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 期中复习 专题05 古诗文默写(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 期中复习 专题05 古诗文默写(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01 18:5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05 古诗文默写
1.(24-25九年级上·四川泸州·期中)分类积累古诗文名句,请用规范汉字在下表补写出相应的句子。
(1)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2)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怀旧空吟闻笛赋,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5)《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来表现晴明之景的句子是: , 。
2.(23-24九年级上·山东德州·期中)
诗可言志,亦可传情。漫步唐朝,诗人用诗歌来抒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月夜忆舍弟》杜甫借月抒怀,“① ,月是故乡明”表达对家乡的真切思念。在李商隐的《无题》中“② ,③ ”巧用双关,写尽相思的悲苦无奈。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④ ?⑤ ”以“云”的迷蒙,道尽对前路的茫然。许浑登临古城楼,在《咸阳城东楼》中“⑥ ,山雨欲来风满楼”暗喻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刘长卿来到湘水之滨,望水慨叹“⑦ ,⑧ ?”把自己与贾谊和屈原两位先哲的遭遇联系在一起,深化了咏叹的主题。
3.(24-25九年级上·福建泉州·期中)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历史典籍、个人经验是最完备的教科书。诗人们常在作品中化用典故,以启发思考、抒写情志。“ , ?”刘长卿来到贾谊故居凭吊先贤;李白借姜太公等待伯乐的典故“ , ”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愿望。
范仲淹辨迁客骚人和古仁人之别,用“ , ”劝诫友人应超越个人荣辱得失;“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向我们展现他乐观洒脱的精神世界。苏轼中秋思亲,埋怨明月,“不应有恨, ?”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
4.(24-25九年级上·山西忻州·期中)学校诗社举办“诗中景”活动。下面是小宇同学制作的诗文名句练习卡,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诗中景 诗文名句
寓情 于景 (1)“ ,月是故乡明”是浸润着诗人主观感受的写景名句。(杜甫《月夜忆舍弟》) (2)“秋草独寻人去后, ”描写了贾谊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 , ”把早行情景写得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温庭筠《商山早行》) (4)“野芳发而幽香,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四季之景。(欧阳修《醉翁亭记》) (5)“ , ”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之憾在兄弟友爱中得到补偿。(苏轼《水调歌头》)
寓理 于景 (6)“ , ”表现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李白《行路难(其一)》] (7)“欲为圣明除弊事, ”,老而弥坚,使人如同见到诗人的刚直不阿之态。(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24-25九年级上·浙江宁波·期中)
“自强不息,踔厉奋发”是青少年学生奋斗新征程、担当新作为的时代主题。而历代先贤的诗文犹如一盏盏明灯为我们带来精神的慰藉:苏轼在政治失意、兄弟别离时仍能写下“① ,② ”,给予普天下人豁达超然的美好祝愿;刘禹锡被贬二十多年,在“遭弃”境遇中仍坚信“③ ,病树前头万木春。”尽显不甘沉沦的豁达胸怀;张岱故国已逝,雪夜独行,以“雾凇沆砀,④ ,上下一白。”的清冷雪景衬托自身的遗世独立;范仲淹虽遭贬谪,却仍以“⑤ ,⑥ ”自勉,表达政治抱负;韩愈左迁,没有屈服,不辞衰老,不惜残年,“⑦ ,⑧ 。”忠君之心弥坚。还有古诗词中的“⑨ ,⑩ ”给予我们鼓舞,带来前进的动力。
6.(24-25九年级上·河南平顶山·期中)小组成员围绕活动主题写了一段总结感言,请将空缺的古诗文补充完整。
千百年来,中国人用诗词荡涤灵魂、滋养精神。因为诗中有“因思杜陵梦,① 。”(温庭筠《商山早行》)的思乡之愁;有“寄书长不达,② ”(杜甫《月夜忆舍弟》)的思亲之苦,更有“③ ,④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旷达超脱。今天我们吟诗诵赋,我们能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愿我们像刘禹锡那样,面对谪迁,却用“⑤ ,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洗仕宦升沉的伤感低沉,尽显慷慨激昂。更愿我们像欧阳修那样,“⑦ ,⑧ ,太守也。”做一个潇洒不羁,清醒有为的人。诗词文化,璀璨光彩,陪伴我们诗意地栖居在神州大地。
7.(24-25九年级上·四川宜宾·期中)按要求写出相应诗句。
①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③ ,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
④槲叶落山路,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⑤李白《行路难》通过动作描写,形象揭示了他内心苦闷的句子是 , 。
8.(24-25九年级上·浙江·期中)探寻古人足迹,寻找研学灵感。
城市 古诗文名句 出处
山东密州 因有了“但愿人长久,① ”而添积极向上之豁达情怀。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陕西蓝田 因有了“云横秦岭家何在?② ”而见前路艰辛之飘零孤独。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江苏扬州 因有了“③ ,病树前头万木春”而显世事无常之旷达乐观。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安徽滁州 因有了“④ ,佳木秀而繁阴”而含意境深远之四季秀美。 欧阳修《醉翁亭记》
