挑战“桌子有多长”
教师活动:
“真正的指挥官需要更精确的数据!第二关:测量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如果用你们的小手来量,结果会怎样?”(请两位同学用手拃测量同一张桌子,结果不同) “看,我们的‘工具’不一样,结果就不同!这在科学上是不准确的。怎样才能让结果公平又准确呢?” “我们需要一个统一的测量标准!看,老师请来了小帮手——小立方体。现在,请所有小队都用同样的小立方体来测量桌子的长边,看看能放下几个?” (分发小立方体,引导学生首尾相接进行测量) “现在,大家汇报结果!(结果基本一致)看,用了统一的标准,我们就能得到准确、可比较的数据了!这就是科学测量的魅力!”
学生活动:
经历用手测量结果不同的认知冲突;使用统一的小立方体进行测量,获得准确数据,理解“统一标准”的重要性。
设计理念:这是本节课的思维升华点。通过创设认知冲突,让学生亲身经历从非标准单位测量到标准单位测量的过程,初步建立“公平比较需要统一标准”的科学思维。
(三) 总结与升华:授勋与传承
教师活动:
“精彩!你们不仅会观察,更学会了如何科学地比较!我宣布,终极考核通过!你们正式晋升为感官统合指挥官!”(播放授勋动画,颁发勋章) “其实,我们中国人很早就明白了统一标准的重要性。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就统一了度量衡,让全国的尺子、秤砣都一样,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今天,我们的科学家们更是制造了无比精确的测量工具,比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它的时间测量精度达到纳秒级别,为全球提供精准定位,这是中国的骄傲!” “孩子们,科学的观察和比较,是探索世界的第一步。未来,希望你们能像科学家一样,用严谨、求实的态度去发现更多世界的奥秘!”
学生活动:
接受最高荣誉,聆听从古至今中国测量智慧的故事,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设计理念:总结全单元,授予终极荣誉。将“统一标准”的思想与中华文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现代科技成就(北斗系统)相联系,极大地提升了课堂的格局,实现了科学精神与民族自豪感的升华。
(四) 课后延伸
1.教师活动:布置分层作业(见第八部分)。
2.学生活动:明确任务。
八、 作业设计
《感官统合指挥官》家庭任务单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指挥官阁下,请你在家完成一项拓展任务,巩固你的统合技能!
基础作业 给家人的鞋子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排队,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的。 ★:能参与排序。
★★:能按顺序排好并说出1种比较方法(如看)。
★★★:能排好并说出2种以上方法(如看、比)。
提升作业 用你的小积木(或象棋、军旗等统一物品)作为“尺子”,测量一下你的沙发扶手或枕头的长度。 ★:能尝试用物品去测量。
★★:能基本完成测量,知道要首尾相接。
★★★:能准确测量并说出用了几个“单位”。
拓展作业 和家人一起玩“分类游戏”:将家里的玩具或厨房里的调味品,按照你自己定的一个标准分分类。 ★:能参与分类。
★★:能按一种标准分类。
★★★:能说出分类标准并进行准确分类。
九、 教学反思
本节课作为单元的收官之作,成功地将“综合应用”与“思维进阶”融为一体。“水果嘉年华”活动气氛热烈,有效调动了学生所有感官经验。通过“比轻重”和“量桌子”精心设计的认知冲突,成功引导学生自发地认识到“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突破了教学难点。
结尾部分将“统一标准”与中国古今科技成就相联系,是本课的一大亮点,成功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科学兴趣,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深度教学目标。
整个单元以“感官特工队”的情境一以贯之,从单一技能训练到综合指挥,故事性强,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效果良好。
附:《比一比》学习任务单
“感官特工队”感官统合指挥官考核报告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特工编号:__________
第一关:水果嘉年华
(用文字或画画记录你的发现)
我们小组的水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大的是:__________ (可以画出来)
最小的是:__________
表皮最光滑的是:__________
气味最浓的是:__________
最重的是:__________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用手掂 □ 用工具称)
第二关:桌子有多长
1.用手量:我的课桌大约有 ______ 拃长。 同学的课桌大约有 ______ 拃长。我们的结果一样吗?□ 一样 □ 不一样
2.用标准小立方体量:我的课桌长边大约能放下 ______ 个小立方体。 我们小组的结果:______(一样/差不多)
我的重大发现: 比较的时候,用 □ 自己的身体 □ 统一的工具 测量,结果更准确、更公平。
指挥官能力评价
我能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比较 ☆☆☆ ☆☆☆
我能从多个角度发现物体的不同 ☆☆☆ ☆☆☆
我明白了“统一标准”很重要 ☆☆☆ ☆☆☆
我能与队友合作完成测量任务 ☆☆☆ ☆☆☆
家庭任务:恭喜你成为感官统合指挥官!回家后继续用你的科学眼光去探索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