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往事依依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 往事依依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5 10:0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往事依依
同步练习
一、目标导学
1.掌握重点词语,理解文中引用的诗句。
2.认识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重点)
3.
领悟作者对少时观画、读书、听课、登楼所倾注的情感。(难点)
二、自主预学
1.一读课文,依据书下注释或查词典完成。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水泊(

停泊(

浩淼(

涟漪(

水浒(

镌刻(

芳菲(

徜徉(

绚丽(

雕镂(

橘绿(

婵娟(

(2)填字解词
心(
)神怡:
走(
)无路:
眼花(
)乱:

)然而生:
(3)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作者(
),江苏省镇江市人,著名(
)特级教师。
2.二读课文,思考。
(1)文中作者回忆的“往事”具体是哪几件?请简要概括。
(2)摘录文中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各一句。
                            
                             
3.三读课文,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
疑问摘要:
三、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预学导学”部分的知识。
(二)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四件往事?请简要复述。
一是:
二是:
三是:
四是:
(三)二读课文,深入分析。
1.这四件事有什么共同点?
2.作者回忆往事时,分别有什么感受?
3.这几件事分别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四)三读课文,品味词句。
1.用圆圈画出你认为优美的三个词语,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其妙处。
2.用浪线画出你认为优美的两个句子,并作赏析。
(五)课堂小结
文章开头紧扣“    ”,结尾回应“    ”,中间叙事围绕“      ”,在追溯少年时代的依依往事中,涌动着一股情感的热流。
四、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训练
1.从下列句子中找出错别字,在其下面画杠,在括号中订正。
(1)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辐辐插图吸引住了。(

(2)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
走头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


(3)脑海里常常浮现五采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
郁。


(4)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颂。


(5)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摧我不断奋进。


2.的横线上填写有关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________,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
(2)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________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3)这种感情________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
A.糊涂
编织
传染
B.模糊
编织
传染
C.模糊
编织
感染
D.模糊
编写
传染
(二)课内阅读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的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了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1.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老师讲课的“入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的讲课给我的印象很深,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请举两例,做简要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这一句话,在这一段文字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位国文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有什么不同呢?他们对“我”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两位国文老师时,都注重神态和动作描写,请找出文中最能概括两位老师特点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拓展阅读
人生有许多事要学;人生有许多事要做。一生教你学做事的人,便是老师。
人生有许多难做的事,而最难的事是做人。在这世上首先教你做人的人,便是老师。
人生有许多东西令你珍重。而当你双鬓堆雪,归于宁静,你才会知道,这珍重之中的珍重,乃是真诚。在这世上,惟有老师,惟有老师呵,教你真诚。
老师的职业,容不得虚假;老师的职业,排斥奸佞。诲人之心长在,哗众之意皆无。一切伪善、恶丑、买空卖空、损人肥己的言行,与老师的道德相悖,为老师的称号所不容。
也许,你的一生,  
过许多坎坷,  
过无数道台阶,终于  
辉煌,          
了顶峰。请你面对清风明月,扪心自省,你可记得,每一道沟坎,每一步阶梯,有几位老师搀扶你前行,用肩膀托你到高处去领受人生的风景。
在每一个成功者的道路上,谁也数不清有多少老师的身躯,做了铺路的石子,让你踏着他们去开辟前程。小心地抬起你的脚吧,不要碾碎了他们的心灵。
也许,你感喟一生的平庸,叹息命运的不公平;为什么荣耀的光环总套在别人头上,只将寂寞、清冷、悲苦甚至不幸赏给自己。也请你静夜长思吧,有多少老师热泪涔涔,就算你失败、跌倒,周围都是嘲讽的目光,也总有双眼睛,充满怜爱地凝望着你。那就是老师的眼睛。不管你灿烂还是黯淡,你都是老师心中的星辰。请你振作吧,别伤了老师的心。
把老师比作母亲,比作人梯,比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比作努力吐出最后一口丝线的春蚕,都不过分。这世上倘没了老师,人类将永远陷入混沌。老师是擎天的柱、润泽大地的春雨、人类绵延不绝的大军。假如人世上有一种专门吃苦而造福别人的职业,那便是老师,没有任何人比老师更神圣。
不管是华发满头,还是青春年少,让我们手牵起手,躬下身,向所有老师虔恭地祝福,合泪说一声:“谢谢啦,谢谢你们,老师!”
1.第五段方框中依次应填人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超越 踏上 步入 攀上 
 B.越过 登上 走进 爬上
C.踏上 超越 登上 攀上 
 D.跨过 踏上 进入 爬上
2.第七段的画线句是什么意思 请简要回答。
3.请你至少举出两种课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4.第八段中,作者把老师比作“母亲”、“人梯”、“红烛”、“春蚕”,想一想,还可以把老师比作什么 为什么这样比 请简要回答。
5.从全文来看,哪些理由表明“没有任何人比老师更神圣” 试简要回答。(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都行,但至少说出三条理由)
6.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默写诗句
(1)青女素娥俱耐冷,

