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31 18:2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盐池中学2026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卷
总分100分 答题时间75分钟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发现过程在物理学的探索和中,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研究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微元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Δt→0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里运用了假设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理想模型法
2.前方发生事故,汽车以36km/h的速度行驶,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从刹车开始,经3S,汽车通过的位移是(  )
A.12.5m B.12m C.90m D.37.5m
3.如图所示,一物体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质量为10 kg,它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大小为20 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
A.0 N B.20 N,水平向右
C.40 N,水平向右 D.20 N,水平向左
4.某物体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第1s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物体在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物体在第4s末返回出发点
D.物体在第5s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0.5m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
A.0   B.
C.g     D.
6.一质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运动,其x方向的x-t图像和y方向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2s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6m/s
C.2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15m D.质点的初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
7.如图所示,一轻绳的一端系在竖直墙上M点,轻绳穿过一轻质光滑圆环O,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物体A.现用力F拉住轻环上一点,使物体A从图中虚线位置缓慢上升到实线位置.则在此过程中,绳中张力FT、力F和力F与水平方向夹角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FT保持不变,F逐渐增大,夹角逐渐增大
B.FT保持不变,F保持不变,夹角逐渐减小
C.FT逐渐增大,F逐渐减小,夹角逐渐减小
D.FT逐渐减小,F保持不变,夹角逐渐增大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某人跑步过程中不同时刻的速度与加速度矢量如图,则关于此人在这些时刻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时刻此人正匀速率向右转 B.图②时刻此人正减速向左转
C.图③时刻此人正加速向右转 D.图④时刻此人正加速向右转
9.如图所示,一台式弹簧秤放在运动的电梯中,其示数大于物体重力,则电梯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A.电梯加速上升
B.电梯减速上升
C.电梯减速下降
D.电梯加速下降
10.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x=4 m,以v0=4 m/s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至A端,由于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已知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煤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
A.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1.5 s
B.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2.25 s
C.划痕长度是2 m
D.划痕长度是0.5 m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6分)“探究合力和分力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和为细绳。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
A.等效替代法 B.理想实验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以下观点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在不超出弹簧秤量程情况下,拉力应该适当大些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实验使用的两个弹簧的劲度系数必须相同
(3)图乙中的 表示力和合力的实际测量值。(填“”或“”)
12.(9分)在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小明同学对教材上的实验方案做了改进,如图甲所示,调节桌面水平,用力传感器直接测细线中的拉力F,小车在大小为2F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
(1)关于该实验的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必须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以其重力来表示绳中的拉力大小
B.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需要改变砂和砂桶的总质量,打出多条纸带,测出加速度a与相应力传感器示数F
(2)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由图中的数据可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由实验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力传感器示数F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小车与轨道间的滑动摩擦力
Ff= N,小车质量m= k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3.(10分)将一个小球从某高处以2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到落地时运动的水平距离为1.6m(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
⑴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⑵小球抛出点的高度.
14.(13分)如图所示,ACD是一滑雪场示意图,其中AC是长L=8m、倾角θ=37°的斜坡,CD段是与斜坡平滑连接的水平面.人从A点由静止下滑,经过C点时速度大小不变,又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人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人从斜坡顶端A滑至底端C所用的时间;
(2)人在离C点多远处停下?
15.(16分)质量为2kg的木板B静止在水平面上,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从木板的左侧沿木板上表面水平冲上木板,如图甲所示。A和B经过ls达到同一速度,之后共同减速直至静止,A和B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A与B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2)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3)A的质量。
盐池中学2026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卷答案
总分100分 答题时间75分钟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A B C B C A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 8 9 10
答案 BC AC A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6分) (1)A (2) BC (3)
12.(9分) (1) C (2) 2.4 (3) 1.0 2.9
13.(10分) (1)0.8s(2)3.2m
【详解】(1)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匀速直线运动规律得:x=v0t,解得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2)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h=gt2
解得小球抛出点的高度; h=×10×(0.8) 2=3.2m.
14.(13分) (1)2s;(2)12.8m
【详解】(1)人在斜坡上下滑时,对人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设人沿斜坡下滑的加速度为a,沿斜坡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Ff=ma
Ff=μFN
垂直于斜坡方向有
FN-mgcosθ=0
联立以上各式得
a=gsinθ-μgcosθ=4m/s2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
L=at2
解得t=2s。
(2)人在水平面上滑行时,水平方向只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作用.设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ma′
设人到达C处的速度为v,则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人在斜坡上下滑的过程
v2=2aL
人在水平面上滑行时
0-v2=-2a′x
联立解得x=12.8m。
15.(16分) (1)μ1=0.2;(2)μ2=0.1;(3)m=6kg
【详解】(1)由图像可知,A在0~1s内的加速度
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2)由图像知,AB在1~3s内的加速度
对A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3)由图像可知B在0~1s内的加速度
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