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4 22:06:39

文档简介

2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积累词汇并学会运用;了解议论文的相关文体知识;找到本文论述的论点,掌议论文的一般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能力目标:
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鼓励学生争做一个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人。
2学情分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授课的班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较差;由于家庭条件所制,无条件查阅除课本、教辅以外更多的资料,致使知识面较窄,思维较为狭隘;而议论文学习又比较枯燥,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我在教授本课时,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教法,化枯燥为生动,化呆板为灵动,还课堂以活力,尽量使议论文教学多一些生机,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积极尝试培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帮助他们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并投入自己的情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小组合作,互相支持配合,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并在教学中创设研究情景,鼓励他们动手动脑,尝试独立创作,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找到本文论述的论点;理解“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课型设计:讨论,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大家还记得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他的老搭档范伟的一部小品《卖车》吗?其中有这么一段:赵本山出题:“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范伟答:“1+1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2”。高秀敏纠正:“1+1在答错的情况下不等于2。”赵本山问:“你们家养了一只小狗,为什么不生跳蚤?”范伟答:“因为我们家小狗讲卫生。”赵本山:“错。媳妇答。”高秀敏答:“因为狗只能生狗。”赵本山问:“一位80岁的老奶奶上了公共汽车,车上没一个人给他让座,为什么?”范伟答:“因为车上的人不讲文明礼貌。”高秀敏纠正:“因为车上有的是空座。”大家边看边想:范伟答错了吗?(生(齐声):没答错。)为什么范伟的答案跟赵本山的老是不一样呢?(生1:因为他们两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生2:因为他们思维的方式也不一样。生3:因为范伟的思路太狭窄,想法也太老套了。)看来,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的思维模式,就会“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文章。
活动2【讲授】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包括需要积累的词语、引发思考的警句、文章的关键词、设问句等。 2、检查预习情况
活动3【活动】探究活动:
1、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是哪一句?(学生明确: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很重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2、作者是如何提出观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明确:由对四个图形分类的不同答案引出,这样显得更加生动形象,而且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活动4【练习】合作学习:
1、围绕“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一观点,作者阐述了那几个问题?
A.创造性的思维需要哪些必需的因素。(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B.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是什么?作者通过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的研究结论,指出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看他是否留意自己的细小想法。
2、怎样才能成为有创造性的人?
A.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B.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 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C.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活动5【练习】思考: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尽量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因为:
1、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2、情况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变化。
3、如果认为答案是唯一的,找到答案就会止步不前。
“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1、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活动6【练习】拓展延伸
1、有人认为创造力只是属于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等少数人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学了本文后,你觉得如何才能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小游戏
请同学们计算下面两道题:
1 + 2 = 8 + 16 =
3、看一看:图中是什么?
4、关于“锲而不舍”的出处: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雕刻 镂:雕刻)
5、寄语:
爱因斯坦说:“全民族创造性思维的自由发挥将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相信大家能做一个21世纪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6、练一练
金钱确实可以买到许多东西,但它毕竟不是万能的。请你联想它的作用和局限,将下文写下去,联想得越多越好。
金钱能买床铺,不能买甜蜜的梦;能买书,不能买记忆;金钱能___,不能____;……
活动7【作业】作业:
根据对“人生”的理解,填写下面的空格,完成句子。
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
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
奋斗说:人生就是——
勤劳说:人生就是——
困难说:人生就是——
挫折说:人生就是——
课件21张PPT。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美国﹚罗迦·费·因格 Home还记得吗? 由于背景的不同,考虑问题角度的变化,知识积累的差异等原因,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听读,整体感知,圈点勾画。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积累词汇并学会运用;了解议论文的相关文体知识;找到本文论述的论点掌握议论文的一般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能力目标:
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鼓励学生争做一个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人。
生字词汲取:吸取。汲,从下往上打水。
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一事无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探究活动1.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是哪一句?2、作者是如何提出观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Home 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很重要。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由对四个图形分类的不同答案引出,这样显得更加生动形象,而且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一、创造性的思维需要哪些必需的因素。A、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b、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C、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引证法
例证法 围绕“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一观点,作者阐述了那几个问题。二、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引证法、例证法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是什么?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Home合作学习 a.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b.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 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c.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Home合作学习怎样才能成为有创造性的人?思考:“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尽量用课文中的话回答。)因为:
1、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2、情况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变化。
3、如果认为答案是唯一的,找到答案就会止步不前。思考:“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用课文中的话回答。)1、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思考:“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拓展延伸? 有人认为创造力只是属于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等少数人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学了本文后,你觉得如何才能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小游戏请同学们计算下面两道题。1218161++==月月季度小时小时天看一看:图中是什么?关于“推敲”的典故:
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见于《刘公嘉话》)。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关于“锲而不舍”的出处: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雕刻 镂:雕刻)寄语: 爱因斯坦说:“全民族创造性思维的自由发挥将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相信大家能做一个现代社会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金钱确实可以买到许多东西,但它毕竟不是万能的。请你联想它的作用和局限,将下文写下去,联想得越多越好。
金钱能买床铺,不能买甜蜜的梦;能买书,不能买记忆;金钱能___,不能____;……练一练作业 根据对“人生”的理解,填写下面的空格,完成句子。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
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
奋斗说:人生就是
勤劳说:人生就是
困难说:人生就是
挫折说:人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