湖南岳阳 因有了“⑤ ,⑥ ”而寓旷达士子之政治抱负。 范仲淹《岳阳楼记》
浙江杭州 因有了“雾凇沆砀,⑦ ,⑧ ”而扬朦胧纯净之诗意风情。 张岱《湖心亭看雪》
9.(24-25九年级上·浙江金华·期中)根据语境默写古诗文名句。
“白首壮志驯大海,青春浩气走千山”,身处九年级的我们震撼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纯粹的、胸怀宽广的古仁人之心,感动于李白《行路难》中 “ , ”的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与《醉翁亭记》中写出醉在此而意在彼,传达真正情趣所在的“ , ”感同身受,想同李商隐《无题》中“ , ”一样奉献社会,成就大我。
10.(24-25九年级上·广西南宁·期中)【诗 抒情】根据语境,填写文学常识和古诗词名句。
诗情如酒,可敬山川草木,可敬故土家园,可敬抱负忠心。《沁园春 雪》中“①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是毛泽东对壮丽山河的爱慕;《长沙过贾谊宅》中“秋草独寻人去后,② ”,这是刘长卿对秋草斜阳的嗟叹;《月夜忆舍弟》中“③ ,④ ”,这是杜甫对故乡夜月的思念;《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⑤ ”,这是⑥ (人名)对实现理想的坚定自信;《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⑦ ,⑧ ”这是韩愈对朝廷的拳拳忠心。
11.(24-25九年级上·河北石家庄·期中)
徜徉在诗歌的国度,无数志士仁人的壮志豪情穿越了千古的记忆,携着文人的风骨与坚守,带给我们无限的精神力量。李商隐在《无题》中抒写了浓郁的离别之恨“ ,东风无力百花残”;梦回军营,辛弃疾沙场点兵,“马作的卢飞快, ”尽显英姿勃发;挣脱束缚,鉴湖女侠巾帼不让须眉“ ?英雄末路当磨折”发出敢于抗争、投身革命的激越之音;戍守边疆,“ , ”是范仲淹思家不得归的矛盾挣扎;当“生”与“义”不可兼得时,孟子主张“ ”。
12.(24-25九年级上·四川自贡·期中)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4)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5)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6)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3.(24-25九年级上·四川巴中·期中)阅读下面语段,在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古诗文原句。
自强不息,是李白面对“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顿仍能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① ”的坚定信念(《行路难(其一)》);是韩愈虽被降职远调,仍怀有“② ,肯将衰朽惜残年!”的报国之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苏轼面对政治失意、兄弟别离的现实仍能给出“但愿人长久,③ ”的美好祝福(《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是欧阳修被贬滁州,寄情山水,仍能写出“④ ,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旷达之情(《醉翁亭记》);是刘禹锡面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仍能发出“⑤ ,⑥ ”的豁达襟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4.(24-25九年级上·四川成都·期中)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
①知汝远来应有意,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②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③ ,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2)请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颔联、颈联和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的颈联、尾联中任选一题,在横线上先写出题目,再按要求默写。
15.(24-25九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填写诗文名句。
(1)李白在《行路难》(其一)告诉我们人生虽有“欲渡黄河冰塞川, 。”的困苦,但却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 。”遇到令人愤懑之事时,仍然要积极乐观,不丢失远大抱负。
(2)《水调歌头》中,苏轼在中秋夜举杯遥祝,希望普天之下家家团圆的诗句是:“ , 。”
(3)《长沙过贾谊宅》中通过时间的对比表现出刘长卿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的诗句是:“ , 。”
1.默写古诗文。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2)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 , ”来表达自己对世事沧桑的怅惘及对故友的怀念之情。
(4)丙辰中秋,欢饮达旦,苏轼化《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为“ , ”表达对兄弟子由的思念。(苏轼《水调歌头》)
(5)《长沙过贾谊宅》诗中表面怜君,同时也表达了自怜之意的诗句是:“ , ”。
(6)跟随古人足迹,欣赏自然之美:“ , ”,随范仲淹到洞庭湖,观赏早晚多变的景色;当代青年,更应该心有家国,胸怀天下,践行范仲淹“ , ”的政治抱负,持长剑纵马,执妙笔生花,在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青春华章。(范仲淹《岳阳楼记》)
2.古诗文默写。
(1) ,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温庭筠)
(2)溪云初起日沉阁, 。(《咸阳城东楼》许浑)
(3) ,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欧阳修)
