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七章 图形的变化
第31课时 尺规作图
教材梳理篇
知识过关
1
课堂精讲——聚焦福建中考
2
当堂小练
3
教材梳理篇
(一)基础尺规作图
类型 图示 步骤 作图依据
作一条线 段等于已 知线段(已 知线段a) 1.作射线OP; 2.以点O为圆心,a为半径作弧,交OP于点A,OA即为所求作的线段 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类型 图示 步骤 作图依据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已知∠α) 1.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α的两边于点P,Q; 2.作一条射线O'A,以点O'为圆心,OP的长为半径作弧,交O'A于点M; 3.以点M为圆心,PQ的长为半径作弧交前弧于点N; 4.过点N作射线O'B,∠AO'B即为所求作的角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类型 图示 步骤 作图依据
作一个角 的平分线 1.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A,OB于点N,M; 2.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相交于点P; 3.作射线OP,OP即为所求作的角的平分线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类型 图示 步骤 作图依据
作线段 的垂直 平分线 1.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N两点; 2.作直线MN,MN即为所求作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类型 图示 步骤 作图依据
过直线上一点P作已知直线 l的垂线 1.以点P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向点P两侧作弧,交直线l于点A,B; 2.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N两点; 3.作直线MN,直线MN即为所求作的垂线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类型 图示 步骤 作图依据
过直线外 一点P作 已知直线 l的垂线 1.任取一点M,使点M和点P在直线l的两侧; 2.以点P为圆心,PM长为半径作弧,交直线l于点A,B; 3.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N; 4.作直线PN,直线PN即为所求作的垂线 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考点1
考点2
考点1 判断作图痕迹及推理计算[5年1考]
例1:【思维生长】如图,在△ABC中,∠C=90°,用尺规作图法作出射线AE,AE交BC于点D,CD=3,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
A.2 B.3
C.4 D.5
B
考点1
考点2
向“逆向推理”生长:在Rt△ABC中,∠BAC=90°,∠B=30°,用尺规在AB边上求作点D,使得AD= BD.下列作法错误的是[2025漳州质检4分](  )
D
考点1
考点2
考点2 尺规作图的操作与应用[5年4考]
例2:【思维生长】如图,已知△ABC.请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边AB上求作一点P,使得△APC∽△ACB.(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025泉州模拟节选]
解:如图1,点P即为所求作的点.
考点1
考点2
向“全等三角形”生长:如图,在△ABC中,D为AB的中点,E是BC上一点,∠DEB=∠ACB.
(1)过点D作DF∥BC交AC于点F(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解:如图2,DF即为所求作.
考点1
考点2
(2)求证:AF=DE.
证明:∵∠DEB=∠ACB,∴AC∥DE,
∴∠A=∠BDE,由作图知∠ADF=∠B.
∵点D为AB的中点,∴AD=DB,
∴△ADF≌△DBE,∴AF=DE.
考点1
考点2
例3:【思维生长】如图,在△ABC中,∠C=90°.尺规作图:在边BC上求作点D,使∠ADC=2∠B(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025三明一模节选]
解:如图,点D即为所求作的点.
考点1
考点2
向“圆”生长: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E为CD边上一点,连接AE,BE,F为EB上一点.请利用尺规作图作⊙O,满足圆心O在AB上,且⊙O经过点A,F(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025福州质检节选]
解:如图,⊙O即为所求作.
考点1
考点2
向“正方形”生长:如图,矩形ABCD中,AB
(1)求作正方形EFGH,使得点E,G分别落在边AD,BC上,点F,H落在BD上;(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解:如图,正方形EFGH就是所求作的正方形.
考点1
考点2
(2)若AB=2,AD=4,求(1)中所作的正方形的边长.
解:设EG与BD交于点O,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
∴∠A=90°,由作图知EG垂直平分BD,OE=OG=OH,
考点1
考点2
考点1
考点2
例4:【思维生长】如图,在△ABC中,
(1)求作△ABC的内心E;(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解:如图.
考点1
考点2
(2)在(1)的条件下,若∠ACB=78°,求∠AEB的度数.
