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育才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1)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后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林则徐给道光帝上书中称:“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l; 可以充饷之银”。于是道光帝派林则徐查禁鸦片。由此可见,鸦片走私已经( )
A. 如日中天 B. 危及统治 C. 危及百姓 D. 大势已去
2《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照会英国:“从此万年和好,两国无争矣。”这表明清政府( )
A. 未能认清英国的侵略本性 B. 开始向西方学习
C. 给予英国片面最惠国待遇 D. 成为洋人的朝廷
3.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 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 获得更多赔款
C. 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综合下表信息,得出的结论符合这一时期史实的是()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 南 京 条 约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 通商口岸
(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 《理珲条约》 沙俄割占中国领土60多万 平方千米
A.清朝主动开放力度加强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清朝通商口岸日益减少 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 有人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 的损失。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B. 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 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圆明园
6. 右图是2003年保利集团以3千多万港币的价格拍下 的圆明园故物——猴、虎、牛三铜首。致使它们流散国 外的侵略者是( )
A. 英法联军 B. 英国
C. 八国联军 D. 俄国 牛铜首 猴钢首 虎钢首 7. 下图描绘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对这次农民战争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①《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②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
③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④起义的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 ……(除)每人所食可接新
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此规定( )
A. 抵制了西方侵略 B. 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C. 实现了社会公正 D. 满足了农民的愿望
9. 陈旭童评价太平天国运动说:“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散的结局, 更在于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清自己身上封建的东西.”可见太平天思运动失收的根本原因是( )
A. 清政府的势力过于强大 B. 没有彻底反封建的决心
C. 农民阶级本身的局限性 D.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10.1860年后,中国古老土地上出现了新的气象,江南机器刺造总局、天津机器局等兵工厂生产的武器,供应各路清军使用。煤矿、冶铁、纺织等领域建立的民用企业也逐渐改变着社会面貌, 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B.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 洋务运动求富强 D. 西方列强的友好荫助
11.19世纪中后期,法国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1883年,法国挑起中法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 争。其中率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民族英雄是( )
A. 曾国藩 B. 左宗棠 C. 冯子材 D. 李鸿童
12.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左宗棠收复新强后,1884年清政府在新弱建立行省: 因美、日等列强先后侵略台湾,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清政府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 中体西用,富国强兵 B. 巩固国防以应对边疆的危机
C. 镇压农民起义 D. 培养近代化人才
13. 有人看了电视剧(北洋水师)后填词“倭寇疯狂,北洋沉溺,输赢分晓。恨当时旗改,官荒 国是,赔民泪,缘无道……"其中“北洋沉澜,输赢分晓”指的是( )
A. 辽东半岛战役 B. 丰岛海战 C. 威海卫战役 D. 平壤战役
14.《时局图》反映的是清朝末年,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现象。有人题词云:“沉沉酣 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出现“裂似瓜”的局面是在( )
A. 鸦片战争之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 甲午战争之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15. 面对被日本打败的中国,各帝国主义国家蠢蠢欲动,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获得了(马关条 约》中除割地赔款以外中国给予日本的所有特权,这( )
A. 催生了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出现 B. 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导致帝国主义在华矛盾不断加剧 D. 使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日益合流
16. 公车上书失败后,梁启超、严复、何廷光等人创办了〔时务报〕(国闻报)〔知新报〕等近代 报刊。这些近代报刊( )
A. 实践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B. 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C. 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础 D. 有利于近代教育体制的改革
17 “这是远学西方英国、近学东方日本的在政治上的浅尝辄止。从初夏到初秋,三个月的历史, 六个人的头颅,仅此而己.”此材料评述的历史事件( )
A.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 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C. 推翻了清朝的反动腐朽统治 D. 证明了改良道路的最终失败
18. 慈禧太后仓皇逃出北京城的场景。当时慈禧 出逃是由于( )
A. 八国联军进逼北京城 B. 甲午战争中清朝战敗
C. 义和团发动反清起义 D. 英法联军攻占了北京
19. 八国联军中的英军上校情报官壁阁衔在其(在华一年记》中说:“义和团在优势的敌人面前 表现出的勇敢,不断地使我们信服:中国人并不像我迄今为止所相信的那样。他们很少怯懦,而 更多的却是爱国心和信念。“这反映了( )
A. 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 B. 八国联军瓜分了中国
C. 清政府坚决反对外来侵略 D. 义和困运动具有反帝爱国性质
20.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第十款规定: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所属境内,如有伤害诸国人民之事,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这致使清政府沦为“洋人朝廷”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 B. 《 马关条约》 C. 《 辛丑条约》 D.《 天津条约》
二 、非选择题
21. 中国近代历史是伴随若血与火、侵略与反侵略进行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大炮破坏了空帝的权威……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 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 当我们走进行宫的时候.火声“啪啪”地响着,很使人震惊,并且穿过重重的烟雾,太阳照 耀中天,使一些花草树木,都带了一种性悼的病色,殷红的火焰,映在放火的军人们的面庞 上……虽是毁坏他们所不能恢复的东西.却洋洋自得的,觉得很是光荣。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册
材料三马克思说“俄国采取来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一钱.不出 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材料四鸦片战争后,侵略者并没有因《南京条约)的签订而停止侵略中国,清王朝也并没有因为 割地赔款而获得安宁,相反,侵略者得寸进尺。皇家园林被毁、大片领土被割占,中国仍处劫难之中。
根据材料一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是被什么事件打破的 “隔绝状态” 被打破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该事件发生在列强哪一次侵华战争期间 (2分)
(3)材料三中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 (2分)
