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模拟试题
2025-2026学年上学期生物高二年级人教版(2019)
一、单选题
1.反射活动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关于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内聚集了大量神经细胞,形成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
B.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
C.自主神经系统属于脊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D.神经是由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一层包膜构成的
2.人们剧烈运动后通常大汗淋漓,此时体内体温调节行为应该是( )
A.皮肤血管舒张 B.甲状腺素分泌增加
C.汗液分泌减少 D.立毛肌收缩
3.食物进入胃会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引起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由胃进入小肠的食物和盐酸会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也能引起胰腺的分泌。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胰腺细胞上既有神经递质的受体,又有促胰液素的受体
B.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以不通过神经中枢传到胰腺
C.胰腺细胞分泌消化酶的过程体现了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特点
D.促胰液素可以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促进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
4.某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两种重要激素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激素X可能是脱落酸
B.X与赤霉素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C.种子从休眠到萌发的过程中激素含量呈动态变化
D.种子从休眠到萌发的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增加
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呼吸酶、神经递质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只与无机盐离子的含量有关
C.长期营养不良,血红蛋白减少,会引起组织水肿
D.细胞不仅依赖内环境,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6.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细菌、病毒等入侵机体的病原体
②树突状细胞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淋巴细胞不能呈递抗原
③辅助性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而不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④体液免疫可产生记忆B细胞,细胞免疫可产生记忆T细胞
⑤某些致病细菌感染人体既可引发体液免疫又可引发细胞免疫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7.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合成部位的生长素含量往往低于积累部位的生长素含量
B.植物茎尖细胞可以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C.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D.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与光照有关
8.2024年巴黎奥运会射击混合团体10米气步枪赛中,中国运动员黄雨婷和盛李豪屏住呼吸,瞄准射击,子弹准确击中靶心,获得本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下列关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的生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瞄准、射击等身体运动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受意识控制
B.中枢神经系统能调控躯体运动,不能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
C.发号指令通过完整的反射弧后,在大脑皮层形成信息指令
D.射击运动员屏住呼吸准备射击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
9.动物接受抗原刺激会引发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4组进行实验,处理见下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小鼠分组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初次注射抗原 抗原A 抗原B
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
再次注射抗原 抗原A 抗原B 抗原A 抗原B
A.再次注射抗原后,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免疫应答的是甲组和乙组
B.可通过检测小鼠是否产生相应抗体来判断小鼠是否发生免疫应答
C.甲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A,一段时间后取血清,加入抗原A后会出现沉淀
D.若抗原A和抗原B能使小鼠发生过敏反应,则甲组和丁组会出现过敏症状
10.有机体的脂肪组织既受神经支配,同时也参与调节能量代谢。神经肽Y (NPY)及其在脂肪细胞上相应受体( Npy4r)信号通路可促进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同时,脂肪组织分泌的肥胖因子(瘦素、脂联素等)也参与能量代谢调节。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Npy4r全身敲除小鼠 食欲正常 体重减少堆积 脂肪减少, 高代谢率
ob/ob小鼠 食欲大增 体重剧增 有严重的肥胖特征,代谢速率减慢
ob/ob小鼠+Npy4r全身敲除
(注: ob/ob 瘦素基因纯合突变小鼠,瘦素合成缺失。)
A.瘦素除有降低食欲的作用外,还可能有抑制NPY合成的作用
B.在脂肪组织细胞上可能还有其他NPY受体
C.由脂肪组织分泌瘦素调节能量代谢的过程,属于典型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D.在脂肪代谢方面,瘦素与胰岛素相抗衡,NPY与胰岛素是协同作用
11.研究发现干旱可诱导脱落酸(ABA)含量增加,N是合成ABA的关键酶,该过程还可能与一种短肽C有关。研究者分别测定了野生型和C基因缺失突变体的拟南芥在干旱处理后的N基因表达量和ABA含量,结果如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干旱条件下,N基因的表达量增加,促进ABA合成
B.干旱条件下,ABA含量增加,促进气孔关闭
C.干旱条件下,C通过抑制N基因的表达影响ABA含量
D.植物对干旱条件的适应是基因适时选择性表达调控的结果
