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
『资料卡片』1、日常生活中,铝器不用涂油漆,而铁器常常需要涂油漆来防锈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里层的铝进一步被氧化,所以铝器本身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而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疏松的铁锈不能阻止里层的铁继续被氧化,所以铁器需要涂油漆来防锈。
2、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变化。
3、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判断的依据: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置越前,它的活动性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他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从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可判断铜、铁、镁、金的活动性强弱的顺序是 。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在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铜、铁、锌、镁,再分别加少量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各组物质是否反应,有没有气泡,有没有放热现象,反应速度如何,完成反应方程式。填在大纸上。
讨论:1、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金属是
2、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金属是
3、镁、锌、铁、铜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 > .
4、对于能发生的反应,若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角度去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共同点?它们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三: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反应
观察:1.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
2.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3.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通过上述探究,你能得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吗?
四:盘点收获
五:反馈提高
1.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 铁钉表面产生气泡 ;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③铁钉的质量减轻 ④液体的质量减轻。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我国古代炼丹家魏伯阳著有《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写到:“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说明黄金的性质在强热条件下 ( )A.易氧化 B.易还原 C.很稳定 D.很活泼
3.小兰家中收藏一件清末的铝制佛像,该佛像至今保存十分完好。其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C.铝不易被氧化 D.铝易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4、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时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因为黄铜(铜、锌合金)单纯从颜色、外形上看,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现请你设计试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你们组有几种方案?
①
②
观察下图,你有何看法?
课件19张PPT。课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我能解决:如果你是建筑设计师,你会在做窗框时用铝的还是生铁的?
能说出你的理由吗?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点燃加热点燃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提问: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由此判断,金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讨论:观察此图,你有何看法?二、金属和酸的反应在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铜、铁、锌、镁,再分别加入少量的稀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观察各组物质是否反应,有无气泡产生,反应速度如何?并将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在大纸上。
友情提醒:实验操作要规范,取用酸时千万要小心哦!动手实验吧!金属和酸的反应不反应不反应剧烈反应,产生大量
气泡剧烈反应,产生大量
气泡反应缓慢,产生少量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很快较快较慢 16世纪中叶,瑞士化学家帕拉塞斯和17世纪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以及其他一些化学家,都发现有些金属与酸反应可以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氢气。并且发现不同金属的剧烈程度不一样 二、金属和酸的反应金属和酸的反应不反应剧烈反应,产生大量
气泡剧烈反应,产生大量
气泡反应缓慢,有气泡产
生,溶液由无色变为
浅绿色很
快较
快Mg + 2HCl == MgCl2 + H2 ↑Mg + H2 SO4 == MgSO4 + H2 ↑Zn + H2 SO4 == Zn SO4 + H2↑Zn + 2HCl == ZnCl2 + H2 ↑Fe + H2 SO4 == Fe SO4 + H2↑Fe + 2HCl == FeCl2 + H2↑较慢不反应三、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实验探究
1.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观察,有何现象?
2.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观察,有何现象?
3.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观察,有何现象?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铝丝上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颜色逐渐变淡2Al + 3CuSO4== 3Cu + Al2(SO4)3铜丝上有银白色物质生成,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淡蓝色Cu + 2AgNO3== 2Ag + Cu(NO3)2没有明显变化活动探究2交流与讨论 ?
通过上述探究,你能得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吗?
Al Cu Ag
金属活动性由强减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 稀硫酸中的氢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盘点收获学完本节课,
你有哪些收获呢?我能应用:
小明看到妈妈在厨房里用钢丝球用力擦洗铝锅上的污垢,立即喊起来:“妈妈,不能用钢丝球擦。”你知道为什么吗? 除去铝锅表面致密的的氧化铝薄膜,就不能保护里层的铝不再与氧气反应,使铝锅容易被腐蚀。2.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①H2+CuO===Cu+H2O
②2CO+O2===2CO2
③Zn+2HCl===ZnCl2+H2 ↑
④Fe2O3+3CO===2Fe+3CO2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加热高温点燃3. 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残存很少,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4.A、B、C、D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常见的四种金属。已知:①A+BSO4=ASO4+B?
