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 期中复习 专题04 名著阅读 艾青诗选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 期中复习 专题04 名著阅读 艾青诗选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01 18:5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04 名著阅读 艾青诗选
一、选择题
1.(24-25九年级上·四川成都·期中)下列关于《艾青诗选》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艾青的诗歌创作中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如《刈草的孩子》中“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
B.《艾青诗选》意象独特,主题鲜明,如《煤的对话》中的“煤”象征着苦难的中华民族,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内在精神。
C.艾青诗歌的思想核心是爱国主义,他的诗歌充满了忧郁的情调,但并不消极,这种忧郁来自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爱。
D.艾青的诗歌都很注重节奏,讲究押韵,如《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向太阳》等。
2.(24-25九年级上·山东烟台·期中)下列有关《艾青诗选》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照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B.《艾青诗选》中,《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和《北方》两首诗都出现了“土地”这一意象,作者借这一意象表现国家民族的苦难,以及他对祖国人民的深厚情感。
C.《艾青诗选》中的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道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
D.《刈草的孩子》开头和结尾给全诗笼罩上一层阔大凄美的气氛,以此来衬托割草孩子形象的高大,作者的情思也尽在其中。
3.(24-25九年级上·贵州毕节·期中)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下列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是( )
A.他的诗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郑振铎
B.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唐弢
C.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苦……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茅盾
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孙光萱
4.(23-24九年级上·山东东营·期中)艾青的成名作是长诗 。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 的歌手。( )
A.《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土地和太阳”
B.《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太阳与火把”
C.《大堰河——我的保姆》 “太阳与火把”
D.《大堰河——我的保姆》 “土地和太阳”
5.(24-25九年级上·四川自贡·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艾青擅长绘画,诗歌创作中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
B.艾青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是在1978年以后,《黎明的通知》就写在这一时期。
C.艾青二十世纪30年代的诗歌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D.艾青诗歌中经常使用对比手法,将两种事物或者现象进行对比,以突出诗歌主题,增强诗歌的感染力。如《向太阳》《复活的土地》。
6.(23-24九年级上·四川达州·期中)下列对于《艾青诗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蒋海澄在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艾青”发表的长诗是《大堰河——我的保姆》。
B.艾青在《光的赞歌》一诗中,赞美了“光”这一物质,赞美了“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
C.抗战期间是艾青诗歌创作的高潮期,这一时期他的诗作主要是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
D.从诗歌风格上看,新中国成立前,艾青以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为主;新中国成立后,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
7.(24-25九年级上·江西鹰潭·期中)下列对相关《艾青诗选》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向太阳》《火把》中,诗人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
B.蒋海澄于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C.1978年以后,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参差不齐,诗情变得激昂,诗意变为警策。
D.艾青在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这一时期的诗歌充满了“土地的忧郁”。
二、名著阅读
8.(24-25九年级上·陕西汉中·期中)名著阅读。
(1)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 ”和“ ”,他的长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
(2)阅读了《艾青诗选》,请根据你的阅读理解作答。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诗中的“它”指的是 ,本诗蕴含着诗人艾青对 的向往和追求。
9.(24-25九年级上·河南平顶山·期中)班长想要选用《艾青诗选》中的诗歌参加学校举办的主题为“我和我的祖国”的朗诵比赛,但是关于朗诵时需要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他不太确定,想征求你的意见。请你从下面两首诗歌中任选一首,给出你的建议。
《太阳》 《我爱这土地》
10.(24-25九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读《艾青诗选》,回答下面问题:
(1)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 和 。
(2)艾青诗歌创作另一个高峰是1978年以后,下列诗歌属于这个时期的是( )
A.《我爱这土地》 B.《太阳的话》
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D.《光的赞歌》
11.(24-25九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选段,完成下题。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
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节选自《艾青诗选》)
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24-25九年级上·贵州毕节·期中)班级开展《艾青诗选》阅读活动,小黔借助这本书的序言,大致梳理了艾青的不同创作阶段及特点。请你将表格补充完整。
创作阶段 代表诗作 主要意象 情感
