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平县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
期中第三单元古诗默写复习
《岳阳楼记》
1.文中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 。
2.从空间角度描写洞庭湖景象的句子是 , ,
, 。
3.从时间角度描写洞庭湖景象的句子是 , 。
4.文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句子: , ?
5. 表现迁客骚人因阴雨天气而悲伤的句子是 , ,
,________。
6. 表现迁客骚人因晴朗天气而喜悦的句子是 , ,
,________。
7.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是 , 。
8. 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
9. 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描写“古仁人”阔大胸襟的句子是) ,
。
10.最能体现“古仁人”无论在朝在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博大胸襟, 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 ; 。
11. 表达作者远大政治理想的句子是(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 。
12. 体现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句子是 , 。
13. 表现作者希望与古仁人同道的句子: , ?
14. 写出岳阳楼地理位置的语句: , 。
15.描写花草繁盛、充满生机的句子是: , 。
《醉翁亭记》
1.文中点明醉翁亭地理位置,且与“琅琊”直接关联的句子是: ,
。
2.太守自号“醉翁”的原因,揭示其核心乐趣的句子是: ,
, 。
3.描写山间春季与夏季景色,展现四季之美的句子是: , 。
4.描写山间秋季与冬季景色,凸显山林清幽的句子是: , 。
5.体现全文核心主旨,点明“乐”的本质的句子是: ,
。
6.进一步阐释“乐”的层次,说明太守因百姓之乐而乐的句子是: ,
。
7.描写滁地百姓出游场景,体现太平祥和氛围的句子是: ,
。
8.描写宾客宴饮之乐,展现众人热闹互动的句子是: ,
。
9.交代醉翁亭命名者身份,且与“太守”呼应的句子是: ,
。
10.文末点明太守真实姓名,收束全文的句子是: ,
。
11.文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 。
12.《醉翁亭记》中描写太守醉态可掬的句子是(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句子是): , ,
。
13.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 ”,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
《湖心亭看雪》
1.文中点明看雪时间、地点及当时寂静环境的句子是: ,
。
2.描绘西湖雪后天地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景象的句子是: ,
。
3.用白描手法勾勒湖上景物,凸显悠远脱俗意境的句子是: ,
。
4.进一步细化湖上微小景物,体现空间空旷感的句子是: ,
。
5.表现作者不随俗流、独自赏雪的高洁情怀的句子是: 。
6.写出作者前往湖心亭时,湖上冰面坚实、雾气弥漫的句子是: ,
。
7.湖心亭偶遇的客人见到作者,表达惊喜之情的句子是: ,
。
8.作者与客人在湖心亭饮酒,体现短暂相聚之乐的句子是(表现作者和金陵人惺惺相惜之情的): , 。
9.侧面烘托西湖雪夜寂静,连飞鸟游鱼都消失的句子是: ,
。
10.作者离开湖心亭后,船夫感慨作者与客人“痴”的句子是:(以舟子之言巧妙地表现出作者孤高冷寂品格) , 。
李白《行路难(其一)》
1.开篇以夸张手法写宴席奢华,反衬诗人内心苦闷的句子是: ,
。
2.用动作细节刻画诗人内心彷徨无措的句子是: ,
。
3.借“冰”“雪”象征人生困境,凸显前路艰难的句子是: ,
。
4.借用典故表达诗人仍存建功立业希望的句子是: ,
。
5.卒章显志,抒发诗人冲破困境、重拾信心的句子是: ,
。
6.运用反复和询问,节奏短促,声调低抑,表达了诗人深沉慨叹、痛苦呼号:路在何方?而内心迷茫、焦灼的句子是: , ,
7.《行路难》(其一)中最能表现诗人李白抱负远大、执著自信、勇往直前的诗句是: ,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交代诗人被贬时间之久、地域之远,暗含辛酸的句子是: ,
。
2.用典故表达对旧友的怀念,感叹世事变迁的句子是: ,
。
3.以自然景物为喻,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 ,
。
4.点明诗人与友人相聚场景,奠定全诗酬答基调的句子是: ,
。
5.体现诗人虽历经磨难,却仍保持豁达胸襟的句子是: ,
。
6.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 ,
。
7.《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怀的感谢,与友人共勉的诗句是: ,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开篇由景入情,表达对宇宙和人生哲思的句子是: ,
。
2.写词人想象自己乘风升空,又因眷恋人间而放弃的句子是: ,
。
3.描写月光流转,照亮无眠之人,暗含思念的句子是: ,
。
4.抒发对亲人分离的怅惘,却以豁达心态宽慰自己的句子是: ,
。
5.表达对天下离人美好祝愿,成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 ,
。
6.写诗人怅恨久别,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地发问的句子是: , ?
7.苏轼的《水调歌头》中阐释人生哲理,表现词人的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 。
参考答案
《岳阳楼记》的15句理解性默写:
1.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 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广阔浩淼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千变万化的句子:朝晖夕阴,气象万千。4. 文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句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5.表现迁客骚人因阴雨天气而悲伤的句子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6.表现迁客骚人因晴朗天气而喜悦的句子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7. 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8. 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9.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 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1. 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2. 体现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句子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3. 表现作者希望与古仁人同道的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
14. 写出岳阳楼地理位置的语句: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15.描写花草繁盛、充满生机的句子是: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醉翁亭记》理解型默写(10题)
1.文中点明醉翁亭地理位置,且与“琅琊”直接关联的句子是: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太守自号“醉翁”的原因,揭示其核心乐趣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3.描写山间春季与夏季景色,展现四季之美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描写山间秋季与冬季景色,凸显山林清幽的句子是: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5.体现全文核心主旨,点明“乐”的本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进一步阐释“乐”的层次,说明太守因百姓之乐而乐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7.描写滁地百姓出游场景,体现太平祥和氛围的句子是: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8.描写宾客宴饮之乐,展现众人热闹互动的句子是:前者呼,后者应。
9.交代醉翁亭命名者身份,且与“太守”呼应的句子是: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10.文末点明太守真实姓名,收束全文的句子是: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1.文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2.《醉翁亭记》中描写太守醉态可掬的句子是(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句子是): 苍颜白发 , 颓然乎其间者 , 太守醉也 。
13.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
《湖心亭看雪》
1.文中点明看雪时间、地点及当时寂静环境的句子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2.描绘西湖雪后天地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景象的句子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用白描手法勾勒湖上景物,凸显悠远脱俗意境的句子是: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4.进一步细化湖上微小景物,体现空间空旷感的句子是: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表现作者不随俗流、独自赏雪的高洁情怀的句子是:独往湖心亭看雪。
6.写出作者前往湖心亭时,湖上冰面坚实、雾气弥漫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
7.湖心亭偶遇的客人见到作者,表达惊喜之情的句子是: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见余大喜曰。
8.作者与客人在湖心亭饮酒,体现短暂相聚之乐的句子是: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9.侧面烘托西湖雪夜寂静,连飞鸟游鱼都消失的句子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10.作者离开湖心亭后,船夫感慨作者与客人“痴”的句子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一、李白《行路难(其一)》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3.转朱阁;低绮户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