(4)小徐看到姐姐朋友圈中洞庭湖壮观的景色,回复姐姐道:“ ,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姐姐说:“我在外地一切都好,只是许久未回家,甚是想念。”紧接着,姐姐发了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两句诗: , ,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小徐则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诗句: , ,来祝福宽慰姐姐。
3.根据提示和要求填空。
(1)春色满园关不住, 。(叶绍翁《游园不值》)
(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3)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 雪》)
① ,② 。(李白《行路难(其一)》)
联读点:因为自信自强,所以豪情满怀。
(6)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莫说相公痴,① 。(张岱《湖心亭看雪》)联读点:②
4.名篇名句默写。
人生如行路,有时通途平坦、景色怡人;有时道路蜿蜒、迂回百转;有时穷途末路、陷入绝境。(1)“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朝被贬,韩愈道出英雄失路、前途未卜的悲慨。但是,我们应该相信前方总会(2)“ , ,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一定会找到自己心中的“醉翁亭”;并且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相信(3)“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最终,一切都会不一样。
5.默写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② ,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③汉文有道恩犹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请在许浑的《咸阳城东楼》的首联、颔联和李商隐《无题》的颔联、颈联中任选其一,先写出题目再默写。
6.古诗文默写。
(1)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
(2)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3)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 , 。
(4)《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景色的句子是: , 。
7.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化中,璀璨的诗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堂上,九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主题“自然风光·万般情思”进行了佳句欣赏活动。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表达之美 诗文名句
巧用白描,画面全出动词连缀,壮志豪情 ①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 ,③ ,欲与天公试比高。
表情达意,旷达超脱,借景抒情,悠然自得,借用典故,委婉含蓄 ④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野芳发而幽香,⑤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⑥ ,忽复乘舟梦日边。
即景生情,凄切哀伤,情景交融,惆怅伤感 戍鼓断人行,⑦ 。 秋草独寻人去后,⑧ 。
平仄相谐,忠心犹在,用语凝练,感受真实 欲为圣明除弊事,⑨ 。 ⑩ ,人迹板桥霜。
8.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李白《行路难(其一)》运用典故,表达自己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是:“ ,忽复乘舟梦日边。”
(2)苏轼《水调歌头》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 , 。”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 ”蕴含了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的哲理。
(4)欧阳修《醉翁亭记》描绘春夏之景的两句是“ , ”。
(5)张岱《湖心亭看雪》的“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给人以宁静、纯净之美感。
9.读诗使人灵秀。请把下面的诗文感悟补充完成。
诗人的情感往往细腻而丰富,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吧:(1)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自己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 ;(2)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中直言诗人忠君报国信念的诗句是: , ;(3)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比喻自然和社会发展中,没落的事物终被新事物所代替的诗句是: , ;(4)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得失面前,我们应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不以己悲”那样的心态,始终积极向上;(5)从巴黎奥运会中,我们见证了“00后”的崛起、为国争光的激动人心时刻,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前辈的英雄人物已经“俱往矣, ,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
10.古诗文默写。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范仲淹《岳阳楼记》)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 。(欧阳修《醉翁亭记》)
(3)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 ”两句,表达了他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专题05 古诗文默写
1.(24-25九年级上·四川泸州·期中)分类积累古诗文名句,请用规范汉字在下表补写出相应的句子。
