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2 Wildlife protection Reading for Writing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Unit 2 Wildlife protection Reading for Writing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5-10-31 22:0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55370011772900123444001168400010414000110744001216660012039600Unit 2 Wildlife Protection
Period 4 Reading for Writing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单元名称
必修第二册Unit2 Wildlife Protection
学科
英语
学段
高中
年级
高一第一学期
主要教材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二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课时安排
2课时(80min)
课型
读写课
教学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驱动式学习:通过 “分析海报→提炼要素→实践创作→互评优化” 的阶梯式任务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海报内容、结构和语言特征的探究,在完成 “设计保护濒危动物海报” 的真实任务中掌握写作技巧,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能力转化。
情感教育与学科知识融合:强调 “所有物种无论外形都应平等保护” 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对比 “可爱动物” 与 “丑陋动物” 的保护现状、分析海报中的情感化表达(如拟人、反问),在语言学习中渗透生态保护意识,深化学生对全球野生动物保护文化的理解。
读写结合与多元能力培养:将阅读策略(细节提取、结构分析)与写作技能(标题设计、情感语言运用、行动呼吁)紧密结合,同时融入合作学习(小组互评、展示交流)和批判性思维(评估海报有效性)的培养,实现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与文化意识的协同发展。
教材分析
【What】本课时阅读文本呈现了两张野生动物保护海报及相关说明文字。内容上,围绕 “野生动物保护” 主题,一张呼吁对 “丑陋” 动物一视同仁地保护,强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另一张聚焦考拉栖息地因造纸砍树而遭破坏的问题,控诉人类行为并引发对动物无家可归的反思。语言上,运用了祈使句、拟人、现在进行时被动语态、修辞问句等多种表达形式,兼具感染力与说服力,为学生写作同类海报提供了语言和结构范例。
【How】文本以海报这种直观且富有宣传力的形式呈现内容。通过醒目的标题、具有冲击力的图片搭配简洁有力的文字,清晰传递保护诉求。在语言运用上,借助情感化的表达手法,如 “Give Ugly a Chance!”“Don’t Make Paper with My Home!” 这样的标题,以及 “Is it right to make animals homeless so that humans can have more paper?” 这类反问句,引发读者情感共鸣,推动读者思考并采取行动,很好地体现了海报的宣传功能与语言特点。
【Why】教材选取这样的内容,一方面契合 “野生动物保护” 的单元主题,能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深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理念的认识,提升文化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以 “读促写”,通过展示优秀海报案例,为学生后续进行野生动物保护海报写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结构框架与语言表达范式,助力学生语言能力与写作技能的提升,符合 “阅读为写作服务” 的教学逻辑。
学情分析
1. What I know
词汇方面:学生已掌握一些基础的野生动物相关词汇,如 “animal”“wildlife”“protect” 等,也认识部分常见动物名称,像 “panda”“koala”“tiger” 等,但对于一些描述动物生存状态、保护举措的高级词汇,如 “endangered”“habitat”“biodiversity” 等,掌握程度不足。
语法方面:学生能运用简单的陈述句、疑问句来表达想法,对祈使句也有一定了解,不过在复杂句式(如现在进行时的被动语态 “are being cut down”)以及情感化表达句式(如修辞疑问句、拟人化表达的句式结构)的运用上还不够熟练。
背景知识方面:学生通过日常学习和媒体,对一些知名濒危动物(如大熊猫)的保护情况有大致了解,但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不同动物(包括 “非可爱型” 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深层背景知识,认知较为浅显。
2. What I want to know
学生渴望了解更多野生动物(尤其是那些不被关注的 “丑陋” 动物)的生存现状,想知道人类活动对它们栖息地具体有哪些破坏,以及除了海报宣传外,还有哪些切实可行的保护野生动物的方法,同时也希望学习如何用更有感染力的语言去呼吁人们保护野生动物。
3. What I learned
主题内容方面:学生深入认识到所有物种,无论外形是否 “可爱”,都应平等受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对地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也清楚了人类造纸等活动对考拉等动物栖息地造成的严重破坏,增强了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意识。
