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导学练案
鲁迅
【学习目标】
1、理解关键词语的意义,体会运用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培养理清复杂结构的能力。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
3、学习作者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取舍材料,安排详略的方法。
4、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感悟本文的人情美、风景美,从欢快活泼的写人、叙事,绘景中领悟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
【前置学习】
预习内容及要求:
1、
给下列词语注音:
潺潺(chán)
絮叨(xù)
撺掇(c
( http: / / www.21cnjy.com )uān
duo)
惮(dàn)
踱(duó)
归省(xǐng)
行辈(háng)
撺(cuān
凫水(fú)
桕(jiù)树
旺相(xiàng)
撮(cuō)蕴藻(yùn
zǎo)楫
(jí)
棹(zhào)
掇(duo)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乐土:自由快乐的地方。
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行辈:排行和辈分。
潺潺:象声词,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絮叨:翻来覆去地说。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依稀:隐隐约约。
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弥散:弥漫消散。
怠慢:冷淡。怠,轻慢,不恭敬。
惮:怕,畏惧。
漂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漂渺:通常写作“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旺相:茂盛。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
2、【课文背景知识】
(1)作家作品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2)文学常识
小说中的人物都是作者塑造的。因此本文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迅哥儿),不同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这里的“我”是作者塑造的,而那个“我”就是鲁迅自己。
(3)背景知识
这是鲁迅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3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的部分。
导入
多媒体播放《童年》MTV
( http: / / www.21cnjy.com )
师:一首轻松活泼的歌曲,把我们带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童年有很多美好的回忆,透过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领略到鲁迅童年的生活,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他写的小说《社戏》,小说写的人与事不一定都是真人真事,但也能从中看出鲁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预习展示】
1、展示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效果
2、作者及背景介绍:(学生课前搜集)
【学习探究】
1、朗读课文,了解内容,能复述出所回忆的四件事。
(1)学生自由朗读。(朗读要求:准确、流利,尽量做到有感情。)
(2)概括文中所写的事:
2、复述事件:
(1)方法指导:复述事情大体过程,抓关键语句。
(2)小组交流、补充,推举一人,准备全班复述。
(3)全班交流。
3、鲁迅先生对天真浪漫自由有趣的童年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了回忆,充满了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童年的时光信令人难忘,同学们,还记得你童年发生过的趣事吗?接下来,请同学们以“我的童年”为题,说一说你童年时印象深刻的趣事,请同学们叙述完整,声音洪亮。
4、说话训练,评点人物
小说塑造了热情的伙伴和淳朴的乡民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请同学们深情研度课文,运用“我喜欢文中的
(人物)。因为他(她)们
(评价其性格、品质),比如
(举人物表现)”的句式,用三言两语,简笔勾勒人物形象,闪亮登场发言。
4、同学们,“偷“一般意义上是残酷、自私的行为,那么,在课文中,小朋友们“偷豆”是好还是坏呢?我们是不是也该学习他们的这一行为呢?
【活动设计】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
【学生活动】老师准备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
1、小伙伴们“偷豆”的目的是什么?
2、他们“偷”的谁家的豆呢?
3、他们是怎么样“偷”的?
4、他们怎样预防“偷”的秘密被人发觉,又怎样对待可能出现的后果呢?
5、孩子们“偷”豆反映了他们怎样的品质?
【设计说明】(1——4)问题容易答,可找学习差的同学来答。(5)问题有一定深度可找中等及成绩好的同学来答。
【教师归纳】“偷”反映了小朋友们诚
( http: / / www.21cnjy.com )恳,待客的热情;“偷”跳动着小朋友们周到细致,天真纯朴的正确性。文中的“偷”成为了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质朴的“偷”,偷出了情趣,偷出了欢乐。
【学以致用】
1.说说下列句子各表现了文中人物怎样的性格。
①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罢。”他于地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热情好客,淳朴,无私}
②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给你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善良,淳朴,豪爽,风趣)
③双喜拔前篙……双喜所虑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忽而大声的说。
(聪明,机智,直爽)
④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追求自由,渴望友谊,厌恶封建教育。)
2.“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明作者难忘平桥村老人小孩那淳朴真挚的感情,那充满诗情画意的水乡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3.课文最后一部分为什么要写六一公公送豆?
