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31 17:5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同步练习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某质点的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6 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在6~10 s内,质点处于静止状态
C.在4 s末,质点向相反方向运动
D.在t=12 s末,质点的加速度为-1 m/s2
2、(双选)一辆汽车做匀加速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初速度为6 m/s,经过28 m后速度增加到8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段运动时间为4 s
B.这段运动的加速度是3.5 m/s2
C.自计时开始,2 s末的速度是7 m/s
D.从开始计时起,经过14 m处的速度为7 m/s
3、如图所示,有一根长L=5 m的铁链悬挂在某楼顶上,楼中有一窗口,窗口上沿离铁链的悬点H=25 m.当铁链从静止开始下落后始终保持竖直,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   )
A.铁链的下端A下落到窗口的上沿B时,铁链的速度大小为20 m/s
B.若铁链经过整个窗口用了t=0.3 s的时间,窗口的高度h为0.45 m
C.若升高悬点的高度,铁链经过整个窗口所用时间变长
D.若升高悬点的高度,铁链经过整个窗口所用时间变短
4、(双选)在冰壶世锦赛上中国女子冰壶队夺得世界冠军,如图所示,一冰壶以速度v垂直进入两个相同的矩形区域做匀减速运动,且刚要离开第二个矩形区域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冰壶依次进入每个矩形区域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个矩形区域所用的时间之比分别是(设冰壶可看成质点)(  )
A.v1:v2=2:1 B.v1:v2=:1
C.t1:t2=1: D.t1:t2=(-1) :1
5、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
A.在t=2 s时,该质点的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2~4 s内该质点的位移是24 m
C.在0~2 s内该质点的位移是6 m
D.在4~6 s内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3 m/s2
6、(双选)物体甲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和物体乙的v t图像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甲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B.甲在整个t=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C.乙在整个t=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乙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平均速率为1 m/s
7、(双选)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下列v-t和s-t图像描述了五条相同的龙舟从同一起点线同时出发、沿长直河道划向同一终点线的运动全过程,其中能反映龙舟甲与其他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的有(  )
8、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为6 m/s,第2 s末的速度为8 m/s,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为2 m/s2 B.任何1 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都为2 m/s
C.物体的初速度为3 m/s D.第1.5 s末物体的速度为7 m/s
9、(双选)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10、对于从苹果树上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的树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的下落都可以看成是自由落体
B.树叶的下落不能看成自由落体
C.苹果下落可以近似地看成自由落体
D.假如没有空气,它们会同时落地
11、(双选)用相同材料做成的A、B两木块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2:3,它们以相同的加速度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沿直线滑行直至停止,则它们滑行的(  )
A.时间之比为1:1 B.时间之比为2:3
C.距离之比为4:9 D.距离之比为2:3
12、(双选)位移传感器由发射器A和接收器B组成,发射器A能够发射红外线和超声波信号。将发射器固定在小车上,接收器固定在地面上。小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的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此后每间隔10 s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已知接收器接收到第一个红外线脉冲和第一个超声波脉冲的时差为1.25 s,接收第二个红外线脉冲和第二个超声波脉冲的时差为1 s。已知发射器A和接收器B均视为质点,不计红外线传播的时间,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 m/s,则(  )
A.小车远离接收器
B.小车靠近接收器
C.AB起始相距425 m
D.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8.5m/s2
13、如图所示为四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那么由图象可以看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
14、(双选)如图所示,汽车以10 m/s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 m处时,绿灯还有3 s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可能是(   )
15、如图分别表示运动物体的位移x、速度v、加速度a、所受合外力F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其中符合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图像是(  )
二、填空与实验题。
16、图示纸带记录的为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车的运动情况,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 s,则:(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
(2)D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3)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4)若电源实际频率高于50 Hz,计算时仍按照50 Hz计算,则加速度大小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7、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中,甲同学负责释放金属小球,乙同学负责在小球自由下落的时候拍照.已知相机每间隔0.1 s拍1幅照片.
