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教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教案 (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14 09:3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
时间:
主备人:
审核人:
教案序号
2
课时
1
课型
新授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第2课,是在第一课旧石器时代的基础上,讲述新石器时代我国原始的农耕生活。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因此,学好这一课,有利于学生认识农耕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并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学情分析
本课所讲授的对象是初一学生,初一历史的学习是学生学习历史的第一步,初一学生可能对历史这门课程比较陌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多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教学中传授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热爱历史这门学科。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使学生知道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展示出土文物图片设置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逐步积累对原始农耕生活的认识,最终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②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并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
重点、难点
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难点:理解农业的发展标志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小黑板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及问题处理
二次备课
导入新知看题目《原始农耕生活》什么是农耕?种植
第1节课中我国早期人类讲了元谋人和北京人,他们如何获取食物?打猎、采集
方便么?生:不方便
颠沛流离、居无定所
而有了农业后,人们会过着定居生活。是进步还是倒退了?进步看大标题,找出农耕时代的代表:河姆渡人,半坡人,让学生说一遍。并播发图片,让学生知道地域范围,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P6-P9,完成下列表格(二)原始农业的发展1.表现2.兴起区域3.标志4.意义三、合作探究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处于统一时代,有人说“半坡人和河姆渡人过着同样的生活”,你同意这样的结论吗?为什么?异:时间、地域、农作物、房屋同:1.会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2.会种植庄稼和饲养家畜
3.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四、小结原始农业的出现,使我们的先人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丰富生活,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巩固练习1.下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制作者是:A.半坡原始居民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北京人
D.大汶口原始居民2.西安半坡博物馆青少年互动体验活动——“史前工场”的开设,使孩子们回到了
6
000
年前的氏族社会,
在“史前工场”里体验了一把原始生活。下列生产活动符合史实的是A.建造木结构水井
B.制作猪纹陶钵C.制作乐器陶埙
D.制作象牙雕刻3.在半坡人的饭桌上不可能出现的饭菜是
A

B
猪肉
C
大米饭
D
鱼肉
E
白菜4.彩陶的出现,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下面哪个原始人类能够制造彩陶A.北京人
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5.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都地处大河流域,这主要是因为大河流域A.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
B.战略地位重要C.土地肥沃,灌溉方便,适宜农耕生产
D.捕猎方便6.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环境的优劣
B.原始农业的发展C.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
D.学会了建造房屋7.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8.下列哪一现象不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A.农作物的出现
B.家畜饲养C.磨制工具
D.城市的出现9.假如你是河姆渡氏族中的一员,你收到了半坡氏族诚挚的邀请。临行前,请思考以下问题:(1)你应该去现在的哪一省份?你会捎带什么特产作为礼物? (2)他们可能会用哪些饭菜招待你?晚上,你将会住在怎样的房子里? (3)半坡居民为招待远道而来的你,要把猎取的野猪后腿剁下进行烧烤,他们使用的工具是( )(4)在生产生活方面,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不同之处:(答出三点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通过回答,意识到到了农耕时代,人们开始种植农作物,过着定居生活,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活动一:学生认真看书,用铅笔标划,要求:
①全:看全书,包括:导入框、大字、小字、引文、图片等课本上的一切信息,标划重点。
②思:设置问题,提出疑问,以备交流。
教师巡视学生看书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发现学生学习的困难之处,以备点拨有疑问的翻红牌向老师求助。知者加速:完成的翻绿牌,记忆知识点。活动二:学生针对不会的问题进行提问,其他小组进行释疑解惑,教师精讲点拨。教师精讲:1.元谋人、北京人以打制石器为主,处在旧石器时代。半坡居民、河姆渡人以磨制石器为主,处在新石器时代。2.教师提问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为什么会建造这种房屋,进而让学生意识到在远古时期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重要影响。3.教师让学生找出河姆渡遗址中几个中国或世界之最。活动三:小组合作,探究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的异同点,从而得出农耕时代的特点。活动四:做练习题进行自我巩固、反馈
板书设计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