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济南的冬天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2.体会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学习形象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3. 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2学情分析
前面学习了朱自清的散文《春》,学生对描写景物运用生动词语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有所体会,阅读这篇课文,宜引导学生自己理解、感悟。
3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学习形象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体会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先让学生谈谈对冬天的感受
北方的冬天,概括起来就一个字“冷”,你觉得北方的冬天如何呢?此时,心里最渴望的就是温暖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老舍先生去北方感受一个不同的冬天,那就是济南的冬天。(板书课题、作者)本文选自描写济南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那么济南的冬天留给老舍怎样的印象呢?
活动2【活动】感知“温晴”
(1)老师配乐范读课文第一段,找出一个词概括济南冬天的天气。
温晴
(2)作者是怎样把这印象告诉我们的呢?
通过对比:和北京比,“无风”;和伦敦比,“响晴”;和热带比,“日光不毒”。
意图:在温馨的音乐中感受济南冬天,以此调动学生的情绪,营造课堂氛围。
过渡:在北方居然有这样温晴的冬天,真是奇迹和怪事,想必同学们也很好奇吧,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好奇去济南感受一下吧。
活动3【活动】 品读,体验“温晴”
2——5段,找出最能表现“温晴”这个特征的的字、词语、句子或段落。
建议:要求学生出声朗读。交流时,教师及时抓住学生回答的一些关键句引导他们潜入字里行间去玩味其中的意味。
既往实录摘选:
生1:我就不说阳光朗照下的山了,就是下雪也是“最妙的”,给人温暖的感觉。
师:噢,可否具体说说?
生1:第三段“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我觉得“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师: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出这个特点呢?
生1:我觉得是“微微”这个词。
师:去掉行吗?
生1:不行,它更体现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而不是“热带”之热。生2:我补充,我觉得老舍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成一个害羞的少女,前面写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我认为这山们也应该就是少女们,还有后面写的“秀气”也是指少女。
师:你认为少女害羞的样子穿着花衣的样子最漂亮是吧。
生3:我觉得这种美还令人遐想呢:“风一吹,叫人希望看到更美一点的肌肤。”在这里我们感觉到的不是禁锢在棉袄下的死气沉沉,而是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蕴含着朦胧的春意。
师:说得真好。 是啊,一个好的比喻和拟人,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给人无限的遐想。这样的句子还有吗?
提示:如此精彩,文中还有多处,学生说到了哪些,都可以,只要合乎情理即可,分析时结合有感情地朗读,朗读时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及重音的把握,同时要体味、揣摩作者的意图。
如: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b.“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此处学生可再体会:①为什么称“小山”?——因为千佛山主峰海拔只有285米(本地有山可与之比较)。②“圈儿”、“口儿”,将“儿”字去掉可不可以?去掉和不去掉的各朗读一遍,比较一下效果。——答案是不可以。“儿”与“小”搭配,贴切地表现出其“小”,表达出一种由衷的“喜爱之情”。
c.“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 里。……”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给人暖和安适的感觉。
d.“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悠闲、舒适的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e.“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不可去掉,“况且”表达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追加新的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小结:这温暖如摇篮、秀气如少女、天明水净如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
活动4【活动】体验,感受“温情”
1、师引导:济南的山水美吗?在老舍的眼里那山、那水、那阳光、那雪不仅能给人美的享受仿佛充满了灵性,正如刚才同学讲到的:小山会唱摇篮曲,薄雪覆盖下的山像害羞的姑娘,水呢,也不忍得冻上。
2、材料介入:“这里每一个角落,似乎都存在着一些生命的痕迹;每一小小的变迁,都引起一些感触;就是一风一雨也仿佛含着无限的情意似的。”——《吊济南》
过渡:山水风雨本是无情物,是谁赋予了济南的山山水水无限的情意?(是作者)王国维先生说:“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所以,老舍眼中的济南就融入了老舍的色彩。
3、体会“温情”
建议:让学生再次细读文章,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无限的情意。
既往实录摘选:
生:“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我觉得老舍好像在祈求老天爷。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太爱济南了。
师:哪个词表达了这种强烈的爱?
生:“吧”这个叹词。
师:去掉行吗?读一读,感受一下?