(2)
,骚人搁笔费评章。
七、互动探究
(一)浏览课文,思考
作者在对下列往事的描写中,分别侧重于哪个字,请填出。
回忆一:小时候看画和《水浒传》插图,犹如身临其境。
回忆二:学生时代读《千家诗》,编织了童年美丽生活的花环。
回忆三:两位国文老师颂读诗歌的情状,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
回忆四:老师关于读书的教导,铭刻在心,一生受用。
(二)朗读课文,探讨
1.作者在看画时产生了哪些遐想?
2.文中哪些词句写出了作者读诗的感受?你读过哪些关于四季景色和歌颂祖国山河的诗?
3.在于漪心中,两位国文老师留给她什么印象,对她有哪些影响?
4.依依往事,往事依依,这些往事为什么令作者如此难忘?
八、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几十年过去了,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2.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九、总结课文,比较
写人通常要注重描写,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人物风貌,请大家认真品读文中对老师讲课的情状的描写,找出它们描写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并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十拓展延伸
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那么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像作者一样的经历?你能否举一例来谈一谈文学和你的成长有什么样的联系?哪些文学作品将你的精神摆渡到了更高的境界?(提示:可以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句话、一本书、一部电影。)
                                   
                                   
                                   
                                   
参考答案
三、互动探究
(二)
一是看山水画和《水浒传》,
二是读《千家诗》,
三是听国文老师讲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四是听新派的老师讲田汉的新诗《南归》。
(三)
1.
共同点:都与读书有关
2.感受:看图画——有身历其境之妙
读诗歌——领略祖国风物之美
听讲课——使我深受感动
聆教诲——使我铭刻在心
3.(1)看画《水浒》:如临其境、津津有味——单纯而朴素的童真童趣;(2)读书《千家诗》:给我以广阔的天地,编织我美丽的生活花环——使我贴近生活热爱生活;(3)听课:培养了课外阅读的兴趣。
(五)
文章开头紧扣“依依”,结尾回应“依依”,中间叙事围绕“依依”,在追溯少年时代的依依往事中,涌动着一股情感的热流。
四、课堂练习
(一)
1.(1)辐(幅)(2)头(投)(3)采(彩)(4)颂(诵)(5)摧(催)
2.B(“模糊”是“不分明、不清楚”的意思;“糊涂”是“不明事理,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的意思。“编织”是“把细长的东西互相交错或勾连而组织起来”;“编写”是“整理材料,写成书或文章”。“传染”是“比喻因接触而使情绪、感情、风气等受影响,发生类似变化”;“感染”是“通过语言或行为引起别人相同的思想感情”。)
(二)
1.从两方面写的:一是从老师读书的动作中体现,“老师朗读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二是从老师的眼神中体现,“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2.①“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②“这几句诗镌刻在我的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从“至今”“几十年过去”“滚瓜烂熟”“信口背出”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时间过去很久,但记忆却清晰非常。可见老师所讲内容给“我”印象之深。
3.具有照应前文的作用,强调了老师入情以及给“我”印象之深。 4.第一位教师教授的是辛弃疾的词,“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培养了“我”的爱国情怀;第二位老师教授的是田汉的新诗,诵读时“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使“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 5.前一位“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后一位“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五、拓展阅读
