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节 生活中的水溶液(3)
第4章 水与人类
引入新课
物质的溶解性与 、 和 的性质有关。
当 一定时, 的溶剂里,不同溶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当溶剂的量相同时,温度越 ,固体溶质的溶解能力越强;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能力是 的。
在一定温度下,在同一杯水中能溶解的蔗糖比食盐姚多
那么,我们如何定量地比较食盐和蔗糖的溶解性呢?
温度
溶质的性质
溶剂
温度
一定量
高
不同
新课教学
室温下(20℃左右),在盛有5mL水的试管中加入1.5g食盐,充分振荡至食盐全部溶解后,用电子天平称取5份食盐(每份0.1g),逐份加入并充分振荡与溶解,直到溶液中刚好出现极少量无法溶解的固体。
0.3g食盐
固体未溶解
新课教学
现象1:
实验发现,5mL水在溶解了1.5g食盐后还能继续溶解食盐,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而当溶解了1.8g左右的食盐后,再加入食盐就不能再继续溶解了。
现象2: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新课教学
1.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概念中为什么要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的条件?
一杯蔗糖的饱和溶液当温度温度升高时,还能继续溶解蔗糖,说明当温度升高时,这杯蔗糖溶液就变成了不饱和溶液。
当温度降低到一定时,一杯蔗糖的不饱和溶液会有蔗糖变成固体析出,说明当温度降低时,蔗糖的不饱和溶液就变成了饱和溶液。
不同质量的水能溶解的蔗糖质量不同
因此只有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和“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新课教学
2.为什么要指明“某种溶质”的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例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食盐的溶液,可继续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是食盐的饱和溶液,但对蔗糖来说就是不饱和溶液。
因此,在说明“饱和”和“不饱和”溶液时,必须指明是哪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条件:
要指明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和溶质。
新课教学
是否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
①溶液中有剩余固体溶质存在,则是饱和溶液
②向溶液中加入该溶质,溶质不能继续溶解,则为饱和溶液,溶质能继续溶解,则为不饱和溶液。
观察判断下面烧杯内的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
乙烧杯中有固体溶质剩余,一定是饱和溶液
甲烧杯中没有固体溶质剩余,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新课教学
视频: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新课教学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方法1:增加溶质
方法2:蒸发溶剂
方法3:降低溶剂温度
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
方法1:升高溶液温度
方法2:增加溶剂
新课教学
在室温下,10克蔗糖在10克水中全部溶解,且还未达到饱和,0.2克熟石灰在10克水中不能完全溶解。说明在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溶解性是不同的,蔗糖比熟石灰易溶解的多。
如何来比较它们的溶解性呢?
科学上用溶解度能定量的比较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
新课教学
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溶解度。
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
溶液状态:
一定温度
条件:
温度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较大,因此要指明“温度”
标准:
100克溶剂 (一般指水)
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溶质是一定的,科学规定“100g溶剂”
单位:
饱和状态
只有达到饱和状态,溶解度才是一个定值。
克
溶解度是溶质的质量
新课教学
溶解度的含义:
用溶解度来定量表示该物质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性
溶解度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往往是不同的,没有特别说明时,一般指在水中的溶解度。
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溶解度
新课教学
溶解性等级:
根据在20℃时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
溶解度小于0.01g的物质称为难溶物质。
20℃时,
溶解度大于或等于10g的物质称为易溶物质
溶解度在1~10g的物质称为可溶物质
溶解度在0.01~1g的物质称为微溶物质
新课教学
观察表4.2-5和4.2-6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新课教学
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蔗糖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
有一些物质受温度影响很小,如氯化钠;
极少部分固体物质(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新课教学
视频: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新课教学
1.将不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能用降低温度的方法吗?有哪些方法?
一、加入熟石灰,直至不再溶解。
二、蒸发水直至有晶体析出。
三、升高温度直至有晶体析出。
将不饱和的熟石灰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新课教学
2.当水中氧气不足时,鱼儿会把头露出水面呼吸,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炎热的夏天,而寒冷的冬季极少出现这样的现象。你能给出科学的解释吗 
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夏天温度高,气体的溶解度小,水中溶解的氧气少,鱼儿需把头露出水面呼吸;冬天时温度低,水中溶解的氧气多,能满足水中鱼儿的呼吸。
当堂检测
1、一定温度下,对固体甲的水溶液恒温蒸发,实验记录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溶液是不饱和溶液,②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B.③和④溶液中,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C.从①→②,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都在减小
D.从①→②→③→④,随着水不断蒸发,甲的溶解度不变
D
当堂检测
2、下表是固体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0℃时,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关系:甲大于乙
B. 20℃时,100 克乙物质加入 100 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200 克
C. 10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会析出晶体后,溶液仍是饱和的
D. 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C
当堂检测
3、在一定温度下,向100 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充分溶解。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得到的相应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1-5-12所示。
(1)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  g。 
(2)④中的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填“是”“不是”或
“无法判断”)。 
40
是
板书设计
第2节 生活中的水溶液(第3课时)
“不能继续溶解”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物质的溶解度
溶液是否饱和:
“能继续溶解”
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g)
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气体的溶解度: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气压
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预习“四、溶液的配制”相关内容。4.2生活中的水溶液(3)课后检测
班级 姓名
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该温度下,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比例的是(  )
2.一定温度下,对固体甲的水溶液恒温蒸发,实验记录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溶液是不饱和溶液,②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B.③和④溶液中,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C.从①→②,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都在减小
D.从①→②→③→④,随着水不断蒸发,甲的溶解度不变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6gNaCl
B.从20℃足量饱和食盐水中每蒸发100g水,将会析出36g食盐晶体
C.20℃最浓可配置质量分数为36%的食盐溶液
D.向20℃时 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仍是饱和状态
4.能证明一杯t℃蔗糖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 蒸发少量水,有部分晶体析出
B. 加入少量蔗糖,搅拌后蔗糖不溶解
降低温度,杯底有蔗糖析出
D. 加入少量蔗糖,搅拌后蔗糖溶解
5.在进行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下列条件控制合理的是( )
①温度;②溶质颗粒大小;③溶质质量;④溶剂质量;
⑤溶剂种类;⑥是否搅拌
A.①② B.①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⑥
6. 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4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40克,则30°C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
A. 甲比乙大 B. 乙比甲大
C. 甲、乙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7.下表是固体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时,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关系:甲大于乙
B.20℃时,100克乙物质加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200 克
C.10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会析出晶体后,溶液仍是饱和的
D.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8.“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36g
B.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C.20℃时,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
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9.可根据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将物质分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四个等级。易溶物质是指20℃时,物质的溶解度(  )
A.小于0.01 g B.小于1 g
C.大于1 g D.大于10 g
10.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关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0
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20∶21
C.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10
D.溶液质量∶溶质质量=21∶10
11.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方案如下: I. 称取一定质量的冰糖,研磨成粉末备用。
II. 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其中溶剂都为20克。(实验所需仪器略)
(1)实验中,使用粉状冰糖而不用块状冰糖,好处是:
  。
(2)本实验中,所研究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
   。
(3)实验中是如何比较物质溶解性大小的 
   。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C B B D C C D C
11.(1)粉末状比块状的溶解速度快,节约实验时间
(2)温度、溶质种类、溶剂种类
(3)一定温度下,比较2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溶质的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