30年代 成名期—— “吹芦笛的诗人” ①《 》 大堰河 怀念与感激
第二次高峰期—— “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火把》 ② 悲悯与忧伤
70年代 新的创作井喷期—— “归来的歌者” 《光的赞歌》 光 赞美
13.(24-25九年级上·四川巴中·期中)1978年以后是艾青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诗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选自《艾青诗歌》中的诗句,哪一句是他在1978年或以后创作的?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A.而我却爱那白浪/当它的泡沫溅到我身上时/我曾起了被爱者的感激
B.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
14.(24-25九年级上·四川巴中·期中)《艾青诗选》中,绘画出身的艾青对大自然的色彩有着得天独厚的敏感力,善于通过色彩的巧妙运用来准确揭示事物的特点和表情达意。他在《北方》中用绿色表示① ,在《手推车》中用黄色表示② ,在《向太阳》中用紫色表现③ 。(供选择的词语:快乐 悲痛 荒凉 希望 生命 忧伤)
15.(24-25九年级上·四川自贡·期中)艾青的诗歌有着丰富的意象,其中“土地”和“太阳”是他诗歌中的中心意象,请任选这两个意象中的一个,结合具体的诗歌进行分析这一意象的内涵。
一、填空题
1.请你制作《艾青诗选》的专题书签,把艾青的档案填写完整:
艾青的长诗《 》《 》,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擅长绘画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明显地表现出“ ”的特点。
二、选择题
2.下列对艾青诗歌创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艾青的诗歌常常以“土地”和“太阳”为核心意象,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以及对光明、未来的追求。
B.他善于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具体的形象来传达深刻的思想内涵,使诗歌具有丰富的寓意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C.艾青的诗歌在语言上简洁明快,注重节奏和韵律的把握,多采用自由诗体,形式灵活多样。
D.其诗歌风格以沉郁、悲怆为主,色调灰暗,很少展现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3.下面是同学读了《艾青诗选》后写下的鉴赏评价,请选出对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诗中有画”是艾青诗歌创作的特点之一。如《刈草的孩子》,诗人用鲜明的色调勾勒出一幅夕阳下孩子割草的画面,寥寥几笔,形神毕现,诗人的情思尽在其中。
B.长诗《向太阳》的主要意象是“太阳”,诗人借歌颂太阳,表达了对光明、希望的坚定信念,及驱逐黑暗,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C.艾青的诗歌常借土地激发情绪,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人通过描写大雪覆盖下的土地,赞美了祖国的美好河山,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D.《镜子》是一首哲理诗,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镜子说世事人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切体验,和对忠诚、正直、真实的赞美。
4.下列诗作和内容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礁石》着重写礁石的坚强、坚韧不拔的精神。
B.《火把》表现了人民群众强大的抗日力量。
C.《太阳》诗人以讴歌太阳,来讴歌这一伟大的时代,以诗人自己的情绪来感染读者的情绪。
D.《大堰河——我的保姆》歌颂了保姆的勤劳,表现了诗人对生母的感恩与爱。
5.班级开展“爱国知识竞赛”,关于《艾青诗选》,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艾青在长诗《光的赞歌》中,赞美“光”这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
B.艾青的诗歌感情真挚、语言朴素,比以往某些自由体更自由。
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中,诗人赞美了祖国的美好河山,体现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D.《我爱这土地》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衬托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6.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光的赞歌》句式整齐,诗情深沉,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
B.艾青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是“太阳”,表达驱逐黑暗、坚持斗争的精神,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C.蒋正涵,号海澄,文学家,新月派诗人,画家。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D.艾青兼擅诗画,其诗歌色调鲜明,线条清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
三、名著阅读
7.作家聂华苓说:“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请分析下列诗歌中“太阳”这一意象,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昨天/我把自己关在/精神的牢房里/四面是灰色的高墙/没有声音/我沿着高墙/走着又走着/我的灵魂/不论白日和黑夜/永远的唱着/一曲人类命运的悲歌/昨天/我曾狂奔在/阴暗而低沉的天幕下的/没有太阳的原野/到山巅上去/仗倒在紫色的岩石上/流着温热的眼泪/哭泣我们的世纪/现在好了/一切都过去了
(节选自《向太阳》)
8.读现代诗可以多角度地读出它们的美,试就以下具体篇目,任选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太阳的炫目的光芒/把我们从绝望的睡眠里刺醒了/也从那遮掩着无限痛苦的迷雾里/刺醒了我们的城市和村庄
——艾青《向太阳》
9.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这首诗的中心意象“礁石”的象征义,与以下两个选项中的人物精神相似,请任选一项,结合原著内容,简要说说你的理解。
A.彭德怀(《红星照耀中国》) B.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选择:( )
理解:
10.阅读完《艾青诗选》整本书后,同学们发现艾青的诗歌中有着丰富的意象,并且有的已经带上了诗人独有的气质。请你仿照示例,完成对《太阳》一诗中意象的探究。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 1932年1月《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探究:“黎明(光明)”是艾青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在这首诗中,作者用“微黄的灯光”来衬托“黎明”的力量,表现黎明的博大壮美,表达了诗人对黎明到来的期盼与憧憬之情。
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 (《太阳》) 探究:
专题04 名著阅读(《艾青诗选》)
一、选择题
1.(24-25九年级上·四川成都·期中)下列关于《艾青诗选》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艾青的诗歌创作中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如《刈草的孩子》中“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
