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
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学科(版本)
语文(河大版)
章节
二十九课
学时
一课时
年级
七年级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当堂熟读成诵。
2、分析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古代人民的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的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认识木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孝顺父母,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三、学习者分析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记叙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主人公花木兰的传奇性故事学生都很喜欢,所以在让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深刻地去学习集中在木兰身上的优秀品质。
四、教学重难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让学生反复朗读)
2、分析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古代人民的优秀品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难点】概括木兰形象。(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及时间
活动目标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
一、导入新课(2′40″)
激发学生兴趣。
播放视频:播放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欣赏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视频播放
二、检查预习(1′05″)
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检查文学常识
学生回答
大屏幕展示内容
三、出示“学习目标”(23″)
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大屏幕展示学习目标
指名读
大屏幕展示学习目标
四、听课文朗读录音(配乐)(6′14″)
读准读音,尤其是一些多音字的读音。
播放朗读录音
认真倾听1、指名读字音2、齐读字音
大屏幕展示画线字
五、师范读课文(3′40″)
让学生学会怎样断句。
1、范读课文2、小结:在朗读诗歌时,要根据语感和语意来断句。
1、认真倾听,边听读边画断句线。2、指名到前面画断句线。
学生利用工具笔书写功能给句子断句,但是由于控制笔的使用不是很熟练,操作出现失误,线条不连贯。
六、自读课文(8′40″)
训练朗读能力
1、注意读音和断句。2、各小组做好朗读准备。(在课文中选取一小节读给大家听)
1、朗读2、小组朗读3、学生朗读
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我把学生的朗读过程进行了屏幕录制,之后给学生们播放,让学生听到自己朗读的声音,感受到朗读的魅力。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白板这种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及时性。
七、小组合作探究(5′)
1、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能力。2、既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避免教师的空洞说教。
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八、师生交流讨论成果(9′37″)
1、训练学生归纳概括能力。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点拨
小组展示
九、总结木兰形象(1′08″)
1、训练学生概括能力。2、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1、学生总结木兰形象。2、教师补充总结。
生总结认真倾听生齐读全诗
十、拓展延伸(1′51″)
了解学生课外积累能力。
从古至今,像木兰这样的英雄不胜枚举,你还能举出几位巾帼英雄吗?
1、学生列举2、指出图片人物的名字。
在这一环节我利用了白板探照灯功能,起到了聚焦的作用,使所展示的人物形象更突出、更鲜明,学生对巾帼英雄的印象也更加深刻。
十一、畅所欲言,谈收获。(38″)
了解学生在知识、情感、等方面的收获。
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学生畅所欲言
十二、成果检测:(1′09″)
了解学学生课堂效果。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学生回答
十三、布置作业:(10″)
课下复习巩固
背诵《木兰诗》下节课各小组进行比赛,看看哪组背的好。
学生记作业
十四、教师寄语(30″)
给予学生客观评价并提出希望。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都很出色,老师希望你们像木兰一样,做一个勤劳、善良、淳朴、机智、勇敢、坚强的人。
认真倾听
我觉得这节课能有效体现电子白板的即时生成性的优势,通过电子白板的及时书写功能、屏幕录制功能及探照灯功能,和学生产生更直接更有效的互动,打破以往的传统模式,从而解决本课的重点难点。教学效果在这次的电子白板教学中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是从量变转为质变的。这就是我从中所获得的感受、体验。
教学反思
1.应用了新媒体和新技术(如交互式电子白板或平板电脑)的哪些功能,效果如何?
1、在教师范读课文,教学生怎样断句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利用工具笔书写功能给句子断句,但是由于控制笔的使用不是很熟练,操作出现失误,线条不连贯。2、在学生自读课文体会读音和断句这一环节,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我把学生的朗读过程进行了屏幕录制,之后给学生们播放,让学生听到自己朗读的声音,感受到朗读的魅力。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白板这种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及时性。3、在拓展延伸让学生列举巾帼英雄这一环节,我利用了白板探照灯功能,起到了聚焦的作用,使所展示的人物形象更突出、更鲜明,学生对巾帼英雄的印象也更加深刻。
2.在课堂中应用新媒体新技术的突出事件(如教学重难点解决的突破、师生深层次教学互动,课堂生成性活动过程及结果教学组织创新等)及起止时间(如:5'20''-10'40'',课堂生成性活动过程及结果),时间3-8分钟左右,每节课2-3段。
12'25''-13'50''教学重难点解决的突破:在教师范读课文,教学生怎样断句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利用工具笔书写功能给句子断句,使考查作用能明显,学生印象更深刻。20'10''-22'10''课堂生成性活动过程及结果:在学生自读课文体会读音和断句这一环节,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我把学生的朗读过程进行了屏幕录制,之后给学生们播放,让学生听到自己朗读的声音,感受到朗读的魅力。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白板这种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及时性。39'20''-40'16''师生深层次教学互动:在拓展延伸让学生列举巾帼英雄这一环节,我利用了白板探照灯功能,起到了聚焦的作用,使所展示的人物形象更突出、更鲜明,学生对巾帼英雄的印象也更加深刻。
3.应用新媒体新技术课堂教学的改善,师生教与学的显著变化,应用前后教学效果的比较,教学创新、资源应用创新、交互过程和结果的思考等。
我觉得这节课能有效体现电子白板的即时生成性的优势,通过电子白板的及时书写功能、屏幕录制功能及探照灯功能,和学生产生更直接更有效的互动,打破以往的传统模式,从而解决本课的重点难点。教学效果在这次的电子白板教学中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是从量变转为质变的。这就是我从中所获得的感受、体验。
4.所用的媒体和技术的教学适用性暨有关功能等的改进建议或意见。
我感觉白板资源库里面关于语文学科的可用资源相对较少,建议适当增加;另外可能由于使用不是很熟练,感觉有些功能的转换不是很便捷,希望更简便,使用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