(1)若要从拍得的照片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在此实验中还必须使用的器材是_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米尺 B.秒表 C.光电门 D.天平
(2)简述你选择的器材在本实验中的使用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两同学由连续3幅照片上小球的位置a、b和c得到ab=24.5 cm、ac=58.7 cm,则该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
18、灵活起降的飞机是航母主要攻击力之一。据港媒介绍,第二艘国产航空母舰将使用世界最先进的飞机弹射系统。飞机弹射系统可以缩减战机起跑的位移。假设弹射系统对航母舰载机作用了0.2 s时间后,可以使飞机达到一定的初速度v0,然后飞机在甲板上起跑,加速度为2 m/s2,经过10 s达到起飞速度v1=
50 m/s的要求。
(1)飞机离开弹射系统瞬间的速度是多少
(2)弹射系统对飞机提供的加速度是多少
19、根据我国机动车运行安全的技术标准,一辆质量在3.5 t~12 t的大型汽车,如行驶速度为30 km/h,其制动距离必须在8.0 m以内,则该车的制动系统产生的加速度至少是多大?若该车制动加速度不变,当它以60 km/h的速度行驶时,它的制动距离为多少米?
(注:制动距离是指机动车在一定的初速度下紧急制动时至机动车停止时驶过的距离.)
20、一定质量的小球自t=0时刻从水平地面上方某处自由下落,小球与地面碰后反向弹回,不计空气阻力,也不计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小球距地面的高度h与运动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取g=10 m/s2。求:
(1)小球与地面碰撞前的最大速度;
(2)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的最大速度;
(3)小球在4~5 s内走过的路程。
21、一般司机的刹车反应时间为0.5s,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严禁酒后驾驶,在某次试验中,一名志愿者酒后驾车以v0=72 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平直道路上匀速行驶,从志愿者发现紧急情况到汽车最终停下的过程中,汽车行驶了41 m,志愿者踩下刹车后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长度为25 m,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1)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及所用时间为多少?
(2)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是多少?
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同步练习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某质点的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6 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在6~10 s内,质点处于静止状态
C.在4 s末,质点向相反方向运动
D.在t=12 s末,质点的加速度为-1 m/s2
【答案】D
2、(双选)一辆汽车做匀加速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初速度为6 m/s,经过28 m后速度增加到8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段运动时间为4 s
B.这段运动的加速度是3.5 m/s2
C.自计时开始,2 s末的速度是7 m/s
D.从开始计时起,经过14 m处的速度为7 m/s
【答案】AC
3、如图所示,有一根长L=5 m的铁链悬挂在某楼顶上,楼中有一窗口,窗口上沿离铁链的悬点H=25 m.当铁链从静止开始下落后始终保持竖直,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   )
A.铁链的下端A下落到窗口的上沿B时,铁链的速度大小为20 m/s
B.若铁链经过整个窗口用了t=0.3 s的时间,窗口的高度h为0.45 m
C.若升高悬点的高度,铁链经过整个窗口所用时间变长
D.若升高悬点的高度,铁链经过整个窗口所用时间变短
【答案】AD
4、(双选)在冰壶世锦赛上中国女子冰壶队夺得世界冠军,如图所示,一冰壶以速度v垂直进入两个相同的矩形区域做匀减速运动,且刚要离开第二个矩形区域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冰壶依次进入每个矩形区域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个矩形区域所用的时间之比分别是(设冰壶可看成质点)(  )
A.v1:v2=2:1 B.v1:v2=:1
C.t1:t2=1: D.t1:t2=(-1) :1
【答案】BD
5、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
A.在t=2 s时,该质点的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2~4 s内该质点的位移是24 m
C.在0~2 s内该质点的位移是6 m
D.在4~6 s内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3 m/s2
【答案】D
6、(双选)物体甲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和物体乙的v t图像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甲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B.甲在整个t=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C.乙在整个t=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乙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平均速率为1 m/s
【答案】AC 
7、(双选)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下列v-t和s-t图像描述了五条相同的龙舟从同一起点线同时出发、沿长直河道划向同一终点线的运动全过程,其中能反映龙舟甲与其他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的有(  )
【答案】BD
8、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为6 m/s,第2 s末的速度为8 m/s,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为2 m/s2 B.任何1 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都为2 m/s
C.物体的初速度为3 m/s D.第1.5 s末物体的速度为7 m/s
【答案】C
9、(双选)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BD
10、对于从苹果树上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的树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的下落都可以看成是自由落体
B.树叶的下落不能看成自由落体
C.苹果下落可以近似地看成自由落体
D.假如没有空气,它们会同时落地
【答案】A
11、(双选)用相同材料做成的A、B两木块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2:3,它们以相同的加速度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沿直线滑行直至停止,则它们滑行的(  )
A.时间之比为1:1 B.时间之比为2:3
C.距离之比为4:9 D.距离之比为2:3
【答案】BC
12、(双选)位移传感器由发射器A和接收器B组成,发射器A能够发射红外线和超声波信号。将发射器固定在小车上,接收器固定在地面上。小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的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此后每间隔10 s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已知接收器接收到第一个红外线脉冲和第一个超声波脉冲的时差为1.25 s,接收第二个红外线脉冲和第二个超声波脉冲的时差为1 s。已知发射器A和接收器B均视为质点,不计红外线传播的时间,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 m/s,则(  )
A.小车远离接收器
B.小车靠近接收器
C.AB起始相距425 m
D.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8.5m/s2
【答案】BC
13、如图所示为四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那么由图象可以看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
【答案】C
14、(双选)如图所示,汽车以10 m/s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 m处时,绿灯还有3 s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可能是(   )
【答案】BC
15、如图分别表示运动物体的位移x、速度v、加速度a、所受合外力F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其中符合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图像是(  )
【答案】D
二、填空与实验题。
16、图示纸带记录的为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车的运动情况,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 s,则:(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
(2)D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3)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4)若电源实际频率高于50 Hz,计算时仍按照50 Hz计算,则加速度大小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A、C  (2)0.34  (3)0.40  (4)偏小
17、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中,甲同学负责释放金属小球,乙同学负责在小球自由下落的时候拍照.已知相机每间隔0.1 s拍1幅照片.
