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做纸蜻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13《做纸蜻蜓》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1-01 22:1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青岛版一上科学第二单元第13课《做纸蜻蜓》教学设计
一、 活动主题
终极关卡:创意工坊——我的纸蜻蜓首飞仪式
二、 课程标准依据
本课教学严格依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设计与实施。
1.核心概念:13. 工程设计与物化 -> 13.2 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2.学习内容:利用身边的材料和简单工具动手完成简单的任务;能发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3.学段目标: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和比较,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和简单工具动手完成简单的任务;具有简单交流、评价探究过程和结果的意识。
三、 教材分析
《做纸蜻蜓》是本单元的收官之课,是一次综合性的技术与工程(T&E)实践。它并非单纯的手工制作,而是要求学生运用本单元前几课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如对材料、力、运动的理解),经历“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实施制作→测试改进→展示交流”的简易工程流程。教材通过清晰的步骤图引导学生制作一个三叉形纸蜻蜓,并通过“比一比谁的飞得久”的活动,自然引出“测试与改进”的环节。本课是对整个单元“玩中学”理念的升华,是从“玩”走向“有目的地做”的关键一步。
四、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纸蜻蜓的翅膀形状会影响其下落方式;知道通过调整翅膀可以改变纸蜻蜓的飞行效果。
2.科学思维:能根据示意图,有步骤地完成纸蜻蜓的制作;能通过对比测试,发现作品存在的问题,并思考改进方法。
3.探究实践:能动手制作一个纸蜻蜓;能通过试飞测试,发现问题并尝试调整翅膀角度等进行改进。
4.态度责任:在“终极挑战”中体验动手创造和工程实践的乐趣;乐于接受挑战,不怕失败,养成不断尝试和改进的习惯;通过了解中国古老的竹蜻蜓玩具,感受古今劳动人民的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按照步骤成功制作出纸蜻蜓。
2.教学难点:能通过试飞发现作品的问题,并尝试进行简单的调整和改进。
六、 教学准备
1.教师材料:多媒体课件(含“小小玩具设计师挑战赛”主题海报、终极任务卡、纸蜻蜓制作步骤分解图、视频《从竹蜻蜓到直升机》)、几个制作好且飞行效果不同的纸蜻蜓(用于演示和对比)。
2.小组材料:每组数张相同大小的长方形纸条(约15cm x 2cm)、剪刀、若干回形针(可选配重)。
3.个人材料:每人一份《学习任务单》。
4.场地布置:教室中间留出空地,作为“试飞测试区”。
七、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发布终极任务
教师活动:
“欢迎各位设计师来到我们的终极关卡——创意工坊!(PPT出示极具科技感的关卡名称)经过前三关的磨练,大家已经掌握了让玩具动起来、变造型和用魔法的本领。现在,最终极的挑战来了:请运用你所有的智慧和本领,设计并制作一个会飞的玩具——纸蜻蜓!并在我们的‘首飞仪式’上,比一比谁的纸蜻蜓在空中跳的舞蹈时间最长!你们有信心接受这个终极挑战吗?”
学生活动:
情绪高涨,对终极挑战充满期待。
设计理念:营造终极关卡的仪式感和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创造力,明确本课任务是综合应用与创造。
(二) 探究活动一:明确问题与设计方案——解读“图纸”
教师活动:
“任何伟大的工程都是从一张设计图开始的。(PPT出示教材上的制作步骤图)这就是我们纸蜻蜓的‘工程图纸’。各位设计师,请你们仔细观察,和同桌讨论一下,制作这个纸蜻蜓需要几步?每一步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步,准备三张相同的纸条,并对折。这保证了零件的统一。第二步,将三张纸条两两交叉穿插在一起,这是最关键的结构。第三步,慢慢抽紧,让它们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看,工程设计就是这样,每一步都要精确和仔细。”
学生活动:
观察示意图,与同伴交流,理解制作的步骤和逻辑顺序。
设计理念:将制作步骤提升到“解读工程图纸”的高度,培养学生按计划、按规范行事的工程思维,这是科学实践的重要环节。
(三) 探究活动二:实施计划——动手制作
教师活动:
“图纸解读完毕,现在进入制作环节!请各位设计师领取材料,开始动手创造吧!记住,如果你在‘交叉穿插’这一步遇到了困难,可以举手请求‘技术支援’(教师巡视指导),也可以看看邻组同学是怎么做的。工程师们相互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哦!” (巡视指导,个别帮助)“穿插的时候可以从中间开始……对,慢慢拉紧,不要急……”
学生活动:
动手制作。遇到困难时尝试自己解决、求助同伴或老师。
设计理念:给予学生充分的动手时间和空间,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合作,体现合作学习理念。
(四) 探究活动三:测试与改进——试飞与调整
教师活动:
“大部分设计师已经完成了制作!现在,请到‘试飞测试区’进行首飞测试!注意:统一高度,放手,观察它是怎么下落的?是旋转着慢慢飘落,还是直接掉下来?” (引导发现与改进)“咦,为什么他的旋转得那么慢,你的却很快掉下来?大家看看两个纸蜻蜓的翅膀有什么不同?” “对了!翅膀的角度和平整度会影响飞行!这就是我们发现问题、迭代改进的时候了!请试着调整一下你的翅膀,让它们更平整、更对称,再试试看!能不能让它飞得更久?”
