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31 19:5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阅读感悟下面的散文选段。请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我钟爱荷花。从盛夏至初秋时节,置身水乡泽国,便随处可见那荷叶田田的红莲白荷。在那漫无边际 的荷叶拥托之中,朵朵红莲白荷争妍(yán)斗艳。粉荷艳美,白荷玉洁,含苞者娇羞欲语,怒放者舒放洒脱……微风拂过,幽香浮动,荷叶婆娑(sā),真令人仿佛置身仙境,心旷神怡,痴迷陶醉,流连忘返。若是置身构思 曲院典雅的人工荷园,环绕穿行其间,那整齐排列着的各式各色大小小的盆栽小荷,更有“百步问荷”之妙,清香幽远飘逸,别有一番 ,荷花又名水芙蓉,古往今来,它的品质倍受人们 。这不仅因为她色香俱佳,更因她卓尔不群的性格。荷杆“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浑身带刺,生性倔强,宁折不屈,愈老愈硬;荷叶植于泥淖(nào),滋养于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叶紧贴水面,微风乍起,却从不同流合污、随波逐流;荷花娇艳但不失清纯,雍(yōng)容大度却不华众取宠,清香中透着谦逊,柔弱里带着刚直。 ?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妍(yán) B.娑(sā) C.淖(nào) D.雍(yōng)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卓尔不群 B.倔强 C.华众取宠 D.谦逊
3.选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浓墨重彩 灵巧 情趣 青睐
B.浓墨重彩 灵巧 兴致 爱惜
C.青翠欲滴 精巧 兴致 爱惜
D.青翠欲滴 精巧 情趣 青睐
4.对文中划处,填入最恰当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
A.荷所有一切高贵的品质难道值得我们称颂吗?
B.荷所有高贵的品质难道不值得我们称颂吗?
C.荷高贵的一切品质难道值得我们称颂吗
D.荷一切所有这些高贵的品质难道不值得我们称颂吗?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在疫情防控中,全国各地涌现了不少令人感动的战“疫”家庭。
B.为了预防大灾之后不出现大的疫情,卫生防疫部门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C.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助通关,使旅客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
D.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 项是(  )
A.“最美司机”吴斌用大爱阐释了生命的价值:76秒,吴斌用生命履行了职责;76秒,吴斌用平凡成就了伟大;76秒,吴斌用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
B.在一场暴风雨后,因家庭变故而失学的杜小康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C.“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把叠葫芦形容得晶莹可人(不管是山楂还是荸荠)。
D.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骄傲?
7、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问题。
播种者呵 /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大地将孕育/金色的颗粒。/就在此刻,/你——悲哀的诗人呀,/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己的/久久负伤着的心里:/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1) 诗作中的“大地”象征什么?
(2)请谈谈你学习《艾青诗选》后的收获。
8.默写与运用
(1).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2).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
(3). ,鸣声上下。(欧阳修《醉翁亭记》)
(4). 当你漫步在湖边,看到夕阳映照下的湖面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情不自禁地用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的句子“ , ”来形容眼前的美景
9.“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学校将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任务。
(1)任务一:请根据材料划线内容,补写上联。
“自强不息”出自《周易》。古人认为,天体恪守自身本性运行,刚健有力,永不停息;君子应当勤勉不懈,奋发进取。这是中国人树立的自身理想,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品格之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我们时刻铭记过往,中华民族要奋发,走好新时代的伟大复兴之路;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我们要勇追时代激流,每一个青年都应该在时代激流之中自强不息。
上联:
下联:勇追激流,时代青年应自强不息。
(2)任务二:在运用搜集到的材料写作演讲稿时,你发现下列诗句有一项不能体现这种“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请选出这一项( )
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任务三:在“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活动中,你听到了两位组员的讨论,请从讨论规则的角度评价一下他们的表现。
甲:我觉得古代的很多名人都是君子,比如孔子、孟子、老子等。
乙:你就知道古代,只有古代才有君子吗?照这么说,你干脆穿越到古代去得了。
阅读理解
(一) 阅读下面的两则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行路难 唐朝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
拟行路难 南北朝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蹀躞dié xiè:小步行走的样子。
10、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化用鲍照《拟行路难》(其六)的开头有何妙处?