(1)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2)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怀旧空吟闻笛赋,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5)《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来表现晴明之景的句子是: , 。
【答案】直挂云帆济沧海 春蚕到死丝方尽 到乡翻似烂柯人 但愿人长久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济、沧、蚕、柯、鸥、翔、鳞”等字词容易写错。
2.(23-24九年级上·山东德州·期中)
诗可言志,亦可传情。漫步唐朝,诗人用诗歌来抒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月夜忆舍弟》杜甫借月抒怀,“① ,月是故乡明”表达对家乡的真切思念。在李商隐的《无题》中“② ,③ ”巧用双关,写尽相思的悲苦无奈。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④ ?⑤ ”以“云”的迷蒙,道尽对前路的茫然。许浑登临古城楼,在《咸阳城东楼》中“⑥ ,山雨欲来风满楼”暗喻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刘长卿来到湘水之滨,望水慨叹“⑦ ,⑧ ?”把自己与贾谊和屈原两位先哲的遭遇联系在一起,深化了咏叹的主题。
【答案】露从今夜白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溪云初起日沉阁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露、蚕、蜡炬、秦岭、溪、犹、薄、吊、岂”等字词容易写错。
3.(24-25九年级上·福建泉州·期中)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历史典籍、个人经验是最完备的教科书。诗人们常在作品中化用典故,以启发思考、抒写情志。“ , ?”刘长卿来到贾谊故居凭吊先贤;李白借姜太公等待伯乐的典故“ , ”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愿望。
范仲淹辨迁客骚人和古仁人之别,用“ , ”劝诫友人应超越个人荣辱得失;“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向我们展现他乐观洒脱的精神世界。苏轼中秋思亲,埋怨明月,“不应有恨, ?”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
【答案】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醉翁之意不在酒 何事长向别时圆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犹、薄、碧溪、醉翁”等字词容易写错。
4.(24-25九年级上·山西忻州·期中)学校诗社举办“诗中景”活动。下面是小宇同学制作的诗文名句练习卡,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诗中景 诗文名句
寓情 于景 (1)“ ,月是故乡明”是浸润着诗人主观感受的写景名句。(杜甫《月夜忆舍弟》) (2)“秋草独寻人去后, ”描写了贾谊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 , ”把早行情景写得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温庭筠《商山早行》) (4)“野芳发而幽香,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四季之景。(欧阳修《醉翁亭记》) (5)“ , ”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之憾在兄弟友爱中得到补偿。(苏轼《水调歌头》)
寓理 于景 (6)“ , ”表现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李白《行路难(其一)》] (7)“欲为圣明除弊事, ”,老而弥坚,使人如同见到诗人的刚直不阿之态。(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答案】露从今夜白 寒林空见日斜时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佳木秀而繁阴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肯将衰朽惜残年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露、茅、霜、繁阴、婵娟、衰朽”等字词容易写错。
5.(24-25九年级上·浙江宁波·期中)
“自强不息,踔厉奋发”是青少年学生奋斗新征程、担当新作为的时代主题。而历代先贤的诗文犹如一盏盏明灯为我们带来精神的慰藉:苏轼在政治失意、兄弟别离时仍能写下“① ,② ”,给予普天下人豁达超然的美好祝愿;刘禹锡被贬二十多年,在“遭弃”境遇中仍坚信“③ ,病树前头万木春。”尽显不甘沉沦的豁达胸怀;张岱故国已逝,雪夜独行,以“雾凇沆砀,④ ,上下一白。”的清冷雪景衬托自身的遗世独立;范仲淹虽遭贬谪,却仍以“⑤ ,⑥ ”自勉,表达政治抱负;韩愈左迁,没有屈服,不辞衰老,不惜残年,“⑦ ,⑧ 。”忠君之心弥坚。还有古诗词中的“⑨ ,⑩ ”给予我们鼓舞,带来前进的动力。
【答案】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沉舟侧畔千帆过 天与云与山与水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婵娟、畔、弊、衰朽、沧。
6.(24-25九年级上·河南平顶山·期中)小组成员围绕活动主题写了一段总结感言,请将空缺的古诗文补充完整。
千百年来,中国人用诗词荡涤灵魂、滋养精神。因为诗中有“因思杜陵梦,① 。”(温庭筠《商山早行》)的思乡之愁;有“寄书长不达,② ”(杜甫《月夜忆舍弟》)的思亲之苦,更有“③ ,④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旷达超脱。今天我们吟诗诵赋,我们能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愿我们像刘禹锡那样,面对谪迁,却用“⑤ ,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洗仕宦升沉的伤感低沉,尽显慷慨激昂。更愿我们像欧阳修那样,“⑦ ,⑧ ,太守也。”做一个潇洒不羁,清醒有为的人。诗词文化,璀璨光彩,陪伴我们诗意地栖居在神州大地。
【答案】 凫雁满回塘 况乃未休兵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凫、塘、阴晴圆缺、侧畔、醉、醒”等字词容易写错。
7.(24-25九年级上·四川宜宾·期中)按要求写出相应诗句。