解:如图.∵∠CAB+∠CBA+∠ACB=180°,
∴∠CAB+∠CBA=180°-∠ACB.
由(1)知AE平分∠CAB,BE平分∠CBA,
∴∠EAB=∠CAB,∠EBA=∠CBA,
考点1
考点2
∴∠EAB+∠EBA=(∠CAB+∠CBA)=(180°-∠ACB).∵∠ACB=78°,
∴∠EAB+∠EBA=(180°-78°)=51°.
∵∠AEB=180°-(∠EAB+∠EBA),
∴∠AEB=180°-51°=129°.
考点1
考点2
向“外接圆”生长:如图,已知☉O经过A,C,D三点,点D在BA边上,CD⊥AC,∠A=∠BCD.
(1)求作☉O;(请保留尺规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解:如图,⊙O即为所作.
考点1
考点2
(2)求证:BC是☉O的切线.
证明:连接OC,如图.∵OA=OC,
∴∠A=∠OCA.∵CD⊥AC,∴∠ACD=90°,
∴∠OCA+∠OCD=∠A+∠OCD=90°.
∵∠A=∠BCD,
∴∠BCD+∠OCD=90°,即∠OCB=90°.
∵OC为☉O的半径,∴BC是☉O的切线.
3
1
2
1.阅读以下作图步骤:①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C,OD,使OC=OD;②分别以C,D为圆心,大于 CD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交于点M;③作射线OM,连接CM,DM,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作图,一定可以推得的结论是 [2023福建4分]( )
A.∠1=∠2且CM=DM
B.∠1=∠3且CM=DM
C.∠1=∠2且OD=DM
D.∠2=∠3且OD=DM
A
1
2
3
2.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在图中作出⊙O的内接正六边形ABCDEF,保留作图痕迹.
解:如图,六边形ABCDEF即为所求.
1
2
3
3.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点D,E分别为AB,AC的中点.
(1)尺规作图:在边BC上作一点F,使得点F到AB,AC的距离相等;(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解法一:解:如图①,点F即为所求作.
1
2
3
解法二:解:如图②,点F即为所求作.
1
2
3
(2)在(1)的条件下,连接DE,AF.求证:AF⊥DE.[2025厦门思明区三模8分]
解法一:证明:∵点F到AB,AC的距离相等,∴AF平分∠BAC.又∵AB=AC,∴AF⊥BC于点F.
∵点D,E分别为AB,AC的中点,∴DE∥BC.∴AF⊥DE.
1
2
3(共29张PPT)
第七章 图形的变化
第32课时 对 称
教材梳理篇
知识过关
1
课堂精讲——聚焦福建中考
2
当堂小练
3
教材梳理篇
(一)轴对称与中心对称
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名称 区别 性质
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两个图形,一条对称轴 (1)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2)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一)
(二)
名称及图示 区别 性质
轴对称图形 一个图形,对称轴条数不确定 (1)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2)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一)
(二)
2.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名称 区别 性质
中心对称 两个图形 (1)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2)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中心对称图形 一个图形
(一)
(二)
1.如图,请画出△ABC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的三角形.
(一)
(二)
解:如图,△A1B1C1,△A2B2C2和△A3B3C3分别是△ABC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的三角形.
(二)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
 垂直平分线 角平分线
概 念 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
性 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 定 与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一)
(二)
2.如图,已知点P在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上,PM=10 cm,则线段PN的长度是______cm.
10
(一)
(二)
3.如图,OP平分∠AOB,PC⊥OB,如果PC=15,那么点P到OA的距离等于________.
