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
童真
风俗画
——《社戏》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
《社戏》是语文七年级上华东师大版第6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社戏作为这篇小说的题目,这就点明了它的中心事件是“看”社戏,作者就是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来构思全文的。写月下行船的景色,表现“我”在去看社戏途中的愉快心情;写船头看戏的感觉,表现“我”
对社戏的陶醉;写月夜归航的情景,表现孩子们欢快的心情和摇船的本领;是课文的最后一段,储蓄地说明了怀念社戏的原因,对表现课文的中心意思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了“我”十一二岁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课文语言生动、简练、幽默,叙事详略得当,景物描写细致逼真,成功地刻画了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差,同时他们的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意识迅猛发展,希望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可,渴望展示自己。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就必须适时适度地引导,利用多媒体、歌曲、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把课堂发言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地表现空间,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
设计思想
新课程理念中倡导以学生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本,倡导学生学习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式转变为自主探究式,并强调学习过程的合作,注重活动过程中情感体验的加强。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及从学生心理特点的角度出发,以小说情节,作品中写景的价值和作用,作品反映的主题及人物形象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结合竞赛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竞争中成长。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学习对人物描写的方法;
(3)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质疑问难、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竞赛抢答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2)自主搜集、整理、交流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
重点和难点分析
1、重点:感知本文的人情美,风情美,从欢快活泼的写人、叙事、绘景中领悟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
2、难点:能欣赏文中优美的景色描写,体会“人在图画中”的感觉。
六、学习过程设计
课前学习: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查阅资料,了解社戏民俗。
第一学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文章意图。
2.能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留恋之情。
3.能欣赏文中优美的景色描写,体会“人在图画中”的感觉。
(二)自 主-互动课堂
第一板块:研读课文,整体感悟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1
往事依依:在上一个单元,我们领略了快乐美好的金色童年,请大家讲一讲童年留给自己最美好的回忆。
倾听,讲童年趣事。
2
两军对垒:请仔细阅读课文后男女生分别挑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课文内容,向对方提问,以考查对方对课文信息的获取程度,回答的一方应先合上书。
1、阅读课文2、质疑解难。
3
心领神会:请速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推断课文意图
1、速读课文2、小组讨论3、交流展示
第二板块:品味语言,感悟意境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1
美文赏析:请找出你认为比较精彩的重要的词语、句子和语段,体会其中之美
1、速读课文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
2
诵读擂台:请找出最生动传神的景物描写段落,体会意境
1、四人小组预赛2、各小组选手决赛3、由学生当评委,评出今日诵读之星
3
追根溯源:从课文的描述来看,当夜的社戏其实并不精彩,但为什么作者说“以后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小组讨论。
4
组织交流、评价。
各抒己见。
5
回归现实:你在生活中曾有过这样的“感觉”吗?请给大家讲一讲。
讲述。
第二学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能把握人物的性格,体会作者对平桥村人的深厚感情。
(二)自 主-互动课堂
第一板块:平桥少年,人物点评。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1
好友写真:“我”之所以喜欢平桥村,除了“社戏”外,更为关键的是还有一群淳朴、友爱的小伙伴。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讨论,交流。
2
组织交流、评价。
各抒己见。
3
少年脸谱:请给平桥村民写一个人物谱,分别用几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人物的身份、性格。
思考,写作。
4
组织交流、评价。
讨论,交流,评价。
第二板块:无私童趣,质朴童真。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1
是是非非:双喜他们偷豆的做法是否应该受到批评?
讨论,交流。
2
辩论擂台:组织辩论。
1、分组、辩论、2、评出今日之星
3
有感提笔:布置《童年趣事》写作练习
1、小组讨论2、完成习作
总结评析
本文篇幅长、事件多、容量大,景物描写优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人物形象鲜明。学习本文最终要达到品味语言之美,积累好词好句并理解平桥村人的淳朴可爱。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熟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同时对文中精美的语句进行深入地赏析。因此,本文的教学设计为用时两个学时,通过四大板块,共计十二个富有情趣的活动栏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竞争中感受成功的体验,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达到了“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的课堂宗旨,这也是本教学设计的出彩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