12.“酸碱体质理论”曾在国外甚嚣尘上。该理论的主要意思是:①人的体质有酸性和碱性之分,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②人若想健康,应多摄入碱性食物,请根据所学内环境稳态的知识,选择下列表述正确的组合是( )
①正常人血浆pH近中性,为7.35-7.45之间
②当人进行剧烈运动,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浆,会使血浆pH明显降低
③人体内存在很多缓冲对,其中最重要的是/H2CO3,其次还有
④酸碱体质理论可信,日常要多喝弱碱性水以保持碱性体质
⑤酸碱体质理论不可信,食物虽有酸性碱性之分,但普通食物一般不会引起内环境酸碱度改变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13.一系列间隔很短的单个强刺激会使肌肉发生的各单收缩融合起来,甚至变成一次更大的收缩。每次动作电位之后肌肉出现一次完整的收缩和舒张过程称为单收缩。若肌肉收缩波的波峰仍可分辨,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若各收缩波完全融合,不能分辨,表示肌肉维持稳定的收缩状态,称为完全强直收缩。产生完全强直收缩所需要的最低刺激频率,称为临界融合频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肌肉兴奋和肌肉收缩是不同步的
B.临界融合频率在22.5~33.5次/s之间
C.不同刺激频率下,动作电位的叠加导致肌肉收缩波融合
D.肌肉的收缩,可受到神经递质释放量的影响
14.海葵毒素(ATX)能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对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科学家利用枪乌贼神经元进行实验,探究海葵毒素对兴奋传递的影响。图1是用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并测得的动作电位峰值(mV),图2是0.5 ms后测得的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峰值(mV)结果,曲线Ⅰ是未加海葵毒素(对照),曲线Ⅱ、Ⅲ、Ⅳ分别是枪乌贼神经元浸润在海葵毒素中5min后、10min后、15min后的测量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海葵毒素处理15min后,刺激枪乌贼神经元后不会引起突触后膜Na+内流
B.持续增大微电极刺激强度,则突触前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峰值也会一直变大
C.根据实验可推断,海葵毒素可以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海葵毒素可用来开发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药物
15.下图是A、B、C、D四种植物激素调节幼苗生长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D是乙烯,它能促进果实发育
B.激素B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它的前体物质是色氨酸
C.用相同浓度的激素C处理植物的不同部位,作用效果可能不同
D.四种植物激素中,能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只有B和C
二、多选题
16.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③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可经过丙液进入甲液
C.与乙液、丙液相比,甲液中蛋白质含量较多
D.丙中只有少部分物质能被重新吸收回甲液中
17.某研究小组探究2,4-D(一种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对大百合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其中CK组为蒸馏水的对照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浓度,因变量为发芽率
B.对大百合喷施2,4-D溶液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
C.如要确定促进大百合发芽率的最适浓度,需在2,4-D浓度为1mg/L和5mg/L梯度中作进一步实验
D.图中浓度为5mg/L的2,4-D溶液对大百合种子萌发促进作用最佳
18.下图表示桥本甲状腺炎的致病机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患者可能出现智力低下和甲状腺增生的症状
B.该病是免疫系统监视功能失调引起的自身免疫病
C.引起浆细胞和CD8-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是抗原和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分子
D.通过药物抑制相应的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有改善、延缓和阻止病情进展作用
19.动物通过各种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调节动物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及其他生理机能,使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如图为X激素的作用机理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囊泡上的转运蛋白转移到细胞膜上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X激素能催化葡萄糖转化和葡萄糖转运蛋白向细胞膜上转运
C.X激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相对稳定方面存在协同关系
D.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20.尼古丁是一种高度成瘾的物质,自然存在于烟草中。它是烟草烟雾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刺激性气味和辛辣的味道,可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尼古丁与其受体结合后,可以使受体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为Na+提供通道
B.戒烟前,POMC神经元的兴奋程度上升,食欲下降,肾上腺素的释放增多
C.戒烟后,脂肪的分解程度下降,肾上腺素的释放减少,体重也随之下降
D.尼古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内环境,经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特定的细胞
三、解答题
21.如图为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的过程示意图,A、B、C、D、E为液体,①②为某种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E是指内环境成分中 ,E与B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的含量不同。
(2)蚊子在叮咬我们的皮肤进行吸血时,会把含有抗凝血剂、蚁酸以及多种成分的唾液注入图中 (填图中字母),有些物质会引起免疫系统发生反应而释放一种叫组胺的物质,该物质引起毛细血管 、增加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最终使图中 (填图中字母)增加,造成被叮咬的地方出现又红又痒的包。
(3)肝脏是酒精的主要代谢场所,酒精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头孢类分子可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用头孢类药物后饮酒会造成乙醛中毒,重者可致呼吸抑制、急性心衰等。
