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华东师大版4.16《小石潭记》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上华东师大版4.16《小石潭记》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5 11:3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小石潭记》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
教材地位和作用
《小石潭记》是一篇古代借景抒情散文。课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通过仔细入微的观察,运用多种技巧,生动地描绘出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从这个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来看,教材的编写意图意在继续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会多种描写技巧,领会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因此我制定一下教学目标:
www.21-cn-jy.com
2、
教学目标
(1)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会多种描写景物的技巧。
(3)体会小石潭优美的景色,培养审美情趣。
(4)情感目标: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景物特征仔细观察,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
难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体会作者由“乐”而“忧”的感情变化。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确定的教学方法如下:
1.诵读法。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良好的传统教学方法,特别是对这种文质优美散文。以读代讲,以讲促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鉴赏的主体。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讨论点拨法。在讨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纠正认识的偏颇。
3.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作品的意境美,进而激发学生想象。
4,赏析法:文章体现了怎样的美景
三、说学法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结合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重点让学生积累文言词汇,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写景的方法,和寓情于景的写法。21cnjy.com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
1、导入新课
欣赏当代文化名人余秋雨《柳侯祠》中对于系列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水游记《永州八记》的高度评价,导入新课《永州八记》第四篇——《小石潭记》。然后学生自渎提示语进入课文。2·1·c·n·j·y
课前展示关于写景的名句: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简介作者
3、朗读疏通
①示范朗读。导入后音乐响起(高山流水音乐),老师声情并茂地地配乐朗读课文。
②自读课文。布置要求:读准字音,不读错字;读通句子,不读破句;读顺文章,。
3,教师提示读课文。
⑴写发现小潭经过的句子。
⑵描写小石潭全貌的句子。
⑶描写水和鱼的句子
⑷描写潭上景物的句子。
e)每段用四字短语概括游览内容,理清游览顺序。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氛围)
通过有目的的读,一方面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胳,学习游记的写法,另方面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尽量做到当堂背诵。
(四)研读、探究。
(多媒体展示以下四个问题:)
⑴作者在叙述发现小石潭经过时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设计这一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移步换景,全景描写特写的方法。
⑵潭中的水和鱼各有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⑶作者描写小潭源流各抓住了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⑷潭中的气氛如何?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设计这几个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各种描写技巧描写景的方法。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完善板书设计,这一板书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景物特点,写作方,抒发的情感一目了然。)
b、探究思考:在行文中,作者前后一乐一忧,
( http: / / www.21cnjy.com )该如何理解?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目的是为让学生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准确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及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21教育网
根据学生实际,教师不断在旁边提示、点拨,然后让各组代表发言、尽量使师生在课堂上互动起来。
(五)总结、扩展
总结:本文生动描绘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并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苦之情
主要写作方法有:移步换景、全景描写与特写相结全,动景与静景描写相结合,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
设计意图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及写作方法的理解。
扩展:优美的文章、往往得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作者观察细致。如鱼在水中“然不动,尔远逝,往来忽””的情态;溪水时隐时现明灭可见的景象。若不是亲临其境、进行细致观察是难以描写出来的。
21·cn·jy·com
扩展的设计是强化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的习惯。学以致用。
(六)朗读背诵:
依据多媒体展示的一幅幅画面朗读背诵课文。这样做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降低背诵的难度,又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七)巩固迁移:观察郧县家乡的某景色,运用移步换景,定点特写的方法,写一段话。
这样做的目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