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童稚记趣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8、童稚记趣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5 21:4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童稚记趣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
2.疏通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积累文言字词。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感悟力、观察生活的习惯和大胆想象的能力。
2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初中,对长的文言文还是比较陌生的。
3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
2.疏通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积累文言字词。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4.1.2学时重点
4.1.3学时难点
4.1.4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童稚记趣
一、学前导航
1、了解作家、作品
①、《童稚记趣》节选自《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作者是沈复
,字
三白,清代文学家。
②、《浮生六记》系沈复在嘉庆年间所写的一部回忆录。《闲情记趣》一章,主要记作者长大后对花草树木的喜爱和婚后与妻子一同美化居室及周围环境的琐事;记童年趣事的只有开头的一小段,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中描写儿童的观物心理过程颇具特色。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藐(
)小
童稚(

鹤lì(
)云端
土砾(  )丘hè( )  癩虾(
)蟆(

私拟(

yí(
)然
项(   )为之强( )
凹凸(
)(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③、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④、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⑤、故时有物外之趣。
⑥、有留蚊于素帐中
⑦、徐喷以烟
4、反复读文章,划分朗读节奏
(1)教师范读全文,学生疏通字词。
(2)大声地朗读课文,力求做到读得准确流利。
(3)朗读展示、独立准备,同桌互查,课堂展示。(选出我们今天的“朗读之星”)
5、结合课下注释,能理解文章大概内容。
检测达标:
1、《童稚记趣》选自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代作家。
2、用斜竖线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趣。






空。











来。









吞。
课下作业:
默写、重点字词必须在练习本上写2——3遍。
小组内部检查课文的重点字词的听写。
4.2
第二学时
4.2.1教学目标
4.2.2学时重点
4.2.3学时难点
4.2.4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童稚记趣
一、课前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
①、《童稚记趣》节选自
,作者是
,字
三白,
文学家。

系沈复在嘉庆年间所写的一部回忆录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藐(
)小
童稚(

鹤lì(
)云端
土砾(  )丘hè( )  
虾(
)蟆(

私拟(

yí(
)然
项(   )为之强( )
凹凸(
)(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③、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④、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4、解释下列词语
(1)夏蚊成雷:
(2)怡然自得:
(3)明察秋毫:
(4)庞然大物:
5、通译全文:


童稚
时,能
张目
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译文:
订正:
故时有物外之趣。
译文:
订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译文:
订正: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
译文:
订正:
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译文:
订正: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
定神细视。
译文:
订正:
以丛草为
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译文:
订正: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
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
一癞蛤蟆也。
译文:
订正: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
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
订正:
检测达标:
1.下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是(
)。
A稚zhì
唳lèi
拟ní
观guāngB凸tū
藐miǎo
怡yí
蹲dūn
C砾lì
庞páng
凹āo
鹤hèD壑hè
癞lài
察chá
帐zhàng
2.选出没有比喻义的句子(
)。
A.夏蚊成雷。B.果如鹤唳云端。
C.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D.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
3.哪句中有通假字 (
)
A.必细察其纹理。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C.作青云白鹤观。D.凹者为壑。
4.3
第三学时
4.3.1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及关键词语、句子的含义。
2、在朗读中体会联想、想象,锻炼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
3、品悟文章内在的童真童趣,努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
4.3.2学时重点
在朗读中体会联想、想象,锻炼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
4.3.3学时难点
品悟文章内在的童真童趣,努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
4.3.4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童稚记趣
一、课前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童稚()土砾()丘壑()藐小()鹤唳云端()
怡然()癞虾蟆()()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故时有物外之趣。
(2)、项为之强。
(3)、又留蚊于素账中。
(4)、徐喷以烟。
(5)、驱之别院。
(6)、方出神。
二、整体感知
(相信这些问题你已经做到胸有成竹了)
1、本文是作者追忆童年生活的一篇极有情趣的散文,文章围绕什么这一中心(原句),选取了哪几个典型事例进行记叙?
订正:
2、作者为什么有“物外之趣”?
订正:
文章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一段和后三段是什么关系?
订正:
三、合作研讨(你们组的表现是最棒的)
1、以某一件趣事为例,体会作者幼时丰富的想象力。
订正:
2、为什么要鞭打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订正:
3、一些词语已作为成语被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试举例并解释。
订正:
4、归纳本文的主题思想。
订正:
四、拓展延伸(勇于挖掘自己的潜力,大声喊出“我能行”)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解释加点的字。
(1)谓其人曰

)(2)予助苗长矣!(

(3)今日病矣

)(4)其子趋而往视之(

2、翻译句子
(1)、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订正:
(2)、苗则槁矣
订正:
3、写出几个含有“寡”字的四字成语。
订正:
4、本文从结构上可分为两层,使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另外,从表达方式上看,
第一层以
为主,第二层以
为主。
5、读完这段文章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订正
课后作业(千万不要错过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呦)
同学们,充溢着幻想和好奇的童年生活真的如阳光般灿烂。那时的一切都是那么清松,忆起来时总是春香醉人。像“捉知了”、“过家家”、“捅马蜂窝”等这样的乐事,也许你们至今还记忆犹新。请把你童年中的趣事写出来,与同学们分享吧!(题目自拟,字数在3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