语言知识方面:学生学习并掌握了野生动物保护海报中祈使句、拟人、现在进行时被动语态、修辞问句等情感化语言形式的运用,能更精准、生动地通过语言传递保护野生动物的诉求,同时也积累了 “endangered”“habitat”“biodiversity” 等相关主题词汇。
教学目标
1. 语言能力
能准确理解野生动物保护海报的核心信息,识别并运用海报中的关键语言形式(如祈使句、拟人、现在进行时被动语态、修辞问句等)。
能遵循 “标题简洁吸睛、内容清晰生动、呼吁明确有力” 的结构,完成一篇关于濒危动物保护的海报写作,做到语言准确、逻辑连贯。
2. 文化意识
深化对全球野生动物保护文化的理解,认识到 “所有物种无论外形差异都应平等受保护” 的生态价值观,尊重生物多样性对地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3. 思维品质
在海报创作的 brainstorm 环节,能多角度思考濒危动物的生存困境、保护措施及公众行动,提升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学习能力
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海报互评、展示交流等任务,学会倾听他人观点、整合反馈优化作品,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语言维度:掌握野生动物保护海报的核心语言特征,包括祈使句、拟人手法、现在进行时被动语态、修辞问句等情感化表达形式,能准确运用这些句式传递保护诉求。
阅读与文化维度:理解 “生物多样性平等保护” 的全球生态文化理念,认识到所有物种(无论外形)对地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建立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文化认同。
教学难点
语言深度运用:如何根据目标受众和保护主题,灵活选择情感化语言(如对 “忽视丑陋动物” 现象用反问引发反思,对 “栖息地破坏” 用被动语态强调紧迫性),避免语言生硬或冗余。
思维拓展提升:在 brainstorm 环节中,能多角度关联动物濒危原因(如人类活动、环境变化)、保护措施(政府行动、公众参与),并将复杂信息转化为海报中清晰、有层次的内容结构。
教学资源
课件PPT,黑板、白板。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
活动形式及步骤
活动意图
时间
学习理解
Activity 1: Lead In (导入)
1. 展示濒危动物图片(包括可爱和不那么可爱的动物),提问:“Would you help these animals in danger? Why?”
2. 引导学生思考:“Sadly, some less lovely animals are often ignored. Would you help them too?”
3. 学生自由发言,引出 “wildlife protection equality” 主题。
通过视觉刺激和问题链,激活学生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已有认知,引发对 “所有物种平等保护” 的思考,奠定课堂主题基础。
10min
Activity 2: Reading for Details (细节阅读)
1. 呈现两张海报(Give Ugly a Chance! 和 Don’t Make Paper with My Home!),让学生观察图片,提问:“Which emotions do the photos communicate? (funny/lovable/sad...)”
2. 分组分析海报细节,完成表格:
- Give Ugly a Chance!:Situation(“Ugly” animals are not treated equally)、Reason(They are considered less cute)、Hope(Pay attention to them)
- Don’t Make Paper with My Home!:Situation(Animal homes are destroyed)、Reason(Trees are cut down for paper)、Hope(Stop destroying habitats)
3. 全班核对答案,总结海报核心信息。
通过细节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海报的情境、原因和呼吁,掌握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为后续结构和语言分析铺垫。
10min
Activity 3: Reading for Structure (结构分析)
1. 引导学生分析海报结构,提问:“What are the key parts of a poster? (title/picture/contents)”
2. 讲解各部分特点:Title(concise, interesting)、Picture(eye-catching, emotional)、Contents(clear, vivid)。
帮助学生掌握海报的结构框架和有效语言技巧,理解 “形式服务于内容”,积累写作素材。
15min
Activity 4: Reading for Expressions (语言特征分析)
1. 找出海报中的语言技巧,如:
- Imperative sentence(祈使句):“Give Ugly a Chance!”
- Personification(拟人):“Don’t Make Paper with My Home!”(考拉视角)
- Rhetorical question(修辞问句):“Is it right to make animals homeless...?”
- Present continuous passive voice:“Billions of trees are being cut down...”
2. 讨论这些语言特征如何增强感染力:“How do these expressions stir up readers’ emotions?”