①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③ ,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
④槲叶落山路,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⑤李白《行路难》通过动作描写,形象揭示了他内心苦闷的句子是 , 。
【答案】怀旧空吟闻笛赋 雪拥蓝关马不前 晓镜但愁云鬓改 枳花明驿墙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解析】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赋、鬓、枳、驿、箸。
8.(24-25九年级上·浙江·期中)探寻古人足迹,寻找研学灵感。
城市 古诗文名句 出处
山东密州 因有了“但愿人长久,① ”而添积极向上之豁达情怀。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陕西蓝田 因有了“云横秦岭家何在?② ”而见前路艰辛之飘零孤独。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江苏扬州 因有了“③ ,病树前头万木春”而显世事无常之旷达乐观。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安徽滁州 因有了“④ ,佳木秀而繁阴”而含意境深远之四季秀美。 欧阳修《醉翁亭记》
湖南岳阳 因有了“⑤ ,⑥ ”而寓旷达士子之政治抱负。 范仲淹《岳阳楼记》
浙江杭州 因有了“雾凇沆砀,⑦ ,⑧ ”而扬朦胧纯净之诗意风情。 张岱《湖心亭看雪》
【答案】千里共婵娟 雪拥蓝关马不前 沉舟侧畔千帆过 野芳发而幽香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婵娟、蓝、畔、幽”等字词容易写错。
9.(24-25九年级上·浙江金华·期中)根据语境默写古诗文名句。
“白首壮志驯大海,青春浩气走千山”,身处九年级的我们震撼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纯粹的、胸怀宽广的古仁人之心,感动于李白《行路难》中 “ , ”的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与《醉翁亭记》中写出醉在此而意在彼,传达真正情趣所在的“ , ”感同身受,想同李商隐《无题》中“ , ”一样奉献社会,成就大我。
【答案】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济、沧、醉、酒、蚕、蜡炬”等字词容易写错。
10.(24-25九年级上·广西南宁·期中)【诗 抒情】根据语境,填写文学常识和古诗词名句。
诗情如酒,可敬山川草木,可敬故土家园,可敬抱负忠心。《沁园春 雪》中“①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是毛泽东对壮丽山河的爱慕;《长沙过贾谊宅》中“秋草独寻人去后,② ”,这是刘长卿对秋草斜阳的嗟叹;《月夜忆舍弟》中“③ ,④ ”,这是杜甫对故乡夜月的思念;《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⑤ ”,这是⑥ (人名)对实现理想的坚定自信;《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⑦ ,⑧ ”这是韩愈对朝廷的拳拳忠心。
【答案】江山如此多娇 寒林空见日斜时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娇、斜、今、济、沧海、弊、衰朽”等字词容易写错。
11.(24-25九年级上·河北石家庄·期中)
徜徉在诗歌的国度,无数志士仁人的壮志豪情穿越了千古的记忆,携着文人的风骨与坚守,带给我们无限的精神力量。李商隐在《无题》中抒写了浓郁的离别之恨“ ,东风无力百花残”;梦回军营,辛弃疾沙场点兵,“马作的卢飞快, ”尽显英姿勃发;挣脱束缚,鉴湖女侠巾帼不让须眉“ ?英雄末路当磨折”发出敢于抗争、投身革命的激越之音;戍守边疆,“ , ”是范仲淹思家不得归的矛盾挣扎;当“生”与“义”不可兼得时,孟子主张“ ”。
【答案】相见时难别亦难 弓如霹雳弦惊 俗子胸襟谁识我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难、霹雳、胸襟、浊酒、燕然未勒”等字词容易写错。
12.(24-25九年级上·四川自贡·期中)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4)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5)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6)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答案】千里共婵娟 沉舟侧畔千帆过 露从今夜白 直挂云帆济沧海 雾凇沆砀 醉翁之意不在酒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婵、畔、沧、凇、砀”等字词容易写错。
13.(24-25九年级上·四川巴中·期中)阅读下面语段,在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古诗文原句。
自强不息,是李白面对“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顿仍能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① ”的坚定信念(《行路难(其一)》);是韩愈虽被降职远调,仍怀有“② ,肯将衰朽惜残年!”的报国之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苏轼面对政治失意、兄弟别离的现实仍能给出“但愿人长久,③ ”的美好祝福(《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是欧阳修被贬滁州,寄情山水,仍能写出“④ ,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旷达之情(《醉翁亭记》);是刘禹锡面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仍能发出“⑤ ,⑥ ”的豁达襟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答案】直挂云帆济沧海 欲为圣明除弊事 千里共婵娟 醉翁之意不在酒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沧、弊、婵娟、醉翁、侧畔”等字词容易写错。
14.(24-25九年级上·四川成都·期中)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
