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14 07:3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ppt.glzy8.com海量PPT模板免费下载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东 周春 秋 战 国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说周王衰落 看纷争四起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实力跟一个诸侯国差不多,各诸侯渐渐不听从天子的命令了!诸侯天子诸侯诸侯诸侯 到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地位更可怜!观春秋烽火 看霸主雄风海海江 水 淮 水渭 水河 水汉 水春秋形势图齐桓公楚庄王秦穆公晋文公宋襄公周王城
封国都邑春秋五霸另一说: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齐桓公之后起来参与争霸的是晋国和楚国,这两国数次联合盟国在中原地区对决,先后持续百余年,是春秋时期最壮观的景象。
在晋楚争霸中,晋文公通过城濮之战一跃成为中原霸主。 春秋五霸 之 晋楚争霸
晋文公通过城濮之战一跃成为中原霸主。
楚庄王通过邲之战实现了称霸的愿望,跃升为中原霸主。 春秋五霸 之 晋楚争霸    后来,楚庄王大举北进,长驱直入周都洛邑附近,阅兵示威。周天子慌恐,派王孙满劳师,楚庄王乘机询问象征王权的九鼎的大小轻重!  问鼎中原之后,楚庄王再次北上与晋交锋,终于在邲之战中大败晋军,实现了饮马黄河,称霸中原的抱负!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树立理想 明确目标 发奋图强 坚定意志 永不言弃
春秋五霸 之 越王勾践 谈七雄兼并 解战国风云 春秋时期的两百多年间,诸侯们打了四百多场大战。到春秋末期,诸侯国的数量由一百多个锐减到二十几个了。到战国时期主要就只有七雄了。匈奴晋赵魏韩三 家 分 晋齐晋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上中下 战 国 七 雄战國七雄实力比较秦国,初时偏处西边,
国小力弱,不受各国重视。战国七雄实力比较商鞅变法后,秦国脫颖而出!出谋划策 假如你是六国之中任何一国的外交官,你将如何给国君出谋划策,力挽狂澜? 身为秦国的外交官,你又将如何应对?著名纵横家: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合
纵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秦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连横:合
纵 秦王暗地派谋士携带金玉财宝去各诸侯国游说。对诸侯手下名士,可用金钱买动的,就厚赠礼品结好,否则就用利剑刺杀。(2)朝秦暮楚合纵失败!
秦国壮大!(3)连横(1)秦用贿赂、威胁手段破坏合纵,各个击破。连横 有人说,春秋战国时代把人们带进了战乱,对社会起了破坏作用,延缓了历史的发展;有人说,春秋战国时代是“在战斗中成长”,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你的观点如何呢?问题探究 材料一:春秋战国混战期间,人民长期处于分裂和动乱,大量人口失去生命或流离失所。同时战争对生产的破坏也是空前的,大量的田地荒芜。 材料二:春秋战国期间的混战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过程,各诸侯国为了不被吞并,纷纷实行改革来提高自己的国力。著名的有楚国的吴起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 材料三:春秋初期的100多个小国逐步归并成战国初期的10多个诸侯国。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使秦国加快了统一步伐,华夏族和其他各族交往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战争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各诸侯国变法图强,推动社会变革趋势:分裂走向统一,民族交流加强论从史出评价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
积极:
1、实现了局部统一,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2、各诸侯国变法图强,推动社会变革。
3、民族交流加强,促进了民族融合。
消极:
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
讲趣味故事 悟历史智慧 读史明智 负荆请罪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