B.《艾青诗选》意象独特,主题鲜明,如《煤的对话》中的“煤”象征着苦难的中华民族,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内在精神。
C.艾青诗歌的思想核心是爱国主义,他的诗歌充满了忧郁的情调,但并不消极,这种忧郁来自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爱。
D.艾青的诗歌都很注重节奏,讲究押韵,如《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向太阳》等。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D.艾青的诗歌在形式上比较自由,并不都注重节奏和押韵。例如《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更多的是通过情感的自然抒发和意象的营造来表达主题,在节奏和押韵方面没有严格的限制。故选D。
2.(24-25九年级上·山东烟台·期中)下列有关《艾青诗选》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照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B.《艾青诗选》中,《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和《北方》两首诗都出现了“土地”这一意象,作者借这一意象表现国家民族的苦难,以及他对祖国人民的深厚情感。
C.《艾青诗选》中的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道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
D.《刈草的孩子》开头和结尾给全诗笼罩上一层阔大凄美的气氛,以此来衬托割草孩子形象的高大,作者的情思也尽在其中。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知识的掌握。D.错误。《刈草的孩子》中,开头和结尾的阔大凄美气氛,是为衬托割草孩子的渺小、孤独,突出孩子在苦难环境中的艰辛,不是“衬托割草孩子形象的高大”。故选D。
3.(24-25九年级上·贵州毕节·期中)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下列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是( )
A.他的诗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郑振铎
B.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唐弢
C.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苦……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茅盾
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孙光萱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A.有误,该项是对泰戈尔诗歌的评论;故选A。
4.(23-24九年级上·山东东营·期中)艾青的成名作是长诗 。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 的歌手。( )
A.《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土地和太阳”
B.《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太阳与火把”
C.《大堰河——我的保姆》 “太阳与火把”
D.《大堰河——我的保姆》 “土地和太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1933年,艾青第一次用“艾青”这一笔名发表的长诗是《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故选C。
5.(24-25九年级上·四川自贡·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艾青擅长绘画,诗歌创作中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
B.艾青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是在1978年以后,《黎明的通知》就写在这一时期。
C.艾青二十世纪30年代的诗歌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D.艾青诗歌中经常使用对比手法,将两种事物或者现象进行对比,以突出诗歌主题,增强诗歌的感染力。如《向太阳》《复活的土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B.《黎明的通知》写于1942年,并不是1978年以后。艾青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是在1978年以后,这一时期他有《鱼化石》《镜子》等作品;故选B。
6.(23-24九年级上·四川达州·期中)下列对于《艾青诗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蒋海澄在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艾青”发表的长诗是《大堰河——我的保姆》。
B.艾青在《光的赞歌》一诗中,赞美了“光”这一物质,赞美了“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
C.抗战期间是艾青诗歌创作的高潮期,这一时期他的诗作主要是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
D.从诗歌风格上看,新中国成立前,艾青以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为主;新中国成立后,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识记。D.从诗歌风格上看,新中国成立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新中国成立后,艾青的诗多以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为主。该选项中前后时期的诗歌风格表述颠倒,所以不正确;故选D。
7.(24-25九年级上·江西鹰潭·期中)下列对相关《艾青诗选》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向太阳》《火把》中,诗人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
B.蒋海澄于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C.1978年以后,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参差不齐,诗情变得激昂,诗意变为警策。
D.艾青在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这一时期的诗歌充满了“土地的忧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C.有误,1978年以后,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而不是“诗句变得参差不齐,诗情变得激昂”;故选C。
二、名著阅读
8.(24-25九年级上·陕西汉中·期中)名著阅读。
(1)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 ”和“ ”,他的长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
(2)阅读了《艾青诗选》,请根据你的阅读理解作答。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诗中的“它”指的是 ,本诗蕴含着诗人艾青对 的向往和追求。
【答案】
(1) 土地 太阳
(2)太阳 光明(或未来、美好生活等)
【解析】
