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华东师大版1.4《伤仲永》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上华东师大版1.4《伤仲永》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4 14:3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伤仲永》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七年级上华东师大版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伤仲永》。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以“成长”为主题,通过了解课文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物的成长历程,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功与失败。《伤仲永》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篇说理散文,作者先讲述了方仲永由一个“神童”变成一个普通人的经历,然后由此引发议论,表达了对这位“神童”的惋惜之情。本文语言精当而又不乏感彩,是学习文言文语言的又一篇典范之作,内容易懂而又引人深思,学生将会从中汲取很多营养。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刚涉及文言文不久,还没有养成很好的文言语感及学习方法。因此,在本节课学习中,侧重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及学习文言文的方法。21cnjy.com
(3)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A朗读课文,培养文言文的语感。
B积累文言知识,丰富学生的文言表达能力。
过程和方法:
a诵读
b小组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明白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从而在学习方面更加勤奋刻苦
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朗读成诵,积累文言知识。
难点:理解内容,领悟深刻内涵。
二、说教法
为了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
( http: / / www.21cnjy.com )破教学难点,我依据新课程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为了使教学手段更直观、更形象,我制作了简单的课件,通过小组交流学习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朗读,思考、分析、讨论等方法,主动的获取知识。21教育网
三、说学法
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教授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本课的学习中我指导学生采用诵读、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形式,力求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公这一理念。
21·cn·jy·com
四、说教学过程
导入
屏显王安石的《梅花》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让学生诵读,以这首小诗引入作者王安石,引导学生简介作者,王安石之所以能够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仅仅是因为他在诗歌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在散文方面可以说也是独当一面,今天,我们大家就共同学习他的一篇著名文言散文——《方仲永》www.21-cn-jy.com
出示教学目标:
1、朗读成诵,积累文言知识。
2、理解内容,领悟深刻内涵。
整体感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文言文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切入点,鉴于同学们已经预习过本课,首先检查预习情况,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之后并作出评价,为加深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学生齐读一遍课文。2·1·c·n·j·y
疏通文意
屏显疑难
①、老师汇总整理并展示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反馈出的疑难,给学生一定时间思考,借助集体的力量解决疑难。(采取抢答的形式)
②、攻克难关
针对同学们在预习过程中普遍反映课文第三段不好理解的现象,首先鼓励学生,看是否能够解决,再不然老师做点拨指导。
(3)请一名同学通译全文
合作探究
深化理解
1、《伤仲永》,如何理解题目中的“伤”?为何而伤?
2、方仲永是一个怎样的“天才”?“泯然众人矣”的原因在哪里?(从原文中找出答案作答)
3、文中作者对这件事有何见解,文章提到了“受之天”“受之人”,二者是什么关系?一个人成才的关键究竟是什么?(小组讨论解决)
拓展延伸
体验反思
结合你对“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的认识,谈谈: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假如你认为自己仅仅是普通人的话,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小结
“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一的灵感”,那些大科学家,有卓越成就的人尚且这么说,那么,我们呢 我们这一群正在求知的青少年呢 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学习环境,努力学习!记住“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请同学们牢记这句话,并以此勉励自己。为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请同学们再把课文齐读一遍。
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本课配套课内阅读部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