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宝葫芦的秘密》是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节选的是原作的开头部分,主要记叙王葆“介绍自己”“回忆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幻想得到宝葫芦”三方面内容。作为单元首篇,承载着学习要素的作用,要为后续练习、运用和总结要素奠定教学基础;作为原作节选,需注重发挥课文导读功能,“篇本联读”,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
因此,本课教学以“课后习题”为依据整体设计,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在学生自学生字、获得课文的第一印象后,以课后第一题“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其次,聚焦语文要素“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借助语文作业本梳理故事,以课后第二题为支架创编故事,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阅读、思考与表达,为习作表达奠基。
【教学目标】
1. 通过多种识字方法学习和积累重点字词,在语境中辨析和认读多音字“冲”。
2. 紧扣课后习题,梳理王葆想要得到宝葫芦的原因,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 借助图示表格,梳理奶奶讲述的故事,发现故事的共同之处。
4. 根据已有内容合理想象,大胆创编,感受童话的奇妙,引发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紧扣课后习题,梳理王葆想要得到宝葫芦的原因,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借助表格,梳理奶奶讲述的故事,发现故事的共同之处。
【教学难点】
根据已有内容合理想象,大胆创编,感受童话的奇妙,引发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板贴、相关视频、学习单
【教学过程】
任务一:探起源,感神奇
1、导入
葫芦在我们中国有七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说起这个葫芦啊,他在我们中国文化里可是个宝贝,跟他有关的故事还真不少。(师生介绍故事中的宝葫芦)
现代作家张天翼笔下的宝葫芦又会有哪些神奇的法力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节选于这本书的开头。
2、初读
课文中的主人公和视频中故事的主人公有什么不同?(汇报)快速浏览课文,你从哪里知道的?
3、介绍童话种类
常人体童话、超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
任务二:找特点,识王葆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初次见面,王葆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你从课文中哪里找到的?
生汇报印象,填写人物名片,指导朗读。
2、补充人物名片。
我姓王,叫 。
我也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平平常常的 。
你们瞧,我是一个 (性格特点)的少先队员。我也和你们一样,很爱 。
3、体会顽童形象,联系生活说说你身边有这样的顽童吗?
(随机采访:当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你想拥有什么宝物,希望它有什么样的法力?)
任务三:补情节,创奇妙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宝葫芦又有哪些神奇的法力呢?
(填表格)
2、出示古代故事中关于葫芦的精彩片段。对比表格,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生汇报相同与不同之处)
3、四人小组创编故事,补充故事情节,接龙汇报。
在同学们汇报故事中,感受宝物神、情节奇、语言趣。
借助锦囊的提示,发现不同的想象,丰富故事的情节,体会人物的真善美。
任务四:辨事理,悟真情
1、当王葆真的得到了这个宝葫芦时,带给他的到底是幸福还是烦恼呢?(生说)
出示原著片段,思辨事理,领悟真情。
2、知寓意:葫芦在我们中国已经有了7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了,中国人对葫芦情有独钟,而且更喜欢叫它“福禄”,福禄是指福气和官禄,是幸福的象征。
3、赏葫芦: 孩子们,我们今天学习了童话故事中拥有神奇法力的葫芦。其实,在葫芦身上,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我们跟随镜头,走进中国葫芦文化博物馆,感受源远流长的葫芦文化。
左瓢右瓢,可盛千百福禄;大肚小肚,能容天下万物。圆形的曲线柔和之美与独特的形状让葫芦成为了人们喜爱的工艺品;在书画艺术中,又以其饱满的色彩跃然纸上;在古代和近代,许多少数民族将葫芦制作成葫芦笙或葫芦丝,音调优美,令人陶醉。在诗人陆游笔下,葫芦以其特有的意义呈现在诗作中,我们一起来读;不仅如此,“一带一路”许多沿线国家人民都对葫芦与葫芦文化有着共同的情感基础。可见,葫芦文化还可以成为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纽带,增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探究了宝葫芦的秘密,创编了宝葫芦的故事,了解了葫芦文化。课后,大家可以围绕葫芦开展项目式学习,探究葫芦的起源、文化内涵与故事等等。
【作业设计】
这节课,我们探究了宝葫芦的秘密,创编了宝葫芦的故事。如果我们要再次翻拍这个故事,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宝葫芦呢?课后请大家画一画,创编更多奇妙的故事。
【板书设计】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宝物神
情节奇
故事趣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致力于紧扣文本主题,根据已有的内容创编故事,因此我依次开展了四个环节,让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
一、激趣导入。
我打破常规的推荐方法:介绍作者、介绍人物、介绍情节…而是根据孩子的心理特征,从中国历代故事中的具有神奇法力的“葫芦”入手,引入课文。
二、了解故事,感受奇妙。
