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天津市红桥区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天津市红桥区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1-01 20:4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天津市红桥区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分)全运会是中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2025年的全运会将是第十五届,这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全运会,因为它将首次在香港和澳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举办。以下全运会比赛项目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
蹦床技巧 B.跳水
C.自行车4公里追逐赛 D.花样游泳
2.(3分)已知a、b、c三个物体在0~10s时间内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10s时间内,a先加速后减速,b做匀速直线运动,c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0~10s时间内,a的平均速度最大,b的平均速度等于c的平均速度
C.在0~10s时间内,a、b、c三个物体路程sa>sc>sb
D.在0~10s时间内,a、b、c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
3.(3分)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时间(  )
A.2023年9月29日18:30,杭州亚运会女子铅球正式开赛
B.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播放约30min
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00开播
D.学校早上8:00开始上课
4.(3分)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是描述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C.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可能做减速运动
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恒定
5.(3分)以下关于时间与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2s内”和“2s内”表示同一时间间隔
B.“第2s末”与“第3s初”表示同一时刻
C.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D.位移和路程在大小上总相等,只是位移有方向,是矢量,路程无方向,是标量
6.(3分)下列几组物理量中,全部为矢量的是(  )
A.位移、速率、速度 B.速度、速率、质量
C.速度、加速度、位移 D.路程、时间、加速度
7.(3分)图为新能源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10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约为(  )
A.400km B.400m C.111m D.111km
8.(3分)如图甲、乙所示为某物体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xt图线和vt图线,由图可知,在0~t1时间内(  )
A.物体做的是曲线运动
B.图甲中时刻,图线的斜率为
C.0~t1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x1
D.物体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运动
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多选)9.(3分)新能源汽车除了能有效减少废气排放,还具有稳定性、加速性能好等优点。关于运动中的新能源汽车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大时,加速度不一定大
B.加速度越大,则汽车速度变化越大
C.汽车具有向东的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可能向西
D.在时间t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一定不断增大
(多选)10.(3分)下列所给的图像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A.B.C.D.
(多选)11.(3分)汽车A、B在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运动,两者的速度—时间(v﹣t)图像如图所示,则在0~t0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A的速度越来越小
B.汽车B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C.存在某时刻两车的加速度相同
D.汽车A、B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多选)12.(3分)已知某新能源电动车刹车过程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开始刹车时初速度大小为10m/s,第2s内的位移为7m,则对该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第1.5s末的速度大小为7m/s
B.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1.5m/s2
C.第2s内与第3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7:5
D.刹车后6s内的位移大小为24m
三、实验题(本题满分16分,每空2分)
13.(6分)光电门是由门一样的外形和光学传感器组成的,当物体通过光电门时光被挡住,计时器开始计时,当物体离开时停止计时,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以近似认为是该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这样就可以根据物体大小与运动时间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d=4.0cm的挡光条,如图所示,滑块在拉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挡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时间t1为0.2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t2为0.05s,挡光条从第一个光电门到第二个光电门之间的时间间隔t为3.0s,。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速度v1=    m/s,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时速度v2=    m/s,估算滑块的加速度为a=    m/s2(以下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4.(10分)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1)本实验采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所接的电源应为     (填正确选项的字母);
A.约8V的直流电
B.约8V的交流电
C.220V的直流电
D.220V的交流电
(2)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填正确选项的字母);
A.天平
B.秒表
C.刻度尺
(3)已知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f=50Hz,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A、B、C、D、E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出的计时点,由图中数据得,在打下D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vD=    m/s,重物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查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将上面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的加速度值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比较,发现有误差,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误差的原因:    。
四、计算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12分。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2分)某动车在进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动车刹车前的速度为60m/s,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求:
(1)动车刹车开始后6s末时的速度;
(2)动车刹车开始后12s的位移;
(3)动车静止前最后5s内滑行的距离。
16.(12分)如图所示,一滴雨滴从离地面20m高的楼房屋檐自由下落,下落5m时,到达窗口上沿,再经Δt=0.2s的时间通过窗口,g取10m/s2,问:
(1)雨滴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2)窗口的高度h;
(3)该雨滴最后1s内下落的平均速度大小。
17.(12分)一小球由静止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滚下来,依次通过斜面上A、B、C三点,已知AB=1.2m,AC=3.2m,小球通过AB、BC所用的时间均为1s,则:
(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多大?
(2)小球通过B点时的速度是多大?