1.A 2.不管学生成功与否,都能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关爱,老师坚信学生终会成功。 3.对偶、比喻、反复、排比 4.①园丁——勤劳②灵魂的工程师——铸造人格③骆驼——负重耐劳④黄牛——勤勤恳恳⑤春雨——润泽幼苗(其他符合要求即可) 5.①教师教人做事②教师教人做人③教师教人真诚④教师品德正直⑤教师甘作人梯⑥教师甘当铺路石等6.对老师的崇敬、热爱和感激之情。
六、自主预学
1.烟波浩(淼)
记忆(犹)新
雄伟险(峻)
搜索(枯)肠
2.
月中霜里斗婵娟
梅雪争春未肯降
3.因为作者回忆的是学生时代的生活,学生时代是读书学习的时代,回忆起来,当然离不开读书。再说,读书,编织了“我”童年美丽生活的花环,开阔了“我”的眼界,开启了“我”的心智,给“我”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使“我”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正因为这样,“我”才对学生时代有关读书(画)这些往事留下深刻印象,产生了依依之情。
七、互动探究
(一)回忆一:以趣动人
回忆二:以美动人
回忆三:以情动人
回忆四:以理服人
(二)
2.春天: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冬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看画,引起遐想,使自己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读诗,陶冶情操,装点了童年生活的花环;听课,倍受感染,激发爱国情怀。
(三)
1.将思绪一下拉进过去的几十年,用鲜明的对比(“不少”、“有的”与“几件”对比,“已经模糊”“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与“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形成强烈的反差)引出对几件事情的回忆,给青少年读者造成强烈的悬念。
2.“给我以广阔的天地”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描绘了读书的益智作用。“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和“让人看不上眼”对比,显示石印本《千家诗》的魅力。
(四)
相同: 本段所举两个事例都是初中国文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讲的内容是抒情的诗,诗词的作者是爱国的诗人,讲课时老师都采用诵读,都入情入心,学生都深受感染,我都牢记了所讲的内容,且由此激发了喜读诗词,爱好新闻学的激情。
不同:①一个是国文老师,一个是代课的国文老师。②所讲内容是一古一今。③讲课情状一个是情溢于胸,头和身子左右摇晃,一个是情满双眸,那深深感动的表情凝注在眼睛里。④ “我”读了辛词每“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而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则“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
作用:这样写充分展现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对于开启心智、陶冶情感、培养兴趣所起的重要作用。
八、课堂练习
1.略 2.尤(犹)、头(投)、贻(怡)、声(生) 3.(1)①凝视②凝注(2)①沉醉②沉浸 4.
梦想和理想;构筑童年的生活理想
5.例句:①在瀑布飞泻的花果山上嬉戏;②在情感纠葛的大观园中思索。(意思对即可)
九、拓展阅读
1.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2.是指拥有阅读能力的人能够了解现实世界以外的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能够了解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而丧失阅读能力的人则无法拥有,这便是文中所说的“精神的不平等”。3.①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学得艰苦奋斗的精神;从居里夫人学得科学探究。②从《繁星·春水》学得对母爱、童真的讴歌,从张海迪学得自强不息。等等。4.读书可以使人们增广知识;受到精神的感化与陶冶(读书可以使人获得崇高的追求和高尚情趣,还可以使人趋善避恶)。5.一定要好读书,读好书;读古今中外流传下来的名著,读专家、学者、老师推荐的书。博览才能广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