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项复习(四)——综合性学习
一、作为校刊编辑部的一员,现在你需要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校刊拟写一副对联,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勤写作。下面是编辑部拟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读文读史读旧事, (3分)
2.你想开设一个人物专栏,观察记录身边的人物,请你为这个专栏取一个富有文学气息的名字: (不超过10个字,3分)
3.下面是申请开设专栏的流程,请补充完整。(4分)
【第一步】确定专栏名称和写作对象。
【第二步】阐述专栏的意义:
【第三步】提交申请表和专栏例文。
二、学完了第一单元的课文,六年级(1)班举办了参观花展的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为本次花展设计一则宣传标语。
。
2.在“百花馆”中,同学们看到了以下花朵的图片,你知道这些花的象征意义吗 选一选。(填序号)(3分)
①历经风霜,高洁不凡 ②出淤泥而不染 ③端庄富贵
牡丹 荷花 菊花
( ) ( ) ( )
3.在活动中,同学们还看到了许多有关花朵的诗句,请填一填。
(1)人面不知何处去, 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2)芭蕉不展 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
(3)人闲 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4)墙角数枝 ,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三、丰富多彩的游戏给我们的成长带来了许多乐趣,某小学举行了以“童年的游戏和玩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为本次活动再策划两个活动环节,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介绍一种游戏 .
2.下面的图片描绘了同学们的课余活动,你知道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吗?把游戏名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3.在介绍游戏的环节中,李老师让你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游戏,请你说一说,并写下来。(写清楚游戏的名称、玩法等)
游戏名称:
游戏玩法:
四、小语打算向老师提议在班里举办“共读一本书”活动。她要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获得老师的支持呢?
五、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2021年11月22日,绵竹市公安局特(巡)警大队辅警冯叶嘉为救一名跳河轻生的女子,不幸殉职,年仅28岁。冯叶嘉因公殉职后,先后被追授“德阳市青年五四奖章”“最美基层警务辅助人员”等。
【材料二】2021年11月26日,外卖员王静为救一名失足落水的老人,奋不顾身跃入河中,可由于体力不支,不幸溺亡。王静英勇救人的举动受到无数人的称赞,他所在的外卖公司也表示会承担王静女儿的生活费及学费,直至她成年。
班里要挙办以“生命的价值”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根据以上材料说一说你对“生命的价值”的认识。
六、学了《丁香结》这篇课文,六年级(2)班准备开展一场交流会,你也来参加吧。
1.写出两句和丁香有关的诗词: , 。(1分)
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花都具有象征意义,请你连一连。
牡丹 历经风霜,高洁不凡
菊花 纯洁无瑕,出淤泥而不染
荷花 高风亮节,友爱情深
兰花 端庄富贵
3.“清代诗人郑燮这样赞美道:‘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这段话应放在下面语段中的什么位置?请你填一填,再完成练习。
①竹轻盈细巧、四季常青,尽管有百般柔情,但从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虚心劲节、朴实无华才是她的品格。②竹清淡高雅,一尘不染,她不图华丽、不求虚名的自然天性令世人为之倾倒。③竹子心无杂念,甘于孤寂,她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千百年过去了,终成这瀚海般的大气候。
(1)这段话应该放在第 句和第 句之间。
(2)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具有和竹一样的品质,如 、 。
参考答案
一、1.示例:写景写人写新闻 2.示例:察言观行 3.示例:开设人物专栏,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观察记录身边人物,养成学生观察生活细节,记录身边有趣事物的习惯,为学生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
二、1.示例:春色满园,百花共赏。 2.③ ② ① 3.(1)桃花 (2)丁香 (3)桂花 (4)梅
三、1.示例:游戏和玩具名称竞猜活动 出一期有关游戏的黑板报
2.跳大绳 老鹰捉小鸡 捉迷藏
3.示例:击鼓传花 一个人负责击鼓,其他人坐着围成一圈。击鼓的人背对大家击鼓,其他人将一束花从第一个人传给第二个人,第二个人传给第三个人……当鼓声停给第二个人,第二个人传给第三个人……当鼓声停止时,花在谁的手里谁就要为大家表演节目。
四、示例 老师您好,我提议在班里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因为通过集体阅读同一本书,我们可以分享各自对书中人物的见解,探讨他们的性格,体会他们的情感,了解他们的生活历程,这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希望您能同意。
五、示例:从两则材料中,我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奉献。我们应该向两位英雄学习,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个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人。
六、1.示例: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2.牡丹——端庄富贵 菊花——历经风霜,高洁不凡 荷花——纯洁无瑕,出淤泥而不染 兰花——高风亮节,友爱情深:
3.(1)② (2)示例:陶渊明 文天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