(3)从静止开始到达A点的距离是多大?
18.(12分)一辆汽车A沿水平车道以vA=10m/s的速度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在相邻车道前方相距x0=20m处有以vB=15m/s的速度同向运动的汽车B正开始匀减速刹车,其刹车的加速度大小a=2.5m/s2,从此刻开始计时,若汽车A不采取刹车措施,汽车B刹车直到静止后保持不动,求:
(1)求B车刹车4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2)汽车A追上汽车B前,A、B两汽车间的最远距离;
(3)汽车A恰好追上汽车B所需要的时间。
2024-2025学年天津市红桥区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D B D B C C B
二.多选题(共4小题)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ACD ACD BC AC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分)全运会是中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2025年的全运会将是第十五届,这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全运会,因为它将首次在香港和澳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举办。以下全运会比赛项目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
A.蹦床技巧
B.跳水
C.自行车4公里追逐赛
D.花样游泳
【解答】解: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可忽略不计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研究运动员蹦床时的技巧,跳水时的动作,花样游泳时的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均不能忽略,所以不能视为质点。研究自行车追逐赛时,运动员的大小形状可以忽略,可以视为质点。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3分)已知a、b、c三个物体在0~10s时间内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10s时间内,a先加速后减速,b做匀速直线运动,c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0~10s时间内,a的平均速度最大,b的平均速度等于c的平均速度
C.在0~10s时间内,a、b、c三个物体路程sa>sc>sb
D.在0~10s时间内,a、b、c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
【解答】解:A、根据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0~10s时间内,a先减速后反向加速,b做匀速直线运动,c一直做加速直线运动,但不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C、在0~10s时间内,a、b、c三个物体运动的位移相同,a先向正方向做减速运动后反向加速,b与c一直沿正方向运动,则a的路程最大,b的路程和c的路程一样大,所以a、b、c三个物体路程关系为sa>sb=sc,故C错误;
BD、在0~10s时间内,a、b、c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运动时间相同,则平均速度相同,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3.(3分)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时间(  )
A.2023年9月29日18:30,杭州亚运会女子铅球正式开赛
B.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播放约30min
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00开播
D.学校早上8:00开始上课
【解答】解:A.2023年9月29日18:30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是时刻,故A错误;
B.约30min在时间轴上对应时间段,是时间,故B正确;
C.每天19:00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是时刻,故C错误;
D.早上8:00开始上课,8:00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是时刻,故D错误。
故选:B。
4.(3分)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是描述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C.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可能做减速运动
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恒定
【解答】解: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A错误;
B、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加速度由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共同决定,故B错误;
C、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与速度反向,物体做减速运动,故C错误;
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恒定,故D正确。
故选:D。
5.(3分)以下关于时间与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2s内”和“2s内”表示同一时间间隔
B.“第2s末”与“第3s初”表示同一时刻
C.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D.位移和路程在大小上总相等,只是位移有方向,是矢量,路程无方向,是标量
【解答】解:A、“第2s内”表示1s末至2s末的时间间隔,“2s内”表示0至2s末的时间间隔,所以“第2s内”和“2s内”表示的不是同一时间间隔,故A错误;
B、“第2s末”与“第3s初”表示同一时刻,故B正确;
C、位移和路程均可以描述直线和曲线运动,故C错误;
D、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的大小不大于路程,路程是标量,是运动路径的长度,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所以位移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故D错误。
故选:B。
6.(3分)下列几组物理量中,全部为矢量的是(  )
A.位移、速率、速度 B.速度、速率、质量
C.速度、加速度、位移 D.路程、时间、加速度
【解答】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都是矢量,而速率、质量、路程和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都是标量,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3分)图为新能源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10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约为(  )
A.400km B.400m C.111m D.111km
【解答】解: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10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
由图甲、乙可知初、末速度分布为,,
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3分)如图甲、乙所示为某物体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xt图线和vt图线,由图可知,在0~t1时间内(  )
A.物体做的是曲线运动
B.图甲中时刻,图线的斜率为
C.0~t1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x1
D.物体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运动
【解答】解:A、x﹣t图线和v﹣t图线只能用来描述直线运动的规律,则知该物体做的是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在甲图中斜率代表速度,结合乙图可知在时刻,图线的斜率为,故B正确;
C、0~t1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x1﹣x0,故C错误。
D、由乙图可知,物体做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多选)9.(3分)新能源汽车除了能有效减少废气排放,还具有稳定性、加速性能好等优点。关于运动中的新能源汽车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大时,加速度不一定大
B.加速度越大,则汽车速度变化越大
C.汽车具有向东的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可能向西
D.在时间t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一定不断增大
【解答】解:A.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无关,速度大时,速度变化率不一定大,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正确;
B.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加速度越大,则汽车速度变化越快,故B错误;
C.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汽车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说明速度变化量向东,速度的方向可能向西,故C正确;
D.在时间t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一定不断增大,故D正确。
故选:ACD。
(多选)10.(3分)下列所给的图像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A.B.C.D.
