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 人教版 (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 人教版 (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14 06:3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贵族 统治阶级被统治
阶级西周分封制平民奴隶夏朝商朝西周周王势力变化表周王失去“天下共主”的权势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第七课本课学习目标:1、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2、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知道“春秋”、“战国”名字的由来吗?   “春秋”源自于孔子根据鲁国国史整理修订成《春秋》一书,由于其记载的历史时期与一个客观时期的历史发展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就把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当时就有战国的称谓,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还没有变化,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东周春秋战国奴隶社会瓦解(前770--前476)封建社会形成(前475--前221)春秋战国原因:一是周天子失去往日的权势。二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 ,谁势力强大,就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目的: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的支配权,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和经济特权。春秋时期 (前770--前476 )春秋诸侯争霸的原因和目的春秋首霸-齐桓公齐是东方大国,有鱼盐之利,经济富庶;经济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顺应当时的政治形势,打起了“尊王攘夷”的旗号,顺应民心。 政治策略一、齐桓公称霸 齐桓公最先称霸的原因:楚庄王称霸邲之战桓公之后,起而争霸的是晋国晋文公… …晋文公称霸城濮之战:前632年1. 重耳流亡2. 楚成王的礼待3.晋军“退避三舍”4. 晋文公终成霸主看 图 说 史晋楚争霸遵守诺言
巧用战术称霸绝招晋楚争霸有关楚庄王的
成语故事你知
道吗? 问鼎中原 晋楚争霸成语“问鼎中原”的含义和来历吗?你知道吗? 【含义】: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典源】楚子……观兵于周疆。(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左传》权力的象征王子午鼎吴越争霸——卧薪尝胆忍辱负重
坚韧不拔
发愤图强称霸绝招魏赵韩战国七雄(前475~前221年)齐楚秦燕赵魏韩巧计七国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1、 这一时期,各国除了使用武力外,还使用了什么样的外交手段?

2、 什么是合纵?什么是连横?
3、 这一时期涌现出哪些纵横家?假如我是军师。。。合 纵连 横著名的合纵家:秦国的张仪
著名的连横家:魏国的公孙衍、苏秦连横: 事一强以攻众弱合纵: 合众弱以攻一强秦国用贿赂、威胁的手段破坏合纵,各个击破;
五国间利益不一致,“朝秦暮楚”,立场不坚定。“合纵连横”政策结果怎样呢?秦,Win!“统一”的趋势东周春秋战国(前770--前476)(前475--前221)夏商西周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奴


会春秋战国由统一走向分裂由分裂走向统一小结小讨论评价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消极积极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春秋战国春秋争霸齐为先,
晋楚称霸在中原 。
战国七雄并立打,
合纵连横秦无敌。 大家来朗诵再 见谢 谢!管 仲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春秋首霸-齐桓公一箭之仇称霸绝招不计私仇
任用贤能
革新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