(1)若要从拍得的照片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在此实验中还必须使用的器材是_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米尺 B.秒表 C.光电门 D.天平
(2)简述你选择的器材在本实验中的使用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两同学由连续3幅照片上小球的位置a、b和c得到ab=24.5 cm、ac=58.7 cm,则该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1)A  (2)将米尺竖直放置,使小球下落时尽量靠近米尺  (3)9.7
三、计算题。
18、灵活起降的飞机是航母主要攻击力之一。据港媒介绍,第二艘国产航空母舰将使用世界最先进的飞机弹射系统。飞机弹射系统可以缩减战机起跑的位移。假设弹射系统对航母舰载机作用了0.2 s时间后,可以使飞机达到一定的初速度v0,然后飞机在甲板上起跑,加速度为2 m/s2,经过10 s达到起飞速度v1=
50 m/s的要求。
(1)飞机离开弹射系统瞬间的速度是多少
(2)弹射系统对飞机提供的加速度是多少
【答案】 (1)30 m/s  (2)150 m/s2
【解析】(1)离开弹射系统瞬间的速度是v0,
由v=v0+at,
解得:v0=30 m/s
(2)弹射系统对飞机提供的加速度:
a== m/s2=150 m/s2
19、根据我国机动车运行安全的技术标准,一辆质量在3.5 t~12 t的大型汽车,如行驶速度为30 km/h,其制动距离必须在8.0 m以内,则该车的制动系统产生的加速度至少是多大?若该车制动加速度不变,当它以60 km/h的速度行驶时,它的制动距离为多少米?
(注:制动距离是指机动车在一定的初速度下紧急制动时至机动车停止时驶过的距离.)
【答案】4.34 m/s2 32 m
【解析】汽车的初速度v0=30 km/h= m/s,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2-v=2ax可知加速度a== m/s2≈-4.34 m/s2,“-”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当行驶速度v1=60 km/h= m/s时,制动距离x1== m≈32 m.
20、一定质量的小球自t=0时刻从水平地面上方某处自由下落,小球与地面碰后反向弹回,不计空气阻力,也不计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小球距地面的高度h与运动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取g=10 m/s2。求:
(1)小球与地面碰撞前的最大速度;
(2)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的最大速度;
(3)小球在4~5 s内走过的路程。
【答案】(1)20 m/s (2)10 m/s  (3)2.5 m
【解析】(1)由图像可得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前释放高度h=20 m,则可得第一次落地时速度为v0==20 m/s;
(2)由图像可知第一次碰撞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5 m,可得第一次碰撞后的速度为v==10 m/s;
(3)由图像可知小球在第5 s内刚好与地面第二次撞击后在空中运动时间为1 s,所以有h″=gt2=×10×0.52 m=1.25 m,则在第5 s内小球走过的路程为
s=2h″=2.5 m。
21、一般司机的刹车反应时间为0.5s,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严禁酒后驾驶,在某次试验中,一名志愿者酒后驾车以v0=72 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平直道路上匀速行驶,从志愿者发现紧急情况到汽车最终停下的过程中,汽车行驶了41 m,志愿者踩下刹车后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长度为25 m,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1)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及所用时间为多少?
(2)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是多少?
【答案】(1)8 m/s2  2.5s  (2)0.8s
【详解】(1)根据v2=v+2ax
可得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 m/s2=-8 m/s2,用时间t== s=2.5s
(2)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是t′== s=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