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六副
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对联六副》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的诵读欣赏课。本单元主题是“民俗风情”,旨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六副对联内容简单,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背诵,文下注释较为详细,对对联本身的大意容易理解,但要真正理解对联的深刻含义,能创作并鉴赏对联,则需要借助一些具体人物的事迹、对联的例子、对联创作的要求和一些名联轶事等。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对联的一些常识,欣赏六副对联,熟读成诵。
能力目标
2、学会对联的赏析和简单创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3、培养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3学情分析
一方面,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求知的兴趣较浓,易于入门。另一方面,学生对传统文化关注不够,加上语言表达、创新能力薄弱,课堂教学材料不宜太难太深,以培养兴趣,普及对联知识为主。
4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每副对联的含义,熟读成诵。
难点
了解对联的一些常识,学会赏析对联的一般方法。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对联六副
1、播放《唐伯虎点秋香》对对子视频
2、导入语:在语文的百花园里,最香醇艳丽的一枝是诗歌,最独特秀雅的一朵是对联。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魅力语文之——《对联六副》。
活动2【讲授】对联六副
对联知识窗: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是汉语言独有的文学形式,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的用途:
按对联的用途分类:
春联
婚联
寿联
挽联
名胜联
行业联
杂联等
我爱发现:
观察这幅对联:
拳打麦当劳
脚踹肯德鸡
思考:
它的上下联在字数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字数相等
它的上下联在词性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词性相对
它的上下联在句式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结构一致
它的上下联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内容相关
三、请全班同学齐读六副对联
四、对联赏析方法:
对联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赏析:
对联丰富的内容。
上下联对仗的形式、音节的美。
3
、对联深刻的内涵、巧妙
地构思及深远的意境。
五、合作探究:
分小组讨论、赏析六副对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名胜联,题于湖南岳阳城楼。上联写洞庭湖景,下联暗引范仲淹《岳阳楼记》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写爱国爱民的情怀。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这副对联是杭州西湖畔岳飞墓阙门楹联。上联赞岳飞“精忠报国”;下联鞭秦桧卖国。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是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所写。上联告诫自己要广听意见;下联勉励自己要无私刚正。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明代文学家徐渭所写。用海水每天的涨落与浮云的消长表达人们对传说中孟姜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千里送寒衣的执著精神的崇敬。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这是常见的春联,以天、地、人、物都非同寻常,表现人们的良好的祝愿并有吉祥之意。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方志敏,无产阶级革命家。
上联表现他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及创建革命根据地的顽强斗争精神。
下联表现他坚贞的情操(松竹梅兰不畏严寒)。
六、名联推荐:
1、大观楼长联
2、秀山名联
活动3【练习】对联六副
七、学以致用:
1、根据对联猜店名
⑴刻刻催人资惊醒;声声呼汝惜光阴。
⑵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
⑶不愁夕阳去;还有夜珠来。
⑷
荡漾香汤和气脉;淋漓津汗长精神。
(5)
悬将小日月;照澈大乾坤。
参考选项:
A、
竹器店
B、灯具店
C、眼镜店
D、钟表店
E、
澡堂
2、对联配对
上联:
①隔窗云雾生衣上
②山静松声远
③芳草春来依旧绿
下联:
④秋清泉气香
⑤卷幔山泉入镜来
⑥老梅到时自然红
答案:
①⑤;②④;③⑥。
3、填成语完成对联
4、对一对
①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___人间___。
水浒传,传梁山好汉,杀富济贫,梁山聚义
______,记唐僧师徒,
_______
,西天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