【解答】解:A、由图A可知,物体开始和结束时的纵坐标为0,说明物体又回到了初始位置,故A正确;
B、由图B可知,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位移不断增大,没有回到初始位置,故B错误;
C、根据v﹣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C可知,物体第1s内的位移沿正方向,大小为2m,第2s内的位移沿负方向,大小为2m,第2s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故C正确;
D、由图D可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s末时物体的总位移为零,则物体回到初始位置,故D正确。
故选:ACD。
(多选)11.(3分)汽车A、B在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运动,两者的速度—时间(v﹣t)图像如图所示,则在0~t0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A的速度越来越小
B.汽车B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C.存在某时刻两车的加速度相同
D.汽车A、B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解答】解:A.由v﹣t图像可知,汽车A的速度越来越大,故A错误;
B.根据v﹣t图像的切线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汽车B的加速度越来越大,故B正确;
C.根据v﹣t图像的切线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存在某时刻两图线的切线斜率相等,即存在某时刻两车的加速度相同,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在0~t0内,汽车A的速度一直大于汽车B的速度,它们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运动,则汽车A、B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增大,故D错误。
故选:BC。
(多选)12.(3分)已知某新能源电动车刹车过程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开始刹车时初速度大小为10m/s,第2s内的位移为7m,则对该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第1.5s末的速度大小为7m/s
B.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1.5m/s2
C.第2s内与第3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7:5
D.刹车后6s内的位移大小为24m
【解答】解:A、第2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第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第1.5s的瞬时速度,故A正确;
B、设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a,则有,故B错误;
D、刹车时间为
,刹车后6s内,车已经停止,所以6s内的位移等于5s内的位移,则有,故D错误;
C、运用逆向思维可得,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4s内、第5s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x3:x4:x5=9:7:5:3:1,所以第2s内与第3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7:5,故C正确。
故选:AC。
三、实验题(本题满分16分,每空2分)
13.(6分)光电门是由门一样的外形和光学传感器组成的,当物体通过光电门时光被挡住,计时器开始计时,当物体离开时停止计时,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以近似认为是该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这样就可以根据物体大小与运动时间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d=4.0cm的挡光条,如图所示,滑块在拉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挡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时间t1为0.2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t2为0.05s,挡光条从第一个光电门到第二个光电门之间的时间间隔t为3.0s,。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速度v1= 0.20  m/s,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时速度v2= 0.80  m/s,估算滑块的加速度为a= 0.20  m/s2(以下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答】解: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则滑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为
同理,滑块经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为
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
故答案为:0.20;0.80;0.20。
14.(10分)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1)本实验采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所接的电源应为  B  (填正确选项的字母);
A.约8V的直流电
B.约8V的交流电
C.220V的直流电
D.220V的交流电
(2)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C  (填正确选项的字母);
A.天平
B.秒表
C.刻度尺
(3)已知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f=50Hz,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A、B、C、D、E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出的计时点,由图中数据得,在打下D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vD= 1.48  m/s,重物的加速度大小为a= 9.75  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查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将上面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的加速度值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比较,发现有误差,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误差的原因: 重物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和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阻力  。