11、委婉含蓄的表达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能展现一个人的语言修养。“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借用典故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湖中人鸟声俱绝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3)客此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乙】
刘伯川,家富而轻财,年四十,有田数千亩。一日,悉散予其亲闾,并臧获①一切遣去,独与其妻处。敞庐数楹旦暮饘②粥而已平居不与俗人接然善观人。邑人杨士奇,年十四五时,与陈孟洁谒伯川,二子皆其故人子,留款特厚。一日,雪霁酒酣,伯川命各赋诗言志。
孟洁赋云:十年勤苦事鸡窗,有志青云白玉堂。会待春风杨柳陌,红楼争看绿衣郎③。
士奇赋云:飞雪初停酒未消,溪山深处踏琼瑶④。不嫌寒气侵入骨,贪看梅花过野桥。
伯川顾士奇,笑曰:“寒士,寒士,鼎鼐⑤器也。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子其勉之。惜予不及见也。”后士奇果官至少师⑥,皆如伯川言。
(节选自朱国祯《涌幢小品》,有删改)
【注释】①臧获:古代对奴婢的贱称。②饘(zhān):浓稠的粥。③绿衣郎:指新科进士。④琼瑶:比喻似玉的雪。⑤鼎鼐(nài):喻指宰相等执政大臣。⑥少师:从一品, 掌佐天子。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雪霁酒酣(2)顾士奇
15.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敝 庐 数 旦 暮 饘 粥 而 已 平 居 不 与 俗 人 接 然 善 观 人
16.刘伯川与张岱皆非俗人,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谈谈各自“不俗”的体现。
(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本一】
①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在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②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我的才能如何,境地如何。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③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选自《敬业与乐业》。作者:梁启超》
【文本二】
①敬业精神是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却不是竞争力的全部。在科技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的今天,我们不仅要敬业,还要能专业、肯精业,才能从尽职尽责跨越到尽善尽美,才能从优秀跨越到卓越。
②在我们身边,大体有四类人。有的人既敬业又精业,是企业的核心人才、核心竞争力。有的人敬业不专业,这样的人或许能吃苦耐劳,而且遇到紧急情况时招之能来,可是,来了却不一定能战。有的人仅仅算作有职业但不敬业,即使他的业务素质高、解决问题能力强,却常三心二意、毛手毛脚,容易“大意失荆州”,一失足造成千古恨。更有一些人既不敬业更不精业甚至不肯正视自己的职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浑浑噩噩混日子,误己误人。
③敬业不易,精业更难。邓亚萍打球快速凶狠,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为了增强手腕的力量,身材娇小的她曾用铁拍子练球;______……成功没有捷径,辉煌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努力坚持和辛苦付出。
④在职场上,既敬业又精业的人永远是供不应求的“抢手货”,既不敬业又不精业的人,常常成为被淘汰的“处理品”。同样,在国际舞台上,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既勤勤恳恳又有创新能力,就能引领科技、创造品牌,走在时代的前沿;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对工作敷衍了事、应付差事,就很难拿出有品质、有创意、有科技含量的产品,落伍是早晚的事。
(选自《敬业·职业·精业》,作者:唐宋)
17.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本一因为是演讲词而多使用口语,通俗易懂,听起来亲切,便于与听众交流。
B.两个文本的首段都是直接提出该篇文章的论点,都论述了敬业的重要性。
C.文本一论述的“业”不仅指狭义的职业,还可以理解为生活中一切有价值的劳作。