让学生自主学习,知道知道奶奶给王葆讲的哪几个故事从表格出发清晰明了,也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感受到故事的奇妙,进而发挥想象。再回归课本通过抓住关键字词朗读感受奇妙。
三、放飞想象,创编故事。
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先是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然后根据想象的内容去动笔创编故事,学生再分享故事。
四、总结全文,拓展文化内涵。
总结提升这一块,通过出示影视当中的片段。去感受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人不能总是想着不劳而获,想要过上好日子,应该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此外,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葫芦文化,感受不同艺术作品中的葫芦。
本堂课的成功之处,我认为有以下两点:
1、在本堂课的设计当中,我紧扣主题创编故事作为重点内容,教学重难点清晰,先是让学生体会奶奶讲的故事,说说自己的发现,然后请同学们大胆发挥想象交流分享,再进行创编故事。通过听故事、写故事、讲故事,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童话的奇妙之处。
2、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的学生说的比较多,通过言语训练再进行故事的整合,基本每个学生都能够根据已有的内容去创编故事。本节课的学生说的比较多,通过言语训练再进行故事的整合,基本每个学生都能够根据已有的内容去创编故事。
当然也存在以下不足:
1、学生的朗读训练做的还不够到位,因为这篇课文是在今天早上第1节课上的第1课时,主要侧重于对字词的认识以及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在读的方面比较少,所以节奏与感情方面把握的还不够。
2、在第4个环节总结提升的内容,由于时间关系,教师没有进行更多的引导。所以这个环节主要由老师点明。
改进措施:
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以及对学生的引导,把握好课堂节奏。对学生语言表达不够规范准确时,要做出规范完善,细心的观察学生,尽量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尽量对每一位举手的同学都进行关注让他回答。多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第26课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第1课时)
(
教学目标
)
1.认识“妖、矩”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5个字,会写“介绍、声明”等7个词语。
2.默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了解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
教学重点
)
默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
教学难点
)
了解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
教学过程
)
新课导入
1.学习单元页。
教师:读一读单元页,说说你有哪些收获。
预设:
学生1:从“奇妙的童话,点燃缤纷的焰火,照亮我们五彩的梦”这句话中,我知道了本单元的课文都是童话故事。
学生2:通过读单元页下面的内容,我知道了本单元不仅要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还要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2.导入课题。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童话《宝葫芦的秘密》的节选片段,感受一下童话的奇妙。
探究新知
一、生字新词
1.教师:请同学们带着阅读任务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阅读任务:
(1)边读边在文中圈出课文的生字,读不准的字和难理解的词语重点标注出来。
(2)小组合作交流,用合适的方法来认识生字词。
2.检查字音。
出示:
妖怪 规矩 乖巧 撵上 脚丫 拽住 冲着 又瘦又长
介绍 烫着 幸福 舔手 向日葵 真棒 罢了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学生开火车读词语,教师适时指导易错音。
点拨:“矩”字本音是jǔ,在词语“规矩”中读轻声ju;“拽、瘦、绍”是翘舌音。
3.掌握多音字“冲”。
(1)教师:在“冲着”一词中,“冲”读“chòng”。它还有一个读音,你知道是什么吗?你能用另一个读音尝试着组词吗?
学生:“冲”还有一个读音“chōng”,可以组词“冲动”“冲刺”“冲刷”。
(2)拓展练习,给“冲”字填上正确的读音。
一只小狗突然从马路对面跑过来,冲( )着他摇尾巴,向他讨食吃。
白公鸡竖着鸡冠怒气冲( )冲地扇着翅膀,伸着长长的脖子箭似的向前冲( )去。
小玉很好学,有种向上的冲( )劲儿,并且很愿意学。
4.指导书写。
(1)教师:你觉得哪些字容易写错?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2)学生在班级内交流。
(3)教师点拨易错字。
矩:部首是“”,第四笔撇不出头;右半部分“巨”,先写里面,再写外面。
舔:注意右半部分笔画的穿插避让;右下部分是“”,不要漏写最后一点。
葵:要注意“癸”的写法。
瘦:要注意“叟”的写法。
二、合作探究
探究:分析课文结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分析结构。
教师:默读课文,想想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主要讲了他的哪几件事,尝试结合人物做的事情给课文划分层次。
(1)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的结果,教师汇总、补充。
教师小结: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了主人公王葆的自我介绍。
第二部分(第5~16自然段):写了王葆回忆小时候奶奶经常讲宝葫芦的故事。
第三部分(第17~21自然段):写王葆幻想着自己能得到一个无所不能的宝葫芦。
2.整体感知。
(1)教师:谁能用概括性的语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呢?
