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青云镇中心中学八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三)(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临沂市青云镇中心中学八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三)(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9-15 08:0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班级
姓名
等级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敲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声的回声
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2、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400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
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有关专家指出:地震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中正确的是:
A.大声呼救
B.静下来等待营救人员来营救
C.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
D.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
3、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A.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高
B.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4、春节联欢晚会上,歌唱家戴玉强、吴雁泽、西部歌手阿宝他们分别用美声、民族以及原生态唱法演唱《我的太阳》,当他们演唱相同曲调部分时,我们仍能辨别出他们每个人的歌声,主要是依据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用前三者共同判定
5、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主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刷黑、临沂机场建在郊外、轻轨两旁安装隔声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减少大气污染
B.降低噪声污染
C.缓解“热岛效应”
D.绿化居住环境
6、新年联欢会上,小王在演出前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7、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8、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9、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的是:
A.预报海啸、台风
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C.用声纳测海底深度
D.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10、居住楼房的人们通常选用塑料原料制造的洗脸盆或洗菜盆;有的在搪瓷盆底部的外面敷上一层较厚的软橡胶垫,这样做可以


A.使盆更加美观
B.有效增大盆的容积
C.减少因与地面撞击而产生的噪声,以减少对家庭和邻居的影响
D.增强其散热性能
11、医用“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的响度太小
B.声音的响度太大
C.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D.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12、图2--2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
在研究声音的: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26分)
13、如图2-3所示是甲骨文“殸”(一种打击乐器),其意思是手拿木槌(字左部)敲打三角形石块(字右部),使石块________而发出声音。
14、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
___
m/s,一般声音在
___
传播速度最快。
15、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响度、___________和音色。
“锣鼓声声震天响”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较高。
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_______较高。
16、某海洋科学考察船利用声纳作发射声波,如图2-4
所示,声波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历时3s,此
处海底深度为
m(已知海水中声速为153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17、2004年12月26日,南亚、东南亚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
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
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
18、 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请你分别列举出一个工业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
工业噪声: ;交通噪声:

19、超声波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说出两个应用的实例:
①                          ;
②                          。
三、探究设计题(6+4+4+4+4=24分)
20、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控制条件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mm2

   钢
20
0.3


20
0.7

尼龙丝
30
0.5


40
0.5

尼龙丝
40
0.5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________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实验研究,b.分析归纳,c.提出问题(或猜想),d.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
应该是:____________(只填写字母代号)。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
21、根据以下数据,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至少写出2条。
几种物质的声速v/(m.s-1)
空气(25℃)
340
海水(25℃)
1531
空气(15℃)
346
铜(棒)
3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
铝(棒)
5000
蒸馏水(25℃)
1497
铁(棒)
5200
22、为了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
较长
很长

响度
较响
响亮

23、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
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24、假如你是一位城市建设者,你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减弱噪声给人们带来的危害?(至少写两个措施)
四、知识应用:(6分)
25、校田径运动会上100
m赛跑时,某记时裁判员听到发令枪响后才开始按表记时,问:记时员的记时方法正确吗?若不正确,记时员给运动员多记还是少记了多少秒?
图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