D.文本一第③段开头用设问句推进论述,从上文讨论“业”可敬,转换到此段对怎样做才是“敬业”的论证。
E.文本一引用庄子、孔子、曾文正的名言,文本二第②段引用俗语都属于道理论证,都强调“有业”的重要性。
18.比较阅读文本一第①段和文本二第④段的画横线句,从论证方法的角度解说其论证效果。
19.下面两则材料,你觉得哪一则用在文本二第③段横线处更合适?请简述理由。
材料一:梅兰芳在舞台上顾盼生辉、流光溢彩,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让眼神活起来,眼睛近视的他每天早晨放飞鸽子,极目苍穹,苦练眼功。
材料二:火箭“心脏”焊接师高凤林,坚信“民族认可的满足感用金钱买不到”,30年如一日焊接发动机喷管,指纹虽被磨平,但他用布满茧子的双手让技艺达到极致的巅峰。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要善于“折叠”自己
陈大笑
①把 51张白纸重叠在一起,厚度最多不过几厘米。但把一张足够大的白纸折叠51次,厚度竟然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人生从来不是平铺直叙,好比白纸一般,如何“折叠”自己,决定着人生的厚度、事业的成败。
②“折叠”是智慧的迂回。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最初的作战计划并非如此。红军因为急于一口吃掉敌人,结果遇挫,被迫开始一渡赤水。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声东击西,穿插迂回,与敌人巧妙周旋,以三万劣势兵力牵着数十万敌人的鼻子走,成就了四渡赤水这一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战例。这次行动,周恩来称之为走“之“字路。实践证明,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而看似“折叠”弯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最佳路径。成事的最高境界在于,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那些不讲科学的蛮干、急功近利的“速成”,不仅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还可能在途中触礁、搁浅。像河流一样“折叠”蜿蜒,才能避开挡在前面的障碍,实现波浪式前进。
③“折叠”是生动的重复。重复是工作生活的常态,许多人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并非所有量的积累都能产生质的飞跃。老驴拉磨般的简单重复、机械重复,结局多是“原地转圈”“涛声依旧”。法国作家罗曼 罗兰曾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下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就是因为其中充满着变化,所有重复的字都作了不同形态的处理。达 芬奇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闻名的大画家,就是因为他在无数次的重复“画蛋“中,寻找规律,画出个性,才成就了他“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在“折叠”中创新,在创新中重复,坚持“不作寻常重复”,进行生动的重复,方能书写出精彩华章。
④ 。有人做过一个计算:如果干一件事的成功率仅为1%,反复尝试100次,成功的概率竟然能达到63%。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但有水滴石穿的奇迹。通向成功的道路好比一场马拉松,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一直“折叠”下去,就能“撕小口打大仗、积小胜为大胜”,把简单做成不简单,使平凡变成不平凡。正如英国著名小说家安东尼 特罗洛普所说:“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坚持去做,就能胜过那些艰难的大事。”
⑤“折叠”是“折磨”的叠加。有人提出过“坎理论”,就是要过关卡,上台阶,好比爬山越岭,上到一定高度,就过了一个坎。成功多是苦难辉煌,成长多为浴火重生。想要前进,最快的脚步是“负重”,因为“挑担子的比散步的走得快”。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就是倒退的开始。其实,成长就是与自我的搏斗,与自我的较量,与自己较劲才能有长进。吃得苦中苦,方能有所成。敢于到吃劲岗位“淬火”,到艰苦一线“蹲苗”,在事上磨练自己,用时间灌溉自己,多挑战“不可能”才可能超越自己,使人生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⑥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把握好“折叠”的学问,付诸有力的行动,就能成就精彩人生。 (选自《解放军报》有改动)