(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艰难时期,艾青作为“土地的歌者”,其诗歌创作深深植根于对民族与人民的关怀,这一时期他诗歌的主要意象便是“土地”和“太阳”。“土地”意象凝聚着诗人对苦难祖国、底层人民的深切悲悯与眷恋,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以“雪”象征压迫与苦难,借“土地”承载下层人民的困苦与祖国的不幸命运,传递出对民族生存境遇的忧伤;“太阳”意象则代表着光明、希望与对未来的信念,是诗人在黑暗中对民族觉醒与解放的热切期盼,二者共同构成了艾青这一时期诗歌的精神内核,也使其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感染力,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经典。据此可概括为:土地;太阳。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这首诗歌出自艾青的名篇《太阳》,第一部分开头明确写“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第二部分写“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诗中“它”有“难遮掩的光芒”,还能让生命、高树、河流产生积极反应——生命“呼吸”、高树“舞蹈”、河流“狂歌”,这些都是太阳的典型特征(太阳有光芒,能给万物带来生机),结合这些原文描写,可知“它”指的是太阳;
在《太阳》中,诗人借“太阳”的意象传递情感。诗里除了题干引用的内容,还写过太阳“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它的到来能驱散黑暗。而题干中“它(太阳)的光芒”让万物充满活力,本质是光明带来的希望,这契合艾青对民族摆脱苦难、迎来光明的期盼,所以能看出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据此可概括为:光明(或未来、美好生活等)
9.(24-25九年级上·河南平顶山·期中)班长想要选用《艾青诗选》中的诗歌参加学校举办的主题为“我和我的祖国”的朗诵比赛,但是关于朗诵时需要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他不太确定,想征求你的意见。请你从下面两首诗歌中任选一首,给出你的建议。
《太阳》 《我爱这土地》
【答案】
示例一:我推荐《太阳》这首诗歌。这首诗创作于炮火纷飞的年代,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坚定信念,对民族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朗读时,应先以深沉的语调,为太阳的出场蓄势;再用赞美的情绪,抒发对光明的赞叹;最后用激昂的语调收尾,表达民族觉醒的决心与追求光明的信念。
示例二:我推荐《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生活在祖国的这块土地上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厚爱。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喉咙,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表达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切忧虑和挚爱,应该用深沉、悲壮的情感来朗读;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描绘了诗人对祖国的献身精神和对土地的眷恋,应该用庄重、崇高的情感来朗读;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的形象,直抒胸臆,衬托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厚爱,应该用深情、挚爱、感动的情感来朗读。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理解与拓展运用。
开放性试题,作答时,首先需要对《太阳》和《我爱这土地》这两首诗有深入的理解,明确它们各自的主题、情感基调和核心意象等。然后结合朗诵主题“我和我的祖国”,分析诗中哪些内容与祖国相关,以及如何通过朗诵来体现这种与祖国的联系和情感。最后根据诗歌的特点,给出具体的朗诵情感表现建议,比如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情感的强弱变化等。
《艾青诗选》: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主要收集了艾青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98篇具有代表意义的诗歌。艾青早期的诗歌,以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反映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激励人们为国土而斗争;建国后的诗,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其语言质朴直接,形象生动而富有象征意味,体现了诗人对广阔天地与人类生活的深厚情感。该诗选不仅是艾青诗歌创作的缩影,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爱这土地》:是艾青于1938年写的一首现代抒情诗。当时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中国大地。诗人自喻为一只歌唱的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汹涌着悲愤的河流、吹刮着激怒的风以及无比温柔的黎明。诗歌采用自由体,运用拟人、设问等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怀,表达了为祖国甘于献身的民族气节。
示例一:我推荐《太阳》这首诗歌。《太阳》这首诗中,艾青通过对太阳这一意象的赞美,表达了对光明、希望和新生的渴望与追求。在朗诵时,整体情感应是激昂向上、充满力量的。开篇可以用较为沉稳的语调引出对太阳的呼唤,随着诗歌的推进,语调逐渐升高,语速加快,表现出对太阳带来的光明和力量的赞美与向往,以体现出诗人对祖国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感,仿佛太阳就是祖国走向光明和繁荣的象征。
示例二:我推荐《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我爱这土地》中,诗人将自己对祖国深深的爱融入到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的描写中。朗诵时,要先营造出一种深沉、悲愤的情感氛围,表现出诗人对祖国遭受苦难的痛心。在“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部分,语调要更加凝重、深情,语速放慢,将对祖国炽热的爱通过深沉的情感表达出来,让听众能深切感受到诗人与祖国紧密相连的深厚情感。
10.(24-25九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读《艾青诗选》,回答下面问题:
(1)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 和 。
(2)艾青诗歌创作另一个高峰是1978年以后,下列诗歌属于这个时期的是( )
A.《我爱这土地》 B.《太阳的话》
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D.《光的赞歌》
【答案】
(1)土地 太阳 (2)D
【解析】
(1)本题考查对作家的了解。
20世纪30年代,艾情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如他的诗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等,充满了“土地的忧郁”。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2)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了解。
A.《我爱这土地》是艾青于1938年写的一首诗;
B.《太阳的话》是艾青写于1942年的一首诗;
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艾青于1937年创作的一首诗;
D.《光的赞歌》是艾青写于1978年的一首诗;故选D。
11.(24-25九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选段,完成下题。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
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节选自《艾青诗选》)
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
