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太和殿太和殿太和殿内景坤宁宫养心殿、西六宫御花园神武门和护城河景山御花园御花园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故宫博物院黄传惕资料助读1.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距今约有600年的历史。今天人们称它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1368—1911)的皇宫,现称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常见的说明顺序有:(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介绍建筑物大多采用这种顺序。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凡是阐述事物、事理间的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故宫博物院黄传惕自主学习1.自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磬 ( ) 藻井( )
矗立( ) 额枋( )
攒( ) 蟠龙( )
鳌头( ) 湛蓝( )
檀木( ) 妃嫔( )
琉璃( ) 迥然不同( )
金銮殿( )qìngzǎochùfāngcuánpánáozhàntánpínliú líjiǒngluán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矗立:
矫健:
肃穆:
井然有序:
迥然不同:高耸地立着。强健有力。严肃而恭敬。形容整齐而有次序。形容差别很大,很不相同。迥然,形容差别很大。合作探究1.初步感知课文
以“初读课文,我了解到 ”的句式,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初读课文,我了解到:①作者参观游览的路线;②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功用;③故宫建筑群的“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④故宫建筑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劳动人民的智慧等等。( 4 )( 5 )( 1 )( )( 7 )( 6 )( 3 )( 2 )( 14 )( 11 )( 12 )( 13 )( 8 )( 9 )( 10 )1.午门
2.神武门
3.西华门
4.东华门
5.角楼
6.金水桥
7.太和门
8.太和殿
9.中和殿
10.保和殿
11.乾清宫
12.交泰宫
13.坤宁宫
14.御花园(1)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下面的故宫示意图。2.整体把握课文内廷前朝(2)小结:文章基本上沿中轴线由南向北推进,又辅以左右(东西)两旁建筑加以介绍,同时将线路上的建筑分成几个部分,总体、个别介绍相结合,给人清晰鲜明的印象。根据以上分析理清文章结构
文章的结构:总分总 故宫博物馆总说:位置,建筑位置,总体布局,艺术风格
分说前朝内廷前三殿:重大典礼的地方中和殿:休息的地方保和殿:殿试的地方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
坤宁宫御花园:仿佛苏州园林总结:故宫-------雄伟的建筑群,和谐统一的布局空间顺序详略得当民族自豪感和创造精神3.重点研讨(1)齐读5-8段,看看作者写了太和殿的哪些方面,并在文中画出每段的中心句。外观、内景、位置、用途。(2)第5段介绍了太和殿的外观,讨论回答:①外观颜色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示色彩的词语。
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贴金彩画、红色大柱、金琐窗、朱漆门;以红黄为主,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而黄色代表雍容富贵,是皇权的体现。②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屋 顶梁 柱殿 檐额 枋门 窗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③这一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举例说明。列数字
“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 (3)参观了太和殿色彩明媚的外观,接下来,作者的脚步正式踏入了太和殿中。 (第6段)①作者游踪是由外入内,外观着重绘色,内景着重绘形,那么此段中主要绘的是什么形呢?(提示:原文中有多次提到的词)为什么?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体长、有鳞、有角的动物,能腾云驾雾,具有力和权的象征意义,富有神秘色彩,因而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突出皇帝的尊严。②作者是按空间顺序介绍各种各样的龙的图形的,按空间顺序叙写,要有一个立足点,说说作者此时参观的立足点在哪里?文中还运用了很多方位词,请找到并圈出来
立足点1:朱漆方台。方位词: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
立足点2:雕金蟠龙。方位词:周围、下面。③本段采用的是什么空间顺序?说明顺序:外——内、中间——两旁、上——下
小结:方位词的运用使讲述更有条理,足见作者游览时的从容闲适之态。④这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举例子、摹状貌。 (4)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群中最典型的建筑,作者还明确提到了它的地理位置和用途。?①请用原文回答,位置是在哪里?用途是什么?
位置——中轴线上
用途——举行重大典礼(威严)。 ②为什么要把太和殿设在中轴线上?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③第8段提到一些景观,如铜龟、铜鹤、松柏等,有什么寓意吗?龟、鹤是长寿的象征,松柏表示长青,它们寓含着皇权巩固、皇帝长寿的意思。(5)这四段主要介绍太和殿的外观、内景、位置、用途,从全文把握,思考:①太和殿体现出故宫三大特点中的哪些特点?
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②为什么要重点介绍太和殿呢?①政治角度上:是行使政治权力、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也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皇权象征。
②建筑角度上:是故宫最大的宫殿,最能完整体现故宫本质特点。
这样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突出了太和殿的中心位置。疑难解答学习本文后,在写作说明文上你得到什么启示?
1.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故宫——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
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参观建筑物——空间方位顺序为主,选定立足点,交代清楚方位词。?
3.突出重点:一组建筑物要突出重点,体现特点。如文中重点介绍太和殿来体现特点。故宫博物院(1-2)总: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
外观概貌、建筑风格。分 (3—10)
前朝(三大殿)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外形
内景
位置
用途内廷
(12-15)后三宫
御花园(16)总 回望故宫,强调艺术特点。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空 间 顺 序(南——北) + 游 踪(11)—— 承上启下拓展延伸阅读下面这段话,指出其说明顺序,并画出说明这种顺序的有关词语。
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标志是一座三间三楼的石牌坊。在明间的檐下,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横匾一方。石坊北就是通往陵门的缓长坡道,汽车可循此直达陵门之前。墓道北端有一倾斜台地,东、西两侧各建面阔三间的硬山卷棚小屋一所,为过去守陵卫士的驻所。正面建陵门,高十五米,宽二十四米,深八米,蓝琉璃单檐歇山顶。屋身用花岗石砌成无梁殿式样,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几个金光大字。
(提示:采用空间顺序介绍陵墓,由南向北,依次介绍了石牌坊、墓道、卷棚小屋、陵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