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三峡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19 三峡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5 10:42:5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19 三峡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2.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重视朗读训练,指导学生在诵读中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情分析
《三峡》在七年级第四单元,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多彩四季”,则是带领学生领略写景性散文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怀。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对美的感悟,对好的句子应反复诵读欣赏。《三峡》选自于《水经注》,是古代写景散文的名篇,文言文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翻译理解,带领学生梳理重点文言字词,讲述涉及到的文言知识,培养学生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学生刚刚由小学升入初中,新的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较差,而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比较陌生,对字句的理解和翻译不到位,知识点的建构还需要花一些时间。农村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合作探究学习还没有形成定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在这一方面多下功夫。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欣赏三峡雄奇险峻、清幽壮美的秀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怀。
2、把握文章写景的特点。
教学难点:1、文言实词及虚词的用法与文言文知识的分析。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2.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重视朗读训练,指导学生在诵读中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4.1.2学时重点
欣赏三峡雄奇险峻、清幽壮美的秀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怀。
4.1.3学时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1.4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 三峡
一、课堂导入: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三峡》图,引导学生了解三峡并引入本课的学习。
通过图片的展示可以让学生对三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且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多媒体显示下列互联网搜索到的材料)
1、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2、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
3、《水经注》:郦道元收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并结合自己的游历见闻为《水经》(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记录非常简略)作的注释该书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二、诵读本文,疏通字句,用现代汉语翻译文章,教师在多媒体平台上展示重点字句以及难点的段落,帮助学生疏通文意。
三、朗读课文,粗知文意。
1、学生听课文的朗读,在听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内容美
2、教师提示生字的读音和句子朗读的节奏,学生再进行朗读体会
3、教师提示本课需重点掌握的字词(多媒体显示下列内容)
生字:阙(quē) 嶂(zhàng) 曦(xī) 巘(yǎn) 属(zhǔ)引 哀转(zhuǎn)
通假字: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
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 奔,指奔驰的快马,动词用作名
4.2 第二学时
4.2.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2.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重视朗读训练,指导学生在诵读中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4.2.2学时重点
把握文章写景的特点
4.2.3学时难点
文言实词及虚词的用法与文言文知识的分析
4.2.4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 三峡
一、品析课文,领略美景。
教师提示:课文五个段落,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来表现三峡的优美壮丽景色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
①第一段围绕“山”来写景,突出了山的什么特点?
②后四段以“水”为核心来写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各表现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③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请你找出表现形、色、声、情的关键词语,并认真体味
师生总结(多媒体显示板书)
中心景物景物特点
山 ———— 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夏 ——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水 春冬 ——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秋 —— 林寒涧肃、高猿长啸
2、品析美景,领会美情:
让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例句,用“三峡的美,你看,”的形式说一句话
(多媒体展示例句: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3、学生自由品析三峡的美,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多媒体出示板书)
三峡的山: 雄壮美
三峡的夏水: 奔放美
三峡的春冬之水: 秀丽美
三峡的秋水: 凄婉美
学生带着感情齐读课文,努力读出课文中蕴含的“美”来
4、精读文章,体会文章中的画面之美,教师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写景的特点。分组探究,每一组观看图片,并从文章中找出相对应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对这些景物的特点进行概括。分组朗读:第一组读山之景;第二组读夏水之景;第三组读春冬之景;第四组读秋之景)
找出文章中的一种景物并指导学生说出它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1、本文依次描写了三峡的哪些景物?
2、课文每个层次分别写出了三峡景色的什么特点?
(1)山 :连绵 、高峻
(2)水:夏水的迅疾险恶;春冬之景的清幽秀丽;秋景的凄寒肃杀
3、为什么不按四季的时间顺序描写三峡的风光,而是按夏—春冬—秋的顺序来写?
因为“峡”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起笔于山,十分自然。
夏水暴涨承山高江窄而来,最富三峡特色。下面先春冬合写,后独记秋天,也是承水
势的涨落而安排。夏天水势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顺势而下,入情入理。
三、拓展阅读和训练
1、师:“三峡”以其优美的景色,成为众多文人吟咏歌颂的对象——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也是千古传诵的名篇,诗歌的内容与本课对三峡的描写也有相应照的地方
让学生齐声背诵《早发白帝城》(多媒体同时展示诗歌的内容)
2、按要求默写
(1)表现山连绵不断的语句。(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 正面表现山高耸巍峨的语句。(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视觉上侧面表现了山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正面描写江水因猛涨而水势险恶的语句。(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照应“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6)通过对比,侧面描写江水的迅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从色彩上对三峡冬春景物进行描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8)概括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9)写秋天的清冷与寂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10)照应“两岸猿声啼不住。(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四、作业
要求学生课后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再搜集其他三峡图片、写三峡风光的诗句、与三峡有关的传说等,对其中的文字材料进行专题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