【解答】解:(1)本实验采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应为约8V的交流电,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要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需要测量纸带上各点之间的距离,所以需要刻度尺。天平用于测量质量,本实验不需要测量质量;
打点计时器本身可以记录时间,不需要秒表,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xCE=10.32cm﹣4.39cm=5.93cm=0.0593m,时间间隔,CE段的时间为2T,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D点的瞬时速度等于CE段的平均速度,
则vD;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Δx=aT2,xCD=7.16cm﹣4.39cm=2.77cm=0.0277m,xDE=10.32cm﹣7.16cm=3.16cm=0.0316m;
a;
(4)实验中重物下落时,受到空气阻力以及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阻力,这些阻力会使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故答案为:(1)B;(2)C;(3)1.48;9.75;(4)重物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和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阻力。
四、计算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12分。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2分)某动车在进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动车刹车前的速度为60m/s,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求:
(1)动车刹车开始后6s末时的速度;
(2)动车刹车开始后12s的位移;
(3)动车静止前最后5s内滑行的距离。
【解答】解:(1)动车刹车开始到静止的时间,可由
v=v0﹣at
解得
t=10s
动车刹车开始后6s时的速度为
v2=v0﹣at2
解得
v2=24m/s
(2)动车刹车开始后12s的位移等于开始后10s的位移
解得
x′=300m
(3)根据逆向思维,动车静止前最后5s内滑行的距离
解得
x=75m
答:(1)动车刹车开始后6s末时的速度为24m/s;
(2)动车刹车开始后12s的位移为300m;
(3)动车静止前最后5s内滑行的距离为75m。
16.(12分)如图所示,一滴雨滴从离地面20m高的楼房屋檐自由下落,下落5m时,到达窗口上沿,再经Δt=0.2s的时间通过窗口,g取10m/s2,问:
(1)雨滴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2)窗口的高度h;
(3)该雨滴最后1s内下落的平均速度大小。
【解答】解:(1)根据Hgt2,代入数据解得雨滴运动时间为:t=2s
由速度—时间公式,可得雨滴落地的速度为:v=gt=10×2m/s=20m/s
(2)雨滴在到达窗口上沿时的速度为v1,由速度—位移公式得:v12=2gh1
其中h1=5m,代入数据解得:v1=10m/s
h=v1Δtg(Δt)2
代入数据解得:h=2.2m
(3)雨滴前1s的位移为:h2gt210×12m=5m
雨滴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等于:h'=H﹣h2=20m﹣5m=15m,根据平均速度:m/s=15m/s
答:(1)雨滴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20m/s;
(2)窗口的高度为2.2m;
(3)该雨滴最后1s内下落的平均速度是15m/s。
17.(12分)一小球由静止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滚下来,依次通过斜面上A、B、C三点,已知AB=1.2m,AC=3.2m,小球通过AB、BC所用的时间均为1s,则:
(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多大?
(2)小球通过B点时的速度是多大?
(3)从静止开始到达A点的距离是多大?
【解答】解:(1)小球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BC﹣AB=aT2
已知AB=1.2m,AC=3.2m,则BC=3.2m﹣1.2m=2m
解得加速度大小为:a=0.8m/s2;
(2)小球经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为:vBm/s=1.6m/s;
(3)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可得:2axB
解得从开始到B点的距离为:xB=1.6m
从静止开始到达A点的距离是:xA=xB﹣AB=1.6m﹣1.2m=0.4m。
答:(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是0.8m/s2;
(2)小球通过B点时的速度是1.6m/s;
(3)从静止开始到达A点的距离是0.4m。
18.(12分)一辆汽车A沿水平车道以vA=10m/s的速度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在相邻车道前方相距x0=20m处有以vB=15m/s的速度同向运动的汽车B正开始匀减速刹车,其刹车的加速度大小a=2.5m/s2,从此刻开始计时,若汽车A不采取刹车措施,汽车B刹车直到静止后保持不动,求:
(1)求B车刹车4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2)汽车A追上汽车B前,A、B两汽车间的最远距离;
(3)汽车A恰好追上汽车B所需要的时间。
【解答】解:(1)B车刹车4s末的速度大小为:v=vB+at=15m/s﹣2.5×4m/s=5m/s
(2)当A、B两车速度相等时,A、B间的距离最远,则有:vB﹣at=vA
代入数据可得:t=2s
此时汽车A的位移为:xA=vAt=10×2m=20m
汽车B的位移为为:
则A、B间的最远距离为:xm=xB+x0﹣xA=25m+20m﹣20m=25m
(3)汽车B从开始减速到静止经历的时间为:
汽车B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则汽车A在t1时间内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A=vAt1=10×6m=60m
此时A、B间的距离为:Δx=x′B+x0﹣x′A=45m+20m﹣60m=5m
汽车A需再运动的时间为:
所以汽车A追上汽车B所用时间为:t=t1+t2=6s+0.5s=6.5s
答:(1)B车刹车4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为5m/s;
(2)汽车A追上汽车B前,A、B两汽车间的最远距离为25m;
(3)汽车A恰好追上汽车B所需要的时间为6.5s。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