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木兰诗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概括本诗的故事情节。
2、了解木兰这一巾帼形象,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木兰并身上的优秀品质为木兰写一段颁奖辞。
3、学习木兰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
2学情分析
由于已上了一堂课,学生已对本文生字词及个别难解句子掌握了,另外学生对互文及虚数的用法也有了了解,几乎所有学生课下也已完成了对本文的背诵。本诗所写的故事(木兰从军)有许多学生通过影视资料略有耳闻,因此本节课是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的,课堂内容设计更丰富一些。
3重点难点
学用不同方法概括本诗的故事情节,学写颁奖辞。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木兰诗
课前小试牛刀
1、本文选自。
2、解释划线词语。
当户织朔气传金柝双兔傍地走愿为市鞍马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4、根据要求填写诗句。
A诗中表现木兰身姿矫健,不远万里奔赴前线的诗句是:,。
B诗中表现北方边塞夜景及军营艰苦生活的诗句是:,。
C诗中表现战争异常惨烈的是:,。
D成语“扑朔迷离”源出句是:,。
抽查背诵,男女竞赛
教师指名男女生竞赛背诵本诗,给予评分。
请君思考
一、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
学生思考作答,学生点评。给予加分。
教师课件展示:1、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2、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3、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最后辞官还乡的故事。
教师问:以上哪一种最好,为什么?
预设作答:第3种,因为它不仅写出了什么事,还交代了事情的结果,由此,我们概括故事情节可以采用这样的形式:何人+何事+结果。告诉大家一句话:概括故事不要忘,人事结果记心上。
课堂探究
1、我们用一句话概括了本文的故事,但这个故事还可以分为许多片断,你能用简洁的词或短语概括诗各个片断的内容吗?你可以先把下面的空各用两个字填完,然后再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概括,请再写出一种(友情提示,不一定每个词或短语都出现“木兰”二字。)。
木兰织布→木兰()→木兰()→()→木兰()→木兰()
我的另一个创作: 。
学生展示答案。学生点评。给予加分。
教师自创答案展示:木兰织布→木兰从军→木兰征战→木兰荣归→木兰辞官→木兰还乡
教师自创:当户织布——决定从军——置办行装——驰骋沙场——荣归受赏——辞官还乡
课堂环节过渡句:通过上面的习题,我们还能得出一种概括故事情节的方法:运用小标题的形式。那我要出招了……
教师出招(幻灯片展示):
A、1、2、3组各用4字短语填空。
当户织布细思量——(1组填)备行装——(2组填)建功绩——(3组填)自还乡。
B、4、5、6组各用4字短语填空。
出征前(4组填)——赴战场(5组填)——战场上(6组填)——回朝后()
学生展示,学生点评,教师补充。给予各组加分。最后一空,大家齐填。
教师解招:
当户织布细思量——代父从军备行装——战场杀敌建功绩——谢绝高官自还乡。
出征前置办行装——赴战场思念爷娘(露营思乡、身似飞翔)——战场上杀敌建功——回朝后(大家一齐说)
C、针对本诗所讲的故事,你还有其他概括方法吗?
请看看下面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
《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
学生思考,教师引导:《西游记》是章回体小说,看它的回目的形式是对偶句,我们还可以用对偶句来概括。我要出招了……
上句:,
下句:辞官还乡留美名。
学生思考作答。教师点评。给予加分。
教师解招:
上句:代父从军建奇功,
下句:辞官还乡留美名。
2、木兰这个巾帼英雄形象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结合本诗内容,请你说一说木兰身上具备的优秀品质。然后为她写一段简短的颁奖辞。(可用第三人称,也可用第二人称)
木兰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
学生展示,学生点评,给予加分。
材料链接——颁奖辞
颁奖辞,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颁奖辞的特点(一)情感性,饱含情感,真挚赞美人物的事迹与精神,以达到以情感人的艺术效果。(二)深刻性,对人物事迹的评价,必须体现一定的深度,触及人物的精神内核,将人物的壮举提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三)简洁性,颁奖辞非常精练简洁,寥寥数句,即见人物的神韵与风采。
感动中国颁奖辞列举:
邰丽华事迹:2005年的春节晚会,一下子让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了邰丽华以及她领衔的舞蹈《千手观音》。在无声的世界里,邰丽华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美丽,给人们带来纯净至美的艺术享受。
颁奖辞: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何东旭,陈及时,方招