②C+H2SO4=CSO4+H2↑?
③B+2DNO3=B(NO3)2+2D?
请完成以下填空:
(1)金属C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 (填“前面”或“后面”)。
(2)根据上述反应能判断出其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字母填写)。
(3)若A、B、C、D分别为锌、铁、铜、银中的一种,金属C与H2SO4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绿色,则金属A为?????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再见《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
【学习目标】:⒈知道大多数金属可以与氧气、酸、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
⒉掌握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⒊初步学会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过程】:
导入:如果你是建筑设计师,你会在做窗框时用铝的还是生铁的?能说出你的理由吗?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从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可判断铜、铁、镁、金的活动性强弱的顺序是 。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在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铜、铁、锌、镁,再分别加入少量的稀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观察各组物质是否反应,有无气泡,反应速度如何?请把观察的结果填在大纸上。
讨论:1、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金属是
2、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金属是
3、镁、锌、铁、铜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 > .
4、对于上述能发生的反应,若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角度去分析,这些反应有何共同点?它们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三: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观察:1.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观察,有何现象?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观察,有何现象?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3.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观察,有无现象?
通过上述探究,你能得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吗?
四:盘点收获
五:反馈提高
1.小明看到妈妈在厨房里用钢丝球用力擦洗铝锅上的污垢,立即喊起来:“妈妈,不能用钢丝球擦。”你知道为什么吗?
2.(2013.庆阳市)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残存很少,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3.(2013.泸州市)A、B、C、D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常见的四种金属。已知:
①A+BSO4=ASO4+B?
②C+H2SO4=CSO4+H2↑?
③B+2DNO3=B(NO3)2+2D?
请完成以下问题:
(1)金属C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 (填“前面”或“后面”)。
(2)根据上述反应能判断出其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字母填写)。
(3)若A、B、C、D分别为锌、铁、铜、银中的一种,金属C与H2SO4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绿色,则金属A为?????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观察下图,你有何看法?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由于学生还没有学到金属和金属材料,对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还有点难度,但是对于金属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还是比较熟悉的,因而我准备采用渗透教学法即在温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渗透大多数金属可以与氧气、稀盐酸、稀硫酸、金属化合物溶液发生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置换反应的特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我安排了教师演示实验:镁的燃烧;学生实验:金属与酸的反应;学生演示实验: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多数金属可以与氧气、酸和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发生反应; 2.初步学会依据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3.了解置换反应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2.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教学重难点】
重点:常见金属与氧气、酸及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置换反应的特点。
难点:常见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及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课前安排好小组,每个小组自选出组长。由组长决定实验员、汇报员、记录员。
【教具准备】铜、铁、锌、镁、硫酸铜、稀盐酸、稀硫酸、酒精灯、火柴等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言:如果你是建筑设计师,你会在做窗框时用铝合金还是铁合金的?能说出你的理由吗?
学生活动:思考作答。(生可能答案有:用铝合金的;铁易生锈或铝耐腐蚀。)
【设计意图】由生活经验入手激起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
教师活动:为什么铝比铁耐腐蚀呢?这主要与它们的化学性质有关。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环节:师生合作、共探新知
教师活动:(过渡)金属的化学性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个实验:
演示实验:镁的燃烧
设疑:你能依据现象说出是哪种物质的燃烧吗?
学生活动:生观察现象并分析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承上启下)镁是金属,可见金属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
板书: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金属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请在回忆的基础上填写下表:
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
发出 光,放热,生成 色的固体
Mg+O2=
剧烈燃烧, 四射,放热,生成 色的固体
Fe+ O2=
紫红色的铜在酒精灯上加热,生成 色的固体
Cu+O2=
学生活动:表述现象并书写方程式。
教师活动:对学生回答进行评价
板书:金属 ﹢氧气 ―― > 金属氧化物
提问1:化学反应的难易程度反映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你认为镁与铁相比谁更活泼?
学生活动:生思考作答。
提问2:铁与铜相比谁更活泼?
学生活动:生思考作答。
板书:Mg > Fe> Cu
提问3:俗语说:真金不怕火炼。你认为金的活动性顺序应该放在哪儿?
