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课内外阅读理解 提升练 2025-2026学年
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上册
一、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①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②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国明国。他们把国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就就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因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资料】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有“万圆之圆”之称。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屡有修缮(shàn)扩建,共用时150多年。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粗略统计,被掠夺的文物数量约有150万件。
1.假如你要在《朗读者》节目上朗读《圆明园的毁灭》(节选),你不会采用下列朗读提示中的哪一项?( )
A.朗读选文第①段时语气应自然、从容,体现自豪赞叹之情。
B.朗读选文第②段时语速稍慢,应带着对这段历史的悲愤之感。
C.朗读选文①②段时语气语速不变,体现连贯自然之感。
D.朗读选文①②段时语速语气应有变化,体现情感的起伏变化。
2.你想向别人介绍圆明园建筑宏伟这个特点,资料中哪个信息对你没有帮助?( )
A.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
B.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
C.圆明园建成以及修缮扩建,用时150多年。
D.被掠夺的文物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
3.借助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可以更好地读懂选文,请填写表格进行整理。
辉煌 毁灭
建筑宏伟,文物珍贵 统统掠走, 。
化成灰烬仅用半个月
4.结合资料,通过整理,我明白了作者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辉煌是为了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红日____,其道大光。河出伏流,____。潜龙腾渊,____。乳虎啸谷,百兽____。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____,而矞皇皇。干将发硎,____。天戴其苍,____。纵有千古,____。____,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知识链接:少年或青年的命运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几百年来,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整个时代更加接近这个梦想的实现,当今的少年生逢其时,赶上了这样一个好时代,就更要为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梦想而努力奋斗。 ——从《少年中国说》看中国梦
5.请将文中的内容填写完整。
6.请将下面词句与其象征义连起来。
少年中国突然崛起 少年中国的冲天气势 少年中国的美好未来 少年中国奋发有为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作者选择这些事物来形容自己心目中的“少年中国”,是因为这些喻体都有新生的
活力、进取的志向和不可抵挡的强盛之力。
②这一段主要回答了“少年中国的前程如何”的问题,作者没有进行写实的描绘。
③本段直抒胸臆,强调了强国富民的责任全在少年。
8.学完课文,小明说:“振兴中华让那些学习好的去,与我无关。”你是否赞同他的
说法,为什么?
9.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后来被改编成歌曲、下面是其中一部分歌词、根据大意选择填空。
A.万丈光 B.少年旺 C.万里长 D.放栋梁 E.我去闯
少年自有 心似骄阳 千难万挡 今朝唯我少年郎
天高海阔 华夏少年意气扬 发愤图强 不负年少
阅读《小岛》片段,完成练习。
一天,两天,一个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的余晖中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出现。
又是一个傍晚,一位瘦瘦的军人来到修鞋摊旁,说:“一个多月前,是不是有位大个子军人来这儿修过一只皮鞋 ”“啊……对呀。”“要付多少钱 ”小鞋匠略一沉思,说:“修鞋费一块五,外加一个月的保管费五毛,一共两块钱。”军人把两块钱递给他,小鞋匠收好钱后,问:“大个子怎么没来 ”“他……上前线去了。”说完,军人转身就走。
“哎,”小鞋匠提起那只鞋,赶忙喊道,“鞋子,鞋!”军人止住了脚步,用____的声音对小鞋匠说:“用不着了,他的双腿,已经在前线医院里……他特意来信嘱咐我把钱送给你,谢谢你了!”说完,军人迈开大步走了。
10.故事常因为其中有着出人意料的情节而吸引人。请写出文中两处出乎你意料的情节。
情节一: 情节二:
11.下列词语填入文中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
A.轻快 B.高亢 C.亲切 D.低沉
12.“用不着了,他的双腿,已经在前线医院里……”中“他”指的是 ,文中虽然没有对“他”进行描写,但通过 和 的对话,写出了“他” 的精神品质。
二、课外阅读迁移
鲜血换来的升旗仪式
同学们,每当你们庄严地敬礼,在国歌声中凝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你们是否知道:在一座孤岛上,曾经有56名烈士用宝贵的生命,有109名战士用青春热血换来一次仅90分钟的升旗。
1952年,美国侵略军在济州岛修建了集中营,这里关押着六千多名中国志愿军战俘。这六千多名中华儿女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因为负伤、疾病或饥饿,失去战斗能力而被美军俘虏的。
集中营的美军对这里的难友们进行了疯狂迫害。忠诚于祖国的炎黄子孙在敌人的淫威面前誓死不屈,他们决定:在10月1日红日升出海面的时候,在集中营里同时升起十面五星红旗。
9月30日夜,在狂风暴雨掩护下,难友们分外忙碌。他们把军用雨布蒙在烧得滚烫的油桶上,烤化雨布上的胶,再把胶刮掉、擦净,这样军用雨布就变成了一块块白色绸布。他们再用红药水把绸布染红,做成一面面红旗。又用奎宁溶液染黄绸布,把它剪成五角星。在帐篷里昏暗的灯光下,难友们围成一圈,把五星缝在红旗上。一针一线一滴泪,针针线线连着心,缝进中华儿女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另一些难友用帐篷的支架做成10根15米长的旗杆,还挖好了10个3米深的坑,把旗杆埋牢。护旗敢死队员披着御寒用的破军毯,围坐在10根旗杆四周,彻夜守卫着,防止敌人破坏。
10月1日的黎明到了,这是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周年的日子。狂风暴雨已经停息,绚丽的朝霞像是节日里的盛装和彩色的花束。六千多名中华儿女早已分别站立在10根旗杆下,脸上闪着晶莹的泪花,他们面向北京的方向,高唱起了国歌。在国歌声中,十面光彩夺目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呀!