15
(一)
(二)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1 轴对称与中心对称[5年4考]
类型1:概念
例1:中国“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四幅作品分别代表“立春”“立夏”“芒种”“大雪”,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2025泉州石狮质检4分](  )
D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向“反向判定”生长:中国古算诗词歌赋较多.古算诗词题,是反映数学数量关系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的一种文学浪漫形式.下列分别是古算诗词题“圆中方形”“方形圆径”“圆材藏壁”“勾股容圆”所描绘的图形,其中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2025福建4分](  )
D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类型2:性质
例4:小明用两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设计了一个“蝴蝶”的平面图案.如图,其中△OAB与△ODC都是等腰三角形,且它们关于直线l对称,点E,F分别是底边AB,CD的中点,OE⊥OF.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2024福建4分]( )
A.OB⊥OD
B.∠BOC=∠AOB
C.OE=OF
D.∠BOC+∠AOD=180°
B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轴对称问题解题思路:
1.找“全等”——明确对应线段、对应角之间的相等关系;
2.看“对称轴”——基于“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挖掘隐含信息;
3.分析“原图形”——将所得结论与原图形的性质相结合展开充分联想.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2 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5年2考]
例3:【思维生长】如图1,在△ABC中,AB=AC,AC的垂直平分线l交BC于点D.若∠DAC=37°,则∠B的度数是(  )
A.37° B.30° C.28° D.26°
A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向“方程思想”生长:如图2,在Rt△ABC中,∠C=9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点D,垂足为点E,连接AD,若AD平分∠CAB,BC=6,则BD的长为__________.
[2025厦门翔安区二模4分]
4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3 最短路径问题
例4:【思维生长】如图1,点A和点B在直线l的同侧,请在直线l上作出点P,使得PA+PB的值最小.
解:如图所示,点P即为所求.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1.原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步骤:①作对称点;②连线找交点.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向“正方形”生长: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AB=8,点E在CD边上,且CE=3DE,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则PE+PD的最小值是(  )
A.8
B.8
C.9
D.10
D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向“等边三角形”生长:如图3,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B=2,线段AH是BC边上的高,点D,E分别在线段AC,AH上,则ED+EC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向“平面直角坐标系”生长:如图4,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分别交x轴、y轴于点A(2,0),B(0,4),点C,D分别是OA,AB的中点,点C的坐标为________,若P是OB上一动点,当△DPC的周长最小时,点P的坐标是________.
(1,0)
(0,1)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4 图形的折叠[5年1考]
例5:【思维生长】如图1,在菱形ABCD中,∠B=45°,AB=6,点E在边BC上,连接AE,将△ABE沿AE折叠,若点B落在BC延长线上的点F处,则CF的长为[2025河南](  )
D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向“锐角三角函数”生长:如图2,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2,先将正方形纸片对折,折痕为MN,展开后再把点B折叠到MN上,折痕为AE,点B的对应点为H,则tan∠AHM=________.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向“多维度”生长:已知,在矩形ABCD中,AB=8,BC=12,点E在BC边上,连接AE,将△ABE沿AE折叠得到△AFE,连接CF.
(1)若BE=8,则四边形ABEF的形状为________,CF的长为________;
(2)如图3,若E为BC的中点,则CF的长为________;
(3)如图4,若点C与点E重合,CF交AD于点G,则△ACG的面积为________.
正方形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图形的折叠
1.位于折痕两侧的图形关于折痕成轴对称;
2.折叠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对应边、角、线段、周长、面积均相等;
3.折叠前后,对应点的连线均被折痕垂直平分.
1
2
3
1.我国古代有很多关于数学的伟大发现,其中包括很多美丽的图案,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B
1
2
3
2.如图,在Rt△ABC中,∠B=30°,BC=8,若将△ABC沿DE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则折痕DE的长为( )
A. B.3
C. D.
A
1
2
3
3.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N,交AC于点M,连接MB.
(1)若∠ABC=70°,则∠ABM=________°.
40
(2)若AB=8 cm,△MBC的周长是14 cm.
①求BC的长;
解:∵MN垂直平分线段AB,∴AM=BM.
∵△MBC的周长是14 cm,∴MC+BM+BC=14 cm,
∴MC+AM+BC=14 cm,即AC+BC=14 cm.
∵AB=AC,AB=8 cm,∴BC=14-8=6 (cm).
1
2
3
②在直线MN上是否存在点P,使PB+CP的值最小,若存在,标出点P的位置并直接写出PB+CP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存在,当P与M点重合时,PB+CP有最小值,
如图.
