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张PPT)
单元综合
第五单元逻辑体系与专题线索
地球村
公共交通
全球航路
物品传递
古代 道路铺设和运河开凿,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代集权国家或帝国重视修筑人工道路和人工运河;在海洋航线方面,中国“__________________”成为典型代表
近代 新航路开辟后,人们对海洋的探索从区域扩展到全球,____________得以建立。两次____________为交通工具解决了动力问题,催生轮船、火车、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交通的改进促进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带动城市格局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现代 汽车、高速公路、高铁、航运等技术的发展,把陆海交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飞机的发明和民航的发展,开辟了交通运输的空中通道。交通的发展缩短了____________,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海上丝绸之路
全球航路
工业革命
通行时间
1. (2025洛阳期中)下图为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展出的一艘明清古沉船,它出土于汉唐漕运故道,是迄今为止洛阳地区首次发现的古代沉船。船体长度约20.14米,中部最宽处3.48米,由13个船舱组成,中部设置货仓,动力是人力和风力共用。该船可用于研究( )
洛阳“运河一号”(明清)
A. 洛阳与域外文明的交流 B. 隋唐先进的造船技术
C. 古代朝贡体系演变历程 D. 明清运河漕运的繁荣
D
【解析】该船出土于汉唐漕运故道,结合其结构如多个船舱、货仓,动力方式如人力和风力,可以推断出它是用于运河上的货物运输,故选D项;沉船出土于漕运故道,更可能与内河运输相关,而非远洋航行,排除A项;材料明确标注为“明清古沉船”,排除B项;朝贡体系更多涉及的是国家之间的礼仪性贸易和外交关系,排除C项。
2. (2025大连期末)1876年,淞沪铁路通车后,“华客即持照纷纷上车,并有妇女小孩”。1897年,京津铁路告成,“京城内外附近居民,咸思(乘火车)到津一扩眼界,其中以旗人妇女为最多”。这表明( )
A. 铁路是妇女解放的首要条件 B. 中国近代化历程步履维艰
C. 新式交通推动社会观念更新 D. 妇女在晚清时期率先觉醒
【解析】铁路开通后,“华客持照纷纷上车,并有妇女儿童”“咸思乘车……妇女为最多”,可见交通的现代化推动了人们观念变化,故选C项;妇女解放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独立,排除A项;中国近代史步履维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思想保守僵化,材料中“持照纷纷上车”“妇女为最多”反映的恰恰是人们观念的更新,排除B项;D项“率先”说法不妥。
C
3. 19世纪中后期,电力和内燃机逐渐代替蒸汽机车。同时,以内燃机作为动力的汽车运输和飞机运输迅速发展。二战后,人类对原子能的利用突飞猛进,现在,原子能除了用于发电外,已经在海运中采用。这表明( )
A. 新能源不断出现淘汰了传统能源
B. 科技革命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C. 工业革命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D. 原子能已经广泛运用于交通领域
【解析】据材料可知,内燃机推动了汽车运输和飞机运输迅速发展,原子能已经在海运中采用,这说明科技革命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故选B项。
B
谢谢观赏单元综合 第五单元逻辑体系与专题线索
勾画逻辑体系
建构专题线索
古代 道路铺设和运河开凿,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代集权国家或帝国重视修筑人工道路和人工运河;在海洋航线方面,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典型代表
近代 新航路开辟后,人们对海洋的探索从区域扩展到全球,全球航路得以建立。两次工业革命为交通工具解决了动力问题,催生轮船、火车、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交通的改进促进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带动城市格局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现代 汽车、高速公路、高铁、航运等技术的发展,把陆海交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飞机的发明和民航的发展,开辟了交通运输的空中通道。交通的发展缩短了通行时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1. (2025洛阳期中)下图为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展出的一艘明清古沉船,它出土于汉唐漕运故道,是迄今为止洛阳地区首次发现的古代沉船。船体长度约20.14米,中部最宽处3.48米,由13个船舱组成,中部设置货仓,动力是人力和风力共用。该船可用于研究( )