应用实践
Activity 5: Pre-Writing Planning
1. 明确任务:“Make a poster about an endangered animal”,展示可选动物:
- 华南虎(South China Tiger):因皮毛被猎杀,野外灭绝,保护区存活 30-80 头。
- 长江江豚(Yangtze River Dolphin):因栖息地丧失濒危,正建保护区。
2. 小组 brainstorm:填写表格 “Why endangered? What is being done? What can we do?”,梳理创作素材。
通过素材梳理帮助学生明确写作对象的核心信息(问题、措施、行动),为海报创作提供内容支撑。
5min
Activity 6: Language & Framework Preparation
1. 提供词汇库:濒危原因(habitat loss, hunted for fur)、保护措施(reserves built, plans carried out)、呼吁行动(forbid buying products, clean up rivers)。
2. 展示句式范例:
- 现状:“The population of... is only...; They are being hunted for...”
- 呼吁:“Forbidding... will be of great benefit to...; Act now to save...”
3. 引导搭建框架:标题(简洁)+ 动物名称及现状 + 濒危原因 + 保护措施 + 呼吁行动 + 配图建议。
提供语言支持,帮助学生用规范句式搭建海报框架,降低创作难度。
5min
Activity 7: Drafting
学生分组合作创作海报,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关注:
- 标题是否简洁有趣;
- 内容是否包含 “现状 - 原因 - 呼吁”;
- 是否运用所学语言技巧(祈使句、修辞问句等);
- 图片是否与主题匹配。
引导学生将所学结构和技巧迁移到实际创作中,完成个性化海报设计。
10min
迁移创新
Activity 8: Revising
1. 分发评价清单,小组互换海报互评:
- “Does the poster include key info (endangerment reason, actions)?”
- “Is the message clear? Are language features used properly?”
- “Is the image effective?”
2. 学生根据反馈修改海报,优化内容逻辑和语言表达。
通过同伴评价提升作品质量,强化对海报创作要点的理解。
7min
Activity 9: Show Time
1. 小组推选最佳海报,展示并简述:“How did you use structure, emotions, and language skills?”
2. 全班评价:从内容完整性、情感感染力、语言准确性维度给予反馈。
通过展示增强成就感,促进同伴学习,巩固海报创作技巧的应用。
8min
Activity 10: Summary & Assessment (总结与自评)
1. 教师总结海报设计要点:标题简洁有力、语言生动有感染力、图文结合(图片 / 数据可视化)。
2. 发放自评表,学生根据 Evaluation Items(海报阅读理解、结构分析、创作能力、同伴反馈)自评(√/△/×)。
3. 布置任务:设计 80 词左右保护大熊猫的海报,包含稀有性、濒危原因、政府措施、呼吁关注与资金。
通过总结梳理知识体系,自评反思学习效果,作业强化知识迁移,巩固课堂目标。
10min
板书设计
Unit 2 Wildlife Protection
Wildlife Protection Poster Design
???? Key Elements
Part
Features
Examples
Title
Concise, catchy, emotional
"Give Ugly a Chance!" / "Save Their Homes!"
Picture
Eye-catching, representative
???? Koala in destroyed habitat / ???? Endangered tiger
Content
1. Situation (Problem)
"Habitat loss due to deforestation"
2. Reason (Why it matters)
"Biodiversity = Survival of Earth"
3. Appeal (Action)
"Stop buying fur! Plant trees!"
教学反思
1. 优点
任务驱动式设计(海报分析→构思创作→互评优化)有效衔接读写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海报结构与情感化语言技巧;将 “物种平等保护” 理念融入教学,实现语言学习与生态意识的有机结合,深化了文化理解。
2. 不足
部分学生在语言运用中难以平衡 “简洁性” 与 “感染力”,存在表达生硬或冗余的问题;小组互评时间不足,对语言细节打磨的讨论不够深入,反馈针对性有待提升。
3. 改进
增设情感化语言专项练习(如对比不同修辞效果),强化语言运用灵活性;延长互评时间,设计含 “语言准确性 + 情感共鸣度” 的细化评价表,引导更有效的反馈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