乙醇乙醛乙酸二氧化碳+水
①饮酒者血浆中的酒精少量随肺部呼吸排出体外,该过程酒精至少穿过 层生物膜,肺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
②乙醛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使通气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积累,血浆中的 呈降低趋势。为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参与调节的缓冲对有 等。
(4)某同学因运动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升高,激活 细胞,促使其合成和分泌 ,进而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
22.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结构中涉及 个神经元,a由 组成。
(2)针刺f时,e处膜内电位变化为 ,该变化是由 导致。兴奋通过图乙的传递过程中,突触前膜的信号变化是 。
(3)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 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它酶所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GABA释放,并与B上的 结合。某些离子的通道开启,使阴离子内流,从而 (填“促进”或“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
(4)刺激a处时,b处 (填“能”或“不能”)检测到动作电位,原因是 。
23.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实现的,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一中甲、乙、丙表示下丘脑的某些区域,A、B、C表示不同的调节途径。图二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体内)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图一中的B途径是水盐调节过程,则乙分泌的激素是 ,可引起该激素分泌增加的因素有 (填字母)。
a.饮水过多 b.吃了过咸的食物 c.大量流汗 d.饮水不足
(2)图一中的内分泌腺可能是甲状腺或 (答出1种)。饮食中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现有一批生理状况相近的健康小狗,请设计实验验证(简述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
(3)由图二可知,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的主要特点是 ,这种区别主要与 细胞有关。人被疯狗咬了以后,需要多次注射狂犬疫苗,目的是 。
四、实验题
24.1型糖尿病由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2型糖尿病是由于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下降所致。为研究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人员以大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
(1)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受到信号分子 (至少答两种)的调节,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中的糖尿病大鼠所患糖尿病的类型为 (填“1型”或“2型”),判断的依据是 。
(3)分子水平的研究发现,运动后大鼠脂肪组织细胞和骨骼肌细胞中GLUT4蛋白基因(控制转运葡萄糖的载体—GLUT4的合成)表达水平明显提高,请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推测运动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的机理是 。
25.仔细观察下列四个图,图一是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二是水平放置于地面的玉米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况;图三是已出现顶端优势的植株;图四是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实验一段时间后,燕麦胚芽鞘 生长,原因是 处的生长素浓度较高,细胞纵向伸长生长较快。
(2)图二中实验一段时间后,玉米幼苗根 生长,原因是 处的生长素浓度较高,细胞生长 。
(3)图三所示三个芽中, 处的生长素浓度最低;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具有极性,运输方式为 。
(4)图四中BC段的含义是 。若此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芽生长的关系,则在同一植株中用此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根和茎生长的关系时,B点应分别 移动。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B D B D A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C C ABC BC BC BC ABD
1.C
【分析】人的神经系统就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脑干和小脑等,位于颅腔内)和脊髓(位于椎管内)。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大量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如脊髓中的膝跳反射中枢、脑干中的呼吸中枢、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等。
【详解】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大量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A正确;
B、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人的脑神经共12对,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脊神经共31对,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负责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此外,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故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B正确;
C、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C错误;
D、神经是由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一层包膜构成的,D正确。
故选C。
2.A
【分析】人剧烈运动后,刚停止时产热较多,此时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增加散热;汗腺分泌增多增加散热;立毛肌舒张,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减少产热。
【详解】A、当人剧烈运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此时物质氧化分解增强,使产热增多,为了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则汗腺分泌增多,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用以使散热增加。最终使产热=散热,A正确;