洛阳“运河一号”(明清)
A. 洛阳与域外文明的交流
B. 隋唐先进的造船技术
C. 古代朝贡体系演变历程
D. 明清运河漕运的繁荣
【答案】 D
【解析】该船出土于汉唐漕运故道,结合其结构如多个船舱、货仓,动力方式如人力和风力,可以推断出它是用于运河上的货物运输,故选D项;沉船出土于漕运故道,更可能与内河运输相关,而非远洋航行,排除A项;材料明确标注为“明清古沉船”,排除B项;朝贡体系更多涉及的是国家之间的礼仪性贸易和外交关系,排除C项。
2. (2025大连期末)1876年,淞沪铁路通车后,“华客即持照纷纷上车,并有妇女小孩”。1897年,京津铁路告成,“京城内外附近居民,咸思(乘火车)到津一扩眼界,其中以旗人妇女为最多”。这表明( )
A. 铁路是妇女解放的首要条件
B. 中国近代化历程步履维艰
C. 新式交通推动社会观念更新
D. 妇女在晚清时期率先觉醒
【答案】 C
【解析】铁路开通后,“华客持照纷纷上车,并有妇女儿童”“咸思乘车……妇女为最多”,可见交通的现代化推动了人们观念变化,故选C项;妇女解放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独立,排除A项;中国近代史步履维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思想保守僵化,材料中“持照纷纷上车”“妇女为最多”反映的恰恰是人们观念的更新,排除B项;D项“率先”说法不妥。
3. 19世纪中后期,电力和内燃机逐渐代替蒸汽机车。同时,以内燃机作为动力的汽车运输和飞机运输迅速发展。二战后,人类对原子能的利用突飞猛进,现在,原子能除了用于发电外,已经在海运中采用。这表明( )
A. 新能源不断出现淘汰了传统能源
B. 科技革命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C. 工业革命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D. 原子能已经广泛运用于交通领域
【答案】 B
【解析】据材料可知,内燃机推动了汽车运输和飞机运输迅速发展,原子能已经在海运中采用,这说明科技革命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故选B项。单元综合 第五单元逻辑体系与专题线索
勾画逻辑体系
建构专题线索
古代 道路铺设和运河开凿,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代集权国家或帝国重视修筑人工道路和人工运河;在海洋航线方面,中国“ ”成为典型代表
近代 新航路开辟后,人们对海洋的探索从区域扩展到全球, 得以建立。两次 为交通工具解决了动力问题,催生轮船、火车、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交通的改进促进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带动城市格局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现代 汽车、高速公路、高铁、航运等技术的发展,把陆海交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飞机的发明和民航的发展,开辟了交通运输的空中通道。交通的发展缩短了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1. (2025洛阳期中)下图为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展出的一艘明清古沉船,它出土于汉唐漕运故道,是迄今为止洛阳地区首次发现的古代沉船。船体长度约20.14米,中部最宽处3.48米,由13个船舱组成,中部设置货仓,动力是人力和风力共用。该船可用于研究( )
洛阳“运河一号”(明清)
A. 洛阳与域外文明的交流
B. 隋唐先进的造船技术
C. 古代朝贡体系演变历程
D. 明清运河漕运的繁荣
2. (2025大连期末)1876年,淞沪铁路通车后,“华客即持照纷纷上车,并有妇女小孩”。1897年,京津铁路告成,“京城内外附近居民,咸思(乘火车)到津一扩眼界,其中以旗人妇女为最多”。这表明( )
A. 铁路是妇女解放的首要条件
B. 中国近代化历程步履维艰
C. 新式交通推动社会观念更新
D. 妇女在晚清时期率先觉醒
3. 19世纪中后期,电力和内燃机逐渐代替蒸汽机车。同时,以内燃机作为动力的汽车运输和飞机运输迅速发展。二战后,人类对原子能的利用突飞猛进,现在,原子能除了用于发电外,已经在海运中采用。这表明( )
A. 新能源不断出现淘汰了传统能源
B. 科技革命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C. 工业革命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D. 原子能已经广泛运用于交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