学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王葆小时候经常听奶奶讲许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他非常希望自己也有这么一个宝葫芦。
(2)教师:王葆真的很希望得到一个宝葫芦,他为什么那么渴望得到一个宝葫芦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原因吧。
预设:
学生1:奶奶讲的故事中的那些人,只要得到宝葫芦,就要什么有什么,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教师小结:宝葫芦特别神奇,无所不能。
学生2:联系后面的两个自然段,我知道王葆遇到了很多困难,像做数学题不会列公式,比赛种向日葵结果不理想,和同学之间产生矛盾。所以,王葆想得到一个宝葫芦来解决这些困难。
教师小结:王葆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渴望得到宝葫芦来解决这些困难。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课文的结构,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王葆经常听奶奶讲许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他非常希望自己也有这么一个宝葫芦的故事。下节课,我们深入分析课文,感受宝葫芦的神奇。
布置作业
1.在田字格中工整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2.默读第5~16自然段,感受奶奶讲的故事的神奇。
(
教学反思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6课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第2课时)
(
教学目标
)
1.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王葆淘气、爱幻想的童真形象。
2.了解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并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
教学重点
)
体会王葆淘气、爱幻想的童真形象。
(
教学难点
)
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
教学过程
)
复习旧知
1.听写词语。
介绍 声明 妖怪 规矩 劈面 幸福 向日葵
2.回顾内容。
教师: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王葆小时候经常听奶奶讲许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他非常希望自己也有这么一个宝葫芦。
探究新知
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感受童话的神奇,品味人物形象。
1.教师:读第一部分内容,说说你对王葆的印象。
预设:
学生1:我觉得王葆是个会讲故事的孩子。你看,他讲故事时,一问一答,好像就在我们面前,而且他在描述和宝葫芦的故事时特别神秘,让我忍不住去想他接下来会讲些什么。
学生2:这一部分的结尾还说了王葆是一个爱听故事的孩子。
教师小结:王葆既爱听故事,也会讲一些神奇的故事,他可真是一个充满着童真、童趣的孩子。
2.教师:以王葆的语气有感情地读读第一部分,读到“是我和宝葫芦的故事”,以及“你们也许要问……”这段话时,要读出神秘感。
(同桌互相读。)
教师小结:童话故事可真是奇妙。在听王葆讲自己和宝葫芦的故事时,我们会忍不住好奇宝葫芦究竟是什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先队员怎么会和宝葫芦发生故事。
3.读第二部分内容,说说王葆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预设:
学生1:他不洗脚、不剪指甲,非要让奶奶讲故事才肯做这些事,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顽皮、淘气的孩子。
学生2:王葆总是缠着奶奶给他讲故事,他可真爱听故事啊,所以我觉得他是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
学生3:王葆跟奶奶立规矩,跟奶奶撒娇,从这里我还感受到王葆和奶奶的感情很深。
学生4:王葆听了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就一直幻想着自己也能有一个宝葫芦。他可真是个爱幻想的孩子。
4.教师:奶奶给王葆讲了哪几个宝葫芦的故事?
(1)小组合作,填写表格信息。
人物 得到宝葫芦的方式 人物的结局
(2)根据表格信息在班内复述故事,感受故事的神奇。
学生:
人物 得到宝葫芦的方式 人物的结局
张三 劈面撞见神仙,得到宝葫芦 想吃水蜜桃,达成心愿
李四 远足旅行到达龙宫,得到宝葫芦 想要大花狗,达成心愿
王五 作为好孩子让奶奶换衣服,得到宝葫芦 过上好日子
赵六 掘地掘出了宝葫芦 过上好日子
(二)探究二: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1.教师:奶奶讲了很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课文中对这些故事都是一笔带过,下面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故事,根据已有内容进行创编。
提示:可以按照“宝葫芦从哪儿来—奇妙的事情发生了—美好的结局”这样的结构,加入自己的想象来构思故事。
(1)小组内分享自己创编的故事。
(2)小组内选代表上台讲给全班同学听。
2.教师:这葫芦真是神奇,可以满足所有人的愿望,所以王葆想用它来列式子、帮助向日葵长高、处理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想象一下,王葆还会遇到哪些困难。
(学生自由交流。)
3.教师介绍其他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后续,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仿照奶奶讲故事的方法,发挥想象创编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童话故事的奇妙,体会到了王葆天真、淘气、爱听故事、爱幻想的特点,还根据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创编了故事。
布置作业
1.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了解故事情节。
2.观看电影《宝葫芦的秘密》。
(
教学反思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