20.根据上下文,在第④段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
21.②段中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2.你认为如何把握好“折叠”的学问,才能让人生更加精彩?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一杯热茶里的春天
周 莹
①那年冬天,雪花飘飘,让人感觉格外寒冷,由内到外,透心的冷。我被老板炒了鱿鱼,在这座举目无亲的城市里,举步维艰。算一算,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我不能这么早就回老家。隔壁的邻居,给我介绍了一份送报纸的活儿,我毫不犹豫地就接了。天寒地冻的清晨,我骑着自行车上路了。
②那是一片繁华的厂区,我穿行在每一栋楼房之间。我要送的是一份都市报,客户大多是退休在家的老师和阔太太们。每份报纸需要送到各家门口的报箱。660份报纸,就是660个家庭,我得挨家挨户送。
③第一天送完报纸,已经是上午11点多了。我累得四肢发酸,但是我依然信心满怀。第二天,我送完最后一份报纸,坐在厂区门外的台阶上,直喘气。电话响了,是站长打来的。站长说有个客户投诉了,报纸送迟了。以后十点以前,他拿不到报纸,就得给他退钱。挂了电话,我把头埋在双膝间,泪流满面。
④“姑娘,喝杯热茶,暖暖身子吧。”我抬头,面前站着一位满脸褶皱的老妇人,手上拿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热奶茶。她看见我充满疑惑的眼神,说:“我在那边摆个摊,卖水。”她用手一指,我看见厂区大门那边的花坛附近,有个冰箱和炉子摊。炉子上,一个大钢精锅里煨着很多杯奶茶。一杯杯奶茶之间,一股股热气冒上来,白烟弥漫。“这大冷的天,你坐在台阶上,该多冷。”说完,她就伸出手,把我拉了起来。接着,她从衣兜里掏出一条洗得发白的手帕,说:“把眼泪擦擦吧。”我听话地拿起手帕,擦了擦眼泪。没想到,接下来,我的眼泪像暴雨一般,急剧而下。
⑤“好了,不哭了,长大了,就要学会坚强。”说完,她把手里那杯还冒着热气的奶茶递给我。我伸出冻僵的双手,捧着热茶。麻木的双指顿时有了点点暖意,滴滴热流,像一股血脉,汇入我的体内。我和她站在厂区门口的过道上,寒风刮过来,脸上像刀子割着一样痛。“咕噜噜”一气,奶茶入喉,我的泪水不咋奔涌了。我擦干泪水,把手帕还给她。她却拉着我,要我去她的摊子坐坐。我点头答应了。她帮我推着那辆冰冷的自行车。我要自己推,她坚决不同意。我只好跟在她身后,从左边,穿越厂区大门去了右边。
⑥她端个墩子递给我,让我坐在炉子旁边暖和一下。喝完奶茶之后,我随手把瓶子丢在地上。她弯腰捡起来说:“可以卖一毛钱呢。”我的脸顿时红了,一丝自责袭上心头。我不好意思地站起身来,在衣兜里掏钱,打算付给她那一杯奶茶钱。可是,我掏来掏去,才发现早上出门太急切,换了衣服,忘记带钱包了。
⑦我着急地搓着双手,不知所措。她看出了我的窘迫,笑眯眯地说:“热茶是我主动送给你喝的,你给钱我也不会要的。”我红着脸,低着头,小声地说:“那我明天来了,再还给您……”“你说什么?这么大个闺女,我在乎你那几块钱吗?我看见你在哭,只是希望一杯热茶可以温暖一下你寒冷的心。”“温暖我寒冷的心!”一听这句话,我的眼圈又红了。
⑧她继续说:“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冬天马上就完了,春天就要来了。春天一到,就有希望了。”然后,她一边煮奶茶,一边指着巷子口卖馄饨的男子说:“那是我儿子,下岗了。每天卖点馄饨,养活生病的老婆。看着他的艰难,我也闲不住,出来卖点奶茶,补贴家用。”
⑨我扭头看看她儿子。他正冲我微笑。那一抹无比灿烂的微笑里,看不出丝毫的阴影和不欢,只有阳光和温暖。这份阳光和温暖,一定是这位母亲给予的。她又说,儿子后来变得坚强了,学会了微笑面对生活。你也要一样,生活是不相信眼泪的。遇到困难,哭,一点用也没有。明年春天,你一定会好起来的。记住了吗?我点点头,觉得她说得有道理。
⑩中午时分,我和她挥手告别。后来,我坚持每天在她那里买一杯热茶当作早餐。很快就放年假了,我回家过春节。春节过,我换了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春暖花开时,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我买了一些营养品去告诉她我的现状。她不见了,她儿子替她卖奶茶,我才知她春节后突发心脏病去世了。我难过极了。
春风吹拂的街口,我的泪水再一次不请自来。一位不知姓名的阿姨,在我心灵最寒冷的时刻,送给我的不仅是一杯热茶,而是一份生机盎然的春天。今生今世,我欠她的。欠她一杯热茶,欠她一份春天的希望。
23.第①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4.文中四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了“我”流泪,请说说每一处“我”流泪的原因。
25.请写出下面语句的含义,并说说该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妙处。