①知汝远来应有意,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②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③ ,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2)请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颔联、颈联和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的颈联、尾联中任选一题,在横线上先写出题目,再按要求默写。
【答案】好收吾骨瘴江边 长风破浪会有时 晨起动征铎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或《长沙过贾谊宅》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骨、瘴、晨、铎。
(2)律诗通常每首八句,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长沙过贾谊宅》: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据此按照题干要求作答即可。
15.(24-25九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填写诗文名句。
(1)李白在《行路难》(其一)告诉我们人生虽有“欲渡黄河冰塞川, 。”的困苦,但却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 。”遇到令人愤懑之事时,仍然要积极乐观,不丢失远大抱负。
(2)《水调歌头》中,苏轼在中秋夜举杯遥祝,希望普天之下家家团圆的诗句是:“ , 。”
(3)《长沙过贾谊宅》中通过时间的对比表现出刘长卿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的诗句是:“ , 。”
【答案】将登太行雪满山 直挂云帆济沧海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三年谪宦此栖迟 万古惟留楚客悲
【解析】本题考查背诵默写。注意“满、济、愿、婵、谪、惟”等字的书写。
1.默写古诗文。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2)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 , ”来表达自己对世事沧桑的怅惘及对故友的怀念之情。
(4)丙辰中秋,欢饮达旦,苏轼化《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为“ , ”表达对兄弟子由的思念。(苏轼《水调歌头》)
(5)《长沙过贾谊宅》诗中表面怜君,同时也表达了自怜之意的诗句是:“ , ”。
(6)跟随古人足迹,欣赏自然之美:“ , ”,随范仲淹到洞庭湖,观赏早晚多变的景色;当代青年,更应该心有家国,胸怀天下,践行范仲淹“ , ”的政治抱负,持长剑纵马,执妙笔生花,在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青春华章。(范仲淹《岳阳楼记》)
【答案】直挂云帆济沧海 月是故乡明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寂寂江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注意易错字有:沧海、赋、翻、婵娟、涯。
2.古诗文默写。
(1) ,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温庭筠)
(2)溪云初起日沉阁, 。(《咸阳城东楼》许浑)
(3) ,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欧阳修)
(4)小徐看到姐姐朋友圈中洞庭湖壮观的景色,回复姐姐道:“ ,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姐姐说:“我在外地一切都好,只是许久未回家,甚是想念。”紧接着,姐姐发了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两句诗: , ,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小徐则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诗句: , ,来祝福宽慰姐姐。
【答案】 鸡声茅店月 山雨欲来风满楼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茅、满、汤、婵娟”等字词容易写错。
3.根据提示和要求填空。
(1)春色满园关不住, 。(叶绍翁《游园不值》)
(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3)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 雪》)
① ,② 。(李白《行路难(其一)》)
联读点:因为自信自强,所以豪情满怀。
(6)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莫说相公痴,① 。(张岱《湖心亭看雪》)联读点:②
【答案】一枝红杏出墙来 千里共婵娟 沉舟侧畔千帆过 先天下之忧而忧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更有痴似相公者 因为深情热爱,所以痴心不改。(答案不唯一,只要能围绕“深情”与“痴心”来提炼联读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婵、畔、沧、痴”等字词容易写错。
第九空:艾青对土地爱得深沉,眼中常含泪水,表达出对祖国土地炽热的爱。张岱在大雪后独往湖心亭看雪,被人说“痴”,体现他对西湖雪景的痴迷。联读点是:都表达了对特定事物强烈而独特的情感。艾青对土地,张岱对雪景,他们都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世界里,不顾外界眼光,将内心的深情尽情展现,都有着一种为情感所驱使的执着与专注。
示例一:皆因内心的钟情,故而情感浓烈。
示例二:皆为心中挚爱,尽显纯粹深情。
4.名篇名句默写。
人生如行路,有时通途平坦、景色怡人;有时道路蜿蜒、迂回百转;有时穷途末路、陷入绝境。(1)“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朝被贬,韩愈道出英雄失路、前途未卜的悲慨。但是,我们应该相信前方总会(2)“ , ,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一定会找到自己心中的“醉翁亭”;并且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相信(3)“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最终,一切都会不一样。
【答案】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蓝、翼、畔”等字词容易写错。