《艾青诗选》是现代诗人艾青所编著的一部诗歌选集,收录了艾青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作品。该诗集涵盖了艾青在不同时期、不同主题下的丰富创作,包括对土地、人民、自然、战争等方面的描绘和思考。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3年1月14日写的一首诗,全诗分为四部分。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结合“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以及后面一系列对大堰河劳动场景的描写可知,作者详细地回忆了大堰河在流尽乳液后辛勤劳动的种种画面。这些记忆如此清晰,表明作者对大堰河有着深刻的印象和长久的思念。大堰河作为作者的保姆,曾经给予作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作者对这些过往的经历难以忘怀。由此可见,抒发了作者对大堰河的怀念之情。
结合“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这些内容可知,大堰河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依然含着笑为作者一家做着各种繁重的劳动。她的付出不仅是体力上的,更是情感上的关怀。大堰河用自己的勤劳和善良,为作者营造了一个温暖的成长环境。作者对大堰河的这些付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充满了感激。由此可见,作者抒发了对大堰河的感激之情。
文中对大堰河一系列劳动场景的描写,特别是“她含着笑”反复出现,大堰河在艰难的生活中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默默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却依然辛勤劳作。这种勤劳、善良、乐观的品质,是大堰河人格魅力的体现。作者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写,表达了对大堰河高尚品质的赞美。由此可见,作者抒发了对大堰河的赞美之情。
结合“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以及大堰河从事的各种辛苦劳动可知,大堰河作为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代表,在流尽乳液后就不得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来维持生计,生活十分悲惨。她的遭遇是旧中国无数劳动妇女命运的缩影,反映了那个社会对劳动妇女的压迫和不公。作者对大堰河命运的描述,引发了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同时,作者对大堰河这样善良勤劳的人却遭受如此苦难的社会现实感到愤怒,从而表达了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12.(24-25九年级上·贵州毕节·期中)班级开展《艾青诗选》阅读活动,小黔借助这本书的序言,大致梳理了艾青的不同创作阶段及特点。请你将表格补充完整。
创作阶段 代表诗作 主要意象 情感
30年代 成名期—— “吹芦笛的诗人” ①《 》 大堰河 怀念与感激
第二次高峰期—— “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火把》 ② 悲悯与忧伤
70年代 新的创作井喷期—— “归来的歌者” 《光的赞歌》 光 赞美
【答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 土地、太阳、火把(答出一个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
《艾青诗选》是现代诗人艾青所编著的一部诗歌选集,收录了艾青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作品。该诗集涵盖了艾青在不同时期、不同主题下的丰富创作,包括对土地、人民、自然、战争等方面的描绘和思考。
①根据“主要意象大堰河”可知,该作品为《大堰河——我的保姆》。《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3年1月14日写的一首诗,被选入人教版语文课本。全诗分为四部分。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②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中,“土地”是核心意象。诗的开头“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诗人通过描绘大雪覆盖下的土地,展现了中国大地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和苦难生活压迫下的沉重与悲怆。土地象征着遭受苦难的祖国,诗人对土地的描写表达了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怀。这片土地上有“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土地承载着中国人民的苦难,包括农民失去生计等诸多悲惨遭遇。
在《火把》中,“太阳”象征着光明、希望和力量。诗中提到“太阳照着他们的,现在是他们的时代/就要到来了,一切都为了太阳”,体现了人们对光明未来的期待。“火把”是诗中的重要意象。它象征着革命力量和希望的引导。在诗中,“火把”穿梭在人群中,“火把的烈焰/奔跑着,奔跑着,奔跑着……”,代表着革命的激情和力量在人群中传播。人们举着火把游行,“火把越来越多了,火把又流成了另一条火光的河”,这表明革命力量的汇聚和壮大,它能够照亮黑暗,引领人们走向光明的未来,激发人们内心的希望和勇气,去抗争、去追求自由和解放。这些意象通过诗人艾青的描绘,表达了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以及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可据此作答。
13.(24-25九年级上·四川巴中·期中)1978年以后是艾青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诗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选自《艾青诗歌》中的诗句,哪一句是他在1978年或以后创作的?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A.而我却爱那白浪/当它的泡沫溅到我身上时/我曾起了被爱者的感激
B.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
【答案】B句,因为B句诗句整齐,诗歌深沉警策,充满哲理,符合艾青在1978年或以后的诗歌创作风格。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1933年,诗人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感情真挚,诗歌语言长短不一,诗风清新,轰动文坛。作品从滚滚烽烟中汲取诗情,在感受和表现人民苦难时流露出他固有的哀伤、忧郁的情调,从而成就了“艾青式的忧郁”。
艾青诗歌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是在1978年以后。经过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诗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
A句“而我却爱那白浪/当它的泡沫溅到我身上时”不仅指出了“我”爱“浪”,而且写了“浪”爱“我”:泡沫溅到了我身上,是浪对我的爱抚,因而我产生了感激——一个被爱者的感激。这细致入微的细节描绘,这浓重的感情上的交汇和流露,使这首诗变得活了,亲切了,诗风清新,而且这首诗歌诗句长短不一,这不符合1978年以后创作的诗歌特点;
B句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传达了深层的哲理。“磷火”在诗句中还可以被解读为一种坚韧不屈、不畏艰难的精神象征。这种精神在黑暗中依然闪耀,象征着无论遭遇何种困境,人们都不应放弃希望,而应保持内心的光明和热忱,诗人通过磷火这一形象,寄托了他对生命不息、精神不灭的信念。诗歌更为深沉,富有哲理,每句六个字,诗句变得更整齐,符合艾青在1978年或以后的诗歌创作风格;故选B。
14.(24-25九年级上·四川巴中·期中)《艾青诗选》中,绘画出身的艾青对大自然的色彩有着得天独厚的敏感力,善于通过色彩的巧妙运用来准确揭示事物的特点和表情达意。他在《北方》中用绿色表示① ,在《手推车》中用黄色表示② ,在《向太阳》中用紫色表现③ 。(供选择的词语:快乐 悲痛 荒凉 希望 生命 忧伤)