事迹简介: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三位大学生因为救人,最后终于体力不支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献出了自己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
颁奖辞:
他们用19岁的肩膀铸造生命之梯,他们的行动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现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我要出招
自豪的我写给花木兰的颁奖辞: 。
学生展示,点评,给予加分。教师补充,总结颁奖辞写法。
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自创词一首作结。
诉衷情
题赠花木兰
当年可汗广征兵,卷帖尽爷名。从军替父征战,十载战功成。披冷月,戴寒星,枕长风。还朝辞赏,心系家园,传誉一生。
(注:辞赏,此处意为“辞官”,因写词格律的需要而改。)
课件18张PPT。木兰诗课前检测 小试牛刀1、本选自 。
2、解释划线词语。
当户织 朔气传金柝 双兔傍地走 愿为市鞍马 。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万里赴戎机 : 。
朔气传金柝: 。
4、根据要求填写诗句。
A诗中表现木兰身姿矫健,不远万里奔赴前线的诗句是: , 。
B诗中表现北方边塞夜景及军营艰苦生活的诗句是: , 。
C诗中表现战争异常惨烈的是: , 。
D成语“扑朔迷离”源出句是 , 。 一、学习目标
1、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概括本诗的故事情节。
2、了解木兰这一巾帼形象,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木兰身上具备的优秀品质并为木兰写一段颁奖辞。
3、学习木兰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
二、重难点:学用不同方法概括本诗的故事情节,学写颁奖辞。请君思考 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
1、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2、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3、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最后辞官还乡的故事。
问:以上哪一种最好,为什么?
预设作答:第3种,因为它不仅写出了什么事,还交代了事情的结果,由此,我们概括故事情节可以采用这样的形式:何人+何事+结果。告诉大家一句话:概括故事不要忘,人事结果记心上。
课堂探究2、仔细读诗,将诗中所写的各个片断各用2——8个字概括出来。比一比谁概括得精彩。
木兰织布→木兰从军→木兰征战→ 木兰荣归→木兰辞官→木兰还乡
云哥自创:当户织布——决定从军——置办行装——驰骋沙场——荣归受赏——辞官还乡
通过上面的习题,我们还能得出一种概括故事情节的方法:运用小标题的形式。那我要出招了……云哥出招A、1、2、3组各用4字短语填空。
当户织布细思量——( 1组填 )备行装——( 2组填 )建功绩——( 3组填 )自还乡。
B、4、5、6组各用4字短语填空。
出征前( 4组填)——赴战场( 5组填 )——战场上( 6组填 )——回朝后( )
云哥解招
当户织布细思量——代父从军备行装——战场杀敌建功绩——谢绝高官自还乡。
出征前置办行装——赴战场思念爷娘(露营思乡、身似飞翔)——战场上杀敌建功——回朝后( )
C、针对本诗所讲的故事,你还有其他概括方法吗?
请看看下面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
《西游记》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西游记》是章回体小说,看它的回目的形式是对偶句,我们还可以用对偶句来概括。我要出招了……云哥出招上句: ,
下句:辞官还乡留美名。云哥解招上句:代父从军建奇功,
下句:辞官还乡留美名。2、木兰这个巾帼英雄形象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结合本诗,请你说一说花木兰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木兰身上具有的优秀品质:深明大义、勤劳、淳朴、勇敢、机智、不慕荣利等。云哥写给花木兰的颁奖辞 你,深明大义,当国家需要的时候,你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你,不慕荣利,得胜归来后,谢绝高官,返回家园。你勤劳、淳朴、勇敢、机智,你把代父从军的故事演绎成一段不朽的传奇。完成作业 驰骋想像以下三个题各选其一来习作。
1、花木兰在决定代父从军前的那个晚上织布时会想到什么,请展开想像写下来。
思路:家中的具体情况,女子从军遇到的困难和危险,为家为国毅然决定从军的自豪等等。
2、请你想一想花木兰在多年的军旅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或危险。
(衣食住行等方面:饮食、上厕所、洗澡、打仗负伤、喝酒喝醉等)
3、木兰已在军中生活两三个月了,请你代她给远在家乡的父母写一封200字左右的信,介绍一下你的生活状况。注意称呼(爹、娘、孩儿,我) 书信格式
课堂总结:云哥自创词一首诉衷情
题赠花木兰
当年可汗广征兵,卷帖尽爷名。从军替父征战,十载战功成。披冷月,戴寒星,枕长风。还朝辞赏,心系家园,传誉一生。
(注:辞赏,此处意为“辞官”,因写词格律的需要而改。)板书设计一、概括故事情节的方法:
1、概括故事不要忘,人事结果记心上。
2、小标题。
3、章回体回目,对偶句。
二、颁奖词
事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