看守集中营的敌人像潮水般涌来,敌人的坦克也隆隆地开过来,直升机在难友们的头上盘旋。他们狂叫着:“降旗!降旗!”回答敌人的是六千多双仇恨的眼睛,是更激越的歌声。敌人向难友们扔出了大批毒气弹。敢死队员用事先准备好的石头、石灰包还击敌人,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四次进攻。
砰、砰、砰……敌人瞄准护旗敢死队员开枪了。这悲壮的时刻,勇士们倒下之前喊出了生命最强音:“祖国万岁! ”眼看敌人包围了旗杆,两名中弹的敢死队员不顾受伤,迅速降下国旗,把国旗烧成了灰烬,然后,他俩含笑倒下。他们不能让国旗落到敌人手中,不能让国旗受辱。
祖国呀,您看见了吗 在孤立无依的小岛上,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在直冲九霄的悲壮歌声和呼号的伴奏下,在血肉的搏斗中,您光荣的象征———十面光辉灿烂的五星红旗,整整飘扬了90分钟! 这是六千多名可爱的英雄儿女献给您的爱心和一片忠诚。
1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这次升旗仪式的时间是 年 月 日,地点在 ,参加人员是 ,升旗仪式历时 分钟,表现了这些英雄儿女们 。
14.为了这次升旗,难友们做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分条写一写。
① ;
② ;
③ 。
15.敢死队员降下国旗,把国旗烧成灰烬是因为 。
16.敌人是怎样疯狂而又凶残地阻止这次升旗仪式的
忧国与爱国(节选)
梁启超
有忧国者,有爱国者。爱国者语忧国者曰:“汝曷为①好言国民之所短?”曰:“吾唯
忧之之故!”忧国者语爱国者曰:“汝曷为好言国民之所长?”曰:“吾唯爱之之故!”忧国之言,使人作愤激之气;爱国之言,使人厉进取之心,此其所长也。忧国之言,使人堕颓②放之志;爱国之言,使人生保守思想,此其所短也。今天下之可忧者,莫中国若③;天下之可爱者,亦莫中国若。吾愈益④忧之,则愈益爱之;愈益爱之,则愈益忧之。既欲哭之,又欲歌之。吾哭矣,谁与踊者? 吾歌矣,谁与和者?
【注释】①曷为:为何,为什么。②堕颓(tuí):堕落颓废。③莫中国若:莫过于中国。④愈益:更加。
17.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汝曷为好言国民之所短 短:
②吾唯忧之之故 唯:
③吾唯爱之之故 故:
1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愈益爱之,则愈益忧之。
19.阅读选文,谈谈其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英雄赞歌
①1952年10月,副指导员赵先有坚守的67高地遭到敌军的猛烈进攻。伴随着大炮的轰鸣,阵地上已是一片火海。赵先有面对阵地上仅有的3名战士,坚定地说:“同志们,我们要坚决守住阵地,人在阵地在,决不后退一步!”战士们热血沸腾,在赵先有的指挥下,顽强地击退敌人的一次次进攻。
②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腾起滚滚黑烟。赵先有冒着浓烟,冒着烈火,一会儿跳进战壕,一会儿匍匐前进。他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当通信员刘顺武与团长张振川取得联系后,赵先有马上报告敌军位置,为我方的炮兵准确地指示目标。他愤怒地注视着不断冲向阵地的敌人,大喊:“开炮!”我军的大炮怒吼着,炮弹像雨点般落下,敌人发起的多次冲锋被击退。
③战斗中,两名战士不幸牺牲,赵先有也多处受伤,双目失明,腿不能行。他顾不上自己的伤势,让刘顺武继续用步话机报告敌人的位置,指挥炮兵向敌人开炮。
④近了,更近了! 一波又一波的敌人从四面八方涌来,很快将二人包围。情况紧急。赵先有对着步话机大声请求:“敌人已上我阵地,炮兵直接向我阵地开始!”