学生活动:
进行试飞测试,观察并比较飞行效果。根据观察和教师的提示,尝试调整、改进自己的纸蜻蜓(如抚平翅膀、调整翅膀角度等)。
设计理念:这是工程实践的核心环节——“测试-改进”(迭代)。让学生体验工程师的工作不是一次成功,而是在不断测试和改进中趋于完美,培养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五) 展示交流与评价:首飞仪式
教师活动:
“终极挑战——‘谁的纸蜻蜓空中停留时间最长’比赛,现在开始!我们请每组派出一位代表上来参赛!其他同学都是评委,我们一起倒数:3、2、1,放飞!” (组织比赛并引导评价)“祝贺冠军!你能分享一下你的制作秘诀吗?(引导学生说调整过程)也请大家根据任务单,为自己的整个挑战赛之旅做个总结评价吧!”
学生活动:
参与比赛,欣赏作品,听取“冠军”经验分享。完成学习任务单的自我评价。
设计理念:以游戏和竞赛的形式进行展示评价,气氛热烈。分享“秘诀”是将个人经验转化为集体智慧,实现生生互学。评价表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六) 单元总结与升华:从玩伴到创客
教师活动:
“同学们,我们的‘小小玩具设计师挑战赛’到此就圆满结束了!回顾这四关,我们从玩小车、玩彩泥、玩磁铁,到最后亲手做出了纸蜻蜓,我们不再是玩具的‘玩伴’,而是真正的‘小小创客’!” “(文化升华)你们知道吗?你们手中的纸蜻蜓,它的灵感来自于我们中国一个古老而伟大的玩具——竹蜻蜓(出示图片)。它流传了上千年,据说它的原理还启发了现代科学家,最终发明了直升机的螺旋桨!(播放简短震撼的视频)看,一个简单的玩具,却蕴含着飞行的科学奥秘,甚至改变了世界!这就是创造的魅力,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希望你们永远保持好奇心和创造力,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动手,未来用你们的智慧,创造出更多让中国骄傲的奇迹!”
学生活动:
聆听教师总结,观看视频,了解中国玩具对世界的贡献,民族自豪感和创新激情被点燃。
设计理念:对整个单元进行总结,将学生身份从“玩家”提升到“创客”。通过讲述竹蜻蜓与直升机的渊源,将本节课乃至本单元的意义上升到古今科技传承与文化自信的高度,为整个单元画上一个圆满且充满激情的句号。
《做纸蜻蜓》学习任务单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终极设计师编号:__________
终极关卡:创意工坊挑战记录
我的制作流程:
我是按步骤完成制作的!(完成了的步骤,在□画√)
□ 第一步:准备三张相同的纸条,并对折。
□ 第二步:将三张纸条两两交叉穿插在一起。
□ 第三步:慢慢抽紧,调整成一个稳定的三叉形。
我的测试与改进:
第一次试飞:我的纸蜻蜓飞得怎么样? 旋转飘落 直接下落
我发现了问题:它的翅膀 不平整 不对称 其他:_________
我的改进方法:我调整了翅膀,让它变得更
平整 对称 其他:_________
第二次试飞:效果更好了吗? 是 差不多 不是
我的评价:
给自己评星:(在对应位置画√)
☆:我成功制作出了一个纸蜻蜓。
☆☆:我不仅完成了制作,还进行了试飞测试。
☆☆☆:我通过测试发现了问题,并尝试调整改进我的作品。
终极挑战赛成绩:我的纸蜻蜓在空中停留了约 _____ 秒。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