PB+CP的最小值为8 cm.
1
2
3(共22张PPT)
第七章 图形的变化
第33课时 平移、旋转
教材梳理篇
知识过关
1
课堂精讲——聚焦福建中考
2
当堂小练
3
教材梳理篇
(一)
(二)
(一)平移
1.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如图)
(一)
(二)
2.要素:①平移方向;②平移距离.
3.性质:
①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②对应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③对应角相等.
1.如图,△ABC在方格纸上,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A1B1C1,则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ABC≌△A1B1C1;
②AA1∥BB1;
③AA1=BB1=4;
④∠ACB=∠A1C1B1.
(一)
(二)
①②③④
(一)
(二)
(二)旋转
1.概念:把一个平面图形绕着平面内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如图)
2.要素:①旋转中心;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
(一)
(二)
3.性质:
①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②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③任意一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等于旋转角.
2.如图,在Rt△ABC中,∠ABC=40°,点D在斜边AB上,若△ABC经过顺时针旋转后与△EBD重合,则这一旋转的旋转中心为点____,最小的旋转角的度数是____.
(一)
(二)
B
40°
考点1
考点2
考点1 平移[8年3考]
例1:【思维生长】如图1,将△ABC沿AB方向平移到△A′B′C′,若AB=4,A′B=1,则平移的距离为[2025厦门六中模拟4分](  )
A.2 B.3 C.4 D.5
B
考点1
考点2
向“特殊三角形”生长:如图2,现有一把直尺和一块三角尺,其中∠ABC=90°,∠CAB=60°,AB=8,点A对应直尺的刻度为12.将该三角尺沿着直尺边缘平移,使得△ABC移动到△A′B′C′,点A′对应直尺的刻度为0,则四边形ACC′A′的面积是(  )
A.96 B.96
C.192 D.160
B
考点1
考点2
向“四边形”生长:如图3,△ABC中,∠BAC=90°,AB=3,AC=4.将△ABC沿射线BC方向平移得到△DEF,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点D,E,F,DE与AC交于点G,连接AD.
(1)四边形ABED的形状是____________,∠EGC的度数为________;
(2)当四边形ABED是菱形时,平移的距离为________,此时四边形ACFD和四边形ABFD的周长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AC扫过的面积为________.
平行四边形
90°
3
14
18
考点1
考点2
考点2 旋转[5年1考]
例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6,0),将线段OA绕点O逆时针旋转45°,则点A的对应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2025山西]
考点1
考点2
例3:【思维生长】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C=BC,∠ACB=30°,将△ABC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旋转后点B的对应点D落在BC上,点C的对应点为点E,连接CE.
(1)旋转角是________和________,旋转角的度数为________;
(2)△ABD和△ACE________等腰三角形
(填“是”或“不是”);
∠BAD
∠CAE
30°
是
考点1
考点2
(3)求证: ;
考点1
考点2
(4)判断四边形ABC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解:四边形ABCE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
∵AC=BC,AC=AE,∴BC=AE.
由(1)知∠CAE=30°.∵∠ACB=30°,
∴∠CAE=∠BCA,
∴AE∥BC,∴四边形ABCE是平行四边形.
考点1
考点2
考点1
考点2
向“四边形”生长:在正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
(1)如图1,△ADC可以看成是△AOB绕点A逆时针旋转并放大k倍得到,此时旋转角的度数为________,k的值为________;
45°
考点1
考点2
(2)如图2,将△AOB绕点A逆时针旋转,并放大得到△AEF(点O,B的对应点分别为点E,F),使得点E落在OD上,点F落在BC上,求 的值.[2025江西节选]
考点1
考点2
1
2
1.如图,△ABC沿直线BC向右平移,得到△ECD,若BD=10,则BC的长度为(  )
[2025福州外国语模拟4分]
A.7 B.6
C.5 D.4
C
1
2
2.如图,△ADE是由△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得到的,连接EC,BD.若点D在AC边上,求证:∠ABD=∠ACE.[2025漳州质检节选]
证明: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D=AB,
AE=AC,∠CAE=∠BAD,
∴∠ABD=∠ADB,∠ACE=∠AEC,
1
2(共22张PPT)
第七章 图形的变化
第30课时 投影与视图
教材梳理篇
知识过关
1
课堂精讲——聚焦福建中考
2
当堂小练
3
教材梳理篇
(一)
(二)
(三)
(一)投影
平行投影: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
中心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
正投影: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产生的投影
1.太阳光所形成的投影是________投影,皮影戏中的皮影是由________投影得到的.
