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课件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课件5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9-14 09:2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5张PPT。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 气候复杂多样1、运用地图记住中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2、记住中国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3、熟记中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范围。 原因1: 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越50个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差异很大。(纬度因素是主要原因) 原因2: 我国深受季风气候影响,冬季风达到南方时力量大大减弱。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我国冬季气温的特点: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黑龙江省海南省气温最高28℃8℃气温最低16℃地势高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小,全国普遍高温。(1)7月漠河气温为 ℃,海南岛为 ℃,两地温差不大。
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
(2)图中显示,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主要在 (地形区),
气温约为 ℃。这里出现低温的原因是 。
1628南北温差小,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8海拔高 我国的温度带查看P34阅读和图2-24,
思考:
1.我国习惯上划分几个温度带?
2.各温度带是如何分布的?
3.温度带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
4.各温度带的作物熟制如何?
5.各温度带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
6.我们学校所在地属于哪个温度带?
有哪些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如何?
秦岭-淮河一线温度带—— 以各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
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
划分的地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 我国的温度带东南沿海西北内陆降水分布特点地区分布特点:东南沿海降水多,西北内陆降水少。时间分布特点: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 我国的干湿地区: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查看P37正文和P37图2-27,
思考:
1.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
2.我国划分为几种干湿地区?
3.各干湿地区是如何分布的?
4.各干湿地区的植被有何
不同?
5.我们学校所在地属于干
湿地区?
6.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在图2-27中找出不同干湿地区
的分界线。看一看,它们与哪些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秦岭-淮河一线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找出不同干湿地区的分界线,看看它们与哪些降水量线大致一致?大致与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线一致我国的干湿地区我国年降水分布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800mm年等降水量线400年mm等降水量线°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青藏高原垂直气候灌木草原苔原冰原气候复杂多样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什么我国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因为我国位于大陆的东岸连线长江三角洲内蒙古高原海南岛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羊毛香蕉水稻我国冬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都在北方吗?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不在北方,而是在青藏高原。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月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年等降水量
线经过的地方, 与 的分界线,
与 的分界线0℃800毫米亚热带暖温带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二课时 季风气候显著 1、了解中国季风气候的成因;知道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记住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了解中国锋面雨带的推
移规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受季风支配地区的气候。想一想降水是夏季风带来的,还是冬季风带来的?季风: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而有规律改变的风。陆地(蒙古、西伯利亚)偏北风(陆地吹向海洋)寒冷、干燥海洋(太平洋、印度洋)偏南风(海洋吹向陆地)温暖、湿润1.冬、夏季风的特点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 向 逐渐递减,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 季,冬季降水不足全年的10%。东南沿海西北内陆夏季风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降雨的类型——锋面雨四月南部沿海地区进入雨季四月2.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季风 气 候显 著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连绵六月季风 气 候显 著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特殊天气)2.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梅雨伏 旱雨带移到华北、东北地区季风 气 候显 著七、八月2.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雨带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九月季风 气 候显 著2.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季风 气 候显 著十月2.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南部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东北东部地区雨带推移早锋面雨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读图观察●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玉门关3.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临地球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由于海陆性质的巨大差异,冬季亚洲大陆北部成为冷空气的聚集地,气压高,冷空气自高压中心区向四周辐散;夏季陆地增温迅速,气压低,而海洋气压相对较高,暖湿空气从海洋吹向大陆。 季风气候对中国的影响
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因此我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限,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但夏季降水多,易发生洪涝,而其他季节降水少,易造成干旱。在冬、夏季风强弱反常时,会导致降水波动大和热量条件的不稳定,从而带来旱涝灾害和夏季低温、冬春季寒潮,常使工农业生产乃至人们的生活遭受损害。 BAB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 多特殊天气
熟悉中国特殊的天气类型、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会分析中国旱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及多发地区。寒潮台风梅雨沙尘暴寒潮:(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除外)农作物遭受冻害断绝饲料来源,牲畜受冻引起沙尘暴,刮走细土,损耗土壤肥力。寒潮的危害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连绵梅雨霉雨夏初,江淮地区常常 。这时正值梅子成熟的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 ”。由于下雨时间长,空气湿度大,致使百物生霉,因而又有“ ”之名。
来得过早,雨期过长,雨量过大,会造成洪涝、低温,影响夏秋农业收成;来得太晚,雨期过短,雨量过小,甚至“空梅”,会造成干旱,影响夏种春播作物的生长。 梅雨来临的早迟、持续时间的长短、雨量的多少都会影响生产,这是为什么呢? 台风是极其猛烈的热带气旋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哪些地区? 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东南部省区。台风过境时通常会出现狂风暴雨山洪暴发,破坏建筑物,
损害庄稼造成翻船事故也可缓解当地的旱情,如缓解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沙尘暴 2003年3月14日在阿拉善(内蒙古自治区的最西部)形成的沙尘暴 3月15日下午沙尘飞至北京,持续时间达49小时,分布高度为3500米左右。 此次沙尘暴北京总降尘量高达3万吨,相当于人均2公斤。沙尘暴中的北大校园 护卫京津的绿色长城——三北防护林洪涝是我国发生最频繁、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洪涝是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洪涝多出现在夏、秋季节。干旱农田龟裂玉米枯死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1、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我国气候资源一大优势的是( )
A.雨热同期 B.春寒干燥 C.冬季严寒 D.秋季多风沙
2、每年自然灾害对我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其中危害最大的气候灾害是( )
A.水旱灾害 B.寒潮 C.地震 D.台风
3、夏秋季节,危及闽、浙、台、粤、琼沿海一带的主要灾害天气是( )
A.伏旱 B.寒潮 C.霜冻 D.台风
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