BCD、立毛肌收缩 、甲状腺素分泌增加 、汗液分泌减少都是增加产热的调节过程,B、C、D错误。
故选A。
3.A
【分析】食物刺激小肠黏膜,使其分泌促胰液素,进入血液作用于胰腺,从而分泌胰液;此过程属于体液调节,当刺激神经时也能促进胰液的分泌,说明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支配又受体液调节。
【详解】A、食物刺激小肠黏膜,使其分泌促胰液素,进入血液作用于胰腺,从而分泌胰液;此过程属于体液调节,当刺激神经时也能促进胰液的分泌,胰腺细胞分泌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故胰腺细胞上既有神经递质的受体,又有促胰液素的受体,A正确;
B、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该过程需要中枢神经系统参与,B错误;
C、胰腺细胞分泌的消化酶属于分泌蛋白,因此运输方式是胞吐,该过程体现了膜具有流动性的特征,C错误;
D、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而不是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D错误。
故选A。
4.B
【分析】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详解】A、脱落酸促进种子休眠抑制萌发,种子休眠期脱落酸含量较高,激素X可能是脱落酸,A正确;
B、X抑制萌发,赤霉素促进萌发,两者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具有拮抗作用,B错误;
C、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种子从休眠到萌发的过程中激素含量呈动态变化,C正确;
D、种子从休眠到萌发的过程中细胞代谢增强,有机物分解或转化增强,有机物的种类增加,D正确。
故选B。
5.D
【分析】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由组织液、淋巴、血浆组成,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pH和温度。
【详解】A、胰岛素、神经递质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而呼吸酶是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离子和血浆蛋白的含量有关,B错误;
C、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使得血浆的渗透压降低,液体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C错误;
D、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及排出代谢废物,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D正确。
故选D。
6.B
【分析】免疫细胞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它们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包括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如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详解】①病原体进入机体后,其表面一些特定的蛋白质等物质,能够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引发免疫反应,故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细菌、病毒等入侵机体的病原体,①正确;
②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B细胞属于淋巴细胞,②错误;
③辅助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与B细胞结合作为激活B细胞的第二信号,并且分裂分化,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在细胞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因此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过程,③错误;
④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活化后开始增殖分化,一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④正确;
⑤某些致病细菌是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感染人体时既可引发体液免疫又可引发细胞免疫,⑤正确。
综上所述,①④⑤正确。
故选B。
7.D
【分析】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为生长素;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详解】A、植物各部位生长素含量不同,通常是合成部位<积累部位,如顶芽<侧芽,A正确;
BC、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B、C正确;
D、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与光照无关,光照、重力等因素只是影响生长素的分布,D错误。
故选D。
8.A
【分析】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详解】A、运动员精准的射击动作的完成与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躯体运动中枢有关,该部位支配着躯体所有的运动,瞄准、射击等身体运动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受意识控制,A正确;
B、中枢神经系统能调控躯体运动,也能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B错误;
C、大脑皮层是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形成信息指令只是传到了神经中枢,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
D、射击运动员屏住呼吸准备射击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D错误。
故选A。
9.A
【分析】1、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
2、过敏反应的原理: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产生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被抗体吸附的细胞会释放组胺等物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进而引起过敏反应。
【详解】A 、根据题意动物接受抗原刺激会引发免疫应答,因此再次注射抗原后,四组小鼠均会出现免疫应答,A错误;
B、抗体是免疫应答产生的重要物质,通过检测小鼠是否产生相应抗体可以判断小鼠是否发生免疫应答,B正确;
C、甲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 A 后会产生抗体,一段时间后取血清,加入抗原 A 后会出现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导致的沉淀,C正确;
D、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因此两次注射同种抗原的小鼠可能发生过敏,D正确。
故选A。
10.D