2.一个正方形的正投影不可能是(  )
A.正方形 B.矩形 C.线段 D.点
(一)
(二)
(三)
平行
中心
D
(一)
(二)
(三)
(二)三视图
1.概念:
主视图: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
左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的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
俯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
2.画法:
(一)
(二)
(三)
对应关系 三视图
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
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平齐
左视图与俯视图宽相等
看得见的部分轮廓线画成实线
看不见的部分轮廓线画成虚线
3.如图是由几个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它的主视图是________,左视图是________,俯视图是________.(填序号)
(一)
(二)
(三)
①
② 
③
(一)
(二)
(三)
(三)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
1.圆锥的展开图:由一个圆形和一个扇形组成.
2.圆柱的展开图:由两个相同的圆形和一个矩形组成.
3.正方体的展开图:
(一)
(二)
(三)
1-4-1型
2-3-1型 3-3型 
2-2-2型
4.下面每个图形都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其中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  )
(一)
(二)
(三)
B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1 投影
例1: 如图,小树AB在路灯O的照射下形成投影BC.若树高AB=3 m,树影BC=4 m,树与路灯的水平距离BP=5 m.则路灯的高度OP为(  )
C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2 三视图[5年5考]
例2:【思维生长】如图1是由长方体和圆柱组成的几何体,其俯视图是[2024福建4分](  )
C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向“实践应用”生长:福建博物院收藏着一件“镇馆之宝”——云纹青铜大铙,如图2.云纹青铜大铙是西周乐器,鼓饰变形兽面纹,两侧饰云雷纹,浑大厚重,作风稳重古朴,代表了福建古代青铜文化曾经的历史和辉煌.图3为其示意图,它的主视图是[2025福建4分](  )
A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向“多视角”生长:下面选项都是由四个小正方体搭建的几何体,左视图与主视图完全一样的是[2025福州一模4分](  )
D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3 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
例3:【思维生长】如图1,在4×3的正方形网格中,下列小正方形中能与阴影部分组成正方体展开图的是[2025厦门三模4分](  )
 
A.① B.②
C.③ D.④
B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向“相对位置分析”生长:如图2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原正方体中与“知”字相对的面上的字是(  )
A.就 B.是 C.力 D.量
B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例4:如图是某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则该几何体是[2025厦门双十学校二模4分](  )
A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例5: 某工厂要加工一批密封罐,设计者给出了密封罐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mm).按照三视图确定制作每个密封罐所需铁皮的面积为____________(接头处忽略不计).
31 200π mm2
1
2
3
1.要制作一个带盖的圆柱形礼品盒,下列设计的展开图中正确的是(  )
C
1
2
3
2.如图为出现在深圳街头的新型无线充电石墩,关于石墩的三视图的描述,正确的是[2025深圳](  )
A.主视图和左视图相同
B.主视图和俯视图相同
C.左视图和俯视图相同
D.三个视图都相同
A
1
2
3
3.如图,灯杆CD上挂有一盏灯,小颖和爸爸站在灯下,线段AB表示小颖的影子.
(1)请通过画图,确定灯杆上灯泡O所在的位置;
解:过小颖影子的顶端A和小颖头部顶端作直线,交CD于点O,
则点O即为灯泡所在的位置,如图.
1
2
3
(2)请你在图中画出表示爸爸影子的线段.
解:过灯泡O和爸爸头部顶端作直线,
交直线AB于点F,设爸爸所在点为E,
则线段EF即为表示爸爸影子的线段,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