【答案】 生命 荒凉 悲痛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①《北方》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8年2月创作的一首新诗。此诗中,诗人既悲叹北方的贫瘠落后以及战争给北方民众带来的苦难,又讴歌北国民众自古具有的不屈的生存意志和保家卫国的决心,具有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全诗多用意象抒情写意,勾勒出一幅幅富动感的北国乡土画面,形象生动,准确传神。在《北方》中,艾青用绿色表示生命。绿色在自然界中常常象征着生机与活力,代表着生命的延续和成长。在《北方》这首诗中,艾青通过绿色的描绘,来展现北方大地尽管经历了战争的摧残和自然的严酷,但生命的力量依然顽强存在,绿色成为了生命不屈不挠的象征。
②《手推车》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8年初创作的一首新诗。这首诗在一片灰黄、荒凉的底色上,绘出了黄河流经的中国北部地区人民难耐的贫穷与长久的悲,传达出诗人在抗战初期对于民族命运的深沉忧虑和对于农民的一贯同情;是诗人深切感受到的这片大地的贫穷与调,所以这首诗也是诗人对于苦难制造者的一个平静而又怆痛的抗议。在《手推车》中,艾青用黄色表示荒凉。黄色在色彩心理学中有时与枯竭、荒芜等意象相联系。在《手推车》这首诗中,艾青通过黄色的描绘,来呈现一种荒芜、破败的景象,这种景象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生活的艰辛。黄色的运用,使得诗歌中的荒凉感更加鲜明和强烈。
③《向太阳》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8年4月创作的一首长诗。该诗长四百余行,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艾青写的最长的一首诗,由九个各自独立又前后呼应的章节组成。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再现了抗战时期民族觉醒之后,所呈现出来的热烈而广泛的抗敌御侮、誓死为国的动人情景,全诗以“我”为线索,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想把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城市与乡村、工人与农民、过去与现在、黑暗与光明的联系与斗争异常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向太阳》中,艾青用紫色表现悲痛。紫色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常常与忧郁、哀伤等情感相联系。在《向太阳》这首诗中,艾青通过紫色的描绘,来传达一种深沉的悲痛和哀伤。这种悲痛源于个人经历的苦难,也源于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紫色的运用,使得诗歌中的悲痛情感更加深沉和感人。
15.(24-25九年级上·四川自贡·期中)艾青的诗歌有着丰富的意象,其中“土地”和“太阳”是他诗歌中的中心意象,请任选这两个意象中的一个,结合具体的诗歌进行分析这一意象的内涵。
【答案】示例:
(1)我选“土地”这个意象。它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把这种感情表达得最为淋漓尽致的,比如他的《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这两句诗真实而朴素,却是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来自民族生命深处,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2)我选“太阳”这个意象,它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在诗人眼中,“太阳”这一永恒主题,是中国光明前途、也是中国必胜信念的象征,它蕴涵着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一时期,写的最好的光明颂有《向太阳》和《黎明的通知》。《向太阳》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歌颂了抗日解放战争给民族带来的新生,揭示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寄托了诗人对光明、理想的热切追求。《黎明的通知》则是以一个更加乐观、明朗的调子宣告着新时代的来临。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
《艾青诗选》是现代诗人艾青所编著的一部诗歌选集,收录了艾青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作品。该诗集涵盖了艾青在不同时期、不同主题下的丰富创作,包括对土地、人民、自然、战争等方面的描绘和思考。
作答此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是分析艾青诗歌中“土地”或“太阳”意象的内涵。选“土地”意象,要抓住其与祖国、大地母亲的关联,思考它承载的情感,回忆艾青相关以“土地”为核心的诗作,像《我爱这土地》,从中摘取能体现内涵的诗句加以阐释。若选“太阳”意象,着眼点在于它代表的光明、理想等精神追求,梳理诸如《向太阳》《黎明的通知》这些典型诗作,阐述诗歌如何借 “太阳” 展现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突出其象征意义及带给读者对希望的感知。
示例一:我选“土地”这个意象。土地,是艾青诗歌中厚重深沉的符号,它承载着诗人对祖国炽热且深沉的眷恋。如在抗战初期,国土沦陷,百姓流离,艾青创作了《北方》,诗中描绘“荒漠的原野”“颓垣与荒冢”,那破碎的土地景象,满是悲凉,实则是对祖国苦难命运的揪心。还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夜中雪落大地,“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土地在此成了苦难中国的具象,诗人以笔为锄,在土地上耕耘着爱国的深情,每一寸土地的伤痛,都是他心底的哀愁,“土地” 凝聚着他对家国命运的担当与忧虑。
示例二:我选“太阳”这个意象。它宛如艾青诗歌苍穹中的璀璨星辰,照亮理想之路。在民族危亡、黑暗笼罩之际,“太阳”成为希望曙光。如《向太阳》开篇写自己“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走来,满心疲惫与迷茫,可当“太阳”升起,“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宽怀与热爱”,它驱散阴霾,让诗人重燃斗志,象征抗战为民族注入新生力量,指引前进方向。《黎明的通知》里,“太阳”化身黎明使者,“请他们来欢迎我,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用欢快语调宣告新时代,激励人们追逐光明未来,寄托诗人对理想生活的炽热向往。
一、填空题
1.请你制作《艾青诗选》的专题书签,把艾青的档案填写完整:
艾青的长诗《 》《 》,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擅长绘画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明显地表现出“ ”的特点。
【答案】向太阳 火把 诗中有画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的积累。
艾青,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出生于浙江金华,当代文学家、诗人、画家。
艾青的诗歌创作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
艾青擅长绘画,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如写于1940年的短诗《刈草的孩子》,开头一句“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结尾一句“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给全诗笼罩上一层阔大、凄美的气氛,反衬出“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的割草孩子的渺小,寥寥几笔,形神毕现,作者的情思也尽在其中。
二、选择题