【分析】瘦素是多肽类激素,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合成并分泌,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体的食欲,并参与脂肪及能量代谢的调节,使体重减轻,说明瘦素可以减少人的进食,导致人变瘦。
【详解】A、据表格可知,ob/ob 瘦素基因纯合突变小鼠,瘦素合成缺失,食欲大增, 说明瘦素有降低食欲的作用,神经肽Y (NPY)可促进高脂饮食诱导肥胖,说明瘦素可能有抑制NPY合成的作用,A正确;
B、“ob/ob 小鼠”组有相应受体(Npy4r),“ob/ob 小鼠+Npy4r 全身敲除”组无相应受体(Npy4r),两组的实验现象相同,说明在脂肪组织细胞上可能还有其他 NPY 受体,B正确;
C、当瘦素增加,下丘脑通过神经提高能量消耗和减少摄食,使脂肪细胞减少,因此瘦素分分泌减少,对下丘脑的刺激减弱,因此瘦素分泌的调 节属于负反馈调节,C正确;
D、瘦素与胰岛素是协同作用,NPY 与胰岛素是相抗衡,胰岛素通过 降低血糖浓度,也可减少脂肪细胞的生成,D错误。
故选D。
11.C
【分析】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探究野生型和C基因缺失突变体的拟南芥在干旱处理后的N基因表达量和ABA含量,实验的自变量是拟南芥的类型及干旱情况,因变量是N基因表达量相对值和ABA含量,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据图可知,与对照相比,干旱条件下,野生型的ABA含量和N基因表达相对值均升高,说明干旱条件下,N基因的表达量增加,促进ABA合成,A正确;
B、干旱条件下,ABA含量增加,促进气孔关闭,可减少水分散失,B正确;
C、分析题图,干旱条件下,C基因缺失突变体的N基因表达量和ABA含量均低于野生型,说明干旱条件下,C通过促进N基因的表达影响ABA含量,C错误;
D、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都处于基因适时选择性表达的调控下,D正确。
故选C。
12.B
【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详解】①正常人血浆pH近中性,为7.35-7.45之间,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①正确;
②当人进行剧烈运动,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浆,但血浆中有缓冲对,因此不会使血浆pH明显降低,②错误;
③人体内存在很多缓冲对,其中最重要的是HCO3-/H2CO3,其次还有HPO42-/H2PO4-,③正确;
④酸碱体质理论可信,日常要多喝弱碱性水不会保持碱性体质,因为血浆中存在缓冲对,使pH近中性,为7.35-7.45之间,④错误;
⑤酸碱体质理论不可信,食物虽有酸性碱性之分,但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普通食物一般不会引起内环境酸碱度改变,⑤正确。
因此正确的是①③⑤,B正确。
故选B。
13.C
【分析】由图可知,适宜频率的相邻两次刺激引起的收缩才可进行叠加,临界融合频率在22.5—33.5次/s之间。
【详解】A、每次动作电位之后肌肉出现收缩,说明肌肉兴奋和肌肉收缩是不同步的,肌肉兴奋在前,收缩在后,A正确;
B、产生完全强直收缩所需要的最低刺激频率,称为临界融合频率,由图可知,临界融合频率在22.5~33.5次/s之间,B正确;
C、分析图可知,不同刺激频率下,动作电位是独立的、始终是相互分离的,无法叠加,但是肌肉的收缩波是可以融合的,C错误;
D、肌肉从单收缩到产生完全强直收缩,与兴奋性神经递质持续增加有关,故肌肉的收缩,可受到神经递质释放量的影响,D正确。
故选C。
14.C
【分析】结合图1和图2可知,用海葵素处理枪乌贼神经元5min对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峰值影响不大,但处理10 min后、15 min后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峰值明显降低。
【详解】A、海葵毒素处理15 min后,突触后膜还能产生动作电位,只是动作电位峰值小(曲线Ⅳ),即刺激枪乌贼神经元后会引起突触后膜Na+内流,A错误;
B、动作电位的峰值取决于细胞外钠离子的浓度,持续增大微电极刺激强度,不会一直增大动作电位的峰值,B错误;
C、由图1可知,海葵毒素处理后,突触前膜的动作电位峰值变小,是因为钠离子内流到神经元内的过程被抑制,进而使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导致突触后膜的动作电位受影响,C正确;
D、重症肌无力的原因是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受到抗体的攻击而丧失功能,海葵毒素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突触前神经元吸收钠离子而抑制兴奋的产生,进而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不能用来治疗重症肌无力及开发相应药物,D错误。
故选C。
15.C
【分析】分析图可知:A是细胞分裂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B是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C为生长素,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D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详解】A、C为生长素,当生长素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胞的伸长,因此D为乙烯,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A错误;
B、B是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而生长素的本质是吲哚乙酸,前体物质是色氨酸,B错误;
C、C为生长素,植物的不同部位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用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植物的不同部位,其作用效果可能不同,C正确;
D、A是细胞分裂素,B是赤霉素,C是生长素,D是乙烯的合成,能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有A、B、C,D错误。
故选C。
16.ABC
【分析】①是毛细血管壁,②是毛细淋巴管壁,③是细胞膜,甲是血浆,乙是淋巴液,丙是组织液,甲、乙、丙共同构成了内环境。
【详解】A、甲液、乙液、丙液分别为血浆、淋巴液、组织液,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A正确;
B、③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如二氧化碳,可经过丙组织液,进入甲血浆,B正确;
C、与乙淋巴液、丙组织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正确;
D、丙组织液中,大部分物质能被重新吸收回甲血浆中,少部分进入乙淋巴液,D错误。
故选ABC。
17.BC
【分析】根据实验目的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浓度,因变量是大百合种子发芽率,并且无关变量包括:侧芽的数目、溶液处理的时间等,无关变量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应保持相同且适宜;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详解】A、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浓度,因变量为发芽率,A正确;
B、对大百合喷施2,4-D溶液可以保花保果也能疏花疏果,B错误;
C、如要确定促进大百合发芽率的最适浓度,需在2,4-D浓度为1mg/L、5mg/L和10mg/L梯度中作进一步实验,C错误;
D、图中浓度为5mg/L的2,4-D溶液对大百合种子萌发促进作用最佳,D正确。
故选:BC。
18.BC