学生活动:生思考作答。
板书:Mg > Fe > C u > Au
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
师总结:相信你能发现: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不同。
【设计意图】初步培养学生学会依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教师活动:(过渡)金属的化学性质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一副卡通图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请看:
展示卡通图(镁、锌、铁、铜跳进盐酸池中游泳的卡通图)
讨论:观察此图,并说出你的看法?
学生活动:生交流看法。(可能答案有:镁反应速度最快;铜反应速度最快;铜不反应)
教师活动:在生回答的基础上,阐释金属与酸反应的发现。(16世纪中叶,瑞士化学家帕拉塞斯和17世纪英国化学家卡文迪徐以及其他一些化学家,都发现有些金属与酸反应可以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氢气。并且发现不同金属的剧烈程度不一样。)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通过实验来看:
展示步骤:在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铜、铁、锌、镁,再分别加入约1/4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各组物质是否反应,有无气泡,反应速度如何?请将观察结果记录在纸上。
学生活动:活动方式:学生将实验记录在大纸上,而后展示。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实验:
展示:探究活动二: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
反应物
反应现象
反应速度
反应方程式
稀盐酸
或
稀硫酸
铜
铁
锌
镁
友情提醒:实验操作要规范,取用酸时千万要小心哦!
教师活动:师在巡视时进行友情提醒,而后对学生进行友情提示:小组长安排好,有的同学操作、有的同学观察、有的记录、有的思考。
学生活动:汇报现象和速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猜想—实验—得出结论”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
板书: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教师活动:展示讨论:1、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金属是:—————————————;
2、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金属是:—————————————;
3、镁、锌、铁、铜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学生活动:生思考作答。
教师活动:展示金属与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提问:观察一下上述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点?(提示: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角度分析) 学生活动: 思考作答
板书: 金属 + 酸 → 金属化合物 + 氢气
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 → 另一种单质+另一种化合物
A + BC → B + AC
【设计意图】在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基础上了解置换反应的特点和概念。
教师活动:(过渡)教师展示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在咨询学生何种溶液的基础上,演示铁与硫酸铜的反应。在学生回忆现象的基础上观察。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活动:生齐答
板书: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探究三: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反应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
1.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
2.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3.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活动:生观察现象并思考作答。
讨论:通过上述探究,你能得出铜、铝、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吗?
提示:铁能把铜从硫酸铜里置换出来,是因为铁比铜活泼。
铜、铝、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l > C u > Ag
【设计意图】在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了解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的特点。认识知道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重要性。
教师活动:(过渡)类似的实验科学家们做过多次,他们经过去伪存真、分析归纳。理出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一起来了解一下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至于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有何意义,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判断依据?这是我们下一课时的重点。这节课就到这里。
第三环节:盘点收获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和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相互交流收获。教师适时评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通过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第四环节:反馈与提高
学生活动:1.小明看到妈妈在厨房里用钢丝球用力擦洗铝锅上的污垢,立即喊起来:“妈妈,不能用钢丝球擦。”你知道为什么吗?
2.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H2+CuO===Cu+H2O;②2CO+O2===2CO2;③Zn+2HCl===ZnCl2+H2 ↑
④Fe2O3+3CO===2Fe+3CO2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2013.庆阳市)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残存很少,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4.(2013.泸州市)A、B、C、D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常见的四种金属。已知:
①A+BSO4=ASO4+B? ②C+H2SO4=CSO4+H2↑?③B+2DNO3=B(NO3)2+2D?
请完成以下填空:
(1)金属C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 (填“前面”或“后面”)。
(2)根据上述反应能判断出其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字母填写)。
(3)若A、B、C、D分别为锌、铁、铜、银中的一种,金属C与H2SO4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绿色,则金属A为?????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所学的知识在悟中升华。
第五环节:课后反思
附板书设计: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 ﹢氧气 ―― > 金属氧化物
Mg > Fe > C u > Au
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
金属与酸的反应
金属 + 酸 → 金属化合物 + 氢气
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 → 另一种单质+另一种化合物
A + BC → B + AC
三、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