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三峡练习题
知识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郦(? )道元?????? 重岩叠嶂 (?? )????? 不见曦(? )月? ???? 沿溯(? )阻绝????
素湍(? )绿潭???? 飞漱(?? )其间?????? 属(?? )引凄异??????? 泪沾裳(?? )
绝巘(??? )???
2、解释列出的字词。
(1)略无阙处???????????? 略无:_________????? 阙:_______________
(2)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_________????? 襄陵:_____________
(3)自非亭午夜分???????? 亭午:_________????? 夜分:_____________
(4)沿溯阻绝???????????? 沿:___________????? 溯:_______________
(5)飞漱其间???????????? 漱:___________????? 其:_______________
3.填空。
《三峡》选自《________》,题目是编者加的。_____(朝代)的地理学家__________给《________》作注写成了《________》。该书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岩叠嶂,隐天遮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默写下列句子。
(1)?写三峡两岸山长又多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三峡夏水暴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夏水迅疾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了三峡山水画卷色彩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而写“水”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探究
一、“三峡”是指哪三峡?当今,中国的三峡工程在建,建好后那儿的景色与文中相比,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关于三峡工程,请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谈谈你的看法,用200字左右的文字写一段话。
二、阅读课文后,你能联想到李白的哪一首诗?你还阅读过哪些描写长江三峡的作品?你能说说它们的内容吗?
中考连接:
(06年黄冈中考试题)
三 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良多趣味 (2) 林寒涧肃
(3)属引凄异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
3.填空: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分)
4.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3分)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 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
导游词:
三峡
郦道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并能当堂成诵,
。掌握“自”“至于”“阙”“襄”“沿”“溯”“奔”“疾”“素”“绝”“属”等实词的意义,翻译重、难点句子。 ?
2、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
过程与方法:
采用说读法教学本文。 ?
第一步,节奏分明的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内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
第二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学生把想象中的三峡风光用语言描述出来。 ?
第三步,总结本文的写法,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欣赏三峡的独特之美,激发热爱祖国山河之情。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当堂成诵。积累重点词语。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像,体味作品意境。体会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欣赏之情。 ?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①如有条件先欣赏《长江之歌》,后解说:2002年11月6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2003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137.4米,10月3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米。如此美丽的自然三峡就这样被历史分为两段:一段永远沉入水底,这是令人遗憾的;幸运的是还有另一段烙印在了我们的记忆中。烙印在我们记忆中的,除录像、光碟、图片外,文学作品中也保存了自然三峡的美丽。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就一起来研读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
二、作者简介: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今河北涿州)人。
三、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抽四个同学每人翻译一段课文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齐读全文,理解字词:?词语略
二、分析理解:理解课文??
1、读一读:①教师范读古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②学生学读古文,结合书下注释把语句读通顺,注意文中停顿:③学生放声朗读,体会感受赞美之情。
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 a略无阙处(毫无)b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c夏水襄陵(漫上)d不见曦月(阳光) e或王命急宣(有时)f虽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 g不以疾也(认为,觉得)h绝周谳多生怪柏(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i素湍绿潭(急流的水)j飞漱其间(冲刷) k良多趣味(很)1.属引凄异(连续;延长) m.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n.林寒涧肃(寂静)
3、分析层次结构:
第一层(从开头至“不见曦月”),写三峡两岸的山。第二层(从“至于夏水襄陵”至“不以疾也”),写三峡的夏水。
第三层(从“春冬之时”至“良多趣味”),写三峡的春冬景色。第四层(从‘每至晴初霜旦“至文末),写三峡的秋天景象。
4、背一背: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试着背诵课文。 4、说一说:读完课文后,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交流。
三、合作探究,品析美景——同学们,三峡很美,哪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____美,你看?”的句式说一说吗? 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山——奇险夏——急猛水—一春冬——清幽 ?水——急流回旋?秋——凄凉 这样美的三峡,作者仅用150余字就描绘得如此传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不能不令人称奇。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 例: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描写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同时又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四、体验,比较拓展——1、联想体验: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展开想像,感受心中的三峡美景,并用我们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 2、比较拓展——?①同学们,小学里我们一定学过《早发白帝城》这首诗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吧。《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那你能找出诗句中与课文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吗。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鸣;文章第一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②同学们,三峡工程正在实施中,有人认为这将会破坏三峡的美,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总结、延伸。
1、总结存储: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加点的词,把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2、课外延伸:①背诵翻译课文。②做好相关练习