【分析】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①免疫防御: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这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能抵抗病原体的入侵。
②免疫自稳: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
③免疫监视: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机体内的细胞因物理、化学或病毒等致癌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癌变,这是体内最危险的“敌人”。
【详解】A、该病是患者的甲状腺受到抗体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攻击引起甲状腺细胞坏死或凋亡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若在幼儿期发病,则可能出现智力低下的症状;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甲状腺激素减少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抑制作用减弱,因而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关激素增多,进而引起甲状腺增生,A正确;
B、图中的该种免疫失调病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细胞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属于免疫系统自稳功能失调而导致的自身免疫病,B错误;
C、浆细胞是由B细胞分化而来,浆细胞不需要活化,C错误;
D、如果通过一定的药物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则可以影响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可改善、延缓和阻止病情进展作用,D正确。
故选BC。
19.BC
【分析】由图可知,激素X与激素X受体结合后,可促进ATP水解,进而使酶发生磷酸化,促进葡萄糖转化,同时能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向细胞膜上转运,增加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含量,促进葡萄糖的吸收。
【详解】A、囊泡上的转运蛋白转移到细胞膜上的过程依赖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A正确;
B、图示激素X与激素X受体结合后,可促进ATP水解,进而使酶发生磷酸化,促进葡萄糖转化,同时能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向细胞膜上转运,B错误;
C、图示激素X与激素X受体结合后,可促进ATP水解,进而使酶发生磷酸化,促进葡萄糖转化,同时能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向细胞膜上转运,增加了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含量,促进了葡萄糖的吸收,使血糖降低,因此激素X可能是胰岛素,X激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存在拮抗关系,C错误;
D、激素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D正确。
故选BC。
20.ABD
【分析】据图可知,尼古丁可与POMC神经元上的尼古丁受体结合,使Na+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引起POMC神经元产生兴奋,该兴奋传至大脑皮层的饱膜感神经元,可使机体的食欲降低。同 时尼古丁可作用于下丘脑的神经元,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肾上腺,进而使脂肪细胞产热增加。
【详解】A、由图可以直接看出,尼古丁与其受体结合后,受体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形成Na+通道,Na+通过该通道进入细胞,A正确;
B、戒烟前,尼古丁刺激POMC神经元,与其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使POMC神经元兴奋,然后将兴奋传递给“饱腹感”神经元,使人的食欲下降;尼古丁刺激下丘脑神经元,将兴奋传递给交感神经,进而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加,脂肪细胞内脂肪分解加快,产热增加,B正确;
C、戒烟后,尼古丁摄入减少,POMC神经元的兴奋性程度降低,通过“饱腹感”神经元对食欲下降的调节作用降低,会使机体增加有机物的摄入;同时,缺少了尼古于的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肾上腺素的释放减少,脂肪细胞产热不增加,消耗不增加,故体重会增加,C错误;
D、烟雾中的尼古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内环境,经过体液运输到全身,然后在靶细胞处发挥作用,D正确。
故选ABD。
21.(1) 淋巴液 蛋白质
(2) B 扩张 D
(3) 4 组织液 pH/酸碱度 H2CO3和NaHCO3
(4) 下丘脑相关神经 抗利尿激素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A为消化液、B是血浆、C是细胞内液、D是组织液、E是淋巴液。B、D、E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内环境。
【详解】(1)图示中E在末端封口的管道(淋巴管)内,是指内环境成分中的淋巴液。E淋巴液与B血浆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蛋白质的含量不同,后者蛋白质含量较高。
(2)蚊子在叮咬我们的皮肤时,口器会刺透毛细血管进行吸血,同时会把含有抗凝血剂、蚁酸以及多种成分的唾液注入血浆B。组织胺使毛细血管扩张,并增加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血浆B中的蛋白质等更多地流入组织液D,使D组织液的渗透压增加,组织液含量增加,造成被叮咬的地方出现又红又痒的包。
(3)①饮酒者血浆中的酒精少量随肺部呼吸排出体外,该过程酒精至少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膜2层+肺泡壁细胞膜2层=4层生物膜,肺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②乙醛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使通气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积累,血浆中的pH呈降低趋势。为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参与调节的离子主形成的缓冲对主要是H2CO3/NaHCO3。
(4)如果大量出汗,水分失去较多,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激活位于下丘脑的神经元,促使其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
22.(1) 3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
(2) 负电位→正电位 钠离子内流 电信号→化学信号
(3) 突触小泡 特异性受体 抑制
(4) 不能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分析】由神经节或突触的结构推知,图甲中f为感受器,e为传入神经,d为突触,c为神经中枢,b为传出神经,a为效应器。图乙为突触模式图,A是突触小体,B是突触后膜。
【详解】(1)图甲中有一个中间神经元,共涉及3个神经元,a是效应器,有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组成。