生(读):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就是下小雪,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去掉了就表达不出这种祈求的语气,也就不能表达对济南的爱了。
师:你认为这种爱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朗读呢?
生:应该温柔一点,舒缓一点。
师:再试一次?
生再读
师:这样的叹词文中还有吗?
提示:这样的例子很多:“呢、呀、吧”,分析时将这些语气词去掉和不去掉的各朗读一遍,去掉可不可以?比较一下效果。——答案是不可以。表达出作者的一种温情脉脉。一定要结合有感情地朗读。
小结:老舍就是把这种温情渗透进每一个字眼儿,一处景就渗出一缕情。难怪他眼中的冬天的济南是慈善的、秀气的、富有生机的。
4、引导思考:济南的冬天真的如老舍说的这么温暖吗?
提示:北方的冬天哪有不冷的,济南也是如此:冬季济南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吹寒冷的偏北风,一般6~8天有一次冷空气侵入,使气温不断降低。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极端最低温度平均在-20℃以下,整个冬季雨雪稀少,北风频吹,干燥寒冷。
这温晴是长期生活在北京的老舍对济南的真实感受,更是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回到祖国怀抱的真实感受。
5、材料介入:老舍(1899-1966),一生67年,经历坎坷,他先后在北京度过了42年,剩下的25年是:英国5年、新加坡1年,山东7年--济南4年半、青岛2年半,汉口半年、重庆7年半,美国4年。
据老舍夫人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特别是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的四年,是老舍整个人生历程中最为自由、温馨、安定而难忘的美好时光,他称济南是“我的第二故乡”。
结束语:难怪先生毫不犹豫地把“宝地”这个词给了济南,这是老舍生命中的一块宝地,是一块富有生命的宝地。
在他一生的散文里,几乎完全没有写纽约,也几乎没有写过伦敦(写了一点留英回忆)、新加坡,写汉口、重庆、成都的极少,写青岛的有两、三篇,就是北京也写的并不多;唯独济南,他不但写了,而且一写就是一个长长的系列,他不仅写了济南的冬天、济南的秋天,还写了济南的马车、大葱。使后来每一个想了解济南,喜欢济南的人,都不能不读读这些优美的文字。从古至今,没有一个文人雅士能对济南山水如此相熟、相知、相亲。如果济南的山水有知,仅凭这些不朽的文字,就完全可以认定是遇到一位千古知己。
活动5【作业】推荐阅读与写作
1. 老舍描写济南的系列散文《一些印象》,其他散文,如《想北平》、《五月的青岛》。2.仔细观察自己家乡冬天的景色,倾注你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借鉴本文的写法,将最有特色的景物写出来。
课件14张PPT。中国的冬天是什么样的?中国的冬天是这样的吗? 老舍(1899-1966),原名 ,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被誉为 。代表作有小说 、 ,话剧 、 等。舒庆春“语言大师”《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龙须沟》作者简介课前热身 济( )南 肌( )肤
澄( )清 贮( )蓄
水 藻( ) 看( )护
镶( )边 着( )落
着( )急 薄( )雪j? chéngjīzhùz?okānxiāngzháobáozhuó听读目标济南冬天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课文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朗读
整体感知课文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温晴山水整体感知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温晴山水读思议说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
济南冬天的山、水各有怎样的特点?(抓住关键词概括)
作者如何描山绘水?你最喜欢济南冬天的哪些景色?勾出你自己喜欢的词句,并谈谈其妙在何处?读思议说与北平相比无风声与伦敦相比无重雾与热带相比无毒日喜爱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对比读思议说山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可爱秀气淡雅济南冬天的山、水各有怎样的特点?读思议说济南冬天的山、水各有怎样的特点?水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暖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绿清读思议说 作者如何描山绘水?你最喜欢济南冬天的哪些景色?勾出你自己喜欢的词句,并谈谈其妙在何处?总体把握赞济南冬天之美,抒作者喜爱之情学习体会想一想:
作者为什么能用如此精妙的语言描绘出如此精美的画面?结合朱自清的《春》谈谈学习收获。仔细观察能绘形用心揣摩能显神情感投入能感人课后作业 仔细观察自己家乡冬天的景色,倾注你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借鉴本文的写法,将最有特色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