⑤自己的同志正和敌人混战在一起,我们的炮兵怎能再向阵地开炮? 危急时刻,团长张振川又听到步话机里传来起先有嘶哑却坚定的声音:“团长,敌人上来啦,开炮打吧!”不久,步话机里传来一阵急促的手榴弹响声、冲锋枪响声……阵地一片寂静。赵先有、刘顺武壮烈牺牲了。
⑥团长张振川心如刀割一般,他攥紧拳头,命令道:“老陈! 开炮! 狠狠地打!”霎时间,地声震耳欲聋,增援的战士赶到了。他们勇猛地冲上阵地,消灭了敌人。
⑦赵先有、黄继光、邱少云……元数英雄儿女将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
⑧“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无数先烈用热血和生命谱写的英雄赞歌,在中华大地代代传唱!
20.概括赵先有的主要事迹。
21.读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
A.具体写出赵先有战斗的场面,强调他身手敏捷的特点。
B.强调战斗环境艰苦,突出赵先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C.表现战场浓烟滚滚、火势迅猛的样子,突显战斗环境的艰苦。
D.写出面对残酷的战斗环境,赵先有手足无措的样子。
22.“开炮”一词多次出现,联系上下文,从表达的情感方面,写出自己的体会。
段落 关键语句 体会
第②段 他愤怒地注视着不断冲向阵地的敌 人,大喊:“开炮!”
第④段 情况紧急,赵先有对着步话机大声请求。 “敌人已上我阵地,炮兵直接向我阵地开炮!”
第⑥段 团长张振川心如刀割一般,他攥紧拳 头,命令道:“老陈! 开炮! 狠狠地打!” 表达了对敌人的仇恨和要为牺牲的同志报仇的决心
23.阅读第⑧段,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4.某媒体发起了“清明给英烈写句话”话题,呼吁人们“给英烈写句话,告诉他们,我们从没忘记他们的牺牲、奉献”。请你也参与进来,可以写给赵先有,也可以写给其他烈士。
答案
1.C
2.D
3.毁灭;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任意破坏、毁掉辉煌: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建造及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有“万园之园”之称
4.与圆明园的毁灭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现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初升;一泻汪洋;鳞爪飞扬;震惶;初胎;有作其芒;地履其黄;横有八荒;前途似海
6.少年中国突然崛起——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少年中国的冲天气势——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少年中国的美好未来——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少年中国奋发有为——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7.错误;正确;错误
8.不赞同。理由:振兴中华,匹夫有责。生在这个时代,脚踩这片土地,每一个人都必须担负起复兴中华的时代重任,只有所有人共同朝一个目标努力,我们才能走向复兴。
9.B;A;E;C;D
10.来付钱的不是修鞋的人
11.D
12.大个子军人;瘦瘦的军人;小鞋匠;为国献身、诚实守信
13.1952;10;1;济州岛集中营;六千多名中国志愿军战士;90;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与热爱
14.用军用雨布做成一面面五星红旗;用帐篷的支架做成旗杆并挖坑埋牢;护旗敢死队员彻夜守卫旗杆,防止敌人破坏
15.他们不能让国旗落入敌人手中,不能让国旗受辱
16.敌人像潮水般涌来,还开来坦克、直升机,狂叫着“降旗”,向难友们扔出大批毒气弹,还向护旗敢死队员开枪。
17.不足、缺点;只是;原因、缘故
18.(我)更加爱它,就更加为它忧虑。
19.表达了作者的忧国、爱国之情。
20.赵先有指挥战士们战斗,给炮兵准确地指示目标,情况紧急时请求炮兵向自己开炮,最后壮烈牺牲了。
21.B
22.表达了对敌人的仇恨;表达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决心
23.我体会到了作者对英雄的赞美之情。
24.杨靖宇在冰天雪地、没有粮食的情况下,孤身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