(2)针刺f,兴奋传导到e,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膜内电位由负变为正。动作电位的形成是钠离子内流的结果,兴奋通过图乙的传递过程中,突触前膜的信号变化是由电信号变为化学信号。
(3)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因氨基丁酸能控制疼痛,说明是抑制性递质,且阴离子内流,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可以抑制突触后膜动作电位的发生。
(4)a为效应器,刺激效应器,b传出神经处不能检测到动作电位,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3.(1) 抗利尿激素 bcd
(2) 肾上腺皮质或性腺 实验思路为:将这若干只生理状况相似的小鼠平均分为两组,并检测甲状腺激素的水平,然后一组正常饮食,另一组喂食缺碘的食物,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甲状腺激素的水平。
预期结果:若正常饮食小鼠两次甲状腺激素水平基本相同,另一组小鼠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则说明饮食中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3) 二次免疫产生的抗体更快更多 记忆 B细胞 获得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
【分析】1、甲状腺激素调节过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2、二次免疫的过程:记忆细胞再接触到相同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反应更快速、更高效,产生抗体更多)。
【详解】(1)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该激素是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分泌的,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的因素有吃了过咸的食物、饮水不足或失水过多(如大量流汗)。
故选bcd。
(2)下丘脑和垂体参与的分级调节系统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所以图一中的内分泌腺可能是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或性腺。实验思路为:将这若干只生理状况相似的小鼠平均分为两组,并检测甲状腺激素的水平,然后一组正常饮食,另一组喂食缺碘的食物,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甲状腺激素的水平。预期结果:若正常饮食小鼠两次甲状腺激素水平基本相同,另一组小鼠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则说明饮食中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3)从图二可看出,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产生的抗体更快更多,这主要与初次免疫产生的记忆 B细胞有关。由于机体受到相同抗原(疫苗)刺激后,可以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从而具有更强的免疫力,所以人被疯狗咬伤后要多次注射狂犬疫苗。
24.(1)葡萄糖、胰高血糖素(或神经递质)
(2) 2型 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组,但空腹血糖水平也高于正常组
(3)运动提高了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增强了GLUT基因的表达,促进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和利用
【分析】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不足,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引起的,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详解】(1)血糖浓度升高时,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同时将信息传递到下丘脑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同时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所以胰岛B细胞受到信号分子葡萄糖、胰高血糖素或神经递质的调节。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中的糖尿病大鼠所患糖尿病的类型为2型,依据是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组,但空腹血糖水平也高于正常组,说明是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下降造成的。
(3)运动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的机理是:运动提高了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增强了GLUT基因的表达,促进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和利用
25.(1) 弯向光源 N
(2) 向地 根2 慢
(3) 顶芽1 主动运输
(4) 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生长的作用逐渐减弱 向左和向右
【分析】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可以进行横向运输,在胚芽鞘进行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
【详解】(1)图一实验一段时间后,由于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发生由向光侧向背光侧的横向运输,导致N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M侧,导致燕麦胚芽鞘向光源方向(M侧)弯曲生长。
(2)图二中实验一段时间后,在重力的作用下,生长素由远地侧向近地侧运输,导致根2的生长素浓度大于根1,而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较高,根2的生长受到抑制,根向地生长。
(3)图三所示三个芽中,顶芽1的生长素合成后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导致顶芽1处的生长素浓度最低,此现象称为“顶端优势”,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具有极性,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4)图四中,在BC段,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大,促进生长的作用逐渐减弱,芽与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关系为:根大于芽,茎小于芽,因此,若此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芽生长的关系,则在同一植株中用此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根生长的关系时,B点向左移动,若用此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茎生长的关系时,B点向右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