课件40张PPT。 郦道元你知道吗?1、《三峡》选自《水经注》。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全长约二百公里。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郦道元:南北朝北魏人 ,地理学家,散文家。他写的《水经注》是我国第一部完整记录河流地貌的书。因其文笔绚烂,语言清丽,被后人尊为山水游记文学的鼻祖。
课文节选自《水经注》的《江水注》,是《水经注》中最著名的一篇。注意字音阙处 重岩叠嶂 襄陵 曦月
御 风 沿溯 素湍 绝
长啸 属引 涧 飞漱 quēzhàngxīxiāngsùtuānyǎnxiàozhǔjiànyù shù 正确把握节奏,感受作品的音韵美齐读课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翻译《三峡》,体验文字美要求:文从字顺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 两 岸 群 山 连 绵, 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遮盖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自:在,从 略无:毫无。略:完全,全部。
阙:通“缺”,缺口。 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自:如果。 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是指太阳。 课文翻译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了小山包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断有时皇帝的命令需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比不上这么快啊。至于:到了……的时候。 襄陵:漫上山陵。襄:上。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绝:断 或:有时。 虽:即使。奔: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 疾:快。课文翻译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春冬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时:季节。 湍:湍急的水。 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 :极高的山峰。 :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飞漱:急流冲荡 良:的确,实在.课文翻译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在高处有猿猴长声啼叫,声音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啼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渔歌唱道:课文翻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晴初:天刚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肃:寂静。
属引:连续不断。 属,连接.引,延长 响:回声.
转:声音曲折 绝:消失.1.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两个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思考讨论:三峡的山、水读“三峡之山”1、三峡的山有怎样的特点?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
2、这一层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山的特点? 连绵(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缺处)
高峻(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夸张修辞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自三峡七百里中……略无阙处重岩叠障……不见曦月欣赏“三峡群山”之美1、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
2、这一层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夏水的特点?
3、写三峡山的“高峻”与写夏水的“迅疾”有什么关系? 凶险、奔放(襄陵,沿溯阻绝)
迅疾、湍急(朝发白帝……不以疾也) 读“三峡的夏水”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对比夸张手法写山峰的高峻、江面的狭窄为写夏水的迅疾做铺垫。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三峡的春冬有何景物?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各自特点。 湍:素 潭:绿 清:回 影:倒
巘:绝 柏:怪 泉:悬 瀑布:飞漱
水:清 树:荣 山:高 草:盛
读“三峡春冬之景”观察角度有何不同?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俯 视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仰 视素湍绿潭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第三段写三峡的春冬景色。气氛由紧张变得轻松,向人们展现了一幅有动有静、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
“___ ”是作者由衷的感叹。良多趣味4.作者描绘三峡秋天的景象时选取了怎样的时间和事物?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其特点。晴初霜旦林、涧、猿啸、回声悲寂、凄凉1、作者描写“猿声”的作用是什么?
2、作者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渲染三峡秋景的凄凉。读“三峡之秋景” 引用渔者的歌谣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清初霜旦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 第四段写三峡 的秋冬的景象,和上层欢快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到处笼罩着___ 的气氛。最后用渔歌作结尾,从侧描写了三峡的 。悲寂、凄凉凄凉、空旷下面有几幅画,请你给它们配上恰当的词语(用文中的),说说体现了三峡怎样的美?
山: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back雄壮美
奔放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素湍碧潭
清幽美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凄婉美小结: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 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 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 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 雄奇美,奔 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
三峡先写山:连绵 高峻 雄壮美后写水夏 形 “怪”“悬”总特点声:“长啸”情:“凄异”清秀美凄异美色 “素”“绿”清荣峻茂“哀转”大水猛涨 江流湍急 奔放美林寒涧肃哀猿凄清有山、有水;有色、有形、有声、有情春冬秋总结全文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对三峡风光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作业一、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
虽??/乘???奔?? 御 ??风?/?不???以??疾??也二、文章结尾用了歌词,有何作用?三、为本文找2个理由,写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四、用原文填空
1、 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______ _____”的静景,
也描写了“________ _____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水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落差大: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溯其间2、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五、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天高地厚华夏情。山峻水清三峡美3、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 ”描写水势盛大,又 用“ ”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关于三峡的诗文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夜雨寄北》 李商隐
问君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拓展延伸:比较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
朝发白帝(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提示:可从内容、体裁上比较;试找出诗句与课文中相
对 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