(4)看完材料四,你有何感想 (1分)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人民的侵略和奴役,封建主义势力对农民群众 的剥削与压迫,以及连绵不断的自然灾害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和中国的社会危机 … · ·1851 年,规 模空前、震惊中外的巨变 …… ·太平天国要推翻以清朝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建立农民政权,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平均分配土地: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洪仁玕之所以批弃在香港作为教会中人的平静生活,冒死投效与清军血战正酣的太平军 的行列,除了身为洪秀全族弟和心系攘夷大业的因素外,更为其拳拳报国之心所驱使,即试图在 太平天国实施他的近代化方案,使中国也走上富强之路。
——摘编自夏春涛《洪仁玕的思想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材料三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在打去清王朝的同时还与外国侵略者进行了坚决 的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尊严,鼓舞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两方面即可)。(2分)
(2)材料二中的“近代化方案”集中体现在哪部著作里 根据材料概括洪仁玕提出这一方案的目的。(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2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c
"材料一梁启超在回忆19世纪80年代的皆形时说:“朝士皆耻古而学,有淡者,适为汉开,不齿 士类”,而到了19世纪末,却出现了“举国若狂,人人竞古西学”、
"材料二治国之道在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罗为先——李鸿章
材料三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立行 三去,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
"材料四光绪下旨(1898年).“商务为富强要图,自应及时举办。”“富强之计,首在技助人才.各省 民著有新书,及创行新法。制成新器,果系堪资实用者.允宜悬常以为之功,或量其才能.试以实职……给予特赏以昭激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待“西学”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分)
2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说明洋务派、维新派近代化探索的不同侧重点。(3分)
3材料四中,光绪帝为实现“国家富强”采取了哪些措施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实现国家振兴。(一点即可)(1分)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料一一律预备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众志成域,有死无二.
----《中报》1895年5月15日
料二(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巨额赔款,使中国的海天税. 盐税等税收全部被帝国主义所控制。使馆界的设立,成为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四、干涉内政的反 动据点,进一步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太沽等炮台的拆除,京榆铁路驻扎外国军队,清政府亦完全 处于帝国主义军事控制之下了。清政府的保证(严禁大清官民伤害诸国之活动), ……成为帝囚 主义的忠实捍卫者。
——摘编自中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等
材杆三近代以来,列强不断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并多次发动侵略战争、战后,通过操纵中国 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还利用其与清政府签订的不乎 等条约所赋予的特权,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纷出。同时,还在中国宣扬残民主义 以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山材料一中“全台归于倭人”出自中国近代哪个不平等条约 该不乎等条约签订后,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2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理由.(2分)
厂
(3)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以来列强主要从哪些方面对中国进行侵略 (两点即可)(2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社 会性质的演变趋势。(1分)
25. 近代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下文改编自北京市林则徐禁毒教育基地关子林则徐的事迹简介,请以此为例,氏选近代史上的一位“仁人志士“进行介绍,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80~120字)(5分)
禁烟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中国近代史上“禁毒先锋”,也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面对鸦片 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体现了 中国人民严禁毒品的决心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在中国近代史和世世界史上书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
参考答案
1-5 BADBD 6-10 AABCC 11--15 CBCCB 16-20 BDADC
21 .(1)(2分)
事件:鸦片战争打破了“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
社会性质变化: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分)
历史事件:材料二反映的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侵华战争:该事件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3)(2分)
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4)(1分)
感想是: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免受列强的侵略和欺辱。
22.(1)(2分)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人民的侵略和奴役;
封建主义势力对农民群众的剥削与压迫。
(2)(2分)
著作:《资政新篇》。
目的:试图在太平天国实施近代化方案,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3)(2分)
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与外国侵略者进行坚决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尊严;
鼓舞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23.
(1)(2分)
原因: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促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仅学习西方技术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进而开始更广泛地学习西方,所以对待“西学”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2)(3分)
洋务派(材料二):侧重点是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以“自强”为口号,主张通过练兵、制器来实现国家的强大。
维新派(材料三):侧重点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主张立宪法、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让君与民共议政法,以此来实现国家的治强。
(3)(2分)
措施:
重视商务,认为商务是富强的关键,应及时举办;
鼓励扶助人才,对著有新书、创行新法、制成新器且确实精良实用的民间人士,给予奖赏并授予实职,以激励他们。
(4)(1分)
要实现国家振兴,需要重视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鼓励人们积极探索新思想、新方法,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同时也要结合本国国情,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24.
(1)(2分)
条约:“全台归于倭人”出自《马关条约》。
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3分)
理由:《辛丑条约》中,巨额赔款使中国的海关税、盐税等税收被帝国主义控制;使馆界的设立成为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干涉内政的据点;大沽等地炮台被拆除,京榆铁路驻扎外国军队,清政府处于帝国主义军事控制之下;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2分)
军事方面:列强不断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多次发动侵略战争。
政治方面: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4)(2分)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趋势是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南京条约》开始,中国的领土、关税等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最终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5题目:民族英雄邓世昌(5分)
邓世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海军将领。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中,他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当舰身中弹过多、弹药用尽时,他毅然下令开足马力,撞向日军旗舰“吉野”号,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最终壮烈牺牲,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