2.下列对艾青诗歌创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艾青的诗歌常常以“土地”和“太阳”为核心意象,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以及对光明、未来的追求。
B.他善于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具体的形象来传达深刻的思想内涵,使诗歌具有丰富的寓意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C.艾青的诗歌在语言上简洁明快,注重节奏和韵律的把握,多采用自由诗体,形式灵活多样。
D.其诗歌风格以沉郁、悲怆为主,色调灰暗,很少展现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创作特点的分析。D. 艾青的诗歌风格并非以沉郁、悲怆为主且色调灰暗,他的诗歌虽然有对苦难的书写,但也充满了对光明、未来的憧憬和追求,如“太阳”象征着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体现了诗人对这些美好事物的热烈追求,像《向太阳》等作品,通过对太阳的歌颂,传达出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心。故选D。
3.下面是同学读了《艾青诗选》后写下的鉴赏评价,请选出对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诗中有画”是艾青诗歌创作的特点之一。如《刈草的孩子》,诗人用鲜明的色调勾勒出一幅夕阳下孩子割草的画面,寥寥几笔,形神毕现,诗人的情思尽在其中。
B.长诗《向太阳》的主要意象是“太阳”,诗人借歌颂太阳,表达了对光明、希望的坚定信念,及驱逐黑暗,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C.艾青的诗歌常借土地激发情绪,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人通过描写大雪覆盖下的土地,赞美了祖国的美好河山,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D.《镜子》是一首哲理诗,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镜子说世事人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切体验,和对忠诚、正直、真实的赞美。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C.“赞美了祖国的美好河山”说法错误。《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全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表现了诗人对困苦的下层人民的悲悯,对祖国命运的忧心;故选C。
4.下列诗作和内容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礁石》着重写礁石的坚强、坚韧不拔的精神。
B.《火把》表现了人民群众强大的抗日力量。
C.《太阳》诗人以讴歌太阳,来讴歌这一伟大的时代,以诗人自己的情绪来感染读者的情绪。
D.《大堰河——我的保姆》歌颂了保姆的勤劳,表现了诗人对生母的感恩与爱。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D.《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艾青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之情,不是对生母感情;故选D。
5.班级开展“爱国知识竞赛”,关于《艾青诗选》,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艾青在长诗《光的赞歌》中,赞美“光”这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
B.艾青的诗歌感情真挚、语言朴素,比以往某些自由体更自由。
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中,诗人赞美了祖国的美好河山,体现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D.《我爱这土地》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衬托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和辨析。C.“赞美了祖国的美好河山,体现了诗人的喜悦之情”有误,《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故选C。
6.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光的赞歌》句式整齐,诗情深沉,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
B.艾青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是“太阳”,表达驱逐黑暗、坚持斗争的精神,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C.蒋正涵,号海澄,文学家,新月派诗人,画家。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D.艾青兼擅诗画,其诗歌色调鲜明,线条清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光的赞歌》是一首抒情长诗,诗体自由,并没有“句式整齐”的特点。它通过对“光”的赞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包括对光明的不懈追求,对历史发展的思考等诸多内容,而不是简单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
B.艾青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土地”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劳动者命运的关注;“太阳”则体现驱逐黑暗、坚持斗争等精神。艾青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是因为他在诗歌中常以太阳和火把等光明的事物为意象,表达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而不只是因为“太阳”这一个意象;
C.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他是七月诗派和现代诗派的诗人,不是新月派诗人;故选D。
三、名著阅读
7.作家聂华苓说:“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请分析下列诗歌中“太阳”这一意象,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昨天/我把自己关在/精神的牢房里/四面是灰色的高墙/没有声音/我沿着高墙/走着又走着/我的灵魂/不论白日和黑夜/永远的唱着/一曲人类命运的悲歌/昨天/我曾狂奔在/阴暗而低沉的天幕下的/没有太阳的原野/到山巅上去/仗倒在紫色的岩石上/流着温热的眼泪/哭泣我们的世纪/现在好了/一切都过去了
(节选自《向太阳》)
【答案】太阳象征光明,诗人赞美了太阳的纯洁、美好、博大,表达了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导语】《向太阳》展现了诗人从黑暗到光明的心路历程,“太阳”作为鲜明的意象,象征希望、力量与救赎。诗中通过“没有太阳的原野”与“现在好了”的转变,展现对精神困境的挣脱与对未来的热切向往,情感深沉而强烈,充满时代关怀。
【解析】本题赏析诗中意象。
在诗的开头部分,诗人描述自己“把自己关在精神的牢房里”,四周是 “灰色的高墙”,灵魂唱着“人类命运的悲歌”,并且在“没有太阳的原野”狂奔,倒在岩石上哭泣。这些描写营造出一种压抑、灰暗、绝望的氛围,展现出诗人对所处时代和人类命运的悲观情绪,以及内心的痛苦与迷茫。当诗人说“现在好了/一切都过去了”,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太阳”,但可以推测在这种情绪的转折中,“太阳”象征着希望、光明和新生。诗人从之前的灰暗情绪中走出来,意味着如同太阳驱散黑暗一样,希望之光照射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太阳的博大、美好的赞美之情,同时太阳也象征着诗人对未来、对人类命运开始抱有乐观积极的期待。