(一方面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情节曲折,另一方面是进一步突出平桥村人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品质。)
4.双喜是这篇小说中刻画得比较生动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形象,分析双喜的言行,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特点: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表现了双喜的 。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们时,双喜大声打包票——表现了双喜 。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并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挨骂的——又表现双喜 。双喜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哪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表现双喜做事 。最后六一公公上门责怪,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又表现了双喜 。
(备选答案:聪明、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
(
聪明、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且办事果断、考虑周到、反应灵敏)
5.就你的理解,谈谈《社戏》中的三种美:
自然美:自然美:豆田、河流、远山、月色、航船等优美的景物描写;
人性美:伙伴的无私、热忱、善良、周到,善意的嘲笑,偷的幼稚无不体现着人性的率真、自由与活力;
情感美:小朋友伴“我”游玩,外祖母的气恼,伙伴的同情与叹息,双喜的鼎力相助,母亲的再三叮嘱,六一公公的热情,无不注溢出一种脉脉的温情。
6.“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句中“轻松”和“舒展”与前文有什么关系?
(与前文心情的失望、沮丧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出“我”此时的心情畅快,浑身舒适。)
7.“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句中“回望”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罩”表现了怎样的情形?
(“回望”写出“我”此时依依不舍的心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罩”再次把戏台比作“仙山楼阁”,写戏台在红光水气的笼罩下时隐时现,就好像是画上的仙境一般美丽动人。)
8、作者为什么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
民风淳朴的乡村,对一个在封建家庭中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受各种规矩束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快乐自由的天堂。作者作为客人,“在这里”“得到优待”,钓到虾“照例是归我吃”,小伙伴们对“我”无微不至地体贴照顾,“看社戏”一节这种友爱和照顾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我”可以免念那些陈腐无用的经书,而且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可蹈,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对于自幼就压抑在封建道德秩序中的“我”而言,这样的自由是一种多么宝贵的享受;而且在农村可以亲近大自然,“掘蚯蚓”“钓虾”“放牛”,相对于城镇宅院中“我”那种受束缚的生活而言,无疑是新鲜有趣极具魅力的了。
9、六一公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六一公公是淳朴乡民的形象。六一公公对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责备“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说“这是应该的”,他并不是吝啬的人;后来他又亲自送豆,表现了他热情好客的性格。“我”夸了他一句,“竟非常感激起来”,体现了他的老实厚道的农民本色。至于他夸“我”“读过书”“将来一定要中状元”之类的话,只不过像今日夸某个孩子聪明,将来一定能考上好的大学一样。也有观点认为六一公公虽是个好人,但是有农民的局限。他夸“我”的话,表明他意识深处受封建礼教的影响,这在当时也是难免的。
10、通读课文后说说作者回忆的是怎样一群童年伙伴。?
作者回忆的是一群质朴可爱的农村
( http: / / www.21cnjy.com )孩子形象,如双喜、阿发、桂生等。这些小伙伴聪明活泼,胆大心细,友爱热情。“我”看不成戏,“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看戏时桂生殷切为“我”买豆浆舀水;回家的跑上阿发以“我们的大故里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这些都是他们无私品质的突出表现。?
双喜是小伙伴中“最聪明的”,好像小伙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小领袖一样,他的性格也表现得最为突出:他心细如发,聪明伶俐,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他马上能想出“好主意”,并能举出让“外婆和母亲也相信”的理由;铁头老生夜晚不能翻筋斗,“我”很失望,双喜又用“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来安慰“我”,表现了大哥哥似的亲切关怀;他敢于负责,当老旦唱个没完没了,大家已厌倦但又不好说回去时,他果断提议回家;回家途中,大家偷阿发家的豆,他劝阻大家“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说明他挺善于为别人着想。
布置作业:
写一个片段,回忆童年时的一段往事。要求刻画出其中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或传达出一种情趣。
学后记: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