我伸出冻僵的双手,捧着热茶。麻木的双指顿时有了点点暖意,滴滴热流,像一股血脉,汇入我的体内。
26.请阅读全文内容,概括老妇人性格的主要特点。
三、写作
27. 作文题目:我的世界还有你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答案
1.B 2.C 3. D 4. B 5.A 6.A 7.(1)“大地”指祖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
(2)答题时,可以用一句话谈谈你所感动的地方,然后谈阅读收获。示例:读完《艾青诗选),最让我感动的是我真正认识到了一个“用生命为祖国颂唱”的艾青,“一生关心劳动者生活”的艾青。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大情怀。我也要像艾青那样爱祖国,树立民族自心与自信心,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观苦奋斗,项强拼搏。8.(1).芳草萋萋鹦鹉洲(2).云生结海楼(3).树林阴翳(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9..(1) 铭记历史,中华民族要奋发复兴 (2) D (3) 示例:甲同学好,观点明确,表达文明得体。乙同学不好。观点不明确,语气生硬,态度不好,不尊重对方。
10、以乐景衬哀情,增加对比度,强化了哀的程度;相比鲍照的诗句式更加整齐,四个连续动作更加突出,生动地反映了诗人感情的激荡变化。
11、这两句运用典故,借历史人物姜尚、伊尹受到重用的故事,表达了诗人期望得到明主赏识、施展才能抱负的强烈愿望。
12.(1)消失。(2)尽力。(3)客居。 13.(1)(湖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全白(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 14.(1)尽兴地喝酒。(酒喝得很畅快。泛指,尽兴,畅快。)(2)看。 15.敝庐数楹/旦暮粥而已/平居不与俗人接/然善观人 16.张岱:寒冬雪夜去湖心亭看雪。
刘伯川:①家富轻财,才四十岁就将家财、奴仆尽散,不求物质享受;②平时不与俗人来往,却厚待故人之子;③在雪停酒酣之际,让十四五岁少年赋诗言志;④善观人,一语言中杨士奇的未来;⑤对比追求功名的陈孟洁,刘伯川更加赞赏和看好不畏严寒,有寻梅之志的杨士奇,视之为大器。
17、B E
18、文本一第①段的画线句将“没有职业的懒人”比喻成“蛀米虫、盗贼”,证明没有职业、不劳作的人是要被谴责的,从而论证“有业”的必要;文本二第④段的画线句分别将“敬业又精业的人”“不敬业又不精业的人”比喻为“抢手货”“处理品”,从正反两种情况证明敬业、精业的重要性。两文的画线句都使用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更形象具体地形容被比喻对象的特点,鲜明地表达作者的论述态度。
19、下示例一:材料一所写梅兰芳苦练眼功的例子,与第③段“敬业不易,精业更难”的观点,及邓亚萍刻苦训练取得成功的事例契合,所以选材料一作论据更合适。
示例二:材料二所写为火箭焊接心脏的高凤林的事例,其勤奋刻苦达到技艺巅峰的工匠精神,与前文的观点及事例比较一致,而且从两个事例的时间角度,年代接近,贴合读者生活,所以选材料二作论据更合适。
20.“折叠”是耐心的坚持。
21.举例论证。列举红军长征史上“四渡赤水”这一具体战例,用看似弯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最佳路径的结论,证明了“‘折叠’是智慧的迂回”的正确性,从而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22.要有智慧的迂回,有生动的重复,有耐心的坚持,有“折磨”的叠加。
23.①具体表现了当时环境的阴寒。②烘托了“我”悲凉的心情。③为下文阿姨送“我”奶茶的叙事做铺垫(或与下文老妇人给“我”奶茶,让“我”感到温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4.第一次流泪是因为“我”内心感到委屈。第二次流泪是被老妇人的关心所感动,同时也是在发泄内心的委屈和痛苦。第三次流泪是被老妇人的真诚关心所打动。第四次流泪是为老妇人的去世感到难过,觉得难以回报老妇人。
25.含义:老妇人的一杯热茶温暖了“我”的身体,给了“我”精神上的鼓舞。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暖意和热流比作血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感受到的温暖越来越强烈的过程,表现了老妇人对“我”的影响之大。
26、充满爱心、乐观坚强。老妇人见一个陌生的姑娘独自哭泣,就送来一杯奶茶,想用奶茶来温暖她寒冷的心,说明老妇人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儿媳生病,儿子下岗,她就卖奶茶来补贴家用,可知她是一个坚强乐观的人。
27.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