综合以上可知,诗中的“太阳”是希望和光明的象征。通过与前面灰暗压抑的场景对比,突出了诗人情感的转变,从对人类命运的悲叹和自身的迷茫痛苦,转变为对未来的期待和积极的展望。它体现了诗人对太阳纯洁、美好和博大的赞美,表明了诗人渴望光明能够照亮黑暗世界、驱散人们心头阴霾的愿望,也表达了诗人坚信希望终会到来,人类能够走出困境的信念。
8.读现代诗可以多角度地读出它们的美,试就以下具体篇目,任选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太阳的炫目的光芒/把我们从绝望的睡眠里刺醒了/也从那遮掩着无限痛苦的迷雾里/刺醒了我们的城市和村庄
——艾青《向太阳》
【答案】
示例: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诗歌饱含深情,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感。本诗通过描写太阳的光芒刺醒沉睡的城市和村庄,表达了对光明和希望的向往和追求,情感热烈奔放。从意象运用的角度来看,诗歌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本诗中的“太阳”和“光芒”等意象,便代表了光明和希望,象征着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赏析。
《艾青诗选》是现代诗人艾青所编著的一部诗歌选集,收录了艾青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作品。该诗集涵盖了艾青在不同时期、不同主题下的丰富创作,包括对土地、人民、自然、战争等方面的描绘和思考。《向太阳》是艾青的经典诗作。创作于 1938 年,当时中国正历经抗战磨难,民族危在旦夕。诗中艾青以“太阳”这一光芒万丈的核心意象,传递出对光明与希望的炽热向往。开篇描绘出人们于灰暗绝望中被太阳刺醒,打破死寂沉闷;接着展现土地、河流等在日光沐浴下重焕生机;又刻画劳动者、士兵迎着太阳奔赴希望,无惧生死。它不仅是自然颂歌,更是时代呐喊,鼓舞民众挣脱苦难枷锁,怀揣信念抗争,为民族解放注入强心针,激励无数人向阳而生。
作答此题,首先要深入理解诗句内容,把握诗歌主旨。接着从常见的赏析角度,如语言特色、表现手法、结构形式、主题深度等方面去挖掘。分析语言时关注用词精准、修辞精妙之处;研究表现手法可着眼于象征、对比、衬托等;剖析结构看诗句的排列组合、层次推进逻辑;探寻主题则思考诗人透过文字传达的深层思考与情怀,从而精准提炼观点并结合诗句详述。
示例:从语言特色角度。艾青的这段诗语言极具张力。用词精准有力,“炫目的光芒”“刺醒” 等表述,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动作性,瞬间揪住读者的心,生动呈现出太阳光芒的耀眼与唤醒力量之强劲。修辞运用巧妙,将太阳光线比作锐器,赋予其 “刺醒” 沉睡者、驱散迷雾的能力,化抽象为具象,使无形的希望与光明有了可触可感的动态。诗句节奏明快,短句的接连使用,如急促鼓点,配合语义,强化了挣脱绝望、奔赴希望的急切情感,读来一气呵成,感染力十足。
从表现手法角度。此诗巧用对比手法,将“绝望的睡眠”“无限痛苦的迷雾”与“太阳的光芒”相对照。前者尽显往昔沉闷、灰暗、令人窒息的困境,后者则象征新生、光明与救赎,二者反差强烈,突出太阳光芒出现瞬间打破死寂的震撼效果,鲜明呈现出希望降临的难能可贵,让读者更深刻体会到困境中人们对光明如饥似渴的期盼,升华了诗作主旨,拓展了情感深度与广度。
9.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这首诗的中心意象“礁石”的象征义,与以下两个选项中的人物精神相似,请任选一项,结合原著内容,简要说说你的理解。
A.彭德怀(《红星照耀中国》) B.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选择:( )
理解:
【答案】A “礁石”象征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彭德怀也同样有着这种精神(必须突出人物与意象的相似之处),他从事谍报工作被抓时不向敌人屈服,坚决不招供。
示例二:选B。“礁石”象征着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保尔也同样有着这种精神(必须突出人物与意象的相似之处)。保尔即使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依然坚持完成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创作。
【解析】考查名著阅读。
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诗中的礁石面对着海浪的冲击,坚定地站在那里,顽强不屈。
示例一:中心意象“礁石”与《红星照耀中国》的彭德怀相似。彭德怀参加革命早期,他曾奉命从事谍报活动,到了长沙以后被叛徒出卖,遭到逮捕,在狱中他受尽各种刑罚,始终没有屈服招供,最终获释。他具有像“礁石”一样顽强不屈的精神。
示例二:诗中的中心意象“礁石”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相似。保尔曾四次经历生死。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他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第二次是保尔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他身边爆炸,他的头部受了重伤;第三次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寒的保尔,他不得不离开岗位;第四次是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这四次“死里逃生”表现了保尔顽强的生命力和“礁石”一般的坚强意志。
10.阅读完《艾青诗选》整本书后,同学们发现艾青的诗歌中有着丰富的意象,并且有的已经带上了诗人独有的气质。请你仿照示例,完成对《太阳》一诗中意象的探究。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 1932年1月《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探究:“黎明(光明)”是艾青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在这首诗中,作者用“微黄的灯光”来衬托“黎明”的力量,表现黎明的博大壮美,表达了诗人对黎明到来的期盼与憧憬之情。
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 (《太阳》) 探究:
【答案】示例:《太阳》这首诗以“太阳”作为意象,“滚”突出了太阳不可阻挡的气势,表明光明的到来是必然的。这首诗采用象征的手法,寄托了诗人向往未来、追求光明的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
《太阳》是艾青于1938年4月创作的长诗。这首诗中,“太阳”作为核心意象,承载着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哲思。诗句“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描绘了太阳诞生的艰难与遥远背景,它似乎是从无尽的黑暗与死亡中挣脱而出,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而“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则生动展现了太阳的磅礴气势,它如同熊熊燃烧的火轮,在沙丘之上疾速飞旋,最终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态势向“我”滚来。这里的“滚”字用得极为传神,它突出了太阳那种势不可挡、勇往直前的力量感,也暗示了光明的到来是任何黑暗都无法阻挡的必然趋势。 结合诗歌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太阳的诞生与壮丽景象,实际上是在寄托自己对于未来、对于光明的无限向往与追求。太阳作为光明的象征,它的出现不仅代表着黑暗的结束,更预示着新的开始与希望。诗人以太阳自喻,表达了自己愿意像太阳一样,冲破黑暗,追求真理与光明,为人类的进步与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因此,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对太阳的赞歌,更是一首诗人内心情感与理想的真实写照。
示例:“太阳”是艾青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在这首诗中,作者用“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等词语来描绘“太阳”,表现太阳的磅礴气势,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