5.默写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② ,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③汉文有道恩犹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请在许浑的《咸阳城东楼》的首联、颔联和李商隐《无题》的颔联、颈联中任选其一,先写出题目再默写。
【答案】千里共婵娟 槲叶落山路 湘水无情吊岂知
《咸阳城东楼》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婵、娟、槲、吊、蒹、葭、汀、阁、蜡、炬、鬓、吟”等字词容易写错。
6.古诗文默写。
(1)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
(2)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3)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 , 。
(4)《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景色的句子是: , 。
【答案】 山雨欲来风满楼 人迹板桥霜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欲、人迹、霜、沙鸥、鳞、幽、繁阴”等字词容易写错。
7.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化中,璀璨的诗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堂上,九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主题“自然风光·万般情思”进行了佳句欣赏活动。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表达之美 诗文名句
巧用白描,画面全出动词连缀,壮志豪情 ①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 ,③ ,欲与天公试比高。
表情达意,旷达超脱,借景抒情,悠然自得,借用典故,委婉含蓄 ④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野芳发而幽香,⑤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⑥ ,忽复乘舟梦日边。
即景生情,凄切哀伤,情景交融,惆怅伤感 戍鼓断人行,⑦ 。 秋草独寻人去后,⑧ 。
平仄相谐,忠心犹在,用语凝练,感受真实 欲为圣明除弊事,⑨ 。 ⑩ ,人迹板桥霜。
【答案】雾凇沆砀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人有悲欢离合 佳木秀而繁阴 闲来垂钓碧溪上 边秋一雁声 寒林空见日斜时 肯将衰朽惜残年 鸡声茅店月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凇、沆、砀、驰、阴、溪、残、茅”等字词容易写错。
8.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李白《行路难(其一)》运用典故,表达自己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是:“ ,忽复乘舟梦日边。”
(2)苏轼《水调歌头》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 , 。”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 ”蕴含了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的哲理。
(4)欧阳修《醉翁亭记》描绘春夏之景的两句是“ , ”。
(5)张岱《湖心亭看雪》的“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给人以宁静、纯净之美感。
【答案】 闲来垂钓碧溪上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雾凇沆砀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婵、畔、幽、阴、凇、砀”等字词容易写错。
9.读诗使人灵秀。请把下面的诗文感悟补充完成。
诗人的情感往往细腻而丰富,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吧:(1)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自己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 ;(2)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中直言诗人忠君报国信念的诗句是: , ;(3)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比喻自然和社会发展中,没落的事物终被新事物所代替的诗句是: , ;(4)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得失面前,我们应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不以己悲”那样的心态,始终积极向上;(5)从巴黎奥运会中,我们见证了“00后”的崛起、为国争光的激动人心时刻,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前辈的英雄人物已经“俱往矣, ,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
【答案】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不以物喜 数风流人物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陵、凫、弊、衰、畔、流”等字词容易写错。
10.古诗文默写。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范仲淹《岳阳楼记》)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 。(欧阳修《醉翁亭记》)
(3)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 ”两句,表达了他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答案】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晦